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仙侠武侠>大英雄狄青>第二十二章 陈曙大败

侬智高:“今日我大南国霸业将成多亏有台下诸将的功劳,我们干!”

“好!干!喝!”

……

广西宾阳县,经制广州的余靖问狄青道:“将军向来颇有谋略,可想好妙计破侬……”

狄青:“依我看,敌众我寡,在与西夏交战我军元气大伤啊!即便是朝廷派兵援助,也要从延州一带,路途遥远……”

话音刚落,余靖说道:“主帅说的并无道理,我大宋主力部队主要设防于西北,而岭南一带却缺兵少将啊!”

狄青:“将军不必担心,圣上已把岭南之事全全托付于我,我已调西北延州大将杨文广、贾逵、刘几、孙节等,此番夺回邕州,他们都会全力以赴的!”

余靖听了笑道:“如此甚好!这样一来,自杨畋将军战败,邕州收复有望了,孙沔、陶弼,即刻安排陈曙将军出兵!”

幕僚陶弼、孙沔连忙道:“将军不可,陈曙那厮轻敌自傲又不严军纪,末将有一计,可以御敌!”

狄青说道:“既然如此,当讲无妨!”

陶弼、孙沔道:“末将听闻桂州有一书生石鉴对侬智高颇有仇恨,他对岭南一带都特别熟悉,不如我们就让他协同我们并肩作战吧!”

狄青听了高兴道:“不错,确实是个好计策!”

这时突然属下人来报……

“报!……陈曙将军私自带兵八千讨伐邕州!”

狄青听了,震惊不已,他说道:“三军战败,政令不一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侬智高在邕州有三十六峒、七十二窟,千万不能中了敌人的奸计!传令下去,即刻把陈曙召回!”

“是!”

狄青对张义道:“张义,你速去桂州,请书生石鉴作战,另外要提防广州知州萧注!”

张义回答道:“是!”

“看来大哥心机重重,那广州知州萧注原本是一个好县令,为何要提防他???”张义一边骑马一边心想道。

“驾、驾、驾!!!”张义快马加鞭地赶往桂州,去寻找书生石鉴,由于岭南一带宋兵治军不严,多有烧杀抢掠现象,于是狄青将整顿三军、严明纪律放在首位,正好,朝廷西北调兵遣将,杨文广、孙节、刘几、贾逵、张玉等猛将前来助岭南一臂之力,狄青对此次战机又多添了几分信心。

在宾州帐内,狄青对余靖说道:“朝廷此次派兵援助,说明对岭南一带十分重视,近日我军人心涣散、且带兵者多为贪生怕死之徒,若不赏罚分明、严明军纪,我军很难取胜!”

余靖:“将军说的及时,这些地方监军都是被侬智高击败弃城而逃的地方官,他们总是为一己私利而怠慢我军!”

孙沔:“是啊,骄兵纵将,难以服从!”

“二位制使无需多言,我自有办法让手下骄兵纵将心服口服!!”

余靖:“狄将军,在下已派陈曙率八千士卒去邕州打探侬智高虚实,怎么还未归来?”

狄青:“定是那厮擅自出兵,坏我军纪,待他回来再军法处置不迟!”

余靖:“将军,你真的要斩陈曙?”

……

“驾、驾、驾……”

张义边骑马、边道:“余靖要我去广州找县令萧注,但大哥却对他有百般误解,但只有他知道邕州书生石鉴的下落……”

于是张义马不停蹄地从宾州赶向广州……

然而此时,不知道怎么了,想起远在开封的家,却又那么的……已有好久没见自己的老父母亲,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了……

“驾!驾!驾!……”

宾州军营……

狄青正召集众将商讨破侬之策……正好从北方调来的各路猛将也悉数到齐了……

狄青站在军营正中间,他点名道:“杨文广!”

“末将在!”

“贾逵、刘几、孙节!”

“末将在!!”

“张玉、和斌!”

“末将在!”

