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南看着赈灾的粮食全都装上马车,才挥了挥手,示意运粮的领头可以开始启程了。

  随后,他上了最前面的马车,此时左逢雪已经坐在马车中。

  左逢雪见他进入马车,伸出手来拉着他坐下,又给他递过来一杯茶说:“阿南,辛苦了。”

  他接过茶喝了一口,笑道:“不辛苦,启程后,我就可以休息了。最近确实忙了些,不过,充实忙碌,我也挺开心的。”

  “那今日开始,你可要好好休息,不想其他事情。春种结束后,有田管事和李管家在府上,不用特别担心,阿爹知道咱们外出,也会抽空回府上看看。咱们就把赈灾的粮食运送到北川县就行。”

  “我知道。等咱们到左首镇和汪老爷他们汇合了,路上互相有个照应也方便一些。”

  “下午就可以和汪老爷他们汇合了。”

  项南闲下来后,悠闲地靠着左逢雪聊天喝茶,很是惬意。

  很快,他们的马车就到达了左首镇。

  此时左首镇的大街已经被赈灾粮食的马车挤满。

  项南和左逢雪的马车刚出现,汪老爷他们便从宽大的马车中下来。

  两人见此,也赶忙从马车中下来,向汪老爷他们走去。

  汪老爷看到两人也是热情的打招呼,大家寒暄一番,互相问了一下春种情况,然后便一起去客栈吃饭。

  吃饭的时候,他们谈到北川水患,高地主依旧很是叹息,“我以为北川县水患过一段时间就没了,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北川县依旧还是被淹的状态,洪水没有波及到其他地方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吗?”项南有些好奇地询问。

  “办法想了不少,只是没有解决问题而已。朝廷现在只能优先安顿百姓。现在北川县逃荒的百姓已经安顿的差不多,没有出什么乱子,只是粮食紧缺。各县府衙也是第一时间通知各家地主赈灾,不少地主已经送过粮食。春种结束应该会有更多的地主运送粮食过去。想来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只是这北川县我恐怕是回不去了。”

  “如今北川县已经被洪水淹没好长一段时间,洪水退去时间未知,就算洪水退去了,那里也不能住人了,我的家,我的田地也不能回去了。现在跟你们过去北川也是想着在北川附近看看有没有落脚的地方。”

  面对高地主的叹息,项南也是一阵感慨,洪水无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左首镇吃了一顿饭后,他们便开始启程去往北川县。

  北川县距离左首镇较远,只是过去的路程就得二十天左右。

  运送赈灾的粮食较多,一般情况下他们还要防止流寇抢劫,幸好他们打着赈灾的旗号,会有地方官员找人护航,因此,他们一路上也并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唯一让项南头疼的,恐怕就是汪老爷一直想把汪锦再介绍给左逢雪,左逢雪虽然多次表示拒绝,汪老爷仿佛没听到一般不依不饶。

  而项南也如最开始说的那样,启程后就经常给左逢雪做饭吃。

  春天的山头野菜不少,项南除了用带的粮食做饭外,还会找一些野菜做食物。

  他在路上发现香椿、槐花之类的野菜都会让左逢雪收集不少,而他自己也会在深夜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一部分食物放进空间存放。

  他知道他把这些食物放进空间后,火涯他们没事会在空间种起来。

  启程后,项南开始只是给他和左逢雪做饭,由于做饭太香,高地主他们尝过味道,觉得很好吃后,就厚脸皮每次都过来跟项南蹭饭。项南无奈,只好把汪老爷他们的饭也一起做了。

  只是每次汪锦和季清都闹别扭根本不吃项南做的饭,汪锦和季清看项南他们吃饭吃的津津有味,他们只能啃干粮,这让两人更加不快。

  “项夫郎,今天是不是又要做槐花疙瘩、凉拌野菜、炒香椿鸡蛋?”

  项南笑着点头道:“对。高地主要是觉得吃的太频繁,我们明天可以换别的吃。”

  高地主连忙笑道:“没有没有,项夫郎做饭实在太好吃了。你做的这些饭菜我都没吃过,没想到这些野菜做出来饭这么美味。我天天吃都吃不腻。”

  “那一会儿做熟了,高地主可要多吃一些。”

  “那肯定,我会吃到饱的不能再饱。”

  项南将蒸好的疙瘩倒入盆中,又在里面放入盐和辣椒油,用筷子搅拌一番,把用水罩过的野菜捞出来,放入辣椒油、大酱等调味品搅拌一番,又炒了一大盘香椿鸡蛋。

  等饭做好,左逢雪会过来帮忙一起把饭菜端上桌。

  吃饭的时候,汪老爷、季老爷、高地主他们边吃边赞不绝口,左逢雪也是吃的开心。

  只有汪锦和季清啃着干粮看向几人,脸色明显不好。

  “阿锦、阿清,过来也吃一些项夫郎做的饭菜呗。”

