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聊斋+红楼]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第201章 番外:穿回原著(完)

  “好志向,真是好志向!”

  等探春下定决心,贾赦才回过神来,只是脑子还有点懵懵的,只会顺着心意点头赞叹。

  等他彻底回过神来,再联想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顿时就像吃了十斤柠檬,差点酸成柠檬精。

  ——都是孩子,怎么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一比,他就想扔了重新生呢?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算了,算了,还是别想,再想贾琏的屁股可就要开花了。

  “你们两个要是有这志向,我这个做长辈当然全力支持。”

  他先是肯定了两人,继而脸上才露出担忧之色,“只是这世间自来对女子苛刻,你二人欲行之事,非但是惊世骇俗,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其中的压力非同小可。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和这世间的很多家长一样,贾赦既想让孩子们上进,又担心孩子们吃苦。

  黛玉和探春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就算贾赦再能活,也毕竟比这两个姑娘年长几十岁。而有些事情是在他死后发生的,他自然不知道。

  庄留白得天下之后,将皇位传于嫡长子庄涵。

  而庄涵也未曾愧对庄留白的精心教导,雄才大略,挥斥方遒,很好地稳定了开国之后涌动的暗潮,也将蠢蠢欲动的异族压了下去。

  但若要更进一步,将异族剿灭或同化,庄涵却没有机会了。

  因为他短命,三十岁登基,不过四十三岁便撒手人寰。

  更让人无奈的是,他的后妃一连为他生了十三位公主之后,才有了一位皇子。

  庄涵驾崩之时,那皇子不过八岁稚龄。

  这个时候,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主弱臣强,支强干弱,冲龄继位的皇子,明显不是朝堂上那些老油条的对手。

  好消息是,皇子的十三个姐姐,皆是文韬武略之辈,并且早早入朝听政。

  皇子继位之后,这十三位公主一同保着弟弟,把满朝文武都压了下去,令所有人的野心泯灭于萌芽。

  有志做伊尹霍光的大臣们虽然不甘心,却也明白,这江山毕竟是他们庄家人的,由公主把持朝政,肉烂了也还在锅里。

  几乎所有大臣,都是这样想的。

  只因真正想搞事的那位,行事形非常隐秘,计划非常周全。

  她太知道找谁才能达成目的,就算达不成也没有暴露的风险了。

  反正弄到最后,继位的小皇子亦是英年早逝。

  最妙的是,他没有子嗣。

  京城一时陷入混乱,就在有些大臣寻思着,要过继哪位宗亲的子嗣克承大统时,三长公主强势出圈,被一班文武和诸位姐妹保着,登上了皇位。

  而探春和宝钗,便在这些文武之间。

  至于黛玉,她给外人的印象是个科研疯子,每天不是在搞科研,就是在寻找搞科研的材料,没人觉得她会喜欢被琐事打扰。

  但无论是哪一位登基为帝,都会很喜欢这样只做实事的臣子。

  所以做了女皇的三长公主也不知道,探春和宝钗背后,还有黛玉做谋士。

  笑过之后,探春道:“如今只差一个宝姐姐了。”

  若是宝姐姐也重生了,那她们铁三角就凑齐了。

  届时三人汇聚,风从云动,冒天下之大不韪又何妨?

  贾赦:“你们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黛玉笑道:“舅舅若还喜欢养生,就不要被这些琐事搅扰。

  左右我与三妹妹若要起事,肯定得先禀报了您,拉上琏二哥哥和凤姐姐一起。”

  “那就好。”贾赦松了口。

  他就怕这俩姑娘的向道之心过于迫切,一时失了分寸,反而弄巧成拙。

  “反正你们两个的脑子都比我好使,只是切记,万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莽撞。”

  作为一个占领不了智商高地的长辈,他所能做的,也只有殷切叮嘱了。

  “舅舅放心。”

  “大伯放心。”

  两个姑娘一边重新制定计划,一边静待时机,试探宝钗是否也是重生的。

  探春觉得,等到年底王夫人往金陵送节礼的时候,就是一个机会。

  只不过,还没等到年底,就听闻宝钗父亲身死,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两个,举家来京,要投奔王子腾。

  想到前几天刚听说的,王子腾点了九省统治,即刻便要出京巡边的消息,探春和黛玉都笑了。

  王子腾不在家,其夫人肯定不会接纳薛家母子三人。

  那么,薛姨妈若想留在京城,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姐姐王夫人。

  “他们肯定会来荣国府的。”探春笃定道,“我听太太那边的人说,薛姨妈之所以要带着儿女上京,全因为薛蟠在金陵打死了人。”

  啧,前世就知道薛蟠这个人不怎么靠谱,没想到这个世界的薛蟠更狗。

  离过年还有两个月的时候,薛家来了。

  最高兴的当属宝玉,他自来便是个喜聚不喜散的性子,恨不得所有亲朋好友一辈子围在他身边。

  更何况,这次来家里的亲戚,还有一个艳若牡丹的姐姐。

  先前来了个神仙似的林妹妹,但林妹妹性子冷淡,又有孝在身,带来的两个嬷嬷整日里夜叉似的板着脸,他想和林妹妹亲近亲近都不能。

  这位宝姐姐看着就是性子温和的,他们总能好好说说话了吧?

