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门一开一关, 瓢泼大雨的浓重潮气随风卷进来,湿淋淋的姜守单膝跪下,身上的水连珠似地往下滴。

  “微臣失仪, 弄脏了陛下的地方。”

  季恪坐在御案后, 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大将军单骑闯宫都不怕,无视圣旨突破圈禁也不怕,却怕弄脏了朕的地方?”

  姜守一听, 忙双膝跪地,伏身不起。

  压抑的沉默。

  许久后,季恪抖开大氅, 右手转动左手拇指上的墨玉扳指:“有什么事, 说吧。”

  姜守眼眸低垂, 坚定道:“臣请陛下开恩,废了宣儿,放他离宫回家。”

  季恪陡然火起:“一国君后,当初是你说封就封,如今又想说废就废?”

  “臣惶恐。天下事皆由陛下做主, 当初也好如今也罢,臣皆是请求。当初……是臣自作聪明,如今自当一力承担。”

  “一力承担?怎么承担?”

  “任凭圣意。”

  姜守语调堂堂, 语气诚恳, 其中果断带着一股令人不得不信服的意味。

  而正是这种堂而皇之彻底激怒了季恪, 他拍案道:“姜卿, 你应当知道,单你无诏上京冲破宫门这一条, 朕就能要了你九族的性命!”

  姜守按在地上的双手攥成拳,隐忍道:“臣的九族, 不过臣与弟弟两人。”

  “别再提你那弟弟!”季恪大怒,扬手掀了御案上的奏折,“入宫以来,他没大没小胡言乱语胡作非为,施以巧计玩骗朝臣逃出宫去,甚至曾经药害朕躬!他做过多少不合规矩的事?朕皆全数包容!还有你!你罪犯滔天,如今却毫发无伤地在这里跟朕讨价还价!朕对你姜氏可谓荣宠已极!但你们呢?!”

  “陛下……”

  “朕是天子,三宫六院本是应该,何况眼下只有一个阿玉?只是一个阿玉,你那弟弟便无理取闹不能相容!从前你说他乖巧懂事,可这些日子以来,朕千瞧万瞧,实在没瞧出他乖巧懂事在哪里!”

  姜守听得痛心,盯着地面的双眼微微发红:“陛下,宣儿他只是……过于一心一意地对待陛下,更以为陛下也一心一意地对他……都是臣的错,是臣胡乱揣测圣意!求陛下明鉴!求陛下看在臣曾有微末之功,宣儿也曾尽心服侍的份上,放他一条生路,只惩治臣便是!”

  季恪眉头紧皱,越听越不可思议:“你的意思,废了姜宣是放他一条生路,在宫中做朕的君后,则是死路一条?”

  “臣绝无此意,只是想说宣儿他……不适合做这个君后。”

  “哦?”季恪睨向案下,冷笑一声,“当初卿极力举荐,话里话外可不是这样说的。”

  二人针锋相对,谈判陷入僵局。

  雨更大了,天色昏暗,明明是早晨,殿内却一派黄昏之意。

  突然季恪叹了口气,说:“你回去吧。”

  暗自计算时间的姜守一怔。

  季恪闭了眼睛靠上椅背,疲惫而笃定地再次说道:“回去。”

  姜守缓缓站起来,捏着拳头转身,一步一步向殿门走去。

  此时衣裳已经半干,出了殿门,他会重新淋得湿透,但袖中响箭不会,那是军中所用的报信之物,不惧任何风霜雨雪。

  来前姜宣嘱咐他尽量不要做绝,一是为后续方便,二是着实不愿。

  他被季恪深深伤害,却仍不愿反过来伤害季恪,他太善良了。

  身为哥哥,绝不能让这样善良的弟弟再受一丁点儿委屈。

  姜守眼中锐利之光一闪,正欲快步离开去发信号,身后的季恪突然猛咳起来,声嘶力竭,连续不断,仿佛整个胸膛都要被冲破了。

  姜守一顿,过往种种冲进脑海,两种心思再次纠缠,他决定做最后一次努力。

  他侧过身,余光望着正艰难咳嗽的季恪,缓声说:“陛下,今日之请本是微臣在闯宫那夜就要说的,之所以等到今日才说,便是因为微臣相信陛下。相信陛下盛怒之后,定会细细思量,做出最正确的决断。微臣和弟弟皆是性情冲动的莽人,但陛下不同,陛下正直沉稳,心怀仁恕,这亦是微臣当时效忠陛下的原因。”

