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仙侠武侠>歧涯俱是转蓬身>第14章 鲸横

山崖之上,海风呼啸。亭台之内,三人落座围炉,鹤须翁正在煮茶。

“叶大人,敝庄这景色可还看得?”

“依山向海,自生豪情。”叶钧客气地夸他两句。鹤须翁闻言发笑,却不得意。

他说:“豪情多年少,到老自蹉跎。叶大人可看到那柱子上的楹联?”说着,他伸手指向大门牌楼。

叶钧蓝梦顺势看去,就听鹤须翁悠悠念道:“沧海鲸横,江湖到此蓬舟寂;霜崖蚁战,岁月从来草木悲。”

“这是当年,太师公初到即墨……那时候他就站在这里。”鹤须翁说着,抬手指了指这座亭子,又道:“他在这里看海,然后随口吟出这副楹联。后来才有了这个牌楼和这座亭子。”

“这是铁尚饶写的?”蓝梦闻言心里有些意外,这铁尚饶还能文能武啊!她又看着牌楼,细细品味。

“铁前辈当时在此,想必是心生归隐之意吧。”叶钧自联中读出一缕无敌之后的寂寥。

“太师公当时并没有归隐,他隐居郁洲山是在到此数年之后,那时他已经第四次拿到第一高手之称了。”鹤须翁替二人各斟了茶,继续说道:“他当时作这一联,其实是因为一份悲悯。”

“世道不平,如鲸横于前而难渡。世人争利,类蝼蚁撕咬而不息。曾经如是,如今亦如是。”鹤须翁面露惋惜,倒是添了几分仙气。

叶钧听得他如此悲悯,也觉得所言有理。只是他不明白,赵缜和他说这些,是想表达什么?

叶钧静静看着赵缜,一副受教模样。

“叶大人,你知道这一份悲悯意味着什么吗?”

“还请赵先生赐教。”

“我觉得这一份悲悯,是道。”

“道?”叶钧没有想到,赵缜会和他说这么深奥的话题。什么是道?道是什么?

他从来没有想过。

年少时懵懂无知,没有想过;

成名时悲愤凶残,没有想过;

现如今释然已久,在朝当值恍然十年,更是没有时间去想。

“悲天悯人便是道吗?”叶钧问出心中所想。

“至少对于太师公而言,这就是他追寻的道。侠道!古今江湖有不少侠义之士,他们毕生行径,之所以能称得上一个侠字,无不是因为他们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

“太师公穷极一生,都在证道的路上。只是他自己也不清楚,道远而歧,何处归涯。”

“道远而歧,何处归涯?”叶钧若有所思,问道:“难道秉持着心中的悲悯,还不够吗?”

“远远不够啊。侠之一道说来轻巧,可世上利欲纠葛,误入歧途的人何其多呀。”

赵缜说着,又替二人斟了杯茶。

端起茶杯,蓝梦作势去敬鹤须翁:“赵先生,这杯茶敬你。今日听你一席话,我等受益良多。”

“两位都有过人之处,只是不曾自省。我也不过随口一说,权当共勉了。”鹤须翁抚着胡须,自顾煮茶。

但叶钧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疑惑。

“赵先生今日和我等说这些,是因为什么呢?”

赵缜抬头看着叶钧,一脸笑意倒是慈祥。他问道:“叶大人,此间事了,你是回京还是另有打算?”

“自然是要回京。赵先生何出此言?”

“我知道你们今日来此,所问的是何事。所以我才在此恭候,想着与你们说这一番话。我想,叶大人不会这么早回京的。”

叶钧二人闻言,心中不由疑惑。赵缜知道他们今日所问,方才三人遇见时他们就猜到了。可赵缜为何笃信他们不会回京呢?

要知道,叶钧这些年久居京城,这一次也是事发突然、关系重大才离京到此。如今心中关于铁尚饶的问题已经问了出来,有没有得到什么线索不都应该回京,再做打算吗?

难道赵缜还有什么线索,之前没说?

叶钧心里猜测着。

赵缜也看穿了他的心思,慢慢悠悠地说:“昨日你们想见我诸葛师叔,不巧他不在。只是我不曾告诉你们,他在中秋之后便受邀去了凤城剑会。”

“凤城剑会?”叶钧蓝梦对视一眼,都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是啊,我也是看到你们今日买的消息,才觉得该说与你们听。”赵缜又斟了杯茶,递到叶钧面前。他说:

“凤城剑会剑尊汪道玄,意欲遴选人才接替剑尊之位,掌管凤城剑会。这第一剑客若为剑尊,也不失为江湖美谈。”

“赵先生,我并无此想。”

“可你还是会去凤城剑会的。”

见赵缜如此笃定,叶钧看向手里买来的那两册折子。他心下有了猜测,那便是这折子上,写了有关凤城剑会的事。

鹤须翁料定叶钧已经猜到,当即起身看海,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背对两人。说了一句送客般的话——

“希望你此去,能找到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