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我的乖软小夫郎>第73章

  把地里的粮食收了大半, 他们收拾好自己便去了南北饮食坊。

  南北饮食坊内还是一如既往的人多,他们进去都被挤着了。

  “池兄,你这次可是厉害了。”肩膀忽然被人搭上一只手来,池南野蹙眉转过身去看人。

  面前的男人, 身穿月白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 青丝用羊脂玉的簪子挽起,玉树临风, 好一个端庄的公子。

  池南野大脑飞速运转, 开口询问:“你是我大哥的好友, 张喆张公子吧??”

  见到他与平常不同的反应, 张喆就知晓自己认错人了,他先前就知晓池南际有个双胎弟弟也是见过的。

  但光看背影还是没有认出来,他挠挠脑袋, 尴尬道:“是我。池二兄弟, 也是抱歉,方才我以为你是你兄长来着。”

  池南野倒是没有太大的触动,他面色平淡,“大哥去了庞老爷子府上, 大抵今夜才回来, 你寻他作甚??”

  他已经让小二带着盛苗几人去道先前留下来的位置,用午食了。

  张喆也不拐弯抹角, 面上带着喜意, “得知池兄中举特意来恭贺。”

  他爹是知府, 知晓东奇府今年乡试中举的人后便与他说了。

  张知府早就猜到今年考题不容易, 加着张喆底蕴还不够便让他沉淀三年再去乡试。反正张喆才十六三年后十九年纪也不算大。

  张喆的喜意是发自内心的, 高中解元, 那可是多少书生梦寐以求的事儿。

  池南野心下了然, 语气微微上扬,“那我便先替我大哥道谢了。”

  他沉吟片刻,微微抬眼询问道:“现在已经是午时,不若张公子就留在这儿吃吃食??”

  张喆没有多做思考,“成,我也久待在书院吃到外面吃食的时候也不多。”

  池南野当做带路人把他引道自己那一桌。盛苗与林晏清坐在一块吃着炸酱面,桌面上还有煎饺、包子、卤肉、馒头等,反正都是他们爱吃的。

  这件南北饮食坊是最靠近池府的,他们也不想奔波便来了这里。

  张喆认得人人不多,颔首,也不知该如何称呼便坐下了。

  林桂芬也没有那么在乎称呼,她稍有些健谈,见着他坐下便询问,“今日书院不用上课??为何能出来??”

  张喆像林晏清一般拿起个馒头掰开,往里面放卤肉。

  他没有什么架子,说话也讨喜,“今日书房放假,就放一日。我得知池兄与赵兄中举便来了。”

  他差点忘了赵砚书也中了。

  池南野与他坐在同一张板凳上旁边便是盛苗,池南野没有什么胃口,就点了份清汤面。

  盛苗吃东西慢,小口小口的吃着。

  池南野凑到他眼前,低声道:“靠近柜台哪儿有水果,待会若是想吃便让小二去拿。”

  这也是他做生意的一个小手段,每个进店消费过的顾客都可以在柜台拿几个果子吃。这些果子也不贵,都是当季的水果,放出去也能买个好。

  “我省的。”盛苗把嘴里的面条咽下去,垂眼,“菜园子里的粮食收了大半,下午弄一下午便能完成了。”

  他也就空闲下来,能想想如何把茶馆的生意提上来。

  近来天气转凉,茶馆的生意惨淡不少,他正愁着呢。

  天气转凉后池记古董羹的生意更是好了,论水不想再凉飕飕的天儿中车一顿热乎的吃食。

  凉菜铺子生意稍稍有些惨淡,但也能过得去。池南野准备着做些辣拌什么的来拯救一下生意。

  一顿吃食车的有滋有味。

  大七小七还小离不得人,林晏清吃完吃食后就回府了,今日他出了一身汗身上有味道怕熏着孩子只能去吧衣裳唤了。

  张喆原是想恭贺池府二位书生的,知晓他们不在加着吃过午食便走了。

  有这二位在他的压力就大了,同是好友,他还是个秀才,可不要回去好好努力争取下次乡试一举高中。

  林桂芬三人准备在今日就把菜园子里的粮食给收了,用过午食便急忙回去做事。

  盛苗还剥这文旦外面的薄膜,露出里面饱满的果肉,他放了一块入嘴里,酸酸甜甜的,甚是不错。

  池南野给他倒酸梅汤,清亮的眸子望向他,“待会我要去醉霄楼一趟,再去钱老板哪儿,许是没有那么快回府。”

