言情小说网>总裁豪门>娱乐:开局全网黑,老千拯救内娱>第182章 又一次杀青

廖东说的是《我不是药神》。

《狩猎》杀青在即,廖东也在考虑《我不是药神》的演员人选,尤其是男主角程勇,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一定要选好。

一开始廖东也考虑过前世《药神》的男主角徐山争,可是稍微接触了一下就发现没戏。

如果廖东要用徐山争,就要接受欢喜传媒的投资,欢喜传媒完全是资本的玩法,廖东不想和这个公司扯上关系。

菠萝影业现在不是要赚钱割韭菜,单纯想要赚钱,廖东有的是办法,他现在要做口碑。

只有菠萝的口碑做上去了,观众才会有黏性,就像开心麻花一样,拍了那么多烂片,观众还是愿意看他们的电影,这就是口碑的作用。

所以在权衡一番之后,廖东还是选择了黄博,黄博戏好,又不会要求投资,就算要投一点,也是以个人名义,不会牵扯到割韭菜的事……

黄博当天晚上又来找廖东了,死活要演程勇。

要不怎么说黄博这人眼光好呢,《我不是药神》这电影完全就是戏保人,只要他能贡献出和《狩猎》差不多的演技,一个金马影帝是跑不了的。

其实都用不着《狩猎》里的演技,黄博能表现出平均水平,就能在金马横蹚,除非他们又搞黑幕……

和黄博确定了明年的档期,廖东就开始给《狩猎》收尾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按照总制片表,把电影拍了下来。

拍摄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杨欣特意赶了过来,作为制片人之一,这个时候她必须要露面。

廖东在那和杜杰、大刘他们寒暄,互道辛苦,杨欣则是拿起了扩音器,“剧组准备好了杀青宴,大家晚上都来,一个都不能少,有红包!”

“哦~”

工作人员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杀青宴吃不吃无所谓,关键是红包……

红包杨欣早就准备好了,和第三笔报酬一起发下去,《狩猎》提前一个星期杀青,剧组账面上剩了不少钱。

这些钱与其退给投资方,不如直接发给工作人员,顺便收买人心,这一手杨欣玩得很溜。

杀青宴就在剧组的宾馆,其实就是招待所,杨欣把镇上几个做菜好的厨子都找了过来,办了几桌流水席,全镇一起上,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杀青宴上倒没有多伤感,《狩猎》剧组大部分群演都是镇上的人,人家吃完以后就各回各家,谈不上伤感。

而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是老油子,早就经历了无数次杀青宴,还伤感个屁,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就完了,铁棍炖大鹅不香吗?

廖东自然是被一群人围住,疯狂灌酒,然后他就使出了最擅长的尿遁,跑到外面抽烟……

杨欣找上了廖东,“后期你还要跟吗?”

廖东给杨欣发了根烟,“我哪有时间?后天要去宣传《战狼2》,下个月就要去新西兰拍《巨齿鲨》,你盯着吧,我和胡姐说过了剪辑思路,每天剪完的部分发我邮箱。配乐什么的……不行就找老王,他是《暴裂无声》的配乐。”

插一句,《巨齿鲨》的取景地在新西兰和三亚,中美合拍嘛,在中国取景很正常。

去新西兰就完全是为了省钱。

新西兰前年搞了一个政策,针对好莱坞电影,提高了退税额度,由之前的15%,提高到了25%。

第一个受益的就是卡梅隆,《阿凡达2》为什么要到新西兰取景?难道真因为新西兰适合电影?

扯淡,都是利益。

《阿凡达2》在新西兰境内的预算是5亿新西兰元,都快4亿美元了,25%的退税数额巨大!

当然,卡梅隆也承诺,《阿凡达2》90%的现场效果及后期拍摄都将在新西兰本土进行。

这意味着,新西兰方面将因此收获大量的就业和技术转让机会。

事实上仅仅是筹备阶段,还没开机呢,《阿凡达2》就给新西兰影视行业提供了近千个就业机会。

不但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学习好莱坞先进经验。

事实上,国内也有类似的政策,不过不是某个地方,或者某个省,而是旺达青岛国际影都。

2013年大老王买遍全世界的时候,投资500亿准备打造一个东方好莱坞。

还没开始打地基呢,大老王就请来了小李子和妮可基德曼来捧场。

15年老谋子拍《长城》,大老王用360多个集装箱搭建了一个一平方公里大小的长城。

玩的就是大手笔!

退税自然也有,只不过大老王针对的是好莱坞大片,只要过来拍,最高比例能达到40%,放眼全球,都是相当炸裂……

然后华纳、福克斯、索尼、传奇、狮门等公司就来了,签订了包括《环太平洋2》在内的11部片约,在哪拍不是拍呢?

区别就是人家新西兰和加拿大退税是为了推动影视行业发展,培养电影人才,大老王是为了壮大声势。

然后没过多久,青岛影都就被440亿打包卖给了融创……

杨欣一一记下,又问道,“还有吗?”

廖东挠了挠头,有些烦躁。

他本来以为自己看过很多导演拍电影了,自己又偷偷用功学习过书本上的知识,应该会很简单。

拍摄的时候确实不算难,但廖东发现一部电影要兼顾的事情太多了,只懂一点摄影完全不够用。

剪辑怎么剪?什么时候用插叙,什么时候用倒叙,什么时候双线并行,这些可不是一拍脑门儿就能决定的,需要镜头、灯光、剪辑、配音通力合作,导演到这个时候,往往是最没用的……

好在《狩猎》属于平铺直叙类型的电影,廖东也没有想在处子作里就搞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叙事结构,拍摄得还算顺利。

但是后期,他真是一窍不通,这个要从头学起的话……就赶不上柏林报名了,只能交给别人。

“对了,杨姐,我记得你说过你在柏林有熟人?”

杨欣笑了,“有,我认识他们在国内的选片人,放心吧,肯定能入围主竞赛单元。”

廖东点头,“公关资金就从美国调吧,正好《逃出绝命镇》的分成下来了。”

“你大概能调动多少资金?”

“去掉投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钱,还有500多万美元。”

杨欣点头,500万美元,差不多够了,金熊可能够呛,但是最佳导演或者影帝应该有戏。

当然,前提是《狩猎》的质量能够达到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平均水平,公关才有效果。

欧洲三大电影节,还是比奥斯卡有节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