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快穿]大兄弟,你的头呢?>第165章 我的老攻是鬼王24 往昔旧影

  对于林晏安来说,时间好像只过去了一瞬,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光线昏暗的宫殿里。

  之前扭过头时看到的疑似段迟渊的男人已经不见了,古色古香的提灯还握在手里,只是灯芯火焰的颜色从幽绿变成了淡淡的柔和的白色,林晏安仔细观察了一番,也没看出什么所以然。

  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既然出现在了这里,那就一定是有某种意义的,这个地方很有可能跟段迟渊有关。

  想到这里,林晏安便细细观察起眼前的这个宫殿。墙壁上刻着繁杂精巧的龙形纹饰,金黄色的幔帐垂挂在东南西北四个角落,晶莹剔透的琉璃摆件随处可见,品相精致不凡,却透着一股疏离的气息。

  宫殿里空荡荡的,虽然没有人,却处处透露着精心打理过的痕迹,地面和桌案上都不见一丝尘土。

  林晏安四下观察了一番,迈步往宫殿左边走去。左边的墙壁上挂着一把剑,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那把剑给他一种莫名熟悉的感觉。

  林晏安走到墙边,终于看清了那把长剑的全貌——素银色的剑鞘,上面镂空着精巧绝伦的龙纹,透过细长精致的轮廓,隐约可见内里宝剑的凛凛寒光。剑柄修长而纤细,缀着一串木质的珠子,像是某种手串。

  林晏安隐约嗅到了某种熟悉的气味,似乎是檀木的幽香。

  好像是那串珠子散发出来的……林晏安紧盯着剑柄上挂着的不怎么起眼的手串,像是受到了某种吸引似的,抬手摸了上去。

  “陛下,老臣真的有要事禀告,求您听老臣一眼啊!”就在这里,宫殿门口突然传来一声苍老而悲怆的高呼。

  “放肆!朕说了,此事休得再提!”年轻男子的嗓音低沉悦耳,却带着浓浓的克制,似乎不这样做,下一刻怒火就会立刻爆发出来似的。

  一个人的脚步声急促而利落,另一个人则缓慢而踉跄,但都在迅速靠近林晏安所在的宫殿。

  林晏安心下一惊,仓促间想要后退躲起来,却不知道踩到了什么,脚下一滑,仰面往后倒去。他手指下意识的往前一抓,刚好握住那串檀木珠串。

  檀木珠入手,颗颗冰凉沁骨,他握得太用力了,只觉得手心被那珠子硌得生疼,却又本能的不愿意松手。

  下一刻,身体陡然失去了重心,后背却没有感觉到撞击地面的疼痛,反而感到一阵诡异的失重感。

  林晏安只觉得眼前一黑,再睁眼时,入目的仍然是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宫殿的中心,还站着一老一少两个人。

  林晏安本能的想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或者是找个地方躲起来,可当他想要动弹的时候,却发现身体并不听自己使唤,也看不到自己的手和腿——他好像是被困在什么东西里了。

  林晏安左右看看,这才发现自己似乎正贴着墙站着,身后是散发着淡淡香气的墙壁,左右两边则是博古架,隐约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摆放在上面的瓷器。

  他低下头看了看,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个距离……好像有点近啊……之前看地面的时候,好像并没有离得这么近啊……

  对了,提灯呢!

  林晏安一阵慌乱,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那盏散发着淡淡光辉的提灯,直到他仰起头往上看去,这才发现在距离自己三米左右的地方,漂浮着一个拳头大小的白色光团,正幽幽的发着光。

  光团散发出融融的暖意,林晏安不安的心情立刻安定下来。

  虽然不知道那么大一个提灯去哪了,但是很明显的,这个光团才是与段迟渊的意识相连接的关键,只要它没丢就行。而对于林晏安来说,眼下最大的问题是该怎么把光团里的段迟渊的意识唤醒。

  “陛下,请您听老臣一言吧!听完以后,您就算要了老臣的命,老臣也心甘情愿啊!”大殿里的争执变得激烈起来,白发苍苍的老人老泪纵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林晏安这才想起大殿里还有两个人,那两人好像看不到他,他却能完整而清晰的听到他们的对话。

  一身明黄色龙袍的青年背对着林晏安,垂眸不语,定定的看着跪倒在地的老者。他的眼神应该是颇有几分凶煞之气的,因为那老者浑身都在剧烈的颤抖着,死死埋着头,似乎连抬头看一眼都不敢。

  被称作“陛下”的青年天子沉默了良久,从齿缝里挤出一句冷冰冰的“说!”

  就算得到了许可,老者仍是不敢抬头,保持着五体投地的姿势,颤颤巍巍的说:“陛下,老臣知道,大将军段迟渊是您儿时伴读,与您情谊深厚,多年来为您鞍前马下,奔走东西,您定然是不愿意疑心他的。可是陛下,普天之下,谁人不在为了权势汲汲营营?段迟渊手握十万重兵,一呼百应,声势一时无两,如日中天,如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陛下,谁能保证他不会生出更进一步的心思?!”

  年轻的帝王气愤难耐,猛地一挥袍袖,低声喝道:“朕能保证!阿渊绝不会辜负朕!”

  “陛下,请您三思啊!人心莫测,老臣忝居帝师之位,定不能眼看着先皇基业,一朝倾覆啊!”说着,老人“砰砰”的以头抢地,渐渐在在地面上留下一道道凌乱刺目的血痕。

  那猩红的血色刺进青年天子的眼底,他猛地闭上眼,沉声道:“老师,阿渊也是您的学生,您为何……您为何偏要这般疑心他?”

  年逾古稀的帝师嗓音沙哑,低声道:“陛下,江山社稷,不容半点闪失,老臣也心痛,只是……此事并无他法。”

  “为何?”青年天子清亮的嗓音同样带着一丝沙哑,反问道,“大将军平定四方,立下汗马功劳,这满朝文武,竟容不下一个有功之臣?”

  帝师颤声道:“陛下,非是文武百官容不下他,而是这乱世后的太平容不下他啊!段迟渊放不下他的十万兵士,他想给自己的每一个袍泽应有的抚恤,陛下,您扪心自问,这苟延残喘的江山,真的能承受这十万人的索求吗?”

  “朕可以下令裁军,战乱刚平,四野闲田颇多,兵士可解甲归田……”

  “陛下,您能保证在您有生之年,这些兵士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太平日子吗?若是哪天天灾人祸又起,您觉得他们心里向着的,是他们奉若神明的大将军,还是您?到了那个时候,他就是一个最好用的旗帜,就算他不想反,也有人架着他反!”

  帝师的话如同尖锐的矛,深深刺进了年轻帝王的心里,像是挑破了经年累月隐藏在暗处的脓包,一瞬间鲜血淋漓。

  林晏安看着那道明黄色的背影,陡然感到一阵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