  他今日安排的事情多着,与醉霄楼的合作,就是每到换季的时候提供方子让他们有新鲜的吃食,这天气转凉了,他便要去。

  “那你便去吧。”盛苗抬起脑袋,眼睛很亮。

  他待会就先回去帮忙把粮食收了,再去茶馆看看。

  池南野得到答案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往醉霄楼去了。

  醉霄楼不愧是府城最大的酒楼,即使换季了还是人潮汹涌。

  他仰头旋即从上到下的打量一番,还没有迈步走进去,掌柜的便出来了。

  掌柜今日穿了一身灰色的袍子,灰扑扑的有些太过普通,要不是肩膀被拍了一下,池南野还真的不知道有人喊他。

  掌柜面带笑容,“池老板,今日来可是为了方子的事??”

  外面人多眼杂,他便说便把人往会客的屋子里面引。

  池南野逡巡了大厅几眼便收回视线,语气淡淡:“这不也快到了换季的时候,你们也不来找我拿方子我便自己来了。”

  他说提供方子是他的食肆说没有的,一个是府城最大的酒楼,主要面向大户人家,吃食总不能与他的笑食肆有重合之处,免得闹出岔子来。

  实不相瞒,他也想着开一间酒楼的,但府城内并无空置的酒楼,他只能作罢。

  “先前不是乡试,东家凑热闹跟着去了北直隶,这几日也快回来了。”掌柜给面前的人倒茶,回答没有去拿方子的原因。

  东家指的是陶嵩,陶嵩虽对科举一事不敢兴趣,但旁的人科举还是有那么些兴趣的。

  池南野不是很在意,他拿起面前的茶水喝了口茶水,从衣襟内拿出三张方子,“那方子我便交由掌柜的。”

  他半垂着眼,“这方子也不是香油就有的,等到了冬日把最后一次方子给完便无了。”

  这般醉霄楼也能每次在换季的时候出相应的吃食。

  掌柜小心翼翼的拿起方子,眯着眼看了好一会,恭维道:“老爷说您是个吃食生意上都是天才,诚不欺我。”

  池南野礼貌的微笑,四两拨千斤岔开话题,“我记着陶嵩的年纪也不小了,为何不想看想看人家。”

  方才掌柜的话就是捧杀,在吃食生意上他认为自己在府城是佼佼者了,但在旁人嘴里说出来就不一样了。若是他就此应了这话,往后怕是会传出他自大的话。

  在这些不甚繁荣的地方还算好,但要是在京城,江南这些富庶之地完全是比不了的。

  掌柜也乐呵呵的跟着他的话走了,“东家受少爷喜爱,想留在府上几年。”

  这话旁人怕是不知晓真假,但池南野知一定是假的,陶嵩曾经跟你他吐槽过,家里会为了生意让他与那些人的子女成亲。

  池南野也不戳穿,恰好时辰也差不多了,他道:“今日我还有其他事情就先行离开了。”

  掌柜像是松了一口气,他跟在人身后把人送了出去。

  他去了钱家布庄,问过伙计知晓钱如来不在便径直离开了。

  他今日找钱如来要说的事儿也不算是大事,今日说不了往后也能说。

  池南际没有与大部队一块回来,而是跟着江峰私自回来的,并不引人注目。今日是先前去北直隶考乡试的书生回来了。

  官兵早早的驻守在城门,一辆辆马车整齐的从门口进入,隐隐约约见到马车的影子,百姓们都欢欣鼓舞的喊了:“此次乡试的举人们回来了。”

