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第412章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李想哈哈一笑,“是不是很吃惊?陛下行事往往出人意料,赵兄啊,你还得多学着点啊!”

赵醇不由撇了撇嘴,然后问道:“那我呢?我做什么?”

李想看了他一眼,“你先歇着,过段时日,我就请辞主事之位,由你接替。”

赵醇不由诧异问道:“由我接替?那你干啥去?”

李想喝了口茶,淡淡道:“我自然有其他要事要办。”

赵醇:“什么要事?”

李想:“自然是你不该知道的要事了!”

赵醇闻言,顿时一脸的忧伤,“李兄,你变了!”

我去啊!真恶心。

李想翻了个白眼,这货,可真会装啊,跟他爹一个德性。

赵醇软磨硬泡,李想最终还是没告诉他干嘛去,只是说,过两日他便知道了。

赵醇无奈只能放过他了。

还没到放衙的时候,赵醇就跑了。

美其名曰,去找顾六和庞老三问问,钱庄借贷之事办的如何了。

其实这货,就是想偷懒。

李想摇了摇头,只能在公房内老实待着,直到放衙,这才在苏小小的护卫下,骑着马儿,回英国公府。

一夜无话。

第二日,李想来到户部门口,本以为今日又会上演,昨日六部堵门的戏码。

然而,户部门口却空无一人,只看到一位小太监在公房等着他。

李想不由撇了撇嘴,昨日说过,今天的朝会,永嘉皇帝要自己参加。

但是以他的级别,只能皇帝特别召见。

李想从公房抽屉中抽出一本奏折,便随着那小太监往皇宫而去。

半道上,遇上了孙刘两位主事。

结果昨日之事,两位主事已经对李想的印象大卫改观,见到他,立马恭恭敬敬的行礼。

李想点头回礼。

气氛融洽,关系融洽,两位主事顿时心花怒放。

李想回头看了一眼,勾起唇角,微微一笑。

大步跟着小太监出了户部大门。

等李想到达奉天殿的时候,朝会已经开始了。

张首辅正在禀报山东大旱之事,听的永嘉皇帝直皱眉。

“陛下,山东干旱,百姓欠收,还请陛下下旨,拨付赈灾银二百万两,另免除山东今年税赋。”

听到这里,永嘉皇帝终于有一点体会到,李想说的十年时间的概念了,现在的国库已经没钱了,再这么下去,必然是要出问题的,也许要不了十年,就会出乱子。

想到这里,永嘉皇帝挥了挥手打断张首辅的话。

一众朝臣立马躬身肃立,还以为永嘉皇帝有什么指示。

没想到永嘉皇帝只是问,户部郎中来了没有。

我去啊!

在场朝臣,哪个不是各部要员,三品以上的重臣?

这么多重臣你不问,你却在意区区一个五品郎中,几个意思?

然而,皇帝最大,即便心有不快,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躬身听着。

永嘉皇帝见状,不由脸现不悦之色。

这帮家伙,身居高位,平日里高谈阔论倒是很厉害,引经据典,从不弱于人,一到朝廷有事,不是问朕要钱,就是互相推脱,和李想一比,简直就是狗屎。

昨日,还有些生气的永嘉皇帝,顿时就念起他的好来了。

那小子虽然气人,但是能干活啊,比这些只会耍嘴皮子的酸儒要好太多了。

人就是不经念道,在永嘉皇帝碎碎念中,内侍来报,“户部郎中李想求见!”

永嘉皇帝大手一挥,宣。

随后,在小太监的带来下,李想悠悠上殿。

今日的朝会,在场的都是朝廷大员,各部大佬。

对于陛下召见李想,虽然奇怪,但是也没有过多的关注。

毕竟以往朝会上,永嘉皇帝也有过召见各部官员询问议事。

只是刚刚还在议山东灾情之事,被李想的到来打断,有些不悦罢了。

在场的官员,只有内阁辅臣兼户部尚书钱尚礼,朝着李想点头打了个招呼。

张首辅则拢着身子,看了李想一眼,便退在一旁。

李想来到御阶前,躬身行礼,“臣户部郎中,参见陛下。”

永嘉皇帝脸现笑容,“李爱卿平身吧!”

“朕听闻,你有要事要请见朕,何事啊?”

“诸位臣工也听听,提些谏言。”

这话说的,更是没头没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事早就知道了,这是演戏给自己等人看呢?

李想闻言,连忙抽出那封奏折,高举过头顶。

一旁的内侍,便将奏折呈上。

李想这才开口说道:“陛下,户部请加征商税,由原来的五十税一,加征至十税一。”

此言一出,犹如一滴水掉进了油锅里,整个大殿顿时炸开了。

工部尚书首先开干,“放肆,如此大事,也是你区区一个五品郎中能请奏的?”

一众大臣,连忙将目光看向钱尚书。

钱尚书也是一脸懵,这事他不知道啊!

于是急急的朝着李想打眼色。

李想见状,朝着他回了个安心的眼神,然后缓缓开口道。

“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下官虽然只是五品郎中,然,路遇不平事,自然要磨一磨胸中的这把刀。”

吏部尚书冷笑一声,“李大人的不平事便是商税?”

李想看了一眼永嘉皇帝,见这货面色平静,见自己看过来,还不着痕迹的眨了眨眼,就等着自己开火呢。

李想见状,朝着吏部尚书拱手道:“我朝百姓税赋,有田赋,徭役,摊派,还有各种加征税赋,林林总总加起来,达到了五税一,何故商税便是五十税一?”

“都是我大乾的百姓,何故厚此薄彼乎?”

这话一出,永嘉皇帝都忍不住扯了扯嘴。

他一直在考虑,李想会如何将此事切入。

没想到李想竟然以此为借口。

还别说,这话虽然有些取巧,但是人家百姓,确实是五税一的税赋,你商税凭什么就是五十税一?

不公平,极其的不公平。

在场的大臣们,一时间也被李想的借口给唬住了。

纷纷开动脑筋,想要将李想的借口给撅下去。

不想办法不行啊,在场的诸位大佬,虽然看起来清风云淡,无欲无求,一心为国。

但是谁家还没个行商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