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聊斋+红楼]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第188章 番外:老师,我造反了!

  自从收了庄留白做弟子,江停云曾不止听一人夸过这孩子。

  庄兰月说:这孩子实在聪明,我不忍耽误了他。

  真娘说:这孩子真是胆识过人。

  探春说: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就连焕娘也说:有了这么个弟子,云哥也不怕后继无人了。

  类似的话听得多了,江停云也就觉得平常了。

  直到有一天,独自外出闯荡的庄留白,托人给他带来一封信,信上的内容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

  ——老师,我造反了!

  那一年,庄留白二十二岁。

  他之所以敢把这么惊天动地的信托人带回家,盖因他托付的那个也不是外人,正是他老师江停云的亲堂弟——小名虎头,大名江彦舟的。

  虎头这小子也不老实,当年单人独剑外出之后,眼见老百姓的日子一个比一个苦,侠义之心顿时爆发,做了两三年劫富济贫的侠盗。

  至于为什么不接着做了,是因为他发现,继续这样也不是个办法。

  只要朝廷一日不清明,底下的官员就一日没个顾忌,层层盘剥下来,最苦的还是平头百姓。

  更让虎头泄气的是,他做侠盗劫富济贫,不但在富人里没个好名声,那些被他接济惯了的穷人,逐渐也不再感激他,而是把他的帮助当做了理所当然。

  有两次他送钱送得晚了,还听见那些被他帮助过的人骂他不守信用,该送钱的时候没送到,害得他们家预算超支。

  把虎头给气的呀。

  这时候,他才想起来老师教他的道理:升米恩,斗米仇。

  这些人不思进取也就罢了,毕竟这世道,留给穷人的生存之道越来越少。

  但受着别人的接济,非但不懂得勤俭节约,还觉得别人帮你是应该的,少帮一次就是罪过,就太让人恶心了。

  反正虎头是恶心得不行,打那之后再也不做侠盗了。

  他找了间破庙,透过屋顶上的破洞看了一夜星星。

  一夜的冥思苦想,终于给了他一线灵光。

  ——既然朝廷已经如此腐败,那为什么不改朝换代呢?

  至少一个新的朝代到临,老百姓的日子会过得好一点吧?

  大概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就在他升起这个想法的时候,再次遇见了他的启蒙老师赵先生。

  原来,赵先生当年之所以离去,是被同窗好友引荐给了端敬太子门下的朱侍郎。

  后来,端敬太子事败,朱侍郎一家也遭了流放,赵先生就无处可归了,只得带着家眷远遁。

  他们走到河北地界时,赵夫人病重,一家三口只得在此滞留。

  也就是这一留,就再也没走成。

  山东的叛乱蔓延到了河北,因为赵先生是个读书人,不幸被裹挟了进去,阴差阳错做了叛军的军师。

  当时虎头正觉得世如累卵,民如倒悬,再加上赵月的缘故,脑子一热就加入了叛军。

  还是赵先生顾念他,又有意将女儿托付给他,提醒他隐姓埋名。

  后来叛军事败,也是赵先生最先察觉到事有不遐,暗中把他和赵月一起送走了。

  至于他自己,由于算是叛军的高层,心知朝廷不会放过他。

  再加上妻子死后,他的心气就去了大半。如今女儿也有了归宿,他对这世间再无留恋,在被朝廷捕获之前引火自焚了。

  后来,虎头和赵月又断断续续参加过几次叛军起义,但这些叛军都没有激起大的水花。

  也就是他俩比较机警,逃跑也跑出经验了,竟然每一次都是有惊无险。

  对于自己堂哥的弟子也要起义,虎头简直就是见怪不怪,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他不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信送回去,还私底下传授了不少事败之前逃跑的经验。

  庄留白无语了许久,也只是再次拱手施礼,“拜托彦叔了。”

  ——哪有人家事业刚开头,你就泼冷水说失败的?

  庄留白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起义,绝不像是虎头那样一时冲动,他是分析过形势,经过深思熟虑的。

  此时已是天下纷乱豪杰并起,朝廷面对雨后春笋般的起义军,早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从容,越发无力清剿。

  如今的朝廷,能控制的地方,也只剩京城及周边各县。

  至于其他地方,就只剩个名头了。

  所以,朝廷的剿匪政策,就是谁称王就打谁。

  至于那些不敢称王的势力,平叛之人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实在是太多了,若都要清剿,无论是分兵还是逐个击破,都不是朝廷能负担得起的。

  打仗可是需要钱粮的,朝廷连税负都收不上来,又哪来的军资?

