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白月光他情深不受>第91章 :战事起

  北戎战败,暂时退了回去。虽然败了,可北戎并未损失多少兵力,只是损失了几员大将。

  大云是打完一场胜仗,可主帅战死,少将军不在北疆。好在温大将军这么多年在北疆也不是白呆的,培养出了不少能扛事的将军。

  一时间双方僵持着,互相间小小的试探,主力都在观望。

  八百里加急将噩耗带到上京城,君以寒连夜发出诏令传温若北上坐镇北疆。

  南诏皇宫。

  君以寒借兵的使团已然到了南诏,南诏皇与朝华都没第一时间同意借兵。使团暗中给端淑长公主传了消息,端淑知道后叫来了朝华和南诏皇,询问为何不愿借兵。

  南诏皇自己不敢说,疯狂给儿子使眼色,朝华心中叹息一声,看来这个锅只能他来背了。

  “母后,并非儿臣不愿借兵,大云北疆兵力并不弱,且这次北戎并被造成什么影响,听说大云还打了胜仗。我南诏本来国力并不强盛,兵力也不多,如若都借给大云,南诏必然兵力空虚。到时候万一那个国家乘虚而入,就如同瓮中捉鳖一般,轻而易举就能端了南诏。”

  端淑沉沉的看着自己长得比自己都高的儿子:“大云虽然打了胜仗,可温老将军战死,大云失了主帅。大云与南诏本就是兄弟之国,唇亡齿寒,若此时我们能伸出援手,大云必然能记住南诏的恩情,到时候南诏便可依靠大云安宁很长一段时间。”

  “还是说昭儿你对寒儿有意见,不愿借兵给大云?”

  朝华在大云的探子并不多,可他也知道这场仗除了温老将军战死,大云并没有伤筋动骨的地方,甚至北戎都未踏入大云国土一步。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君以寒会选择找他们南诏借兵,还派出了使团,带了大批礼物,暗中送给了不少南诏朝臣。

  现在朝堂上支持借兵的人不少,不支持的几乎都是他的心腹。朝华在这场借兵的博弈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所以死活不愿意借兵,而南诏皇则是持中立的态度,既不说借兵,也不说不借兵。

  再说原本温老将军是不会死的,怪就怪在北戎骚扰大云边境也不是一次两次,偏偏这次问老将军带了三千人出去就没回来。北疆可是有好几万人大云将士,如果没有内奸透露,温老将军怎么可能一出去就遇到北戎三万大军围堵。

  当然朝华相信这件事不是君以寒做的,毕竟温老将军是君以寒的心腹,还是大云的定军之魂,但凡君以寒脑子没有问题,都干不出献祭温老将军这种事情。而且他之前还得到消息,君以寒将温若贬到了南诏边疆,如果温若不是在南边而是在北疆,想必温老将军也不会死。

  谁知道君以寒抽什么风,让北疆的少将军到南边,现在似乎又将人调回去。

  “母后多虑了,朝华只是站在南诏的角度考虑。”

  端淑扫了一眼朝华:“昭儿的意思是说,本宫没有站在南诏考虑?”

  朝华知道端淑对母国情深,可他现在没有搞清楚情况,不敢轻易借兵。

  “母后息怒,儿臣并非此意。儿臣只是需要一点时间,琢磨清楚现在的状况,再考虑是否借兵。”

  “三天,昭儿,最多三天,给本宫一个结果。”端淑似乎有些疲惫。

  朝华眉头紧锁:“儿臣知道了,儿臣告退。”

  使团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一直递牌子求见南诏皇后,都被朝华暗中拦了回去。

  夜晚朝华回到东宫,时洛一如既往在分拣药材,朝华疲惫的上前抱着时洛道:“洛洛,给我靠靠。”

  时洛知道朝华在烦大云借兵的事,顺手给他揉了揉穴位。时洛不知道该怎么劝慰朝华,毕竟他其实也是大云人,可他也是朝华的伴侣。他不能站在大云的角度指责朝华不借兵,也不能对大云的事坐视不理。

  “洛洛,好大一个难题摆在面前,我头疼。”朝华委委屈屈的对着自家太子妃抱怨。

  时洛揉着朝华太阳穴的手顿了一下,又继续揉:“阿昭,朝政大事非我所长,如果确实觉得难受,那就别想了,明日再想吧。”

  朝华将头靠在时洛怀中:“我原本想拖着不给答复,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可母后要我三日之内给她结果。”

  时洛缓声安慰道:“阿娘也是关心则乱,你若能找到合理的理由,阿娘也不是不通道理的人。”

  "可现在我就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阿娘,北戎和大云的这场战事不简单,温老将军怎么会第一场仗就战死,这后面的水比我想象的还深。而且大云在北疆有二十万兵,温老将军怎么会只带三千出去,我想不明白。"

  时洛确实对这些东西没有研究过,他轻声道:“或许只是意外,阿昭,别想太多。”

  “我也不想的,可我毕竟是南诏太子,现在大云并未伤到一寸土地,却要借我南诏半数兵力。我觉得君以寒在谋算什么,可我南诏有什么值得他谋算的东西?”