  季恪难以言语,只是咳个不停。

  姜守快步走回去为他拍背。

  离得近了,他发现季恪脸色很差,精气神大不如前,陡然意识到,或许季恪对姜宣……

  但这已经没有意义了。

  帮季恪平顺了气息,姜守说:“陛下清减了,记得臣上次面见陛下时……”

  正是登基后不久,虽不见喜形于色,然君临天下之势,已有年轻雄主之意。

  姜守在案前倒了杯水:“那日酒宴,陛下许过臣一个恩典,无论臣求什么,陛下都会答应。”

  接过茶杯的季恪一顿,垂下的眉眼皱了皱:“是,朕曾许给你一个天大的恩典。那日朕并未喝醉,给你那样的恩典也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因为你理应受赏。朕当时就想好了,除了皇位,这世上没什么不能给你,哪怕改祖制,封王封地亦无不可。你谢了恩,说一时间不知该要什么,朕便允你什么时候想好什么时候开口。如今你果然开口了,不是封王封地,却比封王封地更加……”

  姜守再次跪下:“臣谢陛下厚恩,万死不足以报。”

  季恪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极为凄凉的苦笑。

  片刻后,他放下茶杯,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姜守要扶,却被他阻拦。

  他独自走到窗边,隔帘看窗外的雨。

  刚才姜守给他拍背,说他清减了,那样真诚而单纯的关心他很少见。

  突然间,他又想起了小时候,一直以来,他对母妃的怨,不都是因为母妃不把他当孩子,而是当成夺权的工具么?

  他又想起姜宣,想起那家伙生气而委屈地叫嚣“我姜宣堂堂正正绝不为人替身”;

  他又想起小荷,一个宫女,竟敢议尊议圣口出狂言,他自然怒不可遏,然而当他如今浑身疲惫无力再怒,才终于对那些狂言恍然大悟。

  这么久以来,他所做的事跟曾经母妃所做的没有不同。

  不知不觉中,他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再僵持下去,除了数败俱伤,又能怎样呢?

  季恪闭上了眼睛。

  他已经是皇帝了,称孤称朕,自是要做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背对姜守说:“姜卿,朕允你所请,即刻……”

  话未说完,外间雨声中突然一阵骚乱,脚步声近,秦中尖细的嗓音高喊道:“陛下,九门卫包围了宫城!另有两队禁军冲着明威殿而来,说要捉拿犯上的大将军,清、清君侧!”

  季恪登时转身,与姜守同样意外而凌厉的目光一接,愤怒道:“什么清君侧,分明是造反!”

  他快步走向立柜,打开柜门,取出一个精致长盒,扮动盒上机关,然而长盒打开,其中却已空无一物。

  姜守来到他身边问:“是金牌令箭?”

  季恪“嗯”了一声,接着目光一寒,扬声唤道:“阿玉!阿玉!”

  无人应答。

  ……原来如此。

  他攥紧拳头,去墙上取下天子剑,提剑就往外走。

  姜守快步上前单膝一跪:“陛下!眼下形势臣有办法,只是宣儿独自在长安宫,臣担心……”

  季恪凛然的面色一变,默契道:“朕去护他,许卿便宜行事,全力施为!”

  “遵旨!”

  君臣二人来到殿外,在雨声与远远传来的混乱声中,姜守抬臂放出响箭,阴沉的天际瞬间炸开一朵鲜红的烟花。

  季恪飞身一跃,明黄衣袂一闪,没入重重雨帘。

  -

  雨幕唰然,雾气浓重,姜宣焦急地站在长安宫正殿外的廊下,双眼盯着宫门,时而一手搭棚,时而踮脚倾身。

  他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紧张过,胸口从咚咚变成哐哐,心都快跳出来了,一下觉得哥哥去了很久,怎么还不回来,一下细看沙漏,才发现原来也没有很久。

  他忍不住在廊下走来走去。

  哥哥说了,不管用哪个计划,今日他一定能离宫,夜里睡在马车上,一路马不停蹄,最多十日,他就能回到那个外人绝对找不到的地方,重新睡上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精舍竹床,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这个情景近日反反复复地出现在脑海里,如今正是最后关头,千钧一发,他一口气提在嗓子眼,胡思乱想中,决定还是先换上侍卫服,有备无患。

  拿定主意,他转身正要进殿,就听到雨中传来一片混乱:有人声,许多人,还有马蹄声,由远而近……还有金石声!

  ……哥哥谈判失败了?要行那步险棋,发动亲信来救他了吗?

