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聊斋+红楼]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第199章 番外:穿回原著(三)

  两军正对垒呢,战场还没清扫完,作为敌方将领就能传信给她,这是几个意思?

  生怕她在主公面前混得太好,给她添点猜忌做调料?

  探春当即就命人彻查,贾兰的信究竟是通过什么渠道送到她手里的,将替贾兰传信之人严惩不贷。

  至于那封心,探春直接揉吧揉吧,扔进了火堆里,根本没搭理他。

  这小子别的没学会,阴谋诡计倒是耍得挺溜。

  后续的事不用多说,探春追随的庄留白得了天下,像贾兰那样机灵的人,眼瞅着自家主公要完,就趁夜收拾了铺盖,蛊惑了几个同僚,一起来投奔自己亲姑姑和表姑姑了。

  探春无语,黛玉懵逼。

  但不管怎么,说贾兰也姓贾,在这个以宗族为基本结构的古代社会里,探春作为胜者的一方,还真不好不管这个落魄侄子。

  很多时候,天下人可不讲道理,他们只想看见宽厚大度的胜者,和凄凉悲壮的败者。

  纵然贾兰不够凄凉悲壮,甚至算得上临阵脱逃,世人固然会鄙视他,但若探春当真不管他,加诸在贾兰身上的负面影响,立刻就会转移一半到探春身上。

  从前家族落魄的时候管不了那么多,如今眼见贾家又起来了,探春也是要面子的,只好捏着鼻子把贾兰母子接了回来。

  初始贾兰还算老实,日日到贾政和宝玉处晨昏定醒。

  倒不是他怠慢探春,而是探春早已分府别居,他等闲够不着。

  如此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探春见他还算安分,便想着为他谋个职位,不至于叫他一身才华埋没。

  哪知道,这小子是天生的枭雄之姿,入朝之后逮着机会就结党,甚至还意图参与夺嫡之事。

  若非宝钗心细如发,早早察觉了端倪告知探春,只怕等这小子闯出大祸来,探春被连累了才知道。

  经历两朝沉浮,无论是探春还是贾赦都明白,若想家族安稳长久,夺嫡这回事万万不可沾,好生教导家族后辈上进才是正理。

  更何况,开国皇帝庄留白心志坚定清明,也并不恋栈权势。太子为他一手培养,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

  虽然庄留白从没有明说过,但如宝钗、探春这等心腹肱骨都知道,只要太子安稳学到三十岁,庄留白就会传位给他。

  贾兰支持的那个皇子,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

  探春果断出手断了他的仕途,把他荣养在家,一直到死。

  如今既然有了重来一回的机会,无论是贾赦还是探春,都不想陪着贾兰再来一次。

  所以,李纨还是嫁给别人吧。

  况且贾珠平日里最是孝顺,若是能让老太太高兴,想来他自己也是愿意的。

  经历一世之后,贾赦做事也晓得迂回了。他并没有自己跑到老太太面前说,而是拐弯抹角的让贾母的心腹赖嬷嬷提了一嘴。

  果然不出探春所料,让贾珠娶自己娘家侄孙女,贾母果然很中意。

  贾政在荣国府所有的特权都来自贾母,一旦贾母下定了决心,贾政虽然有反抗的余地,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妥协了。

  就此,贾珠顺利订亲。

  而贾赦也以此为借口,把自己儿子带回了东院。

  至于贾政占据荣禧堂之事,贾赦都知道徒家的江山不长久了,哪里还会稀罕徒家封的爵位?

  有和贾政斗心眼的闲工夫,他用来教儿子不香吗?

  贾琏的苦日子彻底来了。

  他享受到的不止父爱,还有完整的童年,真是痛并快乐着。

  又过了几年,到了贾琏该娶亲的时候。

  就在探春以为,贾赦会在这件事上犹豫的时候,贾赦却直接找王子腾去提亲了。

  还是那句话,乱世将至,本朝的一切都将化为虚无。与其给贾琏娶一个不知根底的女子,还不如和杀伐果决的王熙凤再续前缘。

  王熙凤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胆大包天,视律法如无物;但却又精明强干,心细如尘。

  前世有贾赦压着贾琏收心之后,这对夫妻相互配合,在内政上颇有建树。

  到最后,贾琏官至户部右侍郎,王熙凤则是替天子掌管内帑,视为心腹之臣。

  最重要的是,王熙凤若是诚心想讨好一个人,很少有人能逃出她的手掌心。

  就连对他不大满意的贾赦,也没能逃出生天。

  这么个有本事又能令他满意的儿媳妇,贾赦觉得,要是放过了才是傻。

  这辈子他一定从一开始就约束好琏儿,叫他不要再为色所迷,多把心思放在和媳妇儿相处上,争取早日培养出上辈子的默契。

  毕竟,乱世可不等人呀。

  提起乱世,还有一件让贾赦和探春都十分焦心的事。

  安排好贾珠的婚事,把贾琏接回东院之后,贾赦就暗中派人去打探他三妹妹的下落。

  下落倒是打探到了,但去的人却回来禀报,说是他三妹夫为山贼所杀之后,三妹妹受惊过度,在不知道自己有身孕的情况下,直接滑胎了。

  因着伤心过度,小月子没做好,至此缠绵病榻,不过半年便撒手人寰。

  也就是说,他大外甥没了。

  他那么大一个外甥,还没出生就没了。

  贾赦惊得半晌回不过神来,怎么会这样呢?

