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朝的现代化改造>第20章 洛阳城破

洛阳,迎恩寺。

朱常洵肥胖的身躯外边套着一件并不合身的粗布衣衫,躲在寺庙的后院瑟瑟发抖。跟随他一起逃出来的小太监出去打探消息,结果一去不回,也不知是跑了还是被贼军捉住了。如果是被捉住了,会不会招认出自己的藏身地。

朱常洵那被脸上肥肉挤的快看不见的眼睛泪汪汪的,从小锦衣玉食的他何曾受过如此的苦楚?当初如果不是群臣的阻挠,他本是有机会坐在天下最尊贵的那把椅子上的,哪像现在,还要为自己的小命担忧。

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第三子,由万历的宠妃郑贵妃所生。万历皇帝对这个儿子极为喜爱,有意将朱常洵立为太子。可是按明朝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万历皇帝没有嫡子,却有个长子朱常洛。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临幸的一名宫女所生,他一直不喜欢这个儿子。可偏偏朱常洛是长子,具有法定继承权,受到百官的支持。为此万历皇帝与群臣足足斗争了十几年,逼下台了四任首辅,最终还是没拗过大臣。朱常洛被立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为结果,才使这场被称为“国本之争”的事件落下帷幕。

既然当不成太子,万历皇帝就在钱财上给了朱常洵最大的补偿。福王的王田有两万顷,河南肥沃的田地不足数,还划拨了山东、湖广的土地。不仅如此,还有皇宫大内的各种珍奇异宝,茶盐获利,由此福王豪富,宇内闻名!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闯王李自成率军攻抵洛阳。守城的官军喊着“福王府里金钱百万,却让我们饿着肚皮去送死!”群情激愤之下杀了上官,放义军入城。

福王在王府内听闻城破,慌忙带着世子朱由崧和王妃缒城逃跑。跑出来后朱常洵因为体肥无法跑动,于是躲在了迎恩寺内。

纷纷杂杂的脚步声冲入寺庙内,有寺里的僧众想要上前拦阻一下,却被来人手中尤带着血迹的刀枪逼退。

很快,朱常洵就被搜检出来,被一群义军簇拥着来到一少年将军的面前。

少年将军一脸嫌弃的看着蓬头垢面的朱常洵,厉声喝问道:“你就是朱常洵?肥成这样还能跑这么远,害小爷一顿好找!”说着气不打一处来,一脚踹在朱常洵鼓起如十月怀胎的妇人般大小的肚子上,喝道:“带走!”

一众将士押解着朱常洵回到城内,迎面碰到另一队士兵押着一个白胡子老头。朱常洵看到这老头,疾声高呼:“吕先生救我!”

这老头正是吕维祺,看到福王朱常洵也被抓住,不由长叹一声道:“王爷,事已至此,纲常至重。不过一死而已,万万不可屈膝事贼啊。”

吕维祺是万历年间进士,曾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李自成没到洛阳之前,吕维祺就曾经进言福王开仓赈灾,犒赏士卒。福王将一个守财奴一毛不拔的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百般推脱。最后实在推不过去,才拿了三千两银子出来。偌大一座洛阳城,三千两又能济得什么事呢,更别说这三千两银子还被守城的将官贪污了。

李自成正在和军师牛金星、宋献策,大将刘宗敏、李过、田见秀、高一功、李岩等人商讨军务。听说抓住了福王朱常洵,李自成高兴的一拍手,道:“到底还是抓住了这老小子。听说这厮是崇祯皇帝的亲叔父,咱们瞧瞧他长什么模样。”说罢命令将朱常洵压上来。

朱常洵被抓到堂前,战战兢兢,头也不敢抬,内心里拼命的告诉自己不可屈膝讨饶,丢了皇家的颜面。

这时听到前边有人问道:“你就是福王朱常洵?”声音平淡,却带着无边压力。朱常洵终于还是承受不住死亡带来的恐惧,扑通跪下哀求道:“大王饶命!”

李自成看着朱常洵肥胖的身躯,眼中闪过一丝厌恶,道:“福王福王,你倒是有福了,可百姓摊上你这么个藩王却是没福。你这一身肥肉,是吸了多少民脂民膏才长出来的?”

朱常洵连连磕头,道:“小王有罪,小王有罪。小王愿意献出所有家财,只求大王饶小王一条命。”

李自成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洛阳如今就在我手中,你的所有家私也已经全落在了我的手里,哪还用得着你来献。”说完一挥手,道:“拖出去砍了,脑袋挂起来示众!”