  可这阵仗也太大了吧?哥哥明明说了是暗中行动。

  正在这时,长安宫年久沉重的宫门“轰”地一声被强行破开,“唰唰唰唰”黑乎乎的散点飞速冲进雨幕。

  是弓箭!

  姜宣大惊,迅速躲进殿内关上门,瞬间便呼吸急促心如擂鼓!

  季恪派来的人吗?!

  可季恪就算要杀他也不应该用这种办法啊。

  突然,脑中浮现出姜守离开前说的话:总觉得要出别的乱子。

  难道……

  飞箭之后,一队人马冲入宫苑,姜宣趴在殿门后的窗纸上观察,认得为首那人是京城禁军的统领之一,而且是九门卫都统石炆的女婿!

  他是专程来杀自己的!

  现在哥哥不在,周围也没有人,怎么办?逃跑吗?往哪儿逃?又怎么逃得脱?

  眼看他们就要冲进来了,姜宣急得满头是汗,突然一个身影从空中飞下,背对他落在殿外,通身明黄,右手一提,修长的天子剑在雨幕中闪出冷光!

  ……是季恪!

  季恪对面,九门卫都统的女婿一勒马缰,队伍止住,姜宣瞬间松了口气,正想说得救了,却又一愣:怎么这些人马竟然不跪拜?

  果然季恪也怒喝道:“放肆!尔等要造反吗?朕躬在此,还不缴械?!”

  此言一出,不少持刀的士兵面露犹豫地你看我我看你,然而九门卫都统的女婿却扬声道:“尔等莫要被迷惑!圣驾已于今晨前往京郊行宫,眼前这人是假的!是姜宣和姜守兄弟为谋私权以易容术安排的傀儡!姜宣擅易容,当初蒙骗众人私自出宫,正靠此法,人尽皆知!今我持圣上金牌令箭,奉旨清君侧,尔等听令!与我冲进去,剿灭姜氏叛臣!”

  这一下,士兵们的动摇减了不少——

  圣上的确早已定了今晨前往京郊,不久前銮驾离宫,他们都看到了;

  九门卫都统手持金牌令箭与圣旨来到大营传旨是事实,近日九门卫都统颇得圣上宠信亦是事实……

  “清君侧,保大宁!”九门卫都统的女婿抽剑指天,趁势大喝。

  队伍里有一半是他的亲信,更兼家小被他提前拿住,此时必须听话,故而立刻随声附和,首先冲了上去,其余士兵亦不得不随大流跟上。

  季恪大怒,一拳握紧,手腕一翻,在雨中迎了上去。

  姜宣:!!!!!!

  造反了造反了,居然真地造反了!九门卫都统他们实在胆大,竟敢这样胡说八道,还和皇帝动手!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造反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呢?本就是没退路的事,只要最后能胜,胡说八道便是正理。

  可季恪身边也不至于一个人都没有吧?哥哥呢?哥哥先前不是找季恪去了么?

  他刚想完,长安宫宫门便又冲进来一批人,高声喊着“护驾”,与叛兵战在一处。

  是季恪的贴身侍卫!

  还好还好,姜宣庆幸地擦了把汗,再看雨中,季恪还挺厉害,左右挥剑拆档,把所有向正殿靠近的人都阻住了。

  不过还是很危险,毕竟刀剑不长眼,何况这么多人这么混乱,又下着雨,季恪就算再功夫再好,迟早也难以周全。

  唔,虽然自己和他已经……但他专程来保护自己,又是皇帝,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姜宣想让季恪进来避一避,可又不能随意打开门,也没办法说话。

  他皱着眉观察,突然脑袋里“叮”地一声,一拳在另一手掌里一敲,飞速跑回寝殿,把那方旧琴抱出来,搁在临窗的茶桌上,“铿铿铿”地快速大弹。

  窗外雨帘模糊,兵刃相接人影纵横;

  落雨声、撞击声、琴弦声交错。

  姜宣心急如焚,双手刷锅似地在琴上用力,急得眼睛都红了,希望季恪快听到、快听懂!

  他不断踮脚探看,只见最显眼的季恪似乎顿了一下,接着运轻功纵身而起,双脚在众兵肩上借力,向着正殿飞来!

  他听到了!

