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养猫人家【完结】>第45章 勾

  徐森淼太着急了,急的慌不择路、用力过猛……

  书被翻到了:“艾滋病这种流行病充当着第一世界的政治偏执狂们表达自身意念的理想工具, 所谓艾滋病病毒……”

  光一个开头,陈旭念了两遍才念顺,她看书看的少, 偶尔翻一翻也仅限于多讲市井传闻的《故事会》一类,看小说都只能看短篇, 篇幅一长就记不住人名,此类偏学术的书,还是绕口的译文版, 她得一个字一个字用手指着,读出声来, 才能勉强咽下去。

  虽然囫囵着塞进了肚子, 却没能咂摸出什么滋味, 陈旭看的眼睛直晕,转手又把书放回了桌子上。

  她刚放下, 徐森淼就开口了:“不好看吗?”

  距离高考只剩下一百天, 正是一分钟也不能松懈的紧迫关口, 丁心巴不得学生睡觉都把课本放在枕头底下, 靠祈祷的方式进行知识过渡,是不可能给他们推荐什么闲书的。

  ——甭管是不是正经书,敢耽误高三生的时间,那就是闲书。

  这书是徐森淼故意借来给陈旭看的。

  上次在医院初步试探过后, 她已经知道了陈旭对于同性恋的态度, 如她所料, 无论有多少科学依据可以证明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都是无法接受的。

  即便接受, 也只能接受别人家的孩子是“异类”, 绝不能是自家孩子。

  徐森淼查阅了一些资料, 发现抗争成功的前人大多都是走的“以死相逼”的窄路,她并不想面对这一血腥画面,更不想让林舟面对这一画面。

  于是提早开始做准备,像是拆分数学题干一样分析了父母的思想误区、同性恋的存在及发展、恐惧同性恋的根本原因……

  试图规划出一份清晰合理的解题思路,依据逻辑解决掉这道难题。

  拿《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说事儿,告诉陈旭同性恋不是异常心理。并非疾病,不用被治疗,也无法被治疗。

  这种方式太直白。

  列举相关自杀案例,例如影片中父母对于逼死孩子的忏悔片段,用略带暗示的威胁让陈旭妥协。

  这种方式太极端。

  这事儿要做的有效,但既不能露骨,又不能逼迫,徐森淼没有任何可靠的参考,毫无头绪,原想一步一步拆分求解。没想到真正提笔时,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她翻看了好些资料,绕圈绕出去二里地,借来了一本看不出端倪的书,想要先降低父母对未知存在的恐惧,结果陈旭压根看不下去。

  徐森淼问陈旭好不好看,陈旭答不上来,她只觉得挺催眠的。

  “嗐,人家讲的太厉害了,我也看不懂。”陈旭没了看书的念头,打了个哈欠,转身要回房间。

  徐森淼先她一步起身,快速挡在她面前,把她放下的书拿起来,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这本书讲的是一些疾病是如何变成形容词被隐喻化的,人们常说某事或某人像是某种疾病一样,来表达自己的厌恶,例如麻风病、艾滋……”

  徐森淼用余光瞥了一眼陈旭的神情,声音平稳的继续:“还有同性恋,虽然它并不是一种病,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此有误区,甚至产生恐惧,谈之色变。”

  “行……”陈旭一句也没听进去,敷衍的点点头,“你看吧,写完作业再看啊,我去睡会儿,等三点了喊我,你爸说得去洗车。”

  说完,陈旭关上了卧室房门,客厅里只剩下被当做背景乐的电视剧对白,徐森淼用指腹划了一遍书页,按下关机键回到书桌前,翻开读书笔记发了会儿呆,在书名下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她心想:“出师不利”。

  三月了,很快就是新一轮模拟考,徐森淼课业繁重,没有时间思考新的对策,只能照旧往家里借书。

  这段时间楼上装修,她和林舟周末会去图书馆做作业,每次回家她都会带几本书回来。

  一开始都是一些要求理解力和耐心的学术研究。不过很快徐森淼就发现,陈旭在阅读方面的耐心实在有限,文章表述稍稍晦涩些,她便没有看下去的兴趣。

  于是徐森淼转换思路,根据陈旭的喜好,搜罗了一些描写同□□情的小说。

  但这类出版物大多都是翻译版,陈旭一看“洋腔”就头疼,没有一本能坚持看完三句话的。

  反倒是林舟和她去图书馆,有天看见她在找东西,放下笔跟过来看了看:“找什么呢?”