  众人一起喊,那声音可谓是响彻天际。

  池南野在码头买虾蟹这类海鲜时候都听到了,他也空闲着拎着几笼东西就往城门口去了。

  考乡试的大多是鹿洞书院里的人,此次前去中举的可有十人,这人数比往年多,也能算到张知府的政迹中,所以他们回来的场面才隆重。

  赵砚书虫鹿洞书院退了学回去自学的,自然不算在里面。池南际有师傅且在鹿洞书院没待过多少时日,书院也不把他拴在里面。

  他们两个都是好苗子,对此书院的院长还心疼了一番,心疼他自己不能拿他们二人考出来的名次出去炫耀了。

  因着旱灾、雪灾,还有郕王造反一事,朝廷里的官员损失的多,今年乡试在北直隶就录取二百人了。

  城门口有一家馄饨铺子,既然是要看热闹,池南野干脆点了碗八文钱的馄饨边吃边看。

  为首的先是张知府再是李县令,随后便是书生们的家人,附近的私塾、书院的夫子还有学生,以及一些想要投奔的商户土财主和小农。

  池南野端着碗边吃边看,一旁的老人家欲言又止眼巴巴的看着他,他猜到是什么事情了,装作好奇的开口:“今日这是什么事啊,如此热闹??”

  老人家是附近私塾的夫子,听到他这样问,才摸摸胡子缓缓开口:“我们东奇府向来出的举人不多,这个光外面的鹿洞书院便有五位书生中了举人,这不可喜可贺的事儿。”

  东奇府靠海,加着地理位置不好,被大山阻挡着,朝廷也不大重视,因着着几年发生的事情多,加上东奇府成为与海外人的互市,这才在朝廷上留下一点印象。

  今年少有出举人东奇府,一下子除了好些举人,那不举府欢庆,好好热闹一番。

  池南野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旋即吃起馄饨来。

  这馄饨鲜美,吃起来还有股虾的味道,他撩起眼皮看向店家,不紧不慢道:“店家,您这馄饨味道鲜,像是有虾的味道。”

  “是自己弄的虾皮,熬汤的时候放下去一些,味道自然鲜美。”店家也没有不能锁的,这虾皮是他自己的秘方,说些无关紧要的也弄不出岔子。

  池南野若有所思地点头,随后把目光放回到城门口那一群人身上。

  马车上中了举的人,以及院长下了马车,和张知府李县令还有迎接的人道谢,嘘寒问暖一番后,便让他们回去了。

  能寒暄的时候多着,不差怎么一回。书生们一路舟车劳顿,最重要的便是回去歇息杨洋精气神。

  夫子说完方才的话后,见着他不再问自己话了,便问起池南野来,“后生,你可知那些中了举的举人这几日是要作甚??”

  池南野略微看他一眼,心觉这夫子也真是个花多的,他跟着夫子的话询问:“我这倒是不知了。”

  夫子摸了摸胡子,又是一番讲解,“他们这几日不就是先去参加宴席,再是去私塾、书院分享自己的经验。”

  其实并非是要中了举的举人,举人架子大,这种讲解的事去参加了乡试的书生也可说。

  夫子把话说完,情绪激动了些,“你也知晓乡试解元是谁??”

  他满脸严肃,看的池南野都有些提着心了,他也没有撒谎,“知晓,是池南际,是不是??”

  他比好些人都早知晓今年乡试的情况,府城里也有押宝的,押谁会高中今年解元,因着池南际是庞老弟子自然会被高看一眼。

  池南野生意不屑与他们为伍,但也押了好些银子,赚了好多。

  夫子皱着眉头看他,有些疑惑:“你为何会知晓??”

