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我成了太公后人>第134章 科举开始

三月。

过去五个月。

姜末决定趁这个好月份,焚香抚琴。

科举,也称春考,一般都是在三月的时候举行。

因为这个时候是种植,也就是春耕的最好时间,事情还不算太忙,只是要让种子下地。

古代一般读书的人,才有时间不用因为农事而考试。

这个可以说是,魏国历史以来第一次科举。

随着时间推移,曹操建立的太学,也培养出了一批可以入仕的学子。

并且,随着印刷,魏国在国家的各处都修建了私塾,最基础的通用知识,已经让少年们学习。

再加上,世家规规矩矩下来后,专门培养的族内子弟,试图在科举制下,依然保持着家族传承。

每一个,无论出身的人,都想要在科举中,大放光彩。

没有年龄限制,12岁以上就可以参加。

因此,魏国的学子们在这段时间疯狂的学习。

就连曹操本人也亲自叮嘱,让荀攸,郭嘉,蔡邕负责监考。

至于,姜末。

对这个坐上就可以得到名声的位置,毫不在乎。

他现在也就顶个大都督的虚职,因为本身的功劳,俸禄相对高。

至于实权倒还真没有,这也是姜末有意看到的。

位高权重,离君主太近可不是好事。

……

女院。

伴随着科举开始已经不足五天,太学为了这件事自然也在准备。

从最开始的沸腾热闹,到现在所有的学子都在自己的屋子里复习。

而这时候的蔡文姬,正在整理女院科举的才子资料。

“咚咚咚”

突然传来的敲门声音让她一抖,随即说道:“进来。”

一位身材修长,脸上却围着轻纱的女子走入。

“是你,怎么了有什么事?”

尽管此人在学院之中深居简出,但是和其关系极好的蔡琰,还是第一时间就认出了此人。

“蔡院长,有件事想跟你说。”

看上去年纪相仿的女子,开口说道,声音如同黄莺般婉转清澈。

……

不仅仅是魏国,天下所有实行了科举的国家。

都在3月份陷入了诡异的平静,这个时候,有所动作的人很显然,陷入了尴尬。

太原。

极少不需要科举的赵国,这个时候就非常“出彩”。

平时看不出来,关键的时候才显露出问题。

为了在科举中获得想要的功名,无论是哪国的寒门才子,就连赵国内同样也是。

全部都在口诛笔伐,痛斥赵国制度的落后。

尽管,各国的世家子弟,对此并不认同。

可惜,作为被严加监视的对方,必须小心,公然诽谤当朝政治,是要掉脑袋的。

所以导致了天下文坛,几乎成一边倒的痛骂。

爱惜名声的袁绍,本来想要说一些什么。

可是这个时候,作为损友的曹操,动用了自己在文人中的眼线。

所以反而越说越黑。

索性不管这些流言蜚语。

袁绍转而将自己的注意力,全心全意的放在并州。

正面战场上依然没有获得突破,郝昭不愧为三国后期,数一数二的守城名将。

他经营的太原,堪称是固若金汤,有着各种强弩,武力缺少了他不必担心被武将突斩。

唯一缺少的政治短板,也在混迹官僚几十年,面冷心黑的太原王氏手上补齐。

彪悍的并州人,每天都在刀口上生活。

战争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毫不畏惧。

在正面强攻了几个月后,陷入僵局。

不过嘛,常遇春,却获得了大胜。

十万大军,连续拿下了西河,上党。

上党之郡,地势极其重要,可以居高临下进攻河东。

目下,常遇春,仍气势汹汹的向着上郡出发。

而北方的南匈奴。

缺少攻城武器和铁器的南匈奴,才刚刚拿下五原。

不过因为本身都是骑兵,他们早就在北方三郡,四处抢掠。

对此并不陌生的并州百姓,几百年里早就经历了丰富的经验。

聚集在身边世家的坞堡内,全面放弃土地宽阔的平原。

两个民族之间的血海深仇,让他们彼此相互杀戮。

负责雁门关的王雄,对此只能坐视。

他手上仅有的五万兵马,一定要保住这座关卡。

否则的话,就连并南五郡,也会遭到草原民族的洗劫。

雁门关,之于并州。就像燕云十六州对于华夏来说。

都是抵御北方胡人的门户。

总体来说,虽然局势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晋王胡虎,至少可以撑两年时间。

他仍然有着并州六郡土地。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燕太子,已经在高丽,让高丽棒子,陷入了残酷的战争。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李正朴,不顾自己在玩家中的好名声,暗悄悄的安排了人试图和燕太子和解。

越是站得高,他越是明白东汉的恐怖,害怕的他,相信燕太子明白征讨高丽半岛的代价。

地处偏远的高丽,历史上曾经葬送了隋朝。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己之见。

燕太子毫不犹豫拒绝,刺激到了李正朴那敏感而高傲的自尊心。

战争开打。

一场四十万人的大会战,最终的结果,高丽惨败。

北方领主李正朴,失去了自己十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囗。

“西巴,我还有历史英雄乙支文德,权粟。”

“下一次,我一定要获得胜利。”

惨胜后,十万残兵,剩下的士气惨不忍睹。

李正朴那姣好而阴柔的脸完全扭曲的说道。

经此一役,他不敢再次大意。

将防守在南部同金正熙对峙的乙支文德准备调到前线。

在名将稀少无比的高丽半岛,能够达到一流的人才。

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因为文明层次的差距,东汉的圣级数量基本就等同于高丽的万象境。

而高丽作为一个经常挨揍的国家,历史上的名将全部都是抵御了外族,才因此获得成功。

李正朴,能到达现在的程度。

乙支文德这个真我境武将,是绝对的第一功臣。

原本的他,正要出征,向南进城,完成高丽半岛的统一。

在李正朴命令下,这位历史上击败隋炀帝杨广远征大军的高丽人。

立刻带领兵马来到开京。

而在如此国家存亡之际,李正朴完全不担心金正熙落井下石。

那样不用他自己动手,金正熙,就会被自己手下的人推翻。

如果真的发生了,自己就可以含泪为了高丽,被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