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第571章 悬壶济世

张奉对此,没有任何的在意。

那些仇视的目光,就像是要将自己赶下去,然后他们上来一样。

张奉的马匹在邺城城内缓缓前行,他怀中搂着娇美的貂蝉,惹得路上的行人纷纷瞩目。

貂蝉坐在张奉的身前,美眸来回扫视着人来人往的街道,仿佛看什么都挺新鲜似的。

其实不止是貂蝉,张奉也是如此。

他们连年生活在深宫之中,很少来这种充满市井气息的地方。

此时此刻,张奉跟貂蝉,他们两个人就像是好奇宝宝似的,看什么都挺新鲜。

一路上,貂蝉脸上的笑意都没有停止过。

貂蝉笑起来的时候,如同春天的阳光普照,温暖而明媚。

她的嘴角上扬,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像是珍珠串在一起。

眼睛弯弯的,如同柳叶,闪烁着幸福的光芒。整个面庞洋溢着甜美的气息,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欢喜。

张奉只要微微偏头,便能看到貂蝉充满笑意的侧脸。

看得出来,貂蝉今天确实很是开心。

就在这时,貂蝉娇柔的身子,慵懒的靠在张奉的胸膛,声音甜美的说道:“夫君,我们要出来玩多久啊?”

貂蝉微微往后仰头,便能看到张奉。

只是此刻她绝美的容颜,显得有些俏皮。

张奉低头冲着貂蝉轻笑道:“你想玩多久,我就陪你玩多久!”

此言一出,貂蝉又是甜甜一笑。

此刻他们所在的地方,还不能算是城内的闹市区。

真要到了闹市区,人潮涌动间,骑着马就不是那么方便了。

邺城城内 很是繁华,卖什么的都有,并且这里什么人都有。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市井小民,都有在这里逛街的权力。

“我想去民间的闹市看看!”貂蝉试探性的说了句。

闻言,张奉点了点头道:“好,待我找一个存放马匹的地方,咱们便下来走走!”

“好!”貂蝉满口答应了下来,看上去更加开心了不少!

没过多久,张奉骑着马匹来到了闹市的入口处,这里专门有存放马匹的地方,只需要交纳一定的铜钱便可。

待马匹存放好,张奉这才跟貂蝉肩并肩的向闹市区走去。

进入闹市区后,街道上的人流逐渐多了起来。

貂蝉柔软的娇躯紧紧贴着张奉,就像是个进了城的小女孩似的,美眸好奇的打量着四周。

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张奉跟貂蝉走着走着,路边的一个小摊位引起了两人的注意。

事实上,由于这个小摊位的特殊性,来往的行人看到后,多半都会停留片刻。

这摊主是一个老道士,鹤发童颜,手中还拿着一个拂尘。

只见他盘腿坐在地上,看上去很是轻松。

他的容颜清隽如松,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超然脱俗的气质。

一双深邃的眼眸,宛若寒潭秋水,透出一种洞穿世事的智慧。

他的鼻梁高挺,唇角微扬,仿佛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神秘微笑。

他的脸庞刚毅而沉静,仿佛经过岁月的磨砺,早已超脱了世俗的纷扰。

一身青袍道袍,简朴而庄重,更衬托出他飘逸如仙的风采。

老道士的身前,立着一根木棍,木棍最上端,悬挂着一个葫芦。

张奉一看便知,这应该是一位卖药的方士。

古代许多卖药的店门口,都会挂着一个葫芦。

“不知道葫芦里卖到究竟是什么药。”

这句俗语,便是出自于这里。

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中药店门前,悬挂着葫芦。

葫芦,古代称作“壶”,俗称葫芦瓜,古代道家的象征之一。

药葫芦只不过是一只盛药的“药壶”。

或曰一种行医、卖药的“招幌”而已。

不过,医家挂药葫芦还有深意:一是向世人表明其“悬壶济世”之宏愿;

二是看重葫芦之实用价值:用葫芦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其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

到了后世,不管是医家还是卖药的,都会悬挂葫芦,向人们表明悬壶济世之宏愿。

悬壶济世,也正因悬挂葫芦而引出的典故。

老道身前悬挂着葫芦,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应该是个卖药的老道。

但令人奇怪的是,这老道的摊子并没有摆放任何药品,也没有说明他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不少真心想要买药的人,停留下来问老道。

他却只是缓缓摇头,笑而不语。

张奉跟貂蝉路过老道身前时,也有些好奇的顿住了脚步。

貂蝉这时在张奉身边低声说道:“夫君,这人好怪啊,出来摆摊卖药,却不带药,那他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呢?”

张奉闻言,微微一笑道:“这谁又能知道呢?”

“兴许是老年痴呆了吧!”

此言一出,貂蝉顿时噗嗤一笑。

那老道也听到了张奉的话语,但他却没有生气,而是笑呵呵的抬头看向张奉。

“呵呵,这位小友说的.....!”

老道的话还没有说完,看向张奉的神情,猛然发怔片刻!

老道打量张奉的同时,张奉也在微微打量着老道。

刚刚称对方老年痴呆,只是张奉的一句戏言。

此刻打量了老道片刻,张奉不禁在心中暗自称奇。

他医术高超,仅从面相就能看出人的身体是否健康。

张奉一眼就看出,这老道年岁看上去很大,但身体却很健康。

面色红润如同儿童,鬓发皆白,身子骨却很是硬朗。

张奉看后暗自点头,这老道算是比较会养生的。

由此张奉便可断定,此人必然也是精通医术。

就在这时,老道冲着张奉微微一笑道:“年轻人,你在看我的面相,莫非你也懂医术不成?”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普通人对视,只不过是相互打量相貌而已。

但医者之间的对视,打量相貌的同时,也会悄悄观察对方的身体状况。

这是人的通病!

人一旦学了什么,在生活中遇到后,便总想着实践一二。

学了看相的人,大街上遇到人就想暗中给人看相。

学了占卜的人,凡是遇到抉择,便想占卜一下。

他们这种学了医术的,打量人的同时,也会暗中观察对方的身体,以证实自己的医术。

张奉听了老道的话,暗自点了点头,对方果然是一个精通医术之人。

一眼就看出,自己刚刚是在看对方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