对于福王的处置大家早有预料,等完全瘫软下来的朱常洵被拖了出去后,牛金星才进言道:“一个欲求无度贪生怕死的王爷,杀了便杀了,只是那吕维祺颇有名望,杀了未免可惜。不如将之招降,也好收中州士绅之心。”

李自成道:“聚明啊,这一路上的难民你是都看到了的。这些官绅百般侵占土地,却把赋税全转嫁到百姓的身上,把百姓逼成了什么样子!还要收他们的心?我看是该收他们的命才对。”

聚明是牛金星的字,他是河南宝丰人,二十多岁中秀才,三十出头又中了举人,原本也算得上是前途无量。可是不合得罪了乡里的巨绅,便诬告牛金星抗欠赋税、强占妇女,不仅被革去他举人的功名,还被充为劳役。牛金星何曾受过此等屈辱,便一气之下投奔了闯王李自成。因为他见识广博,而且通读兵法,便成为了闯王的谋主。

听李自成言语中对士绅的不屑,再想起自己大好前程也是被此等士绅之家所断绝,牛金星便不再劝谏。

刘宗敏、田见秀都是跟随李自成多年的铁杆兄弟,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儿,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妻弟,关系都非比寻常。只有李岩,投闯军前家里也是乡里大族,闻听李自成的话语,不禁面色通红。

李自成看见李岩神色,知他多想,连忙安慰道:“林泉不要多想,我说的是那些为富不仁的乡绅。若是他们都如林泉这般深明大义,宅心仁厚,这天下怎会败坏到今天这个地步。”

旁边宋献策也笑道:“闯王说的是,林泉拿出自家存粮赈济百姓,还作《劝赈歌》劝慰富户放粮。杞县李公子的大名我虽在草莽也是听过的。”

李岩原名李信,是怀庆府人,天启丁卯年中的举人。移居杞县后,见天下大旱,百姓无以为活,于是取出家中存粮数百石赈济难民。灾民遍地,这点粮食不啻杯水车薪,李信便去求见县令为民请命。求之无果后,他还写了一首《劝赈歌》,歌中写道:

年来蝗旱苦频仍,嚼啮禾苗岁不登。

米价升腾增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

草根木叶权充腹,儿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尘飞炊烟绝,数日难求一餐粥。

官府征粮纵虎差,豪家索债如狼豺。

可怜残喘存呼吸,魂魄先归泉壤埋。

骷髅遍地积如山,业重难过饥饿关。

能不教人数行泪,泪洒还成点血斑?

奉劝富家同赈济,太仓一粒恩无际。

枯骨重教得再生,好生一念感天地。

天地无私佑善人,善人德厚福长臻。

助贫救乏功勋大,德厚流光裕子孙。

官绅贪婪无度,粮食哪里肯白白施舍给那帮泥腿子?恰好李信外出被义军捕获,这支义军首领红娘子也是一名巾帼英雄。听说抓到的是鼎鼎大名的杞县李公子,便设宴招待一番后送还。这件事传到县中,官绅趁机诬陷李信暗结匪类意图谋反,将他打入大牢。

李信被捕,百姓都受过他的恩惠,哪里肯依。于是联系红娘子,里应外合攻破杞县,救出了李信。李信被救出后一不做二不休,改名李岩,字林泉,带着堂弟李侔与红娘子合军一处投奔了闯王。

大家调笑一番后回到正题,继续商议义军下一步的作战方向。牛金星李岩建议闯王占据河洛为根据地,刘宗敏李过等老弟兄则希望能够回军关中,还有人希望闯王就在洛阳登基称帝。

李自成听着众人讨论,他有点同意牛金星李岩的观点,可内心里却倾向刘宗敏李过的说法,毕竟陕西是自己的家乡,觉得那里更亲近一些。

这次攻破洛阳,缴获金银粮草不计其数,闯军自起兵以来从没有如此大的收获。李自成想到这里,道:“打下洛阳就已经有这么多的收获,那开封宋之故都,商旅如云,岂不更加富庶?何况开封的周王传到今日近三百年,积累下来未必就比福王差了。趁着打下洛阳的劲头,咱们再下开封,一方面可以取开封的粮草金银为军资,另一方面又可以拔掉河南官军最后的一根钉子。从此河南境内,就再也没有官军的落脚之处了。”

众人对大的战略方针各有看法,可对于打下开封却都是乐见其成,于是纷纷赞同。

计议既定,当夜犒赏三军。

福王被处斩,尸身交迎恩寺收敛,脑袋却还要高高挂在城门上示众三日。看守城门的卫老三隐隐绰绰看到有人过来,还以为是有人过来偷福王的脑袋,于是拔刀喝问道:“什么人?”

来人喊道:“卫老三,是我!”

卫老三借着火光,看到来人是自己的同乡,在刘宗敏麾下当个小头目的张有禄,于是笑着问道:“老张啊,大晚上的怎么跑咱这来了?”

张有禄晃着手中一条煮熟的鹿腿,得意的说道:“有了好吃的,怎么能忘了你?这可是福王宫里养着的鹿,个个肥硕,就和那福王一样。刘爷赏了我一条鹿腿,我这不是拿来跟你一起喝一盅嘛。”

卫老三喜笑颜开,拿起鹿腿深深闻了一下,赞道:“好香啊,算你小子有良心。”

张有禄抬手指了指顶上挂着的福王脑袋,打趣的说道:“你还得谢谢这福王不可,要不是他养的好,咱也吃不到这么好的鹿肉啊!”

卫老三大笑道:“应该,应该。你看这福有了,鹿也有了,要说晚上这场宴席,该是叫做福禄宴才好。”

张有禄愣了下,也笑道:“你这名字起的好,是该叫福禄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