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养猫人家【完结】>第69章 无可救药

  “那请你晒一晒南州的太阳吧。”.

  林舟没回, 头一扭,把没得到答案的问话重复了一遍:“小淼好听还是淼淼好听。”

  邓佳琪从小不擅长做题,甭管是四选一还是二选一, 永远猜不对正确答案,她吃完橘子抹了抹嘴, 上下嘴唇一碰,精准踩雷:“淼淼……”

  “为什么?”林舟嗓子哑的厉害,一激动呛得直咳嗽, 稳住身子匆匆质问:“小舟比舟舟好听,小淼也应该比淼淼好听啊。”

  “怎么就应该了。”邓佳琪不服,“那邓邓好听, 还是小邓好听?”

  这怎么能一样, 林舟脱口而出:“你是你,小淼是小淼, 你俩不是一回事儿。”

  邓佳琪不是徐森淼, 看不懂林舟的脑电波, 琢磨了半分钟也没明白林舟究竟在说啥“事儿”, 不过她也懒得计较,脑袋一歪随口哄人:“行行行,你是病号你说了算,小淼好听, 你家小淼最好听。”

  这人哄人的功力没有气人的功力醇熟, 每个字都透露着明晃晃的敷衍, 林舟往被子里一缩,不想搭理她了, 周末姜宁来探病, 都过去一周了, 林舟耿耿于怀的,又提起这件翻不了篇的事儿。

  前段时间有个公众号做了篇关于大学城美食的报道,农大二食堂的玉米排骨汤荣登榜首,姜宁特意跑来喝,正想问林舟这排骨这么嫩,拿来炖汤的猪是不是他们自己养的,忽然听见她问:“你知道小淼舍友管小淼叫什么吗?”

  姜宁满脑子都是猪,没回过神,“啊”了一声:“叫什么?”

  养了小半个月,林舟的感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只是早起晚睡还要咳嗽一会儿,舍长买了橘子塞给她,叮嘱她补充维C,她也懒得吃,把橘子当球玩,在饭桌上推来推去,推到第三个来回,才瓮声瓮气的说:“淼淼……”

  “哦……”姜宁小口小口抿着汤,身子暖和了,脑子也明白过来,等了一会儿故意问,“所以呢?”

  邓邓不懂,但是姜宁一定懂,林舟寻求安慰,可怜巴巴地抬眼看她:“你觉得小淼和淼淼,哪个更亲。”

  姜宁不假思索:“淼淼……”

  得到意料之中的炸毛:“怎么你也这样!”

  姜宁看着她的眼睛,逼她自己说:“哪样儿?”

  长久以来,姜宁一直隐隐有些猜测,林舟性格内向,胆小怕生,她这样粘着徐森淼,究竟是作为朋友的依赖,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见林舟不再说话,姜宁放下勺子,慢慢引导:“小舟,小淼不是只有你一个朋友,她去了南州,去了中大,会有新的邻居,新的同学……”

  这样劝慰她接受分离的话,周自行说过好多次,林舒恩说过好多次,林舟不想再听,慌忙打断:“我明白,我只是……”

  她开了个头,却又说不下去了,姜宁看她一眼,替她说:“你只是舍不得。”

  橘子已经被滚得发热,林舟在顶部撕出一个圆形小洞,耐心揉开橘瓣之间的连接,一点一点取出果肉,最终留下一个完整的壳。

  若是再加上一点蜡烛,一点光亮,就是课本上画的、照亮夜路的小桔灯。

  当年讲到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给全班一人发了一个橘子,让大家想想办法,做一盏属于自己的小桔灯。

  橘子皮又薄又嫩,稍不注意就会损坏,全班五十多号人忙活了半节课,最后只交上去二十盏成型的,其中徐森淼的那一盏断口完整,没有破损,做的最好。

  语文老师夸她:“徐森淼同学真厉害。”

