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第132章 不管如何,大腿抱定了。

“看到了没有!河对岸就是那伙人,从他们上岸之后,我每天都会过来看看,只能说一天一个样子。”满泾部的族长固贷,对身边站着的十几位各部族长说道。

这些人就这样站着,河对面奴儿干都司城正在进行忙碌的建设,看不懂的突突冒黑烟自己会动的机器,巨大的原木放到台子上,就自己分成了一片片木板。

然后被人抬着用钉子钉成一个个木框,看样子是摞着作为护墙使用,再倒入看不懂的泥浆。

北边的码头那里,都已经用新的原木替换了,做了重修,现在那五艘巨大的船,就停泊在码头上。

甲板上一侧,露出来一排的黑黝黝的炮口。

对于火炮,他们是认识的,之前都司城没有废弃之前,城里也有两门虎蹲炮,守备大人请他们观看过虎蹲炮轰鸣的威力。

“五天!谁想到啊。仅仅五天,我们就已经没有一点办法攻下那里了。”

“哈哈,笑话,你还想进攻那里,你族中青壮太多了?猎场养不活他们了?”

“走吧!回去商议一下,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们,可以肯定了,不是大明皇帝派来的人。”

“是啊!”

“听说南方有个叫做野猪皮的部落,最近挺欢腾的,我们是不是……”

“你听谁说的?”

“哈哈……,听说,听说而已。”

河对岸,此时的奴儿干都司城,已经完全跟以前不一样了。

随着船只运送过来的蒸汽机零件,在戌亥15的手中,重新组装起来,然后就有了抽沙机和抽水机,还有蒸汽动力木材加工车床,蒸汽推土机。

一艘大船装了一台蒸汽机的零件,剩余的载重才用来运输人员和其他物资。

“长官!河对岸的林中人,应该都已经集结了,一直在对我们侦查,要不要……”

“不用!等着就好了,我们先把自己过冬的窝弄暖和了,听说这里的冬天可不好受啊!冷得很!”

新修建的都司城,说是城,还不如称为一个小型堡垒。四周挖掘了宽五米,深三米的壕沟,挖出的泥土全部用来垫高地基。

壕沟距离正在浇筑的水泥墙有三米,水泥墙厚一米,水泥墙后面是泥土夯实的两米厚夯土墙,围墙高度是三米。

外形是简易的楞堡结构,从船上又卸下来八十多门火炮,围着堡垒四周布置,围墙中间还有高达十五六米的原木搭建的塔楼,作为了望楼使用,望楼四周用木板装饰,中间填充河里捞出的泥胶防止漏风。

防御设施建好之后,就是居住的地方,也都是厚实的耐寒建筑,房间里还有供暖管道供暖。

“长官!临时驻地修建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把旗帜挂出来?”陈柯问道。

“旗帜?咱们制定了自己的旗帜了?什么时候?我咋不知道?”戌亥15意外的问道。

“那中间的旗杆用来干啥的?空着也是空着,该亮起我们的旗号了。要不你请示一下?”

“嗯……好吧!我问问……”

事情传到戌亥小队,他们也没法决定,虽然现在各地的商号店铺打出的是李氏的名义,但是这跟这次的亮旗号不一样。

事情最后反馈到李伯笠这里,“旗号!?什么意思?”

“就是我们这个势力对外叫什么?”戌亥01解释道。

“你们觉得呢?该叫什么?”

“无所谓啊!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是不是听起来也很随便。

最重要的是你,还有其他碳基人类的意见!”

“我不知道!”

戌亥01十分无语的被李伯笠给噎着了,数据的运转都要停滞了一秒。

最后,李伯笠手下军官和民政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整合之后,戌亥01给戌亥15发出了一份最终的《临时政府名称和标志暂行规定》。

当天夜里,戌亥15就从布料仓库里,拿出了一匹红绸,用灵巧的钢铁手指,捏着穿着丝线的绣花针,秀出了一面赤底李字明纹旗。

这是目前所有李伯笠手下能接受的方案,至于弄出沂公,沂王,莒公,莒王甚至还有安王的提议统统毙掉了。

不称王,也不称将军。

对内称呼李伯笠为李公,对外不做解释,随他们猜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码头的两边悬挂气死风灯的木杆子上,就挂起了一面竖形旗帜,正是一面小型的赤底李字明纹旗。

堡垒入口两边也是从围墙垂下来两面旗帜,总之整个堡垒和河面船只上只要是觉得需要悬挂旗帜的地方,都挂起了戌亥15手动秀出的旗帜。

“尼玛!也就是老子是电子人,不然一夜还真完不成这几百面大小旗帜。”戌亥15手里,捧着最大的一面,这是要在堡垒中央旗杆上升起来的。

“全体都有!立正!”

“奏乐!”

戌亥15从自己的扩音设备里,播放出最后李伯笠从八音盒里找到的一首音乐,称作《广寒宫破阵曲》,觉得十分适合。

随着旗帜的缓缓升起,说明大明以另外一个形式,重新回到了这里。

“看!库赖,快开河对面!”

激昂的音乐从河对面隐约传来,吸引了所有人站在那里静静地聆听,很快就有人发现了缓缓升起的巨大旗帜。

“明旗!是明旗!”

从远处看,白色的圆圈明字是比小一号的黄色李字明显一点 。

所以大家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跟之前的明旗有什么区别,静静地听着,静静地看着,等朝阳升起时,霞光照耀在飘扬的赤旗上,呼啦啦地赤旗迎风招展,向这方天地间所有的林中人昭示,中原人又回到了这里。

满泾部居住地,十几位部落族长,围着篝火。

“按照古老的传说,我们林中人中也是有铁匠的,也能自己铸造厚实的铁甲,锋利的枪头。

我们自己也忘了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这些铁器从我们的生活当中消失,只能去抢,去厮杀,才能获得一口破铁锅。”

“十多年前,我们也能用上柔远的布匹保暖,还有暖和的棉袄……”

“松针我都喝够了,现在一闻到那个味道,我就想吐。可是我们没有茶叶了。”

“是啊!都没有了,族里百十个青壮猎人,铁箭头才几枚,从来都是留给最熟练的猎人。搜刮全部部落也凑不出一身铁甲。

如果大家想去抢一把,就去吧!也可以把铁箭头都拿走,算是相识一场的情分了。

留下的老人和孩子,我会帮忙照料的。”

篝火边你看一言我一语的,不停的轮流说着不着边际的话,意思总算是趋向统一。

愿意动用武力,那各部愿意提供一些除了人员之外的帮助,不过遗留下来的猎场和族人,其他人就接收了。

“咳咳……,各位族长,你们都很富有吗?眼前的大腿不用力包住,还在想什么!

是担心,失去了自己的权势,别搞笑了。就你们一个部落还不如中原大点的村子的权势,他们会看得上!”

“各位千户大人,各位卫指挥使大人!如果今年冬天我们塔亭部能从大山北边,那些活不下去的部落中吸纳过来上千青壮,我就敢去都司城的土房子里给我家族长请个将军封号回去。

这才几天啊!你们不会忘了你们的父辈,是如何借着土房子的便利,让自己几百人的小部落,发展到现在上千的规模吧!”

“库赖!这是你们部落里的谁?难道你的族长之位,是个摆设!”

“咕唧,不用你在挑拨!那是我们部的土狍子,他说的话,有时候也算是我说的,比如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