狄青:“各位将士,现岭南被枢密王大人分为宜州、容州、邕州,最靠近交趾国的便是邕州,那里敌众我寡,不可蛮来,只能智取!”

“我们可以利用敌军轻敌的特点,在昆仑关归仁铺设下埋伏,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孙节你领兵5万打头阵!”

“是!”

“刘几、贾逵你们二人左右夹击敌军,将敌军阵容冲散!”

“是!”

“张玉、和斌敌军混乱之时再将敌军一一攻破!”

“是!”

“杨将军,你随我率蕃落骑兵左右骑各两千从山下突击,协助张玉、和斌,将这些分散开来的敌军一一攻破!”

“是!”

这时牛霸儿说道:“大哥,军中将士都派去了,为什么独留我一个人啊?我牛霸儿有一身的力气可以施展!”

狄青:“你就留在军中,守军营吧!”

牛霸儿:“这儿……大哥……嗨!”

……

这时……广州县令萧注萧大人在广州飞鸽传书了一封给张义,信中说道:“张义,你大哥怀疑我与侬贼有勾结,所以你不能与我碰面,只能告诉你石鉴兄弟在何处,何时与他相见。石鉴是本邕州书生,因邕州之乱,其家人遭受牵连,接连受害,使其对侬贼有着血海深仇;石鉴兄弟现在桂州,你此去需拿我书信方可与石鉴兄弟会面!”

张义看了看这封信,甚是明白了,为了不添乱,他只有默默地行事……

张义一路骑马、一路说道:“大哥也真是的,为何要怀疑县令萧大人,驾、驾、驾……”

来到桂州,县令萧注对张义道:“桂州也有大南国的兵马,石鉴兄弟在桂州,我们在桂州有个聚义堂,那里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原来在岭南广州一带饱受侬智高水军围困,县令萧注一直在招募英雄好汉来解围,直到招募了二千勇士,建海船,趁飓风刮起将火箭射向敌方水军船只,逐一攻破,虽广州一带暂无战乱,但宜州、邕州、容州一带仍被侬军所占领……

“驾、驾、驾……”张义看了看县令萧注写给他信上的话……

“张义,桂州是一个聚义点,我们破侬贼如果只靠从外围抢攻还是不行的,必须从内部瓦解,听石鉴兄弟说邕州一带有三十六峒,那里人皆受朝廷恩惠,可以说服他们,加入我军!以助我军一臂之力!”

张义想了想,看来这石鉴兄弟也非等闲之辈呀!要寻找他,谈何容易,既然他认识邕州三十六峒的兄弟们,那他此刻必然在邕州,但邕州有重兵把守,也不能让此时让侬智高知晓,还是去桂州去找他吧!

宾州,岭南宣徽南院使狄青和经制广南西路安抚使余靖因陈曙目无军纪,狄青大怒,余靖连忙安慰他道:“陈曙大败而归,但念在他往日功劳,请将军息怒!”

狄青道:“余靖将军,此言差矣!国有国法、军有军规,陈曙目无军纪,擅自出兵攻打邕州,折损我军2000将士,平日里又劫掠百姓,败坏我军名声!该如何?”

余靖:“也罢,将军既然执意要斩杀陈曙,末将也只好听从……”

狄青:“幕僚陶弼说三军不听指挥、不服从军令无法上战场,斩叛军有利于严明军纪,力大于弊!”

余靖:“将军要斩陈曙倒也罢,只是陈曙冒然出兵,被侬智高打得大败而归,这更激发了反贼士气,而我们的军粮却所剩无几了,不如我们请交趾国出兵协助我们?”

狄青:“交趾国为何要帮我们?既然无利可图,怎可相助?难道大人忘了昔日张召平的话?交趾国狼子野心,不可大义呀!”

这时,狄青上书给朝廷,宋仁宗赵桢看了看狄青的书信:

“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利也。以一智高而横蹂二广,力不能讨,乃假兵蛮夷,蛮夷贪得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请罢交趾助兵。”

不禁感叹道:“青有谋略,侬贼可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