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第144章 炮围沂州城

沂州城坐落在沂河和浚河交汇处,城东门外就是沂河,城北门外就是浚河,两座河上各架设着一座浮桥,作为往来商旅的通道。

现在城外沂河上的货运小船都已经被孟丘生的军队控制起来了,全部用冒着黑烟的蒸汽明轮船拖到了上游。

临时加固的沿河炮台上,全部口径超过150毫米的火炮,都把炮口抬到最大,一发一发的隔着河面向沂州城里发射炮弹。

之前那攻破地方邬堡立下大功的十门后装150火炮,也仅剩最后两门没有出现故障的,每天有一发没一发的发射着炮弹。

其实此时炮弹也不多了,仅剩下最后的三百枚,如果每天发射十枚还能用一个月,不过那时候也就要过年了。

“岂有此理!贼兵这是欺人太甚!”沂州知县蔡贤忠站在城头对着河上和对岸的孟丘生手下士兵破口大骂。

“也不攻城!也不撤退!就堵着两处水路大门,每天用火炮攻击,欺负老夫的火炮够不到是吧!”

“老爷!消消气,不值得!全城的百姓还指望老爷御敌呢!”身边的师爷出言规劝着。

“消气!消不了了!他姥姥的,赖繁星哪去了?”蔡贤忠转头没有看到沂州的守将,大声问道。

“赖将军在北门,听说那边城头的火药被贼兵击中了,发生了爆炸,城头的士兵都跑了!”

“跑了!?还有没有军纪了!战时弃城逃跑全部军法从事。”

“哎呦!老爷,使不得!使不得啊!”

师爷小心的拉过蔡贤忠,然后附耳小声说道:“之前他们克扣的军饷太多了,现在还站在城头上的当兵的,还不知道心里想啥呢,可不能引起哗变!”

蔡贤忠突然觉得城头上的士兵看他的眼神不对,然后急忙从城头下来。

对自己的师爷说道:“你去请城中的各位乡贤到衙门,就说本老爷有要事商议。”

“哎!老奴这就去。”

“刑主簿,看样子守军靠不住了,你准备一下,让衙门的差役们挨家挨户的集合青壮,就说乱贼如果进了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城外的庄子已经让他们抢完了。”

刑主簿看了一眼蔡贤忠,然后低声说道:“下官遵命。”

衙门这里蔡贤忠坐在大堂上,下面是城中有名有姓的乡贤。

“现在,城外贼兵围城,虽然只围困了两个城门,但是我们沂州城主要就靠着这两个码头进出货物,仅凭借西南两座城门也只能保证城中饿不死人,但是你们的生意……

可就保不准了!

今日本官就直说了,大家把族里的青壮组织起来,平时你们藏着的甲胄兵器,也都拿出来。

不要指望城里的武库,里面是什么样子,想必大家比本官清楚。

如果守不住城,沂水县城还有城外各处庄子的情况,大家想必也知道。贼兵们可是喜欢抢大户的。

还有,几位阿宏,你们一直想划分一条属于你们的街道的事情,在这里本官也答应了。只要守住了城池,城北的三条街道全部划分给你们教众居住,衙门也不会派衙役过去管理。

但是!本官需要你们组织人手帮忙守城,我知道你们的教众里面有不少武士,还有铁甲和火器。”

蔡贤忠摆摆手,制止了众人想要狡辩的打算。

然后继续说道:“呵呵……不要否认,本官能在沂州城里坐稳了十六年,除了当今圣上不理朝政之外,你们以为本官不知道你们的底细!笑话!

之前,你们也不会造反,顶多是火并各小乡绅,吞占些田产,死几个人。但这些跟本官有什么关系,税赋本官照样能收齐,该孝敬的你们也不会少了本官。

何必管你们家里有多少甲胄和兵器!

但是!现在你们不能再藏着了,等撑破了,本官自然是活不了,你们就能活!”

过来的乡贤们没有想到,蔡贤忠会直接放大招,他们还以为顶多是凑点钱粮的事情。

但是,蔡贤忠被朝廷的做法吓到了,沂水县县令的家小在开战之后,就被朝廷依照通敌的罪名,抄家了。

莒州、日照等地的县令,也没有投降的,不是战死城头,就是在县衙焚火自杀了。

如果到了他这里,除了被贼兵俘获的情况发生,虽然老家是江浙那里,朝廷的管辖力很弱。

但是,死罪可以幸免,但是活罪逃不了的。

“大人!我们置办点兵器,也是自卫,预防一些盗贼而已。这守城……”

“是啊!我教更是教化信众不杀生,积极向善,真会有豢养武士的事情发生。”

“……对对!”

蔡贤忠冷笑一声,说道:“好啊!都成了顺民了。你教众向善,那是之前!自从三宝太监下西洋之后,借着三宝太监的威名,你们教派可是一直在积极扩张啊。

年初是谁派出了两千全副武装骑兵,在葛家店坐下了恶事!没有人回来吧!那伙人就是现在的贼兵。

还有你,汤老太爷!五百族兵天天训练,比守将的家丁都勤快,干啥呢?准备干啥!”

“大人……”

“每家最少五百青壮,武备自带。只要上了城头,本官给他个总旗当当,等平定了贼兵,参将不敢说,这需要你们自己挣。但是千户本官给包了。

想想……,名正言顺的养兵,还是用朝廷的钱粮养。”

蔡贤忠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眼睛瞟了一眼在座的乡贤,就不再说话,让他们自己考虑。

他太了解了,在老家他们蔡家就已经开始组织族中青壮训练了,毕竟朝廷强势的时候他们是不敢,但是过了一百多年,眼看着这个大明就要进入后期了。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地方势力就已经比朝廷的力量大了,等将来天时到了,不管是乘风而起,还是追随雄主,还是基本的自保,都少不了兵!

两千多年了,他们都已经熟悉这套套路了。

但是,现在他蔡贤忠必须做个忠臣,为大明死节,为大明尽忠!

就只能不择手段的守住沂州城,哪怕将来这些乡贤趁机掌控了沂州的兵权,但是那样又跟他蔡贤忠有什么关系呢,他老家也不在这里。

到时候地方争权夺利的时候,手段惨烈了一点,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