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混乱扭动着身体,展示着东倭的文化,还热情的拉上徐海量。

徐海量虽然内心抵触,但是为了家主的大局,还是敷衍的迎合着。

跳着跳着,井口忽然朝着一个东倭女人走去,大手一扯,一个女人的衣服,就被他扯了下来。

那女人光洁的身子,顿时暴露在空气中。

然而,东倭女人,显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光着身子,却是依旧一动不动,脸上还挂着笑容,一脸的享受,似乎被井口挑中是一种荣誉。

井口一脸的淫笑,大手在女人身上游走,一手掐着东倭女人的脖子,一手去扯自己的裤带。

还扭头,朝着徐海量大笑道:“哈哈哈,徐桑,这些女人是我从本岛带来的,身体大大的美味,也请徐桑一起享用!”

说着,不管徐海量,自顾自忙自己的事情。

女人被井口掐着脖子,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却一脸的兴奋。

其他的女人,不仅没有感到羞耻,反而一脸期待的看着徐海量,眼眸之中满是期待。

这一幕,顿时让徐海量看的目瞪口呆,都说东倭人变态,果然如此,即便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识,但是这次井口的直接粗暴,还是刷新了他的三观。

徐海量不仅没有欲望,反而,觉得一阵恶心,隔夜饭几乎都要吐出来了。

不过,为了银子,也只能强自忍下,喝了口酒后,笑着回道:“井口统领,自便,徐某旁观便好!”

井口闻言,也不理他,依旧在女人身上发泄着。

船舱内传来靡靡之音,海滩上,得到双方主事之人的授意,交易也开始进行着。

布政使司的兵丁,接到命令,便将粮食往海滩上运,东倭浪人抬着十数个大箱子,也下了船,双方就在海滩进行交易。

海滩上,燃起了一片篝火,照亮了整个海滩,交易即将进行。

东倭浪人看着运过来的粮食,顿时双目放光,将箱子交给徐家的人,就要将粮食往船上搬运。

就在这时,一阵箭羽袭来,一排东倭浪人瞬间倒下一片。

“敌袭,敌袭......!”

不停的有大喊声传来,海滩上顿时乱作一团,布政使司的兵丁顿时慌乱起来,那些东倭人,却是很有经验,抽出随身兵器,寻找遮挡物。

船舱内的人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井口瞬间就爬起起身,转头看着徐海量,大声质问道:“徐桑,这还是怎么回事?”

徐海量自己也是一脸懵,听到井口的质问,不由茫然的回道:“我也不知道啊,井口,是不是你的人被盯上了?”

说着站起身,拉开船门,一股冷风吹来,瞬间冻的井口,小鸟龟缩。

徐海量连忙来到甲板上,往海滩看去,只见海滩上大乱,却不见敌人的踪迹。

又是一轮箭羽过后,大乾禁军制式铠甲,才缓缓出现在黑夜之中。

徐海量顿时亡魂大冒,出发之前,他还特意让人查看赈灾大营的情况,赵醇带来的三千禁军,被灾民死死的围困城外。

“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徐海量想不通,这些禁军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踪迹身后。

但是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徐海量,连忙带着自己的护卫下船,想要下去稳住局面。

但是已经晚了,除了海面这边,其他三面都出现了禁军的身影。

大乾禁军,武器铠甲都是最好的,他们这些兵丁哪是对手?

即便是凶悍的东倭浪人,也是一触即溃。

只是一瞬间,海滩上,就被禁军围困了起来,不断的有兵丁和东倭人倒下。

这个时候,井口也穿好了衣服,跑出船舱,看到海滩上的情形,顿时大怒,哇哇大叫着,冲下船舱,往海滩而去。

“杀给给......!”

井口的到来,让海滩上的东倭人士气大振,两千余东倭人,被组织起来,朝着禁军反扑。

这井口显然也还是有些经验的,看出了两侧的禁军,人数较少,于是便带领着东倭人,往右侧反扑,企图一场翻身仗。

然而,他还是小看的大乾禁军的战力,右侧的五百禁军,看到东倭矮子冲了过来,不仅没有后退,反而就地结阵。

东倭人的倭刀虽利,但是遇上一心防御的禁军,依旧是不够看,不仅没有冲散禁军的战阵,反而损失了数百人。

往日里,东倭浪人欺负大乾沿海当地守军习惯了,以为大乾的禁军战力也就那样,自己两千来人,攻打区区五百禁军,必然一击而溃,手到擒来,冲出包围,再来个漂亮的反击。

现在与理想是有差距的,仅仅一个冲锋,井口就大骇,小眼睛瞪的老大。

数千东倭浪人,对上五百禁军,竟然一触即溃。

“快退,快退......!”

反应过来的井口,立马知道遇上了硬茬子,连忙指挥这手下,退回船上。

同样目瞪口呆的,还有高坡上的李想,眼看着数千东倭人冲击五百禁军,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五百禁军,被数千东倭矮子冲击,却是巍然不动,反而射杀不少对方的人。

这一幕,重新刷新了李想对于禁军的战力的评估。

尼玛,牛掰啊!

李想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时候,他才感受到,牛都司面对东倭矮子的不屑,那不是高傲自大,而是信心十足。

朱雀见李想张大了嘴,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不由冷哼一声,“禁军可是我大乾最精锐的军队,你这是什么表情?”

李想闻言,这才回过神来,脸现尴尬之色。

其实这也不怪他,都是明朝的小说看多了,把东倭的战力夸张了许多,把大明的卫所军士描述的太过拉垮。

大乾不是大明,虽然都是面对东倭浪人,但是只要军队士气在,打他们那是洒洒水啦!

这里的东倭袭扰沿海,也不像后世的大明,被人深入腹地,这些东倭矮子,也就敢在沿海,欺负海边的渔民,和当地的守军。

有了这个认识,李想顿时双目放光,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甚至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