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汉末之黄天当立>第112章 天意

刘备此时坐立难安。

朝廷的旨意下来了,任命他为徐州牧。

其中的意图,傻子都能看出来。

问题是他怎么过去?

从渤海到徐州,隔着青州,让他带兵经过张致的地盘去和张致抢地盘?

淳于琼微笑着看着刘备,他是朝廷新任命的渤海太守。

“恭喜使君高升州牧,真是让人羡慕啊。”

张飞怒道:“淳于琼,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在搞什么鬼。”

“张将军可别胡说啊,此乃陛下旨意。”

刘备怕张飞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连忙道:“住口。”

这时隐隐听到有声响,听不清楚喊的什么,但那股激昂的情绪,让他难安。

连忙派人出去打探。

很快就回来了,因为正好遇到靠近平原那边的第一时间骑马前来汇报。

探马结巴道:“禀太守,平原郡那边不知何故,数万人齐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刘备豁然站了起来,一时间想了很多。

他是打黄巾起家的,自然知道这句话代表了什么,也明白张致的出身。

也正是因此,明明张致对他有大恩,朝廷要他一起剿灭张致的时候,刘备选择袖手旁观。

可如今,张致重提这句口号是什么意思?

是因为朝廷的举动惹怒了张致,要再次开启战端吗?

曹操已败,朝廷能不能挡得住张致?

刘备忽然笑了,转头冲淳于琼道:“淳于将军,张致定是要作乱了,还请速速回去禀报本初,至于渤海,你放心,有我在,无碍。”

张飞大笑道:“对,对,请回吧。”

淳于琼看了,手捋胡须的关羽和虎目圆睁的张飞,知道不敌,一甩袖子,转身离开。

关羽看着他的背影轻声问道:“大哥,我们真的要抗旨吗?”

刘备苦涩一笑道:“二弟,那真的是圣旨吗?”

圣旨确实是圣旨,但那是皇帝的意思吗?

张飞大声道:“就是,要我说,咱就不受他这气,联合公孙伯珪,夺了他的冀州。”

刘备眼睛一亮,有些心动,不过也仅仅如此,公孙瓒界桥一败,输了心气,加上在幽州实施暴政,越来越不得人心了,别说重建白马义从,连手上那些步兵都快养不起了。

即使与公孙瓒联合,也未必是袁绍之敌,而且,两家联合,以谁为主?这是个大问题。

如今公孙瓒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公孙瓒,如今的刘备也不是当年的那个落魄的刘备了。

刘备倒也没有太过自大,想到这次大战自己选择了袖手旁观,肯定得罪张致了。

冲简雍道:“宪和,还得麻烦你一趟,去见张致,解释一二。”

现阶段,刘备的野心其实并不大,真正有野心的是袁术。

斩妖剑破碎之时,寿春城中,一道白光,直冲天际,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袁术急匆匆跑去,发现发光的正是传国玉玺。

顿时放声大笑,这是什么?这是天意啊。

老天要让我当皇帝。

袁术召集手下众人,打算称帝。

纪灵这个憨憨,第一个上前:“属下拜见陛下。”

闫象都傻了,玩呢,有啥实力啊,敢称帝?

连忙起身道:“主公万万不可,而今我东有张致,西有刘表,南有刘繇,北有曹操,四战之地,一旦称帝,四方诸侯齐至,势难抵挡。”

杨弘也站起来说道:“闫主簿所言甚是,还望主公三思。”

袁术杀了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牧,不过并未彻底掌控扬州,朝廷又派了刘繇前来。

本来刘繇是个光杆司令,手下只有太史慈和少数家丁,不被袁术放在眼里。

结果陶谦临死之前要回丹阳老家,回来就回来吧,还带回来了三万徐州兵,更可气的是,这三万人在曹豹的带领下,投奔了刘繇。

想到这里袁术就来气,恨不能把死在南下途中的陶谦挖出来鞭尸。

眼见手下人都不支持,袁术只好作罢,不过,心里那把火可没熄灭,每天总有一种痒又挠不到的感觉。

不就是四战之地嘛?不就是四方诸侯嘛?

曹操和张致争徐州,必定要垮一个(信息滞后,现在袁术还不知徐州之战的结果)。

刘繇尚未站稳脚跟,打服他不就好了?

“来人,孙策现在在什么地方?”

当即有人回复道:“孙校尉奉主公之命,在丹阳练兵。”

“速速招他回来。”

几个月前,孙策献上玉玺,本想讨回父亲旧部,结果未能如愿。

不过孙策并未灰心,按照袁术的吩咐,来到丹阳,投奔丹阳太守吴景,也是孙策的舅舅。

在吴景的支持下,孙策和周瑜招募了数千人,后有大败泾县大帅祖朗,并其部众,势力大增。

孙策知道袁术忌惮自己,没有暴露真正的实力,将招募来的手下,分散到各处,伪装成山贼,对外宣称只招募到数百人。

听闻袁术召见,孙策不解何故,带周瑜与三百部曲,前往寿春。

桥蕤得到一重要消息,急匆匆来禀报袁术,正巧在府外遇见孙策等人。

只见为首的两名小将,年岁不过二十,两人均是生的身材高大,容貌俊伟。

两人身后跟了二三百人,队列整齐,目光坚定。

桥蕤也是带兵的大将,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人数虽然不多,但绝对是精锐之师,不好对付。

孙策也认出了桥蕤,上前施礼道:“孙伯符见过桥将军。”

“哈哈,原来是伯符啊,可是来见主公的?”

“正是,主公命人召唤,不知何事吩咐。”

“见到主公就知道了,走。”

“桥将军请。”

三人一起来见袁术,袁术见到孙策周瑜二人,心生感慨,这要是我儿子多好啊。

桥蕤心情有些激动,也顾不上孙策在场,迫不及待的说道:“主公,刚刚得到消息,长安城冬日落雷,劈中皇宫一角,圣上朝会时忽然晕倒,虽被太医及时救治,但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奇怪的是,徐州张致也在同一得了怪病,具体什么病症未知,被称为稷下神医的华佗已经紧急南下了。”

袁术闻言大喜,这不就是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