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我在皇宫当太监>第36章 即日处死

  激怒,失和

  第二日早朝结束,太极殿的屋子内一片寂静。

  皇帝正在批阅奏折,云时正在屋子内候着,随时伺候。

  戌时刚过,殿外便传来声音,皇帝头也不抬地道,“出去看看”

  云时应声走了出去,是神武门的侍卫到了,见云时出来便上前禀告,“公公,各藩王府的左长史到了。”

  云时进到屋子内禀道,“陛下,神武门来报,诸位藩王府的左长史到了。”

  “让他们进来吧。”皇帝抬头道。

  云时应声出去了。

  一刻钟后诸位左长史齐聚太极殿,在殿内躬身请安。

  既然是一起到的,不好问什么话,且也不是问话的时候,皇帝只是关心了几位侄子的身体,又赞了几句便叫这些人退下了,但唯独留下了南王府的左长史和南王幼子。

  自进殿后,小孩子就老实地跟着磕头,接着安静地站在左长史身边,看着是个安静的孩子。

  皇帝朝着他招了招手,小孩往前走了几步,又跪下了,“颜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起来吧,颜安这一路可还安稳?”

  颜安摇了摇头,“不好,外面的客栈很破,还有狼叫,叔爷爷我可以住在皇宫吗?嬷嬷说皇宫最安全。”

  这一个称呼直接让皇帝愣住了,他还没当爹呢,这就先当了叔爷爷?不过这辈分也没错,他也不好和一个孩子计较,便道,“好,让云时带你去安置。”

  颜安露出笑脸,“颜安谢过叔爷爷。”

  云时带着人往外出走,在门槛处颜安拉着他的手小声道,“叔叔我早上没吃好,一会能要点东西吃吗?”

  云时差点栽倒,凭什么自己比皇帝小一个辈分,这是哪里的规矩!!!

  但是面上却露出了极为和蔼的笑容,“能,奴才一会儿就叫人给殿下准备。”

  “嗯,谢谢云叔叔。”

  屋内剩下了皇帝和左长史二人,皇帝皱着眉头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先斩后奏?”

  左长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臣有罪,还望陛下责罚。”

  皇帝轻哼一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左长史也颇有些一言难尽,“回陛下的话,臣奉南王之命前来为陛下贺寿,出了南王的封地走了两站地便被王妃派人追上了,留下了小殿下和一个嬷嬷,说了一声安全送到京城就离开了。臣也不晓得到底是为何如此。”

  皇帝想了想道,“这是你们南王第几子?”

  “这是王爷的嫡幼子,第六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嫡长子于去年病故了。”

  说到这里皇帝摸清了些头绪,摩擦着手中的扳指接着道,“那个嬷嬷呢?”

  “嬷嬷年岁大了,路上颠簸,没了。”

  “行了,下去吧。颜安那里便留在宫里,你一定会将他的行李送来。”

  “是”

  …………

  小孩子就是个磨人精这话真是不假,在宫内呆了两日小殿下也熟悉了,性子也活泛了,每日来到御前闹腾皇帝。

  “叔爷爷这个椅子可真好看,叔爷爷这盘糕点也好看,能吃吗?颜安想吃。”

  “叔爷爷?叔爷爷?”

  甚至大半夜哭着喊着说太黑了害怕,要和叔爷爷一起睡。皇帝心软留下了,可这孩子半宿半宿地不睡觉,皇帝一气之下威胁道,“你再不睡觉,朕就把你送回去。”

  man家汤圆

  颜安吓坏了,急忙闭上了眼睛,许是闹得晚了,一会的工夫就睡了。

  皇帝就叫人给送到偏殿去睡,他有些不习惯同别人同床共枕。

  颜安从偏殿醒来也不哭不闹,接着跑到正殿冲着屋内喊,“叔爷爷,景安能进去吗?”

  皇帝每天和小孩斗智斗勇,云时可不爱和孩子接触,他便借口安排万寿节跑去内务府躲清闲了。

  ……

  万寿节前一日的早朝,皇帝当朝下了封赏的圣旨,“赵地救驾有功,封为内大臣,兼任领侍卫内大臣,暂领皇宫侍卫。”

  赵地上前,“臣接旨,谢陛下隆恩”

  有了这道旨意从明日开始,赵地就可以上朝了。诸位大臣见此旨意已下,知道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且皇帝还算有理智,只是封了内大臣,那就证明领侍卫内大臣的职位皇帝并没有打算由他担任,大臣们便没再出声阻拦。

  紧接着,皇帝又叫云时宣第二道圣旨。

  云时从小春子的手里接过第二道圣旨,他拿着圣旨的手还有些颤,这道圣旨是他看着皇帝写的,圣旨一出那怕是会掀起腥风血雨。

  云时打开了圣旨,“罪人慕景柏,心怀不轨,逼宫谋反……即日处死。”

  此圣旨一出,不出云时所料,殿内一片哗然。

  最先站出来的依然是于大人,于大人躬身道,“还望陛下三思,理王毕竟是陛下的侄子,先帝的孙子,陛下此举太过冷血,恐遭天下人非议,还望陛下三思。”

