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汉末之黄天当立>第163章 一盘大棋

张致看了看他,竟然是一副很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郭图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了一部分人,而且是数量不小的一部分人,在这些人心中,大汉已经死了。

不过张致摇了摇头道:“先生的心思,我已知晓,称帝的时机还不到。”

郭图依然不死心道:“其实主公出身黄巾,志向不小,任谁都能看的出来,不称帝,敌对的依然是敌对,称帝反而显出主公的底气,说不定就有人来投,向刘焉称帝后,就收服了段煨等人。”

他说的倒是也有几分道理,张致思索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大汉天子有正统之名,刘焉有地利,袁术有玉玺,各有称帝的资本,青州还不具备这样的资本,等灭了曹操袁绍再说吧。”

张致执意拒绝,郭图只好作罢,又忍不住问道:“为何是灭曹操袁绍,而不是袁术?”

袁绍是他的老东家,难免会特别关注一些,现在郭图把郭家都搬到临淄了,张致也不刻意隐瞒他。

“只有打通了冀州,才能接连北方的养马地。”

徐州之战,与曹操结了死仇,肯定是要打的,但袁氏兄弟,先对付哪一个,张致也很纠结。

袁术称帝,成了众矢之的,张致不打,周边的孙策、曹操等人就会打,到时候豫州这好地方就会便宜了别人。

可袁绍控制的冀州同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他掐着青州战马供应线。

华雄在代郡站稳了脚,出了代郡就是南匈奴,南匈奴还欠着不少战马,但现在的问题是,得到这些战马,也运不到青州。

想要打通这条路只能灭掉袁绍,掌控冀州,最不济也得拿下冀州北面的几个郡国,打通这条道。

思来想去,张致还是决定,先打袁绍。

说起袁绍,张致来了兴趣,冲郭图道:“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世家子弟不是以家族为重吗?袁绍袁术这哥俩怎么好像有仇似的?”

对于这个问题,张致确实是太好奇了,看人家曹操,背后的家族夏侯家和曹家,都是玩命的帮他,袁家可倒好,两兄弟争得头破血流。

“袁家太强了,一开始他们也在担心主公所担心的问题,怕成为天下公敌,可慢慢的,就真的离心离德了。”

“确定已经离心离德了吗?将来如果袁绍或者袁术败亡,另一方会不会出手相助。”

张致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二人毕竟是亲兄弟,与他们为敌,不得不提前考虑。

郭图点头道:“可能不会出兵帮助对方作战,但一定会想办法救下对方的子嗣。”

“多谢先生解惑。”

“主公真的不打算称帝吗?”

郭图锲而不舍,张致哑然失笑道:“时机成熟,我自然不会推辞,现在嘛,还不是时候。”

看着郭图失望的离开,张收在一旁笑道:“其实我觉得他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张致摇头道:“称帝没那么简单的,称帝要有皇宫,要有妃嫔,要设置百官,就拿管亥为例,我当了皇帝,他当是太尉,可现在手上只有两个半州,接下来攻城略地,他再立功,怎么赏?”

“主公所虑甚是。”

“不过刘焉称帝,对我们倒是有利,刘焉不是袁术,大汉天子只能有一个,二人之间必起争端,曹操无暇对付袁术了。”

“我们需要改变计划,先对付袁术吗?”

张致再次摇头道:“原计划不变,袁绍为第一目标,不过袁术那边不能便宜了孙策,派人去徐州,让王泽张辽他们做出备战的姿态,牵制孙策。”

曹操要对付刘焉,孙策可不会,赶走王朗之后,孙策占据了大半个扬州,稍微休整一番,肯定会对袁术动手。

袁术手下没什么排的上号的大将和谋士,双方动起手来,袁术估计挡不住孙策。

徐州与扬州一江之隔,尤其是现在的扬州治所曲阿,就在大江南岸,只要徐州这边做出要出击的姿态,孙策就不敢不防,能拖他一天是一天。

张收答应下来,又问道:“曹操无暇,我们又拖住孙策,可还有一个刘表呢?”

张致来到大汉舆图旁,全国一盘棋,看似隔着数千里,八竿子打不着,实际上都会相互影响,就像这次刘焉称帝,所以张致习惯性的对着舆图思考。

因为他的穿越,改变的太多了,知道的大势早已改变,现在所面临的一切,都需靠自己现研究了。

看了半天,才道:“刘表老了,没有单骑入荆的魄力了,他要打袁术早该动手了,现在更不敢动手。”

荆州是个好地方,但现在,就有些尴尬了。

大汉境内三个皇帝,正统的小皇帝在荆州的北面,刘焉在荆州西面,袁术在荆州东面。

之前刘表和刘焉虽然不和,但好歹都是汉室宗亲,大汉之臣,两人各领一州。

现在刘焉称帝了,刘表就不得不防着他了。

张收看着张致手指益州和荆州的边界,明白了张致的意思,通过暗卫传来的消息,这一代双方也确实各自布置重兵,互相提防。

徐州,王泽接到命令之后,喊来了张辽。

“主公有令,命我等做出一副出击的姿态,拖住孙策,我对兵事不是很懂,这个任务就交给将军了。”

两人同样的年轻,一文一武,配合的倒是相得益彰,相处的也非常融洽,张辽闻言玩笑道:“主公既然传令与你,那必是因为此事需要你参与,想要偷懒可不行。”

王泽笑道:“那是自然,不过这事还是以你为主,我配合你,需要我做什么,直接说便好。”

张辽也严肃起来,开始思索。

意图很明显,只是吓唬孙策,并非真的用兵,这其中要把握好度,既要让孙策知道,这边在厉兵秣马,又不能消耗太大。

作为张致手下的高级将领,张辽除了自身学习兵法外,还要时不时的听张致讲课,学会了一个词叫经济。

简单的讲就是要想办法,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想要通过调兵,让对面的孙策小心提防很简单,但把这件事儿做的最经济,就要费点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