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换婚后小可怜他有人宠了>第164章 饮食典故

  还有对慈幼堂好,也是想着长远,他若是去浪迹天涯了,这些孩子总会逐渐长大,只要一百个里面有几个,是顾着他的好,替他这个封霆媳妇去照料封家其余人几分,那便是值得的。

  只是没想到,孩子们这么感恩,他的给予少了几分目的,多了几分真的怜惜,从赠予变成了扶持。

  就连给甜水买院子,让有山念书科考,给家里攒下几百两用度,弄小农庄,全都是寻思着买断了下半生自己的陪伴,去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发展成全北境出名的农庄,也是超乎他的预料,那三百多两银子,也确实走入他心里。

  一切伊始,他的目的都是不纯的,所以,从来不当自己是个好人。

  “想什么呢?”封霆拉着他的手,慢慢又往前走。

  沈常念抿唇笑笑:“没什么,要是当初知道我和你是一对,当时就要天天偷拿点馒头养你。”

  “嘿,那可以。”

  “那时候你胃口大吗?”

  “还好吧,有的吃就多吃点,没得吃也没辙。”

  沈常念的手紧了紧。

  “都过去了,也正是那份经验,我收获了在丛林求生的本事,力气也是一点点练起来的,现在就算什么都不给我带,把我丢林子里,我也能好好活着。”

  “那我陪你,我不会让你饿着。”他会“做法”。

  “好,我信你的。”封霆眯眼笑,都快看不到眼白和眼珠珠了。

  “看着点路。”

  两个加起来都五十岁的人,说着幼稚无比的对话,却乐在其中。

  身后的那孩子追了一段路就不追了,他们走太快了。

  他今天又是没有饱饭的一天,所以不想浪费体力了。

  他犹豫一下,想起被自己砸的那个哥,他给自己两个蛋,他却那样砸他。

  泥猴犹豫了一下,回身跑了。

  沈常念和封霆黏黏糊糊的,找个巷子,封霆狠狠亲了他两口,把沈常念亲得七荤八素,才打道回府。

  接下来两日,沈常念稍微分神关注了一下那小泥猴的事,上山去看草药羊的时候,顺路去封霆说过的位置逛逛,会留下点馒头,鸡蛋,还有甜甜的果子。

  去了几趟,那泥猴竟然学会回馈了,有时候老地方摆着草药,有时候是半死不活的兔子或者山鸡。

  沈常念每次都全收。

  他这一天,在小农庄做了糖葫芦,带了两串给泥猴子,在原地喊了一句:“这是用木签子穿起来的,那木签子可不能吃啊,吃的时候小心点,你要是信得过,回头就去找那个小哥哥,听他的话,可以在慈幼堂吃饱饭。”

  那泥猴子没回应。

  沈常念下一次就没来了,因为季冠森来找他了。

  说是草原有个摔跤会,很盛大,是几年一次的,这一次他会代表应朝带些武士和舞女前去,舞女是去表演才艺,顺便留几个给草原王的,武士是带去切磋的。

  草原王过去的一年多都很老实,这算是皇恩吧。

  之所以找上沈常念,是季冠森的私心,他对草原的饮食习惯,还是不能适应,所以想带上他去。

  这季冠森啊,刚喝了几日的消愁酒,肠胃有些不适,要是在草原茹毛饮血一段时间,怕是人都要交代在那里了。

  前几日,他处理好了弟弟的事情,也彻底狠心为了自己的幸福,不再想什么不能传宗接代就为家族死而后已了,要是自己牺牲也算了,连累了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牺牲,他没那么大的脸。

  只一次顾怀安被言语冒犯,他就已经无法承受,连自己弟弟都不包容了,他决定正视自己的内心。

  这个决定是很难下的,所以他疯了一样喝酒,企图让自己找到一点缓冲的可能,然后就,喝吐了好多次,被怀安扇巴掌,用拳头扇的。

  还说他没出息。

  罢了,这事儿就不和沈常念提了,怀安说的:“我俩的事,你要是攀扯上我好兄弟,还有一堆拳脚等你吃,我可不会再心疼你。”

  想到这里,季冠森酸不溜的看了一眼沈常念。

  这身板,健壮都算不上。

  武力值更是没有吧。

  样貌呢,只能说清秀,因为一股独特气质,让他相貌中等偏上。

  怎么怀安那么看重。

  最好只是兄弟。

  沈常念因为第一次见季宵白的时候,他出言挑衅顾怀安,这位季冠森没有第一时间护犊子,他已经对季冠森没多少好感了。

  作为被全心全意对待的人,享受着独一无二没有什么狗屁大局,专一爱的人,他就是护短,就是看不得季冠森那当断不断的乱麻思想。

  他才不要理解季冠森,理解季冠森,不是他沈常念的活儿。

  所以面对邀请,沈常念的反应是:“我每日忙活,挣得几两银温饱,这次出去的话,可以得多少?按天算么?”

  季冠森:……

  “一日十两您看如何,食材我二倍价格购买,对了,你那个草药羊就不必带了。”

  你想吃我还不一定痛快给呢,沈常念腹诽。

  两日后的事,他慢慢的安排手底下的人准备食材。

  其实准备这些食材,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不影响他做点点心去看看自己的朋友。

  想了想,他做了份京城点心,驴打滚。

  糯米粉加水调成糊,加入油蒸一刻钟,红豆煮熟去皮压泥做成红豆沙,口味不必太甜,黄豆面在锅中炒制几十下,出香味后起锅放凉铺平放在案板上,将糯米团、红豆沙铺上后卷起来切断。

  口感黏糯,香软可口。

  因为原材料多,干脆还做了糖不甩给家里女人孩子们吃。

  糖不甩的材料也不难得,倒是其中关于这个食物的一些小故事格外有趣。

  据说这是粤广一代某些地方的相看习俗。

  若是满意后生,再来家时,会做一份糖不甩,代表这个亲事得到了女方家里的认可,这个婚事甩不掉了。

  若是不满意,不适合,那就做鸡蛋水腐竹糖水,代表散了。

  也有说是八仙之一炼丹的一种妙方的。

  “所有菜都有典故吗?”

  沈常念摇摇头:“有些有,比如饺子,说是一位医术圣人,心怀天下黎明,不忍看到百姓冬日被冻伤了耳朵,便用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

  面皮包好后,样子象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圣人给它取名叫娇耳,又因为圣人亡故的日子是冬至,便有了这么个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有些地方的人,也非常讲究原汤化原食这个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