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少年喜种田>第51章 童养媳?

江氏把女孩儿拉到椅子上坐下,然后问,“那你现在能说说你家里的情况吗?这样我们也好对你有所了解,你说对不对?”

女孩儿低下头,然后又抬起头来说道:“我叫陶花,今年八岁,我弟弟叫陶林,今年六岁,我们是从固陵县过来的。”

“那你们爹娘或者家人呢?”江氏又问。

一提到爹娘和家人,陶花的眼眶红了,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爹娘都死了,家人都没了,整个村子的人都死了……”

陶花说着,身体在微微发抖,脸色也变得苍白,像是想到了什么十分害怕的事情或者恐怖的场景。

江氏搂住陶花,用衣袖替她擦掉眼泪,“孩子别哭,别哭阿……”

江氏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慰眼前孩子,她这是经历了什么?害怕成这个样子?

大丫她们三个姐妹眼眶也红了,比她们还小的孩子,却一个亲人都没有了。

伍小宝心里却是在想其他的,整个村子的人都死了,这事儿肯定不简单。

但陶花一提起过去发生的事就全身发抖,现在也问不出什么来。

他不想去逼一个孩子去回忆过去伤心害怕的事情。

再一个,知道得太多,也未必是好事,还是安安稳稳过自家的日子为好。

陶花哭了好一阵,别看她之前保护弟弟,挡在弟弟身前时很是坚强的样子,但她也不过才是个八岁的孩子。

她这八岁是正儿八经的八岁,不像伍小宝是个不正经的。

也许是感觉到身边没有了人,陶林很快也醒了。

他睁开眼,却没有见到姐姐,他有些惊慌、有些害怕。

陶林一下子翻身起来,大喊一声,“姐……”声音都带着颤音。

陶花听到弟弟的喊声,她立马跑回屋,“陶林,姐姐在。”

陶林见到姐姐,这才放下心来,“姐,你去哪儿了?”

“姐姐就在外面。”陶花抱了抱陶林,让弟弟别害怕。

“姐,我梦到吃鱼了。”

陶花拍着陶林的后背,“你这不是做梦,你中午不是到吃鱼了吗?”

陶林好像这才反应过来,“对哦,中午我们吃鱼了。”

陶林环顾四周,他这才想起来他们已经到了一户人家家里,他们没有在街头受冻挨饿。

陶花见弟弟反过神来,她拉着弟弟走出屋子。

她然后拉着弟弟来到江氏她们跟前又跪了下去。

“谢谢叔叔婶婶收留,以后我可以给叔叔婶婶当丫鬟,干活保证不偷懒。

只要叔叔婶婶不赶我们走,我做什么都愿意。”

陶花说着,突然看了伍小宝一眼,然后小脸红了一下,低声说道:“也可以给少爷当童养媳……”

伍小宝差点儿从凳子上摔倒……

什么玩意儿?童养媳?

这转折让伍小宝一时消化不了,他都不知道那小丫头怎么就想到童养媳上面去了呢?

屋里其余人也都齐齐被震惊。

其实陶花的想法很简单,她自己怎么样都可以,她只是想让在一个安定的地方平平安安长大。

虽然只是接触了这么一会儿,陶花觉得这一家人都是好的,特别是在江氏搂住她时,陶花心里觉得很安稳,那种感觉像是娘在抱她一样。

所以她想留在下来,留在这个家里。

要怎样才能长久的留下来呢?那自然是成为这个家里唯一男丁的媳妇儿了。

只要她成了这个家里的媳妇儿,那她弟弟也算是有半个家了。

不得不说,这里的女孩子真早熟。

对于童养媳的事儿,江氏她们都不置可否,这还得看陶花陶林的表现。

要是陶花为人处世和人品都可以的话,江氏倒也觉得这样很不错。

从小培养感情,将来小夫妻之间的感情肯定特别好。

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省了彩礼钱……

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贴春联,有些人昨天就开始贴了。

伍家村的春联基本都是杨秀才写了,小幅的十文钱,大幅的二十文,福字儿三文钱。

一大早,杨秀才家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杨秀才的春联都是现写的,大家想要是没寓意的春联,他就写什么样的。

伍小宝带着大丫她们也去凑热闹了,她们还带上了陶花和陶林。

陶花也的确勤快,一大早就起来把屋子、院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杨秀才家中,杨秀才把桌子就摆在他家的院子中央,院子里挤满了人,大门都快被堵住了。

伍小宝他们个子小,从缝隙里挤了进去。

三丫拉着陶花的手,陶花又拉着陶林,她们跟着伍小宝挤了进去。

有人问三丫她牵着的是谁,三丫就说是亲戚,这是伍小宝让这么说的。

杨秀才写好一幅春联或者写好一个福字儿,大家就拍手叫好。

虽然他们都不懂书法,也看不懂春联上写的啥,但他们会叫好就行。

伍小宝挤过去对杨秀才说道:“杨先生,一会儿把您的毛笔借我用一下,我也要写幅春联。”

杨秀才又写好一个福字儿后,问伍小宝,“你要自己写?”

伍小宝点头,“没错,我要亲自动手写。”

杨秀才直接把毛笔递给伍小宝,“那你先写吧,我刚好歇一会儿。”

伍小宝也不客气,摊开纸,他还让三丫帮他拉着点纸。

伍小宝提笔沾墨,然后笔走龙蛇写下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横批:四季长安。

“好……”又是一片喝彩声。

杨秀才抚着胡须,也是笑着说“好”。

三丫自然也是拍手叫好,而且是叫得最大声的。

陶花和陶林看着伍小宝写的字双眼明亮。

陶林用崇拜的语气说道:“小宝哥写的字好好看啊!”

伍小宝的字平和自然,回锋圆润,看着很舒服。

虽然没有什么大气势,但也不张扬,就像他的人一样,简单内敛。

伍小宝又写了几张福字,又引得一阵喝彩。

伍小宝有些无语,那些喝彩的人,基本都是不识字的。

五叔公突然凑了过来,“小子,给我也写一幅。”

伍小宝笑道:“五太叔公,我写可以,但买春联的钱您还是得给杨先生哟。”

“写你的吧,我还差这点儿钱?”

杨秀才连说不用给钱。

伍小宝提笔问,“那您想要幅什么样的?”

对于写春联,伍小宝信心满满,他别的不多,像对联和诗词什么的,他可以按斤称。

几千年的积累,想要什么样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