  姜宣高兴得不得了,停下弹琴跑到门边。

  重兵阻隔,季恪在正殿外落地后,又挥剑解决了几条杂鱼,确保万无一失,才以剑锋穿过门缝一挑,迅速闪身进来,顺手向后挂上门闩。

  姜宣立刻拉住他的手腕往里跑。

  “唤朕何事?”季恪满身是水,气喘不止。

  “没事,就是看你在外面太危险了,进来躲一躲!难为你听懂了我的意思!”姜宣理所当然地扭头,认认真真地说。

  二人目光一接,原本还挺自然的表情都愣了。

  许久未见,似乎恍如隔世,却又那样熟悉。

  姜宣登时尴尬地别过头,垂下的双眼看着季恪脚边迅速积起的一滩雨水,心扑通扑通地跳。

  片刻后,季恪沉声说道:“你既无事便罢。”

  然后转过身,居然又要出去打架!

  “你别去了!”姜宣追上去,不知道该拉哪儿,就拽住他的腰带劝说,“你是皇帝,不要逞一时意气,要考虑大局!你看我不会武功就绝对不捣乱!”

  季恪一顿。

  ……也罢。

  他默认了,不再出去,而是站在门边向外看。

  姜宣走过去一起看,眯着眼睛嘟囔:“怎么还没有打完?而且人越来越多。”

  “宫内的叛军和忠于朕的人都涌向这边来了。”

  “怎么突然就……”

  季恪知道姜宣要问什么,极其平淡地说:“九门卫都统造反,阿玉与他合谋,假造圣旨,还偷了朕的金牌令箭,借口清君侧,封闭京城调兵逼宫,不少宫禁侍卫也被他们换上了自己人。”

  姜宣:!!!!!!

  阿玉?!

  谋反???!!!

  白玉弓???!!!

  他不是季恪的……

  姜宣无比震惊,季恪的表情却淡然。

  “你不用怕,朕方才已经……答应了你哥,放你离宫,等这波人退去,危险稍减,你就可以走。你不是会易容术吗?可以趁现在去易个容,眼下情形晦暗不明,肃清叛党亦需时间,乔装离开更加稳妥。然后朕会……废了你的后位,日后你若……再行婚配,自当随意。哦,放心,朕不会追究你哥,也不会追究小荷他们。”

  姜宣:!!!

  突然间听到这些话,他整个人都呆了,大眼睛里眼波颤动,半晌动了动嘴唇,喃喃道:“我、我哥哥……”

  “调兵去了,朕相信他定能扭转局势。”

  是了,哥哥在京中有亲信,还拿着京城外的兵权,一定能扭转局势,可是……

  姜宣心乱如麻,不知道自己想可是什么。

  “君后。”

  “啊?”他下意识地一应。

  然而季恪却改了口:“不,姜宣,朕……对你很抱歉。”

  姜宣:!!!!!!

  糟糕,他的眼睛和鼻子有点酸,怎么回事?他太善良了!

  愣愣地望过去,季恪的眼神好像很柔和,又很疲惫,说的话做的事也根本不像他平时会说会做的,他明明是个那么坏那么坏的大坏蛋!怎么突然就……

  季恪的目光陡然一变。

  寒光射来,轻细的风响划过耳畔。

  时间的流速仿佛变慢了,姜宣眼睁睁地看着季恪的身体和脸越来越近,面容从紧张到紧绷再到痛苦。

  他被抱着向后倒下,却没有摔上硬邦邦的地板,而是被季恪环抱的双臂稳住。

  越过肩头,他看到季恪的背上,与心口相对的位置,插着一支黑色的羽箭!

  一瞬之间,姜宣也仿佛与季恪同时中箭了,胸口猛烈地一痛,接着疼痛蔓延,散入全身,令他手脚发麻,双眼、牙关、胳膊、双腿不停地颤抖。

  ……有人躲在殿内!

  这一箭本是冲着他去的,季恪却……

  季恪极迅速地抽出腰间天子剑朝上方一甩,剑刃拖着冷光如流星飞去,射入屋角梁上!

  一声隐忍的闷哼响起,姜宣回头,看到屋角梁上黑影一闪。

  “他退去了。”季恪皱着眉咬牙道。

  姜宣慌乱地要去看季恪的伤处,心想按理来说只是一箭,季恪会武功,身体好,应当不至于……

  他努力安慰自己,季恪却难耐地闭了闭眼睛,一手勉力撑在地上,说:“箭上有毒。”

  姜宣:!!!!!!

  季恪的脸色和嘴唇肉眼可见地开始发青,姜宣彻底慌了,口中喃喃道“传太医传太医”,可眼下形势,哪里能传太医?!

  突然间他后悔了,后悔自己从前为什么那么懒为什么不学武功!