  徐森淼把手里的书放到书架上,没有看她,也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说:“这本应该已经绝版了,没想到图书馆会有。”

  “单身、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林舟随手翻了翻,看的比陈旭认真,“吉姆去世后,只剩下……乔、治……”

  “嗯……”徐森淼抽出书里印着两个男人的海报,低声回答,“电影《单身男子》的原着,很早的书了,之前被评为最美的同性恋文学,也不知道这里怎么会有,书上没有编号,可能是前段时间动员会,有人捐赠的。”

  说完,她看了一眼林舟的神情,如她所料,林舟只是在低头看书。并没有其他的反应,她们两个看书看得很杂,这几年没少被邓佳琪安利“爱情故事”,邓佳琪是嗑糖专业户里属乌鸦的,被她看上的CP。无论真人还是纸片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好在她没心没肺,人又“博爱”,可以做到痛苦一夜以表哀思后毫无留念的拂袖而去,转天就有新墙头。然后不厌其烦的给林舟和徐森淼分享“师尊和顽徒”、“义父和义子”……

  讲述同□□情的故事,无论是她还是林舟,都看过很多,没有什么需要惊讶的,徐森淼往外看了一眼,林城图书馆前两年重新粉刷了一遍。

  但来看书的人仍旧不多,近旁的几排座位都空着,大声说话也不会有人听到。

  此刻氛围太好了,她有些蠢蠢欲动。

  林舟正在低头看书,徐森淼朝着她走了一步,凑近耳边小声问:“小舟,你说咱们学校有同性恋吗?”

  “嗯?”林舟被她的气声弄得耳朵发痒,伸手揉了揉,“可能有吧,我记得之前,刚上高中的时候,好像听说二中有个男生是同性恋,后来被爸妈发现了。

  闹的挺大的,哦,那时候你还没回来呢,应该不知道这事儿。”

  徐森淼的确不知道,她松动的心思被这几句话压下去了:“闹得挺大的……是指?”

  林舟有点想不起来了:“好像是有人发帖,那个男生就被学校退学了,说是一家子都搬走了,是邓邓和我说的,我也不太确定,要不回头我问问她?”

  “不用……”徐森淼摇摇头,退回到正常社交距离。而后自然的伸出手碰了一下林舟的脖子,“你项链歪了。”

  林舟的项链是过年时两个人逛庙会,徐森淼买给她的,徐高不准学生戴饰品。

  但现在穿得厚,项链压在毛衣下面并不显眼,于是林舟一直戴到了现在。

  简单的素银链条,坠子是一只小船,小船被衣服摩擦总是会窜到其他地方,徐森淼看见了就会帮林舟正过来。

  图书馆暖气不足,林舟外套下面压了两件线衣,项链被衣服裹了进去,坠子边角被线头勾住了。

  项链很细,徐森淼不敢用力,只好低着头走近了一步,林舟拿著书背靠书架,抬头时鼻子蹭到了徐森淼的头发,有些痒。

  窗外的阳光慢慢偏转位置,打在这一排书架上,徐森淼耐心的调整项链的位置,林舟忽然莫名紧张,有些不敢乱动,像是怕惊到什么,她看着被照亮的几本书,忽然想到了刚刚徐森淼问她的问题。

  有吧……反正邓邓总说自己雷达灵敏,不过她乱猜的都是男生和男生,林舟用余光看了一眼徐森淼的眉毛、眼睛、唇齿……没来由的想,那、女生和女生呢,好像没听说过。

  “解开了。”缠绕的部分并不复杂,徐森淼很快抬起头,“你这件米色的衣服线太松了,特别容易被勾到,要不我帮你把项链摘掉吧。”

  “不要……”林舟捂了下领口,像是怕她会来抢,有点慌张的躲开,“快点做作业吧,我还有两张卷子没动呢,要写不完了。”

  林舟把书塞给徐森淼,快步跑走了,徐森淼又把书架上的书细细看了一遍,严肃晦涩的书陈旭看不懂,外文小说她又不喜欢,那……

  徐森淼伸出手,抽出特意放在边角的几本,犹豫再三。最终把封面上书名最明显的一本借回了家。

  第二天中午,陈旭准备午睡,发现看到一半的故事书又被徐森淼收起来了,她起身去书柜上找,看见课桌上的课外书换了一批,最上面那本隔着一米,都能看到上面显眼的书名。

  “同性恋”三个大字明晃晃的,至于是同性恋研究还是同性恋文化什么的,陈旭完全没往心里去,她拿起书翻了翻,眉头就皱起来了。

  这段时间,徐森淼总是往家里借书,每一本都是丁心推荐。

  但徐森淼忙着高考,并没有时间看,每次借回来就是在书桌上放几天,而后再原样还回去。

  倒是中午陈旭进她房间找书,她看见总要在后面讲解一番,像是特意借给陈旭看的,陈旭之前只是觉得她借的书没意思。

  此时才慢慢想起来,这些没意思的书似乎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

  陈旭摸索着封面上的三个大字呆站了很久。而后她拿出手机,把桌上那一摞高深的外文小说挨个搜了一遍,如她所料,每一本讲的都是爱情。

  青春期的女孩子对爱情有憧憬是很正常的事,但徐森淼带回来的全是同□□情,有些甚至是“经典之作”、“代表之作”,陈旭翻到最后,发现最下面压着写了大半本的读书笔记,最新一页仍旧是上次看到的《疾病的隐喻》。

  只是上一次这页纸上只写了书名,而这一次,书名下面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再往下是同性恋三个字,和一个力道充沛的对勾。