  “乖,别想了,事情明日再说,嗯?”

  朝华轻声叹息:“阿洛,我直觉借了兵之后,南诏会出大事。”

  “那如果不借呢?”

  “能过母后那一关,就不用借兵。”

  温若在南诏边境接到皇帝诏令的那一刻,脑子嗡嗡的什么都听不清。他那个一向严肃待他刻薄的爹,怎么就战死了呢?

  明明他离开北疆的时候,他爹还生龙活虎的拿着鞭子说要抽他。区区三万人而已,他那身经百战的爹怎么会死在区区北戎三万人手里?

  他来不及悲伤,当即轻装赶往北疆,然而才到半路上,就听到北戎集结了二十万人南下,连破五城,已经打到夙阳城,好在夙阳守将拼死护城,才阻止了北戎继续南下。

  他身为北疆的少将军,却还在半路上吃沙子。温若眸中全是怒火,原本二十天的路他十二天就赶到了。北戎人来势汹汹,他没有时间休息,到达的第一时间便召集了众将士研究战术。

  好在他带着人打赢了他到北疆后的第一场仗,这时他才能短暂的休息一下。

  南诏国都。

  朝华最后用了一只南诏和大云接壤处的守军去支援大云,才成功堵住了他母后的嘴。虽然大云的使臣并不乐意,但他们也只能闭嘴,毕竟南诏借了兵了,他们总不能还指定只能借南诏最强盛的兵吧。

  原本大云使臣都要离开了,这时传来了北戎连破五城的消息。当即大云使臣就找了端淑长公主,朝华都还没反应过来他母后就直接驾临东宫。最后朝华不得已,只能挑挑练练给了四成南诏的兵力,大部分是那种良莠不齐的兵。

  亏得他母后几乎不参与军国之事,否则朝华怕是不好糊弄她。

  大云上京城。

  君以寒这段时间脸上都看不出什么表情,但贴身伺候的人都知道君以寒这段时间心情极度不好。毕竟温大将军殉了国,北疆连失五城,陛下心情能好才怪。

  不仅温若被派到了北疆,清湖郡王也去了北疆,若非如此,恐怕北疆就不只是损失五座城池这么简单。

  自上次同北戎大战之后,这几年北戎一直很安分,虽然偶尔还是会骚扰北疆,但都是小规模的,几百人抢完就跑,君以寒原本以为北疆不会有什么事情,才抽调了北疆和他手上的部分军力。谁知道他刚抽调不久,北戎就召集大批人马南下。

  君以寒不得不怀疑北疆军中有北戎的奸细,不然北戎南下的时机怎么会这么巧。而且看北戎并不是突然发动袭击的,恐怕为了这次袭击筹谋了不少时间,才能精准抓住他的空子。要是早知道抽调北疆军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他肯定是不会做的。

  但现在不但他的谋划没有半分进度,反而北疆现在一片混乱。好在清湖郡王接了去北疆的任务,都这他可能都不好收场。他也不该为一时之气非要将温若赶去南边,若非如此,北疆的城池也不会丢得这样快。

  这一场仗打了好几个月,清湖郡王父子勇猛异常,温若带兵有方,从北戎手中夺回了但需城池。南诏的支援也到了北疆,但南诏军有些一言难尽。他们适应了南诏温热的气候,到了北疆根本不适应北疆的风雪,而且南诏来的将军不听从温若的指挥,私自出兵差点全军覆没。

  君以寒收到消息之后还派人给南诏送去了不少东西安抚南诏,毕竟南诏的将士为了支援大云,死在了战场,虽然是蠢死的,但他作为大云皇帝,总不能什么都表示吧。

  新的一年很快来了,年节当日,君以寒带着柏锦玉和众位大臣外出祭天,一祈来年风调雨顺,硕果累累,二祈边疆战事早日大胜。

  这一次因为清湖郡王的兵力全部支援北疆,君以寒手中的兵力也别抽调到别处的原因,此次祭天的护卫人数相对而言,远不及上几年。

  原本只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祭天而已,君以寒根本没放在眼中,可现实却给了君以寒一个巨大的耳光,让他知道了什么叫做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