  这样的形势,让庄留白想起了先生曾讲过的一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靠着九字真言得到了天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学一学嘛。

  虽然他也是个穷苦出身的暴发户,但他的目标是天下,自然不会占领几个城池就沾沾自喜,恨不得立刻称王称霸广而告之。

  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这话是项羽说的,也让许多爱炫耀的人奉为圭臬。

  可这些人也不仔细想想,项羽是个什么下场?

  他的想法若是真有道理,为什么得天下的不是他?

  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得了长久。

  正如汉高祖。

  庄留白找宝钗借了一笔钱,用这些启动资金招兵买马,靠着宝钗黛玉等人的帮助,先拿下了金陵。

  这也让他意识到,宝钗不只会做生意,黛玉也不只会搞研究。

  在江停云的教育和庄兰月的影响下,庄留白并不觉得争霸天下都是男人的事,更不会觉得女人就该躲在男人背后,付出一切却默默无闻。

  他立刻拜请二人做他的军师。

  宝钗十分意动,却还心有顾及,黛玉却是直接答应了。

  “宝姐姐是怕重蹈令先祖紫薇舍人的覆辙?”

  宝钗点了点头,“还是玉儿知我。”

  他们薛家在前朝时就是巨富,先祖紫薇舍人也曾支持本朝太-祖起义。

  但本朝立国之后,先祖却只得了一个虚职和一个皇商的名额,连一个爵位都没有。

  这世上的人大多数都看不起商人,像本朝太-祖那种泥腿子出身的,一朝登临高位,更是要把下位者踩进泥里,才能凸显他的高贵。

  从前宝钗是不懂,懂了之后就十分不屑。

  这不就是端碗吃饭,放碗骂娘吗?

  黛玉劝道:“人和人到底是不一样的,只看他并不因为你我是女子便心存轻视,就知道他不是那等轻狂人。”

  见宝钗神情松动,她又搬出了江停云,“你就算信不过他,还信不过我表哥吗?

  我表哥教出来的弟子,绝对不是囿于礼教的庸俗之辈。”

  听到江停云的名号,宝钗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就凭他敢来请我,我就舍命陪君子了!”

  自此,庄留白的起义军中,就多了两位女军师。

  宝钗擅长经济,黛玉擅长工事,一个能保粮道不绝,一人能让城池坚固攻城器械锋锐。

  可以说她们两个的存在,就是庄留白最大的底牌。

  就算他无数次被人打得丢盔弃甲,无数次损兵折将,但只要有这两位替他稳定后方,他就永远不担心无家可归。

  哪怕天下大定之后,庄留白也无数次赞叹:“薛卿有萧何之才,林卿如墨子再世,贾卿领兵韩信也不能及。吾有此三人,若不得天下,当真天理难容!”

  是的,不甘平庸的探春,对庄留白毛遂自荐,做了个领兵的女将军。

  和她一样做了将军的,还有真娘。

  但真娘心软,到底犯了慈不掌兵的忌讳,打了几年仗之后,就自请去管理后勤押运粮草了。

  不过她跟着商队东奔西跑,许多山寨之主都和她有旧,也让她出面劝降了不少人。

  时人都称她为“女中季布”,正因真娘一诺千金,才有各寨陆续归降。

  随着庄留白的地盘越来越大,这些女将女相的名声也越传越远。

  吃不到葡萄的那些义军首领酸言酸语,但好些闺阁奇才却像看到了曙光。

  在庄留白拿下小半个江南时,有湖州士绅给他进献了十个美人。

  当时庄留白的脸色就有些不好,只是碍于干这事的是为了向他表忠心,他不好当场发作。

  哪知道,等十个美人被带上来,竟有五个跪倒在地,表明要在他帐下效力,哪怕做个刀笔吏也心甘情愿。

  这一回,脸色不好的变成了那个进献美人的士绅。

  谁能想到呢?

  临门一脚都踢出去了,还能有这种变故。

  那五个美人纷纷对他投以鄙视的眼神,其中一个自称李佳期的比较心直口快,当即便出言讥讽。

  “我等再怎么说也是官家小姐出身,若不是自有目的,哪容你一个乡绅随意挑拣?”

  是的,她们都是听闻这乡绅要给庄首领献美人,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参选的。

  因为自幼接受最好的教育,这些人纵然容貌可能不是最佳,但仪容优雅,皮肤吹弹可破,很顺利就一路过关斩将,被送到了庄留白面前。

  其实这样做是很冒险的,但若不冒这个险,她们又哪有这样的机会?

  值此乱世,哪怕他们是官家小姐,也免不了被家族当做礼物送出去的命运。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赌一把呢?

  只看庄首领的态度,她们赌赢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