  池南野把剩下的馄饨吃完,汤都没有放过,数了八文铜板放到桌面上,提起装好的虾蟹,起身回答:“因为那人是我兄长。”

  说完话,他便起身离开了,自然没有看到夫子懊恼的眼神。

  府上的门槛都快要被踏平了,池南野走回到府上两头石狮子门前见着簪着一朵大红花的媒婆,媒么,眼睛都睁大了些。

  媒么就是哥儿。

  这他记得府上只有赵砚书还未娶亲,这这,这么多人来府上。

  这会从正门进去太过显眼了,池南野便从后门回了府,把买回来的虾蟹交由下人放着。

  府上不仅仅只有陈嬷嬷一位厨娘,还有两个厨子,府上平日也用不到他们二人便把他们弄去靠近府上的南北饮食坊了。

  池南野快步走到正房堂屋,想要知晓发生了什么。

  林晏清与盛苗二人坐在炕上,怀里抱着孩子,林桂芬坐在正对着炕且是正中间的交椅,陈嬷嬷与赵母端坐两旁。

  林桂芬面带着怒气,“这些媒婆,媒么,真是要气煞我了。”

  给赵砚书说亲,她可是喜闻乐见,这怎么能给她两个人儿子说亲,明知晓他们都成亲了。

  她不想寻常的人,给儿子纳妾纳的越多使得子嗣兴旺才好,她与池父二人搀扶着过来好些年,骨子里就是觉着娶就娶一人才好。

  若是纳妾管理不好后再不得安宁,那可是糟了大罪过。

  虽说夫郎难生产,但两个儿子娶的夫郎都让她顺心,性子各不相同但对她也孝顺,她也不能做那些破坏姻缘的事情。

  赵母宽慰:“那些人都是这般嫌贫爱富的,桂芬可莫要气坏身子了。”

  池南野进去就是听到赵母宽慰的话,他上前询问:“娘,这发生何事让你气着了,告知我,我找他们算账去??”

  林桂芬见着他来,有些疑惑,“今日为何如此早回来了??”

  收萝卜的时候,她跟盛苗聊了几嘴,知晓今日池南野要去做什么。

  “事情办的快变回来了。”池南野回答完他,径直走向盛苗,让他挪了挪位置,自己坐到他身旁。

  “还不是那中举惹的事。”说起来,林桂芬就要生气,陈嬷嬷见状忙上前帮着顺气。

  原是知晓赵砚书、池南际中举的大户人家,见着他们前程还算不错观摩过后便上门来了。这二位都是举人,且名列前茅的,夹着做生意的池南野也成了香饽饽。

  府上没有多少男丁,他们三个香饽饽候着的人家自然是多,礼品都准备好了带上门来。

  给赵砚书说亲的都是好人家,性子温顺、贤良淑德,她跟着赵母、还有在尚书府待过见识多的陈嬷嬷看过后定下来了一户,但还是想问过赵砚书的意愿便先婉拒了。

  这会还是说的好好的,这些介绍后,就说道池南际与池南野身上了,说什么哥儿不好生养,这府上家大业大的、举人前程似锦,可要娶个姑娘回来开枝散叶这些话。

  媒婆、媒么好声好气的说着,陈嬷嬷与赵母都觉得没有什么大事,不就旁的大户人家多有的事情,只要不是不好的都能娶。

  谁知林桂芬的面色一下子就沉下来了,虽没有拒绝但从暗格表情但能猜到心情不好。。

  赵母与陈嬷嬷就安抚着把媒婆、媒么送走了。

  池南野心下了然,薄薄的眼皮抬起,“娘,我先前就与你说过没有纳妾的想法了,往后若是有这些人上门为我说亲也像今日这般把人赶走。”

  两个儿子都是林桂芬带大的,他们的性子为人做事都是由她教出来的。林桂芬也不想自己儿子纳妾,搞得后宅不宁。

  林桂芬摆摆手,“你跟你大哥是如何性子,我还不知。我就是气那些媒婆、媒么媒道德,成亲的人家也不放过。”

  林晏清把大七换了个位置,缓缓开口:“娘,这也正常。野子生意做的好,阿野又是举人,加上砚书,若是没人上门才是奇怪。”

  他咽了咽喉咙,“都是些想要攀附的人家,你不把他们放眼里便是。”