  小淼最厉害,小淼永远最厉害。

  林舟逃避姜宁替她说出口的答案,后退的思绪搭载时光机,躲去了她从未面临过分离的小时候。

  那时候她们都在盼望长大,盼望从厉害的小朋友变成厉害的大人,盼望一起从厉害的小朋友变成厉害的大人。

  一起一起,永远一起。

  姜宁啃完最后一块排骨,把空陶罐拍给徐杨,等回信的间隙戳了下林舟手里的橘子壳,问她:“想什么呢。”

  林舟回了回神,张口结舌,她在想徐森淼。

  “没想什么。”林舟不想说,看姜宁握着手机,尝试转移话题,“你在给谁发消息,徐杨吗?”

  “对呀……”姜宁大大方方把手机给她看,“你们学校的排骨汤真不错,待会儿我打包一份,给徐杨送去,她一到冬天就爱喝汤,像个老年人。”

  徐森淼也爱喝汤,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陈旭无论多忙,炒完菜都会放个汤,陈旭说这叫原汤化原食,饭后一碗汤,吃啥也不长胖。

  只可惜被这罐被大学城六所学校排队抢购的排骨汤,徐森淼是喝不到了,林舟继续摧残已经碎成两半的橘子皮,小声嘀咕:“你俩真好,天天都能见面,不过你打包记得多套一层塑料袋,我们宿舍二姐上次给她男朋友打包,还没走到校门口,袋子就被骨头戳漏了。”

  “男朋友?你们宿舍这么快就有人谈恋爱了啊。”姜宁若有所思,忽然不怀好意,凑近了问,“你呢,你不想谈恋爱吗?”

  林舟一心玩橘子,没想到这事儿会扯到自己身上,眨了两下眼,有点反应不过来。

  像二姐一样和人煲电话粥,千里迢迢送排骨汤,或是大冬天不进门,在宿舍门前抱团取暖,两个人握着手、搂着腰,说一些林舟刚要凑上去听,舍长就高喊少儿不宜,一把把她推走的情话……

  不是不想,也不是很想,林舟说不明白,干脆拒绝回答。

  但姜宁的好奇心是不准她装傻的,下一锅排骨汤还要等二十分钟,姜宁有充足的时间审她,四周人来人往,姜宁视线扫过一圈,锁定了六个不同类型的男生,挨个点出来给林舟看:“怎么样?”

  这可是食堂,哪有这么明目张胆指别人的!林舟想拿橘子皮堵她的嘴,低着头快速说:“什么怎么样。”

  “有没有喜欢的啊。”姜宁故意提高音量,又赶在她炸毛前压下来,“你总得给我画个范围吧,性格温柔的?爱运动的?和你一样都会乐器的?那……必须是小提琴吗?”

  一直没有找到谜底的迷宫又出现在林舟眼前。这一次,遮天蔽日的密林不再阻隔人们的视线,树木倒退、鸟雀远飞,林舟看着神秘莫测的庞大迷宫越缩越小、越缩越小。最终凝成了一个点,最终变成了徐森淼。

  林舟猛地站起身。

  姜宁被她吓了一跳,慌忙问:“怎么了。”

  林舟说不上来,只是抓起帽子围巾往包里塞,端起餐盘快速说:“你吃吧,我下午还有课,先去教室了。”

  姜宁没来得及阻止,见她逃跑似的冲下楼,转眼就不见了,姜宁默默想了一会儿,心说医学生的课,都不用带课本的吗,想着想着,又慢慢笑起来。

  今天天气太好了,她有点想和徐森淼打个赌了。

  这天已经临近元旦,林舟从食堂冲出来时神魂皆不在,等她回过神,她已经拎着围巾踩了三圈操场,操场上的雪是上午新盖的。只有她一个人的脚印,孤零零的、慌张的、理不出头绪的,像是她此刻的处境。

