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情感>离岛的人>第82章 “任惟,你怎么这么可爱”

  离岛的夏日向来比别的地方都要漫长,温热的海风、灼灼的日光好似永无尽头。

  这样的氛围下,时间的流逝失了具象,也没人留意,在无觉无察间缩减着年度余额。

  秋日来临得悄无声息,仿佛任惟昨日还与应春和走在树枝与日光交织的斑驳光影里,耳边是海风吹拂与潮声阵阵,今日出门却已然能在离岛的空气里察觉几缕若有似无的桂花香。

  任惟的那封情书最后也没有交给应春和,说不清是羞于启齿,还是完美主义作祟,觉得那封即使删删改改许多遍的情书到最后也实在差强人意,没能表达完全他对应春和的爱,只好偷偷藏了起来。

  而应春和对此一无所知,只被沈流云调侃了一句也太容易原谅人了,跟任惟没冷几天就又亲热黏糊起来。

  应春和自知理亏,无言辩驳。

  小院里的油柑树枝头结满了油柑,应春和决定将油柑都摘下来,一部分送去给武奶奶和翠姐,一部分用来吃,一部分用来泡酒。

  任惟没吃过油柑,而沈流云在前年秋天上过一回当,今年对一箩筐的油柑看也不看,避之不及。他一听说任惟没吃过,倒是来了兴趣,挑选了一个外形不错的油柑拿去洗了,回来递给任惟。

  任惟难得见他好心,怪稀奇的,还很礼貌地对沈流云道了谢,毫无戒心地咬了一口,很快就变了表情。

  他口中又苦又酸又涩,仿佛嘴巴变成了一个调味罐,什么味道都有,一时心情复杂到难以言喻。

  任惟回头看到沈流云早已憋不住笑,在边上笑开了,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气得又吵嚷起来。

  摘油柑摘一半的应春和就听到家里再度鸡飞狗跳起来,不明缘由地看了一会儿,弄清楚来龙去脉后很快心生一计,也去洗了个油柑。

  他将那个油柑递给任惟,一脸真诚地道:“师哥那颗颜色一看就酸,我挑的这颗颜色深一点,这个甜,你吃这个。”

  “真的?”任惟将信将疑地接过去,见应春和点了头,又见手里的油柑确实跟刚才那个颜色不一样,便很快放下戒心,再次尝试了这款新奇的水果。

  紧接着,任惟露出了跟方才别无二致的表情,同样被酸得厉害,嘴巴都有些麻了,像是有人在他口中噼啦啪啦地放了一串震天响的鞭炮。

  “哈哈哈。”任惟一看,方才满脸真心实意的应春和已经跟沈流云一起笑弯了腰,显而易见这两人是沆瀣一气,合起伙来捉弄他。

  一时之间,任惟又气又委屈,破口大骂:“你们师兄弟就是一伙的!应春和,亏我还那么相信你!”

  他在这个家简直就是孤立无援,无依无靠,毫无尊严!

  时隔多日,任惟在“赶走沈流云计划书”中愤然写下了第十三条计划,内容是诱骗沈流云吃很难吃的食物。

  可惜他这项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先等到了沈流云要离开的消息。

  在应春和与任惟将洗干净的油柑一起放入酒坛里时,忽然听到一旁的沈流云说了句:“我过两天要走了。”

  任惟愣了一下,很快心口不一地道:“你总算发现这个家里没有你的位置了吗?”

  沈流云冷嗤一声:“这个家又不是你的。”

  应春和对于这两个在最后都还要吵架的幼稚男人无语了,连忙叫停,关心地问沈流云:“师哥,不再多住会儿吗?”

  “不了,有点事情要处理。”沈流云言简意赅地讲了下,“之前的案子最近要开庭了。”

  应春和愣了一下,才恍然想起沈流云来离岛时身上还背了官司,不过他出于对师哥人品的信任,这些日子里并没有问过具体情况如何,现在看来是已经否极泰来了。

  “师哥,祝你一切顺利。”应春和真诚地祝福着沈流云。

  沈流云一如从前般倨傲自信:“那当然。”

  见他二人四目相对,任惟心里顿时拉响警报,立刻泼冷水:“别案子败诉了又灰溜溜地跑回这儿来,我们可不收留你。”

  话虽如此,过了会儿应春和却听到任惟小声问沈流云案子的律师请的谁,不由得弯了弯唇角,将泡好酒的酒坛用红布封了盖。

  沈流云走的那日,应春和与任惟一起送他去渡口等船。

  “师弟,一直没问过你,你最喜欢我的哪幅画?”等船时,沈流云忽然偏头问了应春和这个问题。

  应春和没怎么思考就给出了答案:“师哥最出名的那几幅画我其实都很喜欢,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那幅《极》。”

  《极》在沈流云的众多画作中不算有名,画面构成有被白雪掩盖的陆地、高山和房屋以及天际落下的极光,极光色彩绚烂,好似一场缤纷多彩的倾盆之雨,如天神恩赐般来到人世间。

  沈流云听到这个答案微微一愣,想了一会儿没想明白:“为什么最喜欢的是这幅画?”

