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革命军民政署气象局公告:

新一股从北方苔原形成的冷空气,已经开始南下,影响范围包括北直隶,豫,鲁,辽等地。

受冷空气影响,自39年腊月三十日起,未来十五天将会有大范围降温,青州府预计降温幅度在十度,请各民政署安排好属地百姓御寒工作。

预计40年正月初三起,青州府全境将会有大规模降雪。正月初七,本次降雪将会结束。

奴儿干都司范围,预计降温幅度在二十度左右,并且伴随着大规模降雪,请奴儿干都司图们江据点和奴儿干都司城做好预防雪灾工作。

各地百姓,请在收到民政署通知之后,积极准备好取暖物资,对于苦难家庭,各地民政署将会提供帮助。

在旅途当中的百姓,如果路上遭遇寒流,请到最近的驿站寻求帮助。

青州府革命军民政署公告:

自腊月二七日起,各地民政署将会进入春节假期,假期截止日期到年后正月17日,过节期间,各地民政署所属衙门将会有吏员值班,方便百姓办理公务。

其中,供销社,消防署,巡警署,医护署,邮政署正常轮班值守,值守吏员将享受三倍薪俸。

青州府革命军民政署移民署公告:

自大明40年二月初一起,革命军民政署面向各地无地无产大明百姓招募志愿移民者,本次招募移民目的地奴儿干都司城,交州升龙府。

本次移民只招募单身男子,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品行限制。

如有家属在,支付二十两白银安家费。

给予福利,应募者最开始在集体农场工作,五年之后,如果想要独自经营,可以分配100亩土地,不受千亩田产限制。

青州府革命军招兵署公告:

自大明万历40年二月初二开始,招兵署对外招收各地男女青年参军,应招青年验兵合格后月俸一两白银,半年新兵训练结束后,合格者享受正兵待遇,月俸二两白银。

此次募兵,不改变应征者户籍属性,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退役后享受退役军人福利。

招兵要求:男,年龄21岁至25岁,最低身高5尺(裁衣尺,一尺约34厘米),无不良嗜好。

女,年龄18岁至25岁,最低身高4尺半,无不良嗜好。

应征男女识五百字以上者,优先录用,并且可放宽其他条件。

腊月二十八年集的时候,人来人往的告示栏前面又围上了一群来赶年集的百姓,看着这四张新张贴出来的告示。

“什么意思?”

“就是啊,有没有明白人,给大家讲讲。”

“第一张,俺能看明白,说得是年后天气冷了,需要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家里缺少棉衣和木柴,可以到民政署领。

是吧?”

“应该是这个意思!这一年,民政署没有少送物资给吃不上饭的穷苦人,这咱都看在眼里。”

“咳咳……,这张好理解,就是过年衙门休沐了,但是还有人在衙门值守,如果遇到紧急事情,可以继续到衙门办事。

嗯!值守的官吏啊,这几天的俸禄是平日里的三倍。

其他两份,一份是招兵的,新兵需要半年的考核期,这半年能呆得下去,每个月饷银是一两。嗯!男女不限。

新兵之后,考核通过了就是正兵了,正兵饷银每月二两。

最后一张,就是商屯召人手,只招光棍子,有家人的给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五年之后,还能分到百亩地自己耕种。”

“真假?咋还招女子当兵!这……男女……不会是招军妓吧!”

“胡说什么!革命军那里可是一直就有女兵,背着包给大家看病的大夫里面就有不少女兵!

你再胡说,满嘴喷粪,小心老子劈了你!”

这人,看来得到过女医护兵的帮助,所以对女医护兵印象很好。

这也是戌亥02给那些女医护兵的任务,在没有战斗任务的时候,分批次到各个驻地周边的村社进行义诊。

深入到百姓当中去,通过任何的小事改善百姓对革命军的印象,最终实现军民一家亲的理想状态。

“师父,这里的叛军还真是与众不同,书上也没有这般行事的,如果能开仓放粮就已经是史书记载的仁义之师了。”

“嗯!少言!多听!多看!时间会告诉你一切。”

“是!师傅。”

人群外面,一老一少两位道士,背着行囊低声的交谈。

“不过师傅啊,次从进入了这个所谓的革命军的地盘,没发现多少光头啊,以前咱们路过这里的时候,这几座山头上可都是庙。

现在咱们一路走来,哈哈……,山头的庙都拆了,全种了树。”

“慎言!”

“师傅……”

“谁又能保证今日的劫,何时落到道观上。”

“是!弟子知道了。”

对面的酒馆里,一伙行人正在吃饭。

“公子,已经打听清楚了,楚娘子家里遭难了。”

“有活着的吗?”年轻的公子,听到后,用力的握着酒杯,然后低声问道。

“只剩女眷了,听说现在被关押在什么劳改营。”

“劳改营……?是什么地方?”

“好像类似黑窑一样的地方,里面关押的人都被强制干活。”

啪!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公子!息怒。我们现在可是在贼窝里,暴露了后果不堪设想。”

公子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低声说道:“我知道!问清楚那个劳改营在哪,找个机会把楚娘子救出来。”

“是!”

“哼!这些贼人,竟然敢对士绅下黑手,也就不要怪我侯公子不讲情面!为了楚娘子……”

说完又仰头喝完了一杯酒。

“问问店家,这是什么酒?很特别的味道。”

“哎!掌柜的,这是什么酒啊?爷们在外面没有喝过。”随从大声喊道。

“几位客官,小店的酒可曾满意,这是我们这里的特有的甘蔗酒,别处啊,可喝不到。”

酒馆老板,过来介绍道。

“嗯!知道了!酒不错,再上一壶。”

“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