  如果学了武功,今天他就不会不能自保要靠季恪挡箭,更加不会在季恪中毒之后毫无办法!

  都怪他都怪他!

  姜宣眼圈红了,一脸悔愧,季恪瞧出来了,很淡很淡地笑了一下,说:“朕虽答应放你走,但尚未下旨,你就还是朕的,唯一的君后,朕保护你……是应当的。”

  姜宣:……

  他跪坐着,把季恪侧抱在怀里,用衣袖擦他头上的冷汗:“你试试看运功逼毒!”

  师兄师姐们平时经常说这个,他怀着一点希望建议道,不料季恪却说:“方才已经试过,没有用,内力被封住了,或许这就是箭毒的毒性,也或许是近来用的药恰与这毒配合……他们早就开始谋划了。”

  姜宣一愣:“用的药?什么药?”

  季恪靠在姜宣肩头,闭上眼睛说:“朕之前病了。”

  姜宣大惊,那回侍卫带来消息说季恪生病都是两个月前的事了,所以他竟然一直都没有好!这回更是带病冒雨来保护他!

  难怪他刚才脸色蜡黄眼神虚浮,他还以为只是打架累了。

  他们明明没有感情!而且他都已经把季恪当成最讨厌的人了!

  姜宣呜咽一声,泪水“唰”地汹涌而出。

  季恪艰难地睁开眼睛,表情无奈而柔和:“别哭,时间紧迫,朕还有好些话要跟你说。”

  姜宣便用手背一抹眼泪:“你、你说。”

  季恪的手指努力攥着姜宣的衣裳,声音很低:“朕相信你哥一定能……平了叛军,待……大局稳定,由他暂代九门卫都统及禁军卫统领。朕无子嗣,便迎……江安郡王入京。江安郡王乃我季氏子孙,恭谨谦和、重德修行,定能承继大统……”

  姜宣登时惊心动魄:“你在说些什么,你……”

  “不要打岔。”

  季恪已经没力气了,手指虚按在姜宣胸前:“朕的身子朕自己清楚,朕……没有多少时候了。”

  “季恪!”

  “听朕说!”

  季恪缓了缓:“肃清叛党后,大将军照旧回归驻地,封一等公,领我大宁天下兵马。朕……崩后,丧仪从简,一应伺候宫人、帝陵工匠……无需殉葬。”

  姜宣听得崩溃,呜呜大哭起来。

  怎么会这样呢?不久前季恪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死了?

  虽然他常常说恨死季恪了,但也没想过真地让他去死啊!

  何况是为自己而死。

  这时外面静了,一人高声道:“陛下!长安宫附近叛党皆已伏诛,大将军控住了城内局面!”

  姜宣大震,连忙喊道:“陛下受伤了!你们快点儿来帮忙!去传太医!季恪!季恪你听到了吗?没事了!”

  季恪依偎着姜宣,很轻很轻地点了点头,灰败的面上露出微笑。

  侍卫们听令进来,一见这情景,立刻一拥而上,也喊着传太医传太医,有的又急忙跑出去。

  “箭上有毒,你们谁会逼毒?快帮陛下逼毒!”

  “不。”季恪虚弱地抬手制止,“……王、王至。”

  “属下在!”满身血污的近卫头领上前。

  “你忠诚可嘉,朕封你忠勇侯,领前将军衔……朕方才已有遗命给君后,你但听君后及大将军吩咐,护朝中稳定,护君后安全,护新君……”

  “陛下!”王至当即跪倒,泪流满面。

  众侍卫亦跪倒,哭声一片。

  “姜宣。”季恪双眼失神,想是看不见了。

  “陛、陛下……”姜宣拖着他的身体,涕泪横流,浑身止不住地发抖。

  “你可以……唤我季恪。”

  “呜……季、季恪。”

  “我……对不住你。”季恪的声音越来越低,“但能娶你,我……很开心。只有与你在一处的时候,我才不、不是……怪我没有看清、没有……珍惜。今日我……死而无憾,你千万……不要愧疚,姜……宣……”

  季恪努力抬手,姜宣连忙去拉,季恪的手却先一步脱力滑落,经过他的腰间,经过他那虽然不甚明显,却已然微微隆起的小腹,停在了他的腿上。

  然后,季恪的神情出现了一瞬的变化,眉头拧着,嘴唇拼命地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只是一瞬的挣扎,便头一歪,彻底失去了意识。

  “季恪——!!!”

  “陛下——!!!”

  长安宫里,悲恸的哭声与喊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