  听到汪老爷招呼两人,两人说了句“不吃”,直接拿着干粮上马车吃。

  在吃干粮的时候,两人也不忘瞅着外面吃饭吃的津津有味的项南几人。

  “阿锦,你看项夫郎得意的,从和我们启程后,笑容都没有减少,还和左少爷时常亲密的拉着手,靠在一起,仿若无人一般。之前没看到也就罢了,现在看到了,更觉得糟心了。要不是我们没有那段时间的记忆,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说不定现在站在左老爷身旁的人就是你我了。”

  汪锦看向坐在项南旁边,吃着项南做的饭菜笑得开心的左逢雪一眼,垂眼道:“也不知道那项夫郎对咱们做了什么,咱们三人对于进入左府后发生的事情一点也没有印象,如今项夫郎和左少爷已经成亲,我们想再多也无济于事。”

  “可是,阿锦,咱们不能就此作罢。不说别的,自从咱们从左府回来,家里给说亲都掉了档次,这事还不是因为咱们进入左家选夫郎闹的。左家在应县是远近闻名的地主家,选夫郎又声势浩大,咱们作为候选在左家居住,本是难得的有脸面的好事,可就因为败给那个又胖又丑又穷的项夫郎,让大家笑话,咱们到现在都没能有好的人家上门提亲。”

  季清说到这里,汪锦紧捏着手中的饼,有些不甘心道:“你说的我都知道,现在事情已成定局,咱们能做什么?像阿爹一样围在左少爷身边推荐我,好像我嫁不出去一样?”

  季清见汪锦伤心,安抚汪锦道:“阿锦,汪叔也是想着若是你和左少爷成事,对你来说是最好的,再说左少爷那么英俊,谁不想嫁?只是那项夫郎不知道给左少爷灌了什么迷魂汤,让左少爷眼里只有他。阿爹还吃项夫郎做的饭菜,吃的那么开心!想起来就来气!”

  “我知阿爹的意思,只是我不想阿爹用这样的方式。咱们进入左府记忆全然没有不说,那项夫郎外貌不出色,还那么胖,听说住在山上,还那么穷,却懂得那么多,做很多咱们没见过的食物,感觉有些奇怪。”

  “你也觉得奇怪吧,我也是。前段时间田夫郎突然给我来信说项夫郎有些异常,让我们和项夫郎去北川赈灾的话,多关注关注。”

  “田夫郎也给我来了书信,说是项夫郎有些奇怪,不寻常,不像一般人,让我们多注意,说不定会发现什么。”

  “也不知道田夫郎给咱们来信说这些做什么。不过,这几天跟项夫郎赶路,确实能感觉到项夫郎的与众不同,似乎什么都知道,即便是咱们阿爹不知道的事情,项夫郎都知道。还有咱们缺失的记忆,会不会跟项夫郎有关?”

  “咱们多注意多看看再说吧。现在咱们也不能对他做什么,只能找机会了。”

  两人啃着冷硬的干饼看向项南他们吃的津津有味,更觉生气。

  项南感觉到汪锦和季清的视线,并没有在意,他知道两人在不远的马车中说话,具体说了什么,他没在意,也就没仔细听。他认真地吃着槐花疙瘩解馋。

  现在这季节吃槐花疙瘩最好,凉拌野菜也特别爽口,香椿炒蛋他没有吃,但他知道味道也特别好。

  吃槐花疙瘩的时候,他想到左逢雪在采槐花、寻野菜时,有附近的百姓看到询问,左逢雪也会热心地跟村民说槐花的做法以及能吃的野菜。

  每次看到这样热心的左逢雪,他就觉得心里很暖。

  末日时候残酷冰冷的现实让人性变得冷漠,那时候他多希望有人能够救他,可惜没有人救他。即便他救了一些人不求回报,那些人中还是有人毫无顾忌的伤害他。

  来到这个世界,被左逢雪所救,和左逢雪相处这么长时间,他深刻感受到左逢雪的善良,便也明白在和平的时候,善良的人很多。当这个和平的状态被打破时,善良就显得格外珍贵。所以,他不希望再经历末日时候那种糟糕的局面。

  他们就这样在马不停蹄的赶路,悠闲的吃饭和闲聊中到达了北川县附近的临川县。

  到达临川县后,有负责接待赈灾地主的府衙官员来迎接他们,给他们安排住处。

  很快,他们运送过来的粮食被登记接收,他们被安排住在无人居住的村子里,他们几人住在一处还算干净的院子。

  等他们运送的粮食被接收几天后,府衙会安排他们进行一次施粥,施粥的时候,百姓就会知道是他们赈灾运送的粮食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