  徐森淼太着急了,急的慌不择路、用力过猛。

  闺女在打什么算盘,当妈的心里总是清明的,陈旭感觉自己仿佛丧失了行动能力,一直站到腿麻才缓过神,她默默把课桌恢复成原样,打开窗户通了通风,而后面色沉重的退了出去。

  当天晚上,徐森淼正在做作业,陈旭给她端了一盘水果送进来,忽然说:“借这么多书你也没工夫看,放在桌子上都挡光了,抽空赶紧还了吧,等……等高考完再说。”

  徐森淼正在整理错题,有点心不在焉:“嗯,好,你也可以看看。”

  “我不看,我没事看这个干嘛。”陈旭不轻不重的点她一句,“你啊,心思得用在正地方上,我刚收到学校通知,说要给你们办成人礼,都十八了,大孩子了,懂点事儿。”

  这天刚考完试,要整理的东西太多,徐森淼一个脑子分给六科,眉头一直皱着,也就没把陈旭的话往心里去。

  因为睡得太迟,第二天她把闹钟拍死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多亏徐杨出门时不放心,过来喊了一声。

  徐森淼连忙从床上爬起来,跑到阳台找校服时看见陈旭上厕所,随口打了个招呼:“妈,我晚上晚点回来,不在家吃饭了啊。”

  陈旭几乎一夜没睡,听她一说,立刻警醒的看过来:“大冷的天,又干嘛去啊。”

  徐森淼飞速换好衣服,麻利的抓了个半马尾:“小舟说想吃米线,我俩吃完了再回来。”

  “别老吃外面的东西,不卫生,回头又闹肚子。”陈旭有些不满,唠叨起来,“我做了黄瓜小菜,你不是要吃吗。”

  “啊!我忘了,那我明天喊小舟过来吃,刚好她最近牙疼,就爱吃白粥咸菜。”

  听见对面开门的声音,徐森淼连忙穿上鞋子冲出门,“妈妈再见!”

  “哎……”陈旭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被门拍回来了,半分钟后她趴在厨房窗口,看见俩孩子拉着手蹦蹦跳跳的跑远了。

  陈旭心里压着事儿,睡是睡不着的,眼看时间也不早了,她换上围裙开火做早饭,搅面糊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小舟闹起牙疼,最喜欢吃她做的疙瘩汤,每回都能喝两大碗,连天吃也不嫌腻。

  想到这儿,陈旭手里的筷子突然停了。

  小舟牙疼好像是去年开春时的事儿,而后没多久,小淼就说想当牙医了。

  锅里的水已经开了,咕噜咕噜冒着热气,西红柿切好了,鸡蛋也搅匀了,陈旭却默默关上火,把面碗放到了一旁。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她目不转睛的盯着看。

  那时候徐森淼刚十二岁,跟着父母南下。因为水土不服总是生病,当时生意不好做,货款要不回来,家里还背了点外债,陈旭和徐胜常年在外奔波,只知道挣钱,不知道怎么养孩子,连闺女的生日都没记住,都过去一周了才反应过来,忙去问徐森淼想要什么礼物。

  徐森淼就说,想拍一张全家福。

  这话她前几年就说过,但陈旭和徐胜总不着家,老也想不起来,拖着拖着,拖到孩子奶奶过世了,才补上这张照片。

  照片被框在玻璃镜框里,已经有些旧了,而徐森淼,也长大了。

  徐胜还在睡,陈旭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把过往这些年走马灯似的回忆了一遍,她想起徐森淼刚出生时只有她一个胳膊长,小家伙一天里大半的时间都睡着。而后越长越快,一周一个样儿,再然后学会了喊奶奶、爸爸妈妈,开始从爬进阶到走,自己吃饭、穿衣服,从不哭闹,似乎生下来就懂得让大人省心。

  陈旭几乎没有体会过来自家庭的温情。所以她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徐森淼,当初听徐胜说对门的周老师要交闺女学小提琴,夫妻俩二话没说,花了五千块买下了琴行最贵的琴。

  那时候他俩刚开始跑生意,新入行的小年轻没门没路,一年到头也挣不来几个钱,每个月把大头打回家里,手里剩下的零票只够维持一日三餐,徐胜想抽包烟都得掂量掂量,问问账本子的意见。

  但苦也不能苦孩子,既然要生,就好好养,五千块钱花在徐森淼身上,陈旭一点也不心疼。哪怕徐森淼还是个没琴高的小娃娃,说不准会把琴当玩具,只是拿来过家家。

  这日子啊,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家里条件好了,徐森淼也长大了,陈旭和徐胜奔劳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给闺女挣出一条衣食无忧的路,徐森淼可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做什么都不怕,活得自由自在的。

  为人父母的别无所求,只希望孩子这辈子别吃什么苦。

  可这孩子,怎么就走偏了呢。

  陈旭不敢相信的看着照片,她这闺女这么漂亮,这么优秀,真的……真的……

  是她想的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