  借着给伯母请安之名跑过来的探春也惊了。

  “什么,江家表哥没了?”

  这……这太玄幻了吧?

  “嗯。”贾赦沉痛地点了点头。

  纵然不愿意相信,可他连续派了三波人前去打探,个个都是贾代善留给他的心腹家将。

  这些人对贾家忠心耿耿,打探的又是老太爷亲女儿的下落,岂会不尽心尽力?

  贾赦深吸了一口气,说:“不管怎么样,咱们的日子还得过。

  我有爵位在身,没有圣旨不好出京。待日后琏儿知事了,我让他带人亲自去找。”

  也只能如此了。

  探春点了点头,仍旧是满心的茫然。

  虽然前世她的功绩都是自己在战场上拼出来的,但一开始若无江表哥点拨,她一个闺阁女儿,纵然有再大的志向,又岂敢有脱离家族之念?

  虽然江表哥从未提过,她也从未明说,在心中却一直将表哥当做恩人。

  每每三节两寿,她都带着重礼去拜见姑母,几乎将姑母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侍奉。

  至于表哥自己性情,实在是淡泊,而且整日云游在外降妖除魔,再加上人家自己本事大,她就算想报答也找不着机会啊。

  于是,只能替表哥照顾好姑母了。

  可是如今,她表哥竟然没了。

  探春恍恍惚惚,贾赦浑浑噩噩。

  可就像贾赦说的,日子该过还得过,贾琏的童年该完整还得完整。

  贾琏就在父亲的爱和鞭策下,痛并快乐地成长为了一个有为青年。

  还有他媳妇儿王熙凤,嫁过来之后便被贾赦塞了一部律法,命她半个月之内倒背如流。

  王熙凤当然不乐意了,一开始都说好了,她嫁过来可是要直接管家的。

  但贾赦却告诉她,“背熟之后,你婆婆的嫁妆铺子也都交给你经营。”

  王熙凤:“其实儿媳早就想学学律法了,只是在娘家时一直没有机会。”

  ——不是我意志不坚定,实在是他给的太多了。

  有了胡萝卜在眼前吊着,王熙凤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潜能,半个月之内果然将一部律法背的滚瓜烂熟。

  等她背完之后,贾赦便亲自讲解,告诉她女子若是触犯了这些,会得到怎样的严惩。

  当然了,他深知王熙凤无法无天的个性,最后直接加了一句玄学派的,“须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是作恶过多,日后你与琏儿无子送终,则悔之晚矣。”

  王熙凤果然吓了一跳。

  “这……不至于吧?”王熙凤色厉内荏,“我……我是不信那些阴私报应的。”

  “你不信?”贾赦冷笑。

  “不信。”王熙凤不太坚定地摇头。

  贾赦冷冷道:“不信也得信。若是让我知晓,你在外包揽诉讼放印子钱……”

  后面的他没继续说,但只是这些,已经把王熙凤惊得魂不附体。

  因为她的婶子,也就是王子腾的夫人,暗地里就做着放印子钱的买卖。

  见她脸惊疑,贾赦收敛了神色,负手淡淡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做出这种事情,别人不想动她时自然没事。可一旦你叔父挡了别人的道,这就是现成的把柄。”

  王熙凤心有余悸,低着头若有所思。

  这一回,她是真的听进去了。

  等她的眼神逐渐平静,贾赦就知道她心里有了决断,转而提起了另一件事。

  “你也知道,咱们大房方是袭爵之人,但荣国府的正房荣禧堂却一直被二房占据。”

  王熙凤神色微动,想起了她的姑母王夫人。

  贾赦淡淡道:“除非老太太和我都死了,琏儿袭了爵,否则他们两口子是不会搬走的。”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当然了,若是琏儿出了什么意外,珠儿和宝玉也都是荣国府正经嫡孙。”

  所以你也别想着你姑母和你会是一条心了。

  贾赦当然知道,就算贾琏没了,爵位也轮不到贾珠。

  但王熙凤不知道呀,拿这些忽悠她足够了。

  如今他们大房最要紧的,不是争夺府里的权利,而是上下一心。

  王熙凤神色数次变换,虽然没说什么,但贾赦知道,她已经不可能和王夫人同心了。

  到了最后,贾赦才说:“你是琏儿明媒正娶的妻子,他娘死得早,从今往后,我便把他交给你了。

  这小子是个天生的色坯子,稍微有个平头正脸的,他就走不动道。

  今天我就把话放在这儿,他既然娶了妻,就得好好跟你过日子。若是敢乱来,你就回了我,我亲自打断他的腿。”

  王熙凤眼睛一亮。

  ——这个公爹,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