  他对这事也看的通透,池南际也与他说过往后只会有他一人。当时虽没有太相信,但今日从林桂芬的表现来看,他是信了个十足十的。

  林桂芬深呼几口气,听完他们的话,表情才好一些,“还是我要去拒绝,若是由着你与小苗拒绝,落下个善妒的名声可就是坏了。”

  她虽是农家人 ,但有陈嬷嬷教着对这些事情也明白的很。

  盛苗倒是没有想过会是这般结果,他微微抬眼,不目光放到池南野身上一瞬旋即看回小七。

  他想,自己挑的相公好。

  陈嬷嬷先前就被林桂芬的脸色吓到,这会听完池南野的话,与旁的人的话,更是在心中感慨。

  小宝选的人好,一大家子都是好相处的。

  自此他的思绪不免远走,想到了笙哥儿。

  池南野与盛苗的视线对上一瞬,摸了摸他垂下来的头发,此时人多他不好说些甜话,只压低着声音道:“我都听娘的。”

  盛苗露出个清浅的笑容。。声音一样是压低了,“我省的的。”

  林桂沉吟片刻,打算自己把这些事情弄好,她道:“不说这些惹人生气的话。话说,野子你跟小苗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她把话题转移到这儿,把池南野与盛苗吓到了。

  池南野摸着盛苗头发的手都僵了,脑子飞速运转,“娘,你先前不是想说带带孩子,这如今已经有大七小七了,等他们大一些你怕是带不过来了。”

  他边说边看林桂芬的神色,“所以我跟苗哥儿也不打算要孩子。”

  林桂芬也就是随口问问并没有逼着他们要孩子的想法,得到答案,她摆摆手:“你说的也是,我还是折腾我的菜园子去。”

  盛苗垂着脑袋,与小七玩闹着并没有出声。

  林晏清想了想开口,“我们一家往后也要到京城去,花销也多,我与阿际也想过往后开些铺子。”

  言下之意就是,大七小七要交由林桂芬看着,

  他与池南际说了,想要开铺子,粮铺就是第一个考虑的。要不是今日忙着收东西,他都去官伢看铺子去了。

  府上虽有产业但都是池南野两口子的,府上开支也多是由着他们出钱,时间短还好,若是长了不说钱财就算是多好的感情都会被破坏。

  要不然怎么会有亲兄弟明算账一事。

  池南野也不觉得稀奇,“那可是好啊,若是不够银钱与我们说。”

  林晏清先前在清州府都做过一些小买卖,把种的的瓜果蔬菜、到山里面摘一些新鲜的野菜或者水果去卖,打下来的栗子什么的弄好拿到镇上卖。

  反正他有主意着呢,要不是怀孕了,被半强制留在府上,他这会怕是把铺子都开起来了。

  林晏清眉眼带着笑意,“若是不够定会与你们说的。”

  盛苗看了眼他,也道:“晏清哥,如此一来,我们能说的闲话也多了。”

  林桂芬看着他们,“你们自个安排就好,来来,抱抱我的小乖孙。”

  她眉眼带笑,从林晏清怀里接过大七来,“我带着去隔壁婶子哪儿说闲话去。”

  她就一个人,这两个孩子抱不到一块。

  赵母见状,也道:“那小七便交由我来带着。”

  林晏清道:“好。”

  屋内只剩下,林晏清、盛苗、池南野三人了。

  池南野望向他们开口:“今日到码头买了下虾蟹,你们想如何吃告知我,我这就去做吃食。”

  “都弄香辣吧。”林晏清思索一番道:“或者一半香辣、一半蒜香。”

  说着说着,他摆摆手:“还是算了,小苗我与你去做吃食,江南觉着如何??”

  说什么都不如亲自动手的好。

  “好啊。”盛苗自然是答应,“那可要快些了,今日时辰也不早了。”

  两个哥儿已经约定好了,这就离开,唯留池南野一人在堂屋。

  他愣了一瞬,“不是,你们怎么都走了。”

  他叹了口气,打算剥文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