  口袋里的手机叮铃一声,是徐森淼的信息,她说中大为了迎接过节,已经挂好了灯笼,教学楼四周都红彤彤的,很喜庆。

  林舟抬眼看向一旁的路灯,刚好看到工人架起高梯,正要把手里的灯笼挂到行道树上,他手里的那个写着圆,已经挂好的那个写着团。

  团团圆圆,又是一年。

  林舟拍下照片,却没有发给徐森淼。

  这段时间,她们的联系变得频繁起来,徐森淼这个大忙人不知道怎么得了闲,时不时就会给林舟发来一张照片,有时是一朵两个人都认识的花,有时是一面两个人都看不懂的板书,更多的是一日三餐、穿衣打扮,顺便问及林舟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做好保暖。

  一开始,林舟气她之前总不回复自己的消息,也不肯立刻回复,非要定闹钟,隔上半小时才肯“嗯”一声:“戴了,帽子围巾都戴了。”

  而现在,浮毛般的气愤被寒风一吹,悄然消散,掩盖在隐秘处的心绪像是操场上的脚印般,找不到尽头,看不清纹路。却一脚一脚,结结实实、真真切切的,留在了这一年的冬日里。

  林舟心不静,被冷风裹紧了仍觉得心口闷热,正当她打算去踩第四圈静心时,手机又响了。

  有那么一瞬间,林舟被夹在期待和恐慌之中,几乎想要把手机扔进雪里,好在她只是想一想,很快就忍住了。

  发信息的人不是徐森淼,而是刚上完课的二姐,二姐说,大家想趁着元旦装饰一下宿舍,问她要不要上街逛逛。

  宿舍窄窄一条,最多不过十平米,大型摆件是放不下的,四个人思来想去,决定去一趟家具市场,买一些方便收纳的篮筐。

  自从入了冬,宿舍里就开始长衣服,如今四把椅子都沦落成了晾衣架,再这么放任不管,衣服就要把人扫地出门了。

  二姐和上铺看中了几个折叠柜,正拉着老板砍价,舍长不擅长砍价,跑去帮大家买水,林舟更不擅长砍价,在一旁站了一会儿,像是小时候一样被隔壁店的毛绒玩具吸引了注意力,不声不响脱离了大部队。

  十分钟后,二姐拎着四个大纸箱找到她时,她正在和一只玩偶树懒说话,林舟平时经常会和学校里的小动物聊天气,二姐见怪不怪,问她:“怎么,你认识啊。”

  林舟还真认识,这家店里的树懒、松鼠、狐狸……每一个……都像徐森淼。

  最离谱的是,连橱窗里那棵蓝色的树,林舟都觉得像徐森淼。

  她大概不是吃错药了,而是无可救药了。

  距离徐森淼发来消息已经过去了三个半小时,林舟终于翻出手机,把在操场上拍到的照片发给她:“我们学校也挂了灯笼,可惜天气不好,拍出来灰濛濛的。”

  五分钟后,她收到一张新的照片,看角度,应该来自于徐森淼的宿舍阳台,照片里是一块湛蓝澄澈的天空,光是看上一眼,都能闻到清爽的新鲜空气,徐森淼说:“我们这里天气很好,那请你晒一晒南州的太阳吧。”

  晒到啦,阳光太刺眼啦,晒得林舟都快要流眼泪了。

  她环顾四周,在一众“徐森淼”中找寻最像的那一个,最终拍下了一只挂在高处的奶牛猫玩偶,问她:“你坐那么高干嘛。”

  “哎呀……”徐森淼大惊小怪的,发来一连串感叹号,“快把我救下来!我恐高!”

  二姐在店里逛了一圈,没找到一只合眼缘的,转回来就发现林舟正抱着手机傻笑,推了她一把:“选好了吗,要哪个啊,舍长还在等咱们呢。”

  “选好啦。”林舟点点头,朝着店员大声喊,“您好,我想要那只小猫,坐的最高的那只小猫。”

  作者有话要说:

  “你坐那么高干嘛。”

  “哎呀。快把我救下来!我恐高!”

  和好喽,我的女儿好可爱,两个都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