  事实证明,宝玉想得太多了。

  宝姐姐性子温和没错,自己和他说话对方也不拒绝。但不知怎么的,每次三言两语就把他给忽悠走了。

  对此,做了一辈子权臣的宝钗微微一笑:对付不了你,我上辈子岂不是白混了?

  至此,铁三角重聚,开启了她们同样波澜壮阔的第二生。

  这辈子她和黛玉一样,来的时候正身在灵堂。

  她父亲已经死了,哥哥薛蟠实在是不成器,母亲软弱无能,还特别溺爱儿子。

  宝钗长叹了一声,利用哭灵的时间在心底制定好的计划,先搞定了薛蟠,再让薛蟠出面搞定了薛姨妈,把整个薛家的产业都握在了她自己的手里。

  原本她是不准备上京的,但偶然听薛姨妈说起,她姨母家的儿子宝玉如何如何好,奈何荣国府的老太太自己外孙女接了过去,看起来是有意配给宝玉。

  贾老太太的外孙女?

  那不就是玉儿吗?

  妈,咱上京,投奔姨母去。

  至于为什么不是投奔舅舅王子腾?

  呵,只能说王家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王子腾位高权重,城府深心眼儿多,薛宝钗怕他娘和他哥掉坑里去。

  说来也是巧,还没等他们走到京城,就听说王子腾点了九省统治,出京巡边去了。

  于是,铁三角在荣国府顺利会师。

  搞军事的,搞经济的,和搞建设的凑在一起,就是一个小朝廷的雏形。

  “两位妹妹的想法虽出人意料,却也正合我意。”

  宝钗脸上永远都挂着温和的笑意,让人轻易生不出防备之心。

  而且完全不用怕她变脸,哪怕她在摁死你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都很温柔。

  黛玉笑嘻嘻的偎在宝钗身上,“我就知道,只要宝姐姐来了,这件事也就定了。”

  宝钗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问道:“既然准备自己起事,不知两位妹妹有没有兴趣,给这天下换一种制度?”

  “换一种制度?”黛玉和探春异口同声,皆微微蹙起了秀眉。

  片刻之后,黛玉先露出了恍然之色,“宝姐姐想说的,是表哥曾提过的发展共同的思想和志向?”

  探春的眼睛噌就亮了,抚掌道:“这个好,这个好。若不做也就罢了,既然选择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黛玉是对权谋不大在意,但探春却很快就明白,宝钗之所以这样提议,就是因为他们三个都是元老,这个制度可以避免日后争执谁做皇帝。

  干脆不要皇帝,共同执政好了。

  千百年来,世人都觉得女人该在后院安分守己。但前世她们这些女子走到了台前,上天也未曾降罚。

  想来,自古而今传承不衰的皇帝之位,不要了也没什么打紧。

  确定了目标之后,三人便时常聚在一起,回忆前世江停云说过的东西,取其要义,编撰纲领,制定了一整套的思想政治宣言。

  在贾家再次被抄家之后,她们便顺势遁入江南,积累财富,按操兵戈,暗中发展志同道合之人。

  一朝天时有变,起义军蜂拥而起,他们在朝廷的兵力消耗的差不多时,才打出了名号。

  此后便是占领地盘,给各层领导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并深入基层,带领原本愚昧的百姓觉醒。

  战争是残酷的,斗争是艰苦的。

  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之人,都坚信黎明终会到来,曙光终会拨开云层,洒遍大地。

  这一次的时间有些漫长,当他们真正的解放了全天下时,原本十几岁的青葱少女,都已经变成了五十多岁,鬓也苍苍的慈祥奶奶。

  站在新定的首都五凤楼上,一群党魁用黛玉造出的扩音器,向楼下万千翘首以盼的群众宣布:新的国家建立了,新的时代来临了。

  作者有话说:

  因为净网活动,很多东西都不能写。这章的结尾删了两千,把原本计划五章的东西,全部缩到这一章了。

  宝宝们,为了本文不被和谐,见谅,见谅。

  后面应该还有一章,把迎春惜春还有时虞兄妹的后续都交代清楚,本文就正式完结了。

  为昨天更新延后,再次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