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剧情开始进入快车道。

廖东发现了一沓照片,自己的女朋友之前有很多男朋友,全都是黑人,而他的照片也出现在了里面,这让他感到不安,迫切地想要离开小镇。

然后就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揭秘和逃离绝命镇的动作戏。

当最后艾莉森·威廉姆斯黑化,男女佣也揭露身份以后,观众们才知道他们为什么一个超级喜欢照镜子,对着窗户的玻璃都能照上半天,而另外一个为什么喜欢半夜在花园里手刀快跑。

他们都是在欣赏和适应自己的新身体……

这个时候观众才发现,艾莉森·威廉姆斯一家的逻辑闭环了。

艾莉森·威廉姆斯负责挑选身体强壮的猎物,然后色诱,她的弟弟用暴力绑架,她的妈妈用催眠的方式来搞定猎物,让猎物不能反抗,而她的爸爸则是负责换脑手术。

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把猎物卖给有钱的白人,这才是一种极致的种族歧视。

而艾莉森·威廉姆斯一家似乎已经不满足于赚钱了,他们甚至开始享受整个过程。

包括艾莉森·威廉姆斯父亲的调侃,母亲帮助廖东戒烟,还有她弟弟和廖东谈论柔道,这都是猫在戏弄老鼠的戏码,他们享受狩猎的乐趣。

当廖东坐上自己好友——黑人胖警察的警车时,现场爆发出了一阵掌声。

其实这个镜头乔丹·皮尔也有暗示,之前廖东和艾莉森·威廉姆斯开车回家时撞翻了一只鹿,当时小镇上的警察执意要查廖东的身份证,被艾莉森·威廉姆斯严词拒绝。

这是在暗示警察对亚裔和黑人并不友好,他们信奉白人至上的理念,所以在最后搏杀的时候,艾莉森·威廉姆斯处于劣势,恳求廖东饶她一命,可在看到警车车灯的时候,艾莉森·威廉姆斯却举起了手臂向警察求援,她知道警察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而廖东也是第一时间高举双手,放开了艾莉森·威廉姆斯,他知道亚裔在美国的地位,没有试图挑衅警察。

可当大家发现警车上的警察是廖东的朋友时,这一切才变得顺理成章,廖东坐车离开,留着中枪的艾莉森·威廉姆斯在小镇等死。

不过很多观众都没看出这一点,他们只顾着在那鼓掌了,乔丹·皮尔并不失望,导演在一部电影中会夹带很多私货,设置很多自认为很巧妙的点,但并不是都会被观众发现。

乔丹·皮尔的心态很好!

观众喜欢《逃出绝命镇》,他已经很高兴了。

掌声持续了大概五分钟,这是这几天来鼓掌时间最长的电影,很多人觉得,这才是圣丹斯电影节嘛,这种恐怖片才是圣丹斯电影节的初衷。

这几年各种独立电影都往圣丹斯跑,搞得大家越来越看不懂电影了,《逃出绝命镇》的出现,绝对是今年圣丹斯电影节最大的黑马。

其实观众喜欢《逃出绝命镇》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乔丹·皮尔的剧本完全符合好莱坞三幕剧结构,他就是在刻意讨好观众。

所谓好莱坞三幕剧,可以理解成我们小学上语文课学过的写作文公式——起因、经过、结果。

只不过在电影里变成了,开场、发展和高潮。

一般来说,开场部分在30-35分钟之间,包括介绍人物和主题,触发激励事件。

《逃出绝命镇》去掉开场那个乔丹·皮尔被绑架的引子,正好在第三十分钟的时候,艾莉森·威廉姆斯的母亲试图催眠廖东,这就是激励事件。

而前面介绍人物的部分也很清晰,寥寥几个镜头,廖东的身份就跃然纸上——一个中产阶级亚裔,从小在贫民窟长大,对摄影有独特的理解,心思敏感而细腻……

艾莉森·威廉姆斯也是如此,漂亮的美国白人大妞,懂得照顾男友的情绪,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温柔的时候温柔,简直是完美女友模板。

而三十分钟之后,电影进入第二幕,这部分通常是55-60分钟左右,故事继续发展。

出现一个情节点,会让主角的性格或者情绪发生重要转变,具体到电影里,就是那次拍卖会,廖东意识到了事情不对,从而发现了自己也是艾莉森·威廉姆斯一家的猎物。

然后就是危险迫近,廖东意识到事情真相,想要逃跑。

接着主角前功尽弃,陷入危机。

逃跑失败,廖东被催眠,绑在沙发上,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再往下发展就是主角的至暗时刻,主角需要做出正确的抉择和故事的高潮。

这就不用说了,廖东挣脱束缚,反杀成功,逃出绝命镇。

这部分乔丹·皮尔用了大概60分钟篇幅,也是卡着时间点把高潮结束。

而第三幕就是最终高潮后的结局,还有结尾升华的部分,这部分就看导演和编剧的了,也有不愿意升华的,比如乔丹·皮尔。

这部分时间大概是5-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乔丹·皮尔用的时间更少,他用了不到五分钟。

这只是笼统的方式,在好莱坞,剧本模板还有更加细致的划分,甚至会精确到每分钟,这都是多年来研究市场得出的结论,观众就喜欢看这种东西,《逃出绝命镇》的掌声就是如此。

插一句,其实这种三幕剧的模板并不是什么秘密,谁都可以按照这个模板写剧本,中国的编剧也会。

区别就是故事好看不好看,转折生硬不生硬而已,只要是合格的编剧,故事再烂也会弄出一部及格的剧本。

就算是我们的编剧不会编故事,把主题和核心弄好,花钱让好莱坞的编剧改就行了,人家都是专业的。

那为什么中国的商业片还是讲不好故事呢?点名陈凯哥,他的电影貌似故事都讲不好,这是什么原因?

问题不在于初始剧本,而是在于国情。

在中国,不管是商业电影,还是文艺电影,话语权最低的永远都是编剧。

剧本投资方可以改,导演可以改,制作人可以改,甚至连演员都可以改,这么多人改下来,可能三幕剧还是三幕,但里面的情节点和时间节奏就全乱了。

剪辑的时候再因为时长原因,迫不得已剪掉一些看起来没那么重要的戏份,整个故事就会变得支离破碎,电影自然也就不好看了。

像《寻龙诀》和《我不是药神》这种遵循三幕剧结构拍出来的电影,虽然加入了一些其他元素,延长了电影时间,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带劲的,这就是区别。

《逃出绝命镇》放映结束之后,乔丹·皮尔和杰森·布朗姆就被记者和片商给团团围住,他们可太喜欢这部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