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仙侠武侠>歧涯俱是转蓬身>第105章 北渡阴山的往事

刘存热切地端详着长剑弘,他不敢相信自己有生之年,还能见到长氏一族的人。

面对着他的目光,长剑弘感到很不自在。他赶紧说道:“刘师叔,其实晚辈今日过来,是有事相询。”

“是二小姐让你来的吧?”刘存悠悠说着,热切的神情也收敛起来,转瞬换了一张愁眉不展的脸。

“其实,晚辈自己也很好奇门派当年的人与事。”

刘存闻言,摆手不答。

他默默走回座位,说道:“剑弘师侄!过去的事与你们年轻一辈没有关系,你们要朝前看,不要牵挂着曾经。”

“可天行门轰然倒塌,总该有个说法。您亲历此事,却不说与后来人听,其中恩仇、是非曲直,难道要落得个无人问津的结局吗?”

长剑弘原本一无所知,可顾鹤年给了他一根线头,白衣也给了他一根线头,如今他自己找到了梅逊雪这一根线头,整个人仿若被乱绳捆缚一般。

而刘存,是此时唯一一个可能厘清乱绳的人。长剑弘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他相信刘存对天行门还有感情,所以他晓之以情,不停劝说着刘存。

终于,刘存被他说得动摇了。

可刘存也有顾虑。他说道:“天行门的结局,有多方因果,能说的我告诉你,不能说的你也别再深究。”

长剑弘闻言,不禁眉头一皱。他觉得刘存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接下来的答案我要避重就轻了,你给自己一个答案宽心即可,不要在意细节。

这可不是长剑弘想要的。

不过此时他也不反对,否则刘存就不是避重就轻,而是闭口不言了。

据刘存所说,天行门的覆灭还要从那最为巅峰的时期说起,也就是长英契广发英雄帖,众豪杰北荡阴山教。

这事的起因,是阴山魔教有一块很是邪异的琥珀。

当然,那时才十来岁的刘存并没有见过那块琥珀,只是听到江湖传闻。

据说那琥珀内蕴灵胎,阴山魔教为了滋养灵胎,便以人血为祭,大肆屠戮。

此事原本不为中原武林所知,都只道魔教是嗜杀成性,为了劫掠钱财。

可终有一日,阴山教里出现了分歧,有人觉得此举荒谬,于是叛逃出教被追杀至太行山上。

叛教之人姓余,名唤余佑甫,本是阴山教中一堂主事。他携一妻二子死里逃生,被一个游历太行山的人救下,遂将阴山魔教血祭灵胎之事合盘相告。

救他们的人,名唤柳正,乃是凤翔府扶风县的望族柳氏之人。他家族势大,年少喜好游历,当时正好东游至太行山上,仗义救了余佑甫。

在得知阴山魔教的恶行之后,柳正便带着余家夫妇与两个小儿去到黄围山,求助于久负侠名的天行门。

长英契得知此事,当即召集门派弟子,广发英雄帖邀请武林高手共同讨伐魔教。

刘存当时年纪不大,遂留在门派,也因此才有机会从余佑甫口中得知阴山魔教的来历。

那阴山魔教本是秦淮一带的武林帮会,原本也无甚恶行。直到元朝末年,徐州咸氏出了一个名叫咸怀民的人接任帮主,这才开始作恶武林。

咸怀民的行径被当时秦淮一带的另一个武林帮派注意到,所以双方多有争斗,最终咸怀民被迫率众北遁。与之争斗的,正是当时还未南迁的鸣鲸帮。

咸怀民等人北遁之后,在阴山附近盘踞,仍有恶行。时值乱世,朝代更替,他们的势力甚至更为壮大。

直到景泰年间,武林高手铁尚饶与阴山魔教起了冲突,以一己之力杀得魔教退至阴山北麓,不敢南下。

据说在此过程,一尊形似方彝、被魔教视为圣物的青铜器遭到破坏。该物被铁尚饶一掌震碎,其中封存的琥珀应声掉落,那便是后来阴山魔教以血为祭所滋养的灵胎。

听着刘存口中这颇为灵异的故事,长剑弘心中犯起了嘀咕。

他怀疑刘存在这儿给他编话本呢,可他又不好提出质疑,只能静静听着刘存继续说下去。

刘存在门派里陪了柳正和余家几人有两个月时间,外出派发英雄帖的师兄师姐们才陆续带着各路高手回到天行门。

而后便是化整为零,分成了十几路人马北渡阴山。

刘存和徐衍也参与了行动。

他们一开始是由师姐梅逊雪带队,队伍里除了同门之外,还有扶风游侠柳正、鸣鲸帮褚苍枱、照晚庄少辂。

这一队人马离开太行山之后,往北出了大同府,进入俺答所部的蒙古边地,一路去到阴山山脉的岱青山下、集宁海子附近。

在那儿,他们还未找到阴山魔教的踪迹,却被俺答的部队发现,险些被围。

敌众我寡,饶是绝顶高手面对装备齐全的军队也不敢硬撑,那可不是山贼水匪之类的乌合之众可比的。

一行人在梅逊雪的带领下冲杀出去,可几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那是刘存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死亡。

梅逊雪不愧是长英契的亲传弟子,她知道集宁海子附近平坦辽阔,对蒙古骑兵有利,于是让柳正带队退回岱青山,她留下断后。

褚苍枱没有离开,选择了留下帮助梅逊雪。

在柳正的带领下,刘存等人退回到岱青山。

在山中,安置好受伤的人后,少辂便打算去接应梅逊雪二人,柳正则继续照顾伤员。

直至天黑,梅逊雪与褚苍枱都没归队。而少辂子夜归来之时,却带来了另一队人马。

原来他赶回集宁海子,没有遇到梅逊雪,却遇到了洞明生长舒和玉衡散人温桐初所率领的队伍。

作为长英契亲传弟子中的小师妹,温桐初还跟在长舒身边,没有独自带队。

他们这一队人马除了门内弟子,另有道隐四杰之一的巴山道人、人称太湖雪明钩的赵殊、大同府的云式微。

两路人马会合,却都忧心忡忡。因为阴山魔教深入鞑靼势力范围,他们虽然化整为零,可还是很难避人耳目。

如今又有几个伤员,实在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