  “我从第一眼见到这幅画就很喜欢,后来还无意中看到了一则采访。师哥你在采访中说,画下那幅画时你为一睹极光去了趟芬兰,但由于突发意外,你错过了那场极光。”应春和到现在都还能回忆起采访里沈流云回答的那句话,“你在采访里说,这幅画你画的是人生的极。”

  当年的那场意外差点令沈流云命丧芬兰,劫后余生后他创作出了这幅画,画下一场他并没有见到的极光,记录下他将死未死的一瞬间。

  画作于画家而言,既是生命的载体,也是存放情感的容器,能替其小心储存人生里许多本是掠光浮影的小小瞬间,逐帧定格时间一长便会渐渐淡忘的生命节点。而这些被妥善存留的画作,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冲刷,经年之后方能显出其历久弥新的珍贵。

  一如应春和笔下蓝色尾羽的鸟,一如沈流云笔下绚丽的极光。

  船开走了以后,任惟依然耿耿于怀沈流云上船之前跟应春和的那个拥抱,愤愤不平道:“你们艺术家光语言交流还不够吗?一定要肢体交流吗?应春和,我跟你说你是有夫之夫,不能随随便便让别人抱……唔”

  任惟未说完的话被应春和用一个突如其来的吻给堵住了,应春和捧着他的脸,唇边梨涡清晰可见,双眼都含上笑:“任惟,你怎么这么可爱。”

  任惟愣了一下,脸很快就红了,他皮肤白,红起来格外明显,嘴上还在说“什么啊,你不要打岔”,可是嘴角却已经翘了起来,半天都没放下去。

  “想去打桂花吗?”快到家时,应春和想出了一个周末消遣游戏,向任惟提议。

  “好啊。”任惟欣然同意,很快便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时候去,要带什么,怎么打桂花。

  他在应春和耳边叽叽喳喳的声音,比家里布谷鸟时钟的报时声还要响亮,应春和难得耐心一一解答。

  奈何一入夜,任惟的小学生春游综合症又犯了,翻来覆去,辗转反侧,就是不睡觉。

  应春和原本酝酿好的睡意被任惟搅得全无,只好伸出双臂揽住他,将人牢牢抱紧,不让他动弹。

  “睡觉了,任惟。”应春和闭着眼睛低声说。

  “噢。”任惟没再动了,老老实实躺在应春和的怀抱里。

  但是应春和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倏地睁开双眼,与还没睡的任惟四目相对,语气好笑又无奈:“任惟,你顶到我了。”

  任惟不止大脑精神着,某个位置也还精神着。

  等到折腾了一番再睡已是后半夜,第二天毫不意外地起迟了,错过了打桂花的最佳时间,只好将打桂花的计划又推迟到了后一天。

  在应春和的三令五申下,任惟这次乖乖睡了,两人得以在凌晨四点半起床上山去打桂花。

  凌晨四五点的桂花花蒂上带有露水,用竹竿轻轻一敲,便簌簌落下,落在地上早早垫好的布上,铺成一条香气馥郁的桂花毯。

  虽说用竹竿敲打桂花算不上很费力的重活,但还是被任惟谨小事微地承包过去,连竹竿都没让应春和碰一下。

  “桂花打下来做什么?”任惟低头看了看一地的硕果,很高兴地问应春和。

  “泡茶、酿酒、做糕点、做桂花蜜、做香包,可以做很多事,你想做什么?”应春和正弯着腰将打下来的桂花放进袋子里,头也没抬口中却如数家珍般报出许多桂花能做的东西。

  任惟想了想:“做香包吧,那样我就可以一直带在身上。”

  应春和奇怪地看他一眼:“你平时又不怎么出门,带身上还是挂家里不都差不多吗?”

  任惟但笑不语,暂时没将自己下个月要回一趟北京的事告诉应春和。

  下山时,太阳刚好越过天际线,在远处山与山的间隙里探出头来。和煦的晨光照在他们的肩上,伴随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下行去。

  走至一半,应春和抬起头想要看一眼日出,任惟怕他被晃到眼睛,先一步以手作伞抵在应春和的眉毛处,为他庇荫。

  应春和微微愣住,很快抬了抬下颌,将一个带着晨露般湿意的吻印在了任惟的掌心。

  [应春和的日记]

  2023年9月30日

  我对离别的感知总是敏锐,自小便如此。

  隐隐中,我知道,任惟很快就要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