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我成了太公后人>第80章 琅琊归属

“冰火剑气”

刘备手中双股剑接连挥舞了五六下。

几十名魏军士兵不是变成了冰雕,就是变成了焦炭。

这段时间,一直到八月份。

有所损失的鲁军不敢再贪功冒进,15万军队和魏军暂时对峙了下来。

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

……

“呜”

魏国传来的号角声,让原本脸色平静的刘备瞬间变得凝重。

“这是全军进攻的号角,一向坚守不出的姜末竟然主动发起进攻了?”

想到这里,他立刻召集全军。

大量的士兵聚集。

黑压压的两方军队汇聚。

在刘备已经做好了准备时,却发现比他们要先赶来的魏军竟然依然没有动作。

“奇怪?”

刘备不解的喃喃自语。

“姜末之前一直坚守不出,很明显是在等待一个时机,或者在那里等待什么?而现在他如此大张旗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原本他可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竟然就等着我们把军阵结好。”

“除非,他并没有指望能够获得胜利。”

青天推算的声音传开。

令众人疑惑不解。

就在这时,从北边800里加急赶来的快马,传令兵将一份紧急军情递到刘备面前。

“原来如此,军师,你们看看吧。”

看完去的情报后的刘备,面色苦涩,又带着一丝疑惑被解决的放松。

“田齐竟然攻打了平原,他这是趁火打劫。”

“姜末一定安排了人,推动田齐这么做。”

“杀”

就在他们看完这封信的时候,一直动用神眼观察他们的郭嘉,看到了他们的表情。

随后,姜末下令进攻。

因为后方不稳的刘备,在青天的建议下,并没有再继续进攻。

无心恋战的鲁军撤离,姜末并没有继续追击,只是佯攻了一下。

发现刘备的军队依然有秩序,并没有进攻。

“黄天当立。”

变做黄巾军伪装在管亥身旁的诸葛瑾,替黄巾军加持。

一直位于鲁军左侧布防的管亥,带领自己手下的3万黄巾。

悍然倒戈,让鲁军阵型大乱。

“杀”

以正合,以奇胜。

借着围魏救赵和离间计,姜末不仅成功阻拦了南下的刘备。

还成功击败他。

琅琊国,193年8月。

魏国大都督姜末在开阳大败鲁军。

残存的七八万鲁军仓皇逃窜,俘虏三万,杀一万五。

……

与此同时,与下邳国就近征调民夫的曹操。

修建的堤坝也终于蓄好了足够的水。

闸门打开,如同地震般的轰隆声出现。

大水上涨。

恐怖的河水,进入下邳附近所有的河里。

而原本的主流,堪称海洋的河水朝着下邳涌去。

城头上,原本负责值守的守军像傻了一样。

在磅礴的洪水前,有的人想要告诉城里的百姓和其他人洪水的消息。

有的人已经从城上离开,还有的人呆呆的不动,浑身颤抖。

在灾难面前人生百态。

……

光是迎面而来的水流,就让下邳百姓吃了苦头。

最起码有10万人遭了殃,所带来的混乱加上最开头迎来的巨水,至少有上万人死亡。

水火无情,魏军这么大的动静,下邳城内的徐州守军显然并不是傻子。

可面对占据优势的魏军所做的一切,城内的他们完全没有办法干涉。

最多也就在射程范围内能够确保他们不引流到此。

余事无补。

最终他们只是加高了粮仓的位置,避免粮食被大水冲了,发霉而无法食用。

伴随着洪水出现,城防下降。

民怨升起,城池的各种建筑全部耐久度下降。

守城的城门和城墙以及各种器械也是如此。

原本被围困的守军,因为疲惫和紧张不停下降的士气,下降速度增快。

原本还能够坚持更久的下邳成,守城概率直线下降。

这个时候,听闻水淹下邳的消息。

强撑着的陶谦,被自己的儿子陶商扶起,气息灰白。

“列位,徐州还有救吗?”

看着下方包括糜竺,陈登的徐州文武,陶谦即向在问他们,又想在问自己。

众人鸦雀无声。

就是在陶谦想要在问的时候,门外小吏又传来了个消息。

“青州玄德公,已被曹军都督姜末,击败于琅琊。”

强撑着一口气的陶谦,眼中那不甘的眼神,彻底失去光彩。

“父亲!”

……

当天夜晚。

徐州文武,为了防止下邳彻底被破,只好暂时将州牧死亡的消息隐藏。

但这只是饮鸩止渴,也幸好本身陶谦就已经重病在床,平日里没人见,大事也没人管。

顶多几天,所有的徐州有识之士都明白,城内必破。

陈登父子二人一回到府内,就立刻商议。

“没有时间了,糜家选择的刘备已经败退。”

“州牧现如今已死,为了未来,我们没有选择,只能选曹操了。”

世家之人最擅长的就是长袖善舞。

为了延续家族,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陈登和陈珪父子聪明是聪明,但他们眼界窄。

目光从来只放在徐州这一偏远之地,他们虽然有一流的才能,却也因此不足为虑。

只注重自己世家的利益,全程跟着糜氏支持刘备,只不过是因为刘备确实有能力。

现在为了生存去巴结另外一个人也正常。

“立刻想办法动人脉,迎魏王入城。”

“一定要记住,不要让糜家发现。”

原本是二流人才,年老之后体力大幅度下降的陈珪,针对现在的局势,不得不亲自上场。

尽可能的从混乱的局势中找到活路。

“明白了,父亲”

陈登轻轻点头。

陈珪也没有多说,对自己这个才华超过自己的儿子,他非常满意。

……

凌晨。

负责巡视的许耽和丹阳兵统领带着一队丹阳兵在城头上巡视。

这里是西城墙,面对魏军压力最严重的一面城墙。

因为夏天被水淹,陷入四面楚歌的徐州守军。

就算是在城墙之上也找不到安心,失去士气的情况下只能不停轮换。

勉强保有最低的战斗力。

现在的情况下,只有丹阳兵还保持着正常的战斗力。

因此作为陶谦亲信的他们承担的最重的主力。

损失严重,仅剩3万的丹阳兵,负责防守西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