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当科研大佬穿到修仙界>第50章 万法堂

  清梧在和太初交换了记忆和传承之后就回去了,如她所说,当一个佛子要承受的实在是太多了。

  就这次的见面,还是多亏了隐空师尊的缩地成寸术,才磨动了清梧的师尊菩离,给了几天假。

  不过,这种忙碌对清梧来说倒是好处多多,否则她也不会九岁就踏入了筑基中期。

  在万佛之国,清梧佛子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

  临别前,清梧还摸了摸太初的小脑壳,欠欠地安慰道:“哎呀,要加油呀小太初,听说修为上去了能长个呢!”

  是的,清梧已经长到一米五了,一米出头的太初在她面前活像个小豆丁。

  被噎得满脸通红的太初憋了半天只能回上一句:“哼,别骄傲,后来者居上听过没,小太一。”

  清梧一听见“太一”这个名字,火速溜了。

  仿佛只要她溜得够快,太一这个名字就与她无关。

  自己跟自己斗嘴,太初想起来就很无奈。

  按理都是一个精神力分割出去的,性格各方面都应该相似才对。

  结果清梧的肆意跳脱是太初完全没想到的,她自己好像没有这么活泼的时候。

  哪怕是上一辈子,大家夸她,也多是一句“少年老成”。

  不过这样也好,本质上是一个人,四舍五入,也算她潇洒倜傥了。

  清梧的揶揄也给太初敲了警钟,炼气六阶的修为,着实低了。

  内门之中,还是炼气修为的,她怕也是独一份了。

  太初理了理思维,想着之后要做的一些事。

  譬如她现在用的东西大多都还是凡人之物,有些不太合用,需要淘换。

  灵石有一些,是小包去领的亲传弟子份例。

  炼气期的亲传弟子,每月份例是二十五下品灵石、一颗中品增气丹、十个积分。

  之前六年,宗门也是按炼气期给她发了,如今她身上有一千八百多块下品灵石,勉强小富。

  至于增气丹,是只有炼气期弟子才会用的丹药,服用之后可以增加一小截灵力。

  对于太初来说,用处不大,她的体质对灵气极为敏感,不需要靠丹药来辅助修行。

  太初打算在宗门招新后,就把增气丹拿出去卖掉。

  定好计划,太初直接去了混元宗的公共图书馆——万法堂。

  对于玄海界的道统,太初目前的认知基本都是从各个小伙伴身上蹭来的,非常碎片化,也很片面。

  因此她打算先去万法堂,找一些相关资料,来对整个玄海界的分布做一个好好的了解,顺便,也可以去挑一些适合自己的灵技。

  所谓灵技,可细分为法技和武技,顾名思义,一种是直接用灵力所催发出来的招式技能,如火球术,另一种则是偏向于体修或者器修,以剑谱、拳谱等等为主。

  太初目前仅有一门归藏步,大约可以归入武技那一门。

  只是归藏步所考验的不仅仅是计算、卦象,最重要的,还有对大道的领悟。

  原本是元婴期之后才能修行,奈何太初是个不折不扣的理科怪才,对于计算类的东西尤其敏感,才硬生生的以炼气期修为勉强入了个门。

  曾几何时太初也为自己的偏科而感到头疼过,因为她在学习上的天赋点基本都点在理科上了,导致上一世她的文科类科目经常性不及格。

  尤其在某些方面,太初似乎总是比同龄的人要差很多。

  譬如有一部医疗剧,在拍摄过程中不那么严谨,有个情节大概是口服肝素,恰好被太初看到,她揪着洛姝教育了半小时。

  从头分析为什么肝素不能口服,以及在iv(静注)、ivgtt(静滴)等等方面的用量,借此来痛斥这部剧极低的参考性。

  搞得洛姝给她安排了十部文艺片,让太初写观后感,结果她硬是写了十篇电影里所用到的各种技术分析贴,让洛姝气了个仰倒。

  问起这十部电影到底说了什么,太初一脸懵,她完全看不懂。

  但凡是涉及到感情方面的东西,她总是显得那么迟钝。

  ……

  万法堂从外观上看,有点像是古代建筑里的自带楼阁的重屋,六角建造台,四周用了朱红色的火漆木做成栏杆,种植了各式各样的植株,花木扶疏,看上去分外的诗情画意。

  太初只觉这个万法堂的设计者品味卓然,有雅趣的很。

  而她目前能去的,楼阁边上的那一座。

  登台阶而上时,太初忽的想起曾看过的一句话:

  ①“予至长安,亲见汉宫故址,皆因高为基,突兀峻峙,崒然山出,如未央、神明、井干之基皆然,望之使人神志不觉森竦。”

  可想而知,这万法堂前的台基是有多高,幸而那位雅趣的设计者,在增加万法堂的气派威仪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的小志趣。

  沿阶边缘,种了些四季常开的茂春花,还布了些苔藓,在肃然的气氛里点缀了些许俏皮与生机。

  “亲传弟子可进入三层以下空间,炼气期,可择一门武技或法技,若想拓印,需支付积分。”

  万法堂的管事长老在查了太初的弟子令后,放了行。

  “多谢长老。”太初恭敬的给管事长老行了礼。

  太初有两块弟子令,一块是她现在所用的,弟子身份记在隐空名下,因此待遇和其余亲传弟子差不多。

  另一块,也不能说是弟子令,该是老祖令,所拥有的权限就大很多,弟子所需要用到的积分什么的,对老祖令来说都不需要。

  只是太初想着用老祖令或许太高调,平日里就只会用普通的亲传弟子令。

  至于积分什么的,每个月有十分的低保,攒了这么多年也有七百多分了,只是用在拓印万法堂的玉简上,还是够用的。

  堂内因用了明瓦,是以不需要掌灯,也勿须放置夜明珠一类的照明物就已经很亮堂。

  一层大多是各类杂学及炼气期修士会用到的基础灵技,二层则是筑基及金丹期适用的功法及灵技,三层为元婴到出窍修士适用。

  通常到元婴后,就可以在宗门挂个长老的名头,也就可以去另一座阁楼寻找自己想要的各类法门。

  所幸太初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一层上。

  而在修真界,纸张唯一的用途大概就是在小话本上,至于各个宗门和家族的资料记载,主要用的还是玉简。

  使用方式非常简便,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将玉简贴在眉心处即可。

  玉简内所有的内容都会用精神力传输的方式瞬间展现在识海里。

  相较于纸张,玉简唯一的缺点大约就是有使用次数的限制。

  不过这种知识的传播方式让太初很感兴趣,很快捷啊。

  如果能研究出原理,将这个模式改良后复制到上一世所在的现代社会里,岂不是会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