  皇帝没说话,面上也没什么表情,众人看着猜不出陛下的心思,心里犹豫着不知道要不要进言。

  众人犹豫的功夫,杨丞相站了出来,“陛下,于大人所言有理,此乃先帝之孙,凌王之子,若是如此诛杀怕是遭天下读书人的非议啊,恐引发朝堂之乱,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听着轻哼一声,起身离开,只走了两步便听到身后传来了异样的声音,他转身看去,瞳孔微缩。

  大殿内,以杨丞相为首的诸多大臣跪在地上,“求陛下三思。”

  云时跟在皇帝身后也看了过去,屋内众人跪了大半,其中为首的几位大人只于大人和赵地没有跪,剩下的便是站在大殿门口位置的,想来是官职较低的人。

  云时对他们的行径有些费解,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诡异的想法,不会是凌王没死,他们怕弄死了凌王的儿子被报复吧?不过随即他在脑子里否了这个想法,应该不能,要是凌王还在早就攻进京城了,不会等到现在还不动作,那这些大臣们是为了什么呢?

  而一旁的皇帝神情也恢复正常,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心中自嘲。

  在自己初登帝位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场景,那时他年岁不大,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景,且先帝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多听这些大臣的意见,莫要擅自做主,当时他慌了神,不知该如何处理。

  还是太后带着他安抚诸位大臣,事件才得以平息,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太后垂帘听政,

  第二次发生在太后离世,他再一次亲政的时候,下达了几条政策,再次被诸位大臣以这种方式驳回。

  不过十年的功夫,大臣们故技重施……

  皇帝突然笑了,“哈哈,好,跪得好,想跪那便跪下吧。”撂下这句话便大踏步离开了。

  云时跟在皇帝身后不敢作声,皇帝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嘴角含笑,但脸上的表情却异常渗人,仿佛有无形的威压萦绕在他全身,直到那一刻云时才意识到,自己面前的人是皇帝,一个货真价实的皇帝。

  皇帝进到太极宫,慕颜安在偏殿见到人回来了,高兴地朝着这个方向跑了过来,可是到了近处似乎是察觉到皇帝心情不好又紧急刹车,在皇帝两步远处停了下来,脸蛋还因为紧急停住抖了两下。

  躬身请安,“参见陛下”

  皇帝沉声,“有事?”

  慕颜安脑袋晃了几下,磕磕巴巴道,“想,想自己用早膳”

  皇帝嗯了一声,慕颜安谢了恩一溜烟跑回了偏殿。

  皇帝回了太极殿也要准备用早膳了,饭桌上,皇帝福至心灵嗤笑一声,“年纪小倒是能看出火候,知道躲着朕,可见是朕脾气太好了……”皇帝说着而不知又想到了什么嘴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

  云时不敢应,只低头为皇帝布菜,但心里却是点头,皇帝确实脾气好,前几日小孩子那么闹都没将人赶出去,要是换成自己怕不单单赶人,还得揍人了。

  不过这小孩子确实有眼色,这一整日都没来正殿,据小春子说,这小孩子在屋里也是老老实实地玩,没发出一点动静,果然这皇家出去的小孩子哪有笨的。

  而这边皇帝中午午睡过后继续坐起来批折子,甚至还叫云时上了两盘点心,想来也是恢复好了心情。

  第二日万寿节,皇帝取消了早朝,按照往年的规矩,于太和殿召见诸位大臣,且在此设宴。

  殿内的位置都是按照官职排好的,大臣们进来后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依次坐好。待到了时辰,不远处传来了静鞭声。

  院子里原本三三两两,小声说话的,眼下都安静了下来,殿内的大臣也都起身,站在了桌前,躬身迎候。

  随着静鞭声由远及近,皇帝大踏步走进了院子,云时紧跟其后。

  皇帝在龙椅上坐下,方才同下首的大臣们道,“起吧”

  诸位大臣谢了恩,又坐了回去。

  龙椅所在的位置比殿内其他各处高了几个台阶,站在台上可以将殿内的情形尽收眼底,可谓是一览无余,但也因为这样才让瞄了一眼的云时心惊。

  这殿内居然还有空着的椅子,按照顺序者应当是杨丞相,户部尚书严大人,兵部尚书王大人和刑部尚书孟大人,这四位在朝中的地位可是不容小觑的,而今日可是皇帝的生辰,他们这都敢不来,这是疯了不成?

  云时不敢想,快速低下了头。

  一旁的皇帝也发现了,不过皇帝脸色未变,“赵地”

  “臣在”

  赵地不愧是武人,身体实在强韧,经过太医的治疗再加上皇帝赏赐的药膏,不过几日的工夫,身上的伤口就好得七七八八了,今儿就可以值守了。

  皇帝的目光扫过下首的几个空位置,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赵地躬身痛快答道,“几位大人昨晚受了风寒,难以起身,派了人向陛下请罪,人正在殿外候着。”

  皇帝没说见或者不见,只是同他道,“你身体刚好,就别守着了,下去安排一下,一会进殿内坐着。”

  “臣遵旨。”

  接着皇帝将目光落在了下首的大臣们身上,笑着道,“位置空着倒是显得难看,爱卿们便将这位置补齐吧。”

  皇帝虽如此说了,但是屋内的诸位大臣却没敢动,眼神纷纷看向吏部尚书周大人身上,在座的官员中,属他的官职最大了。

  周大人也感受到了这些目光,其实昨日他也收到了丞相的传信,不过他对陛下忠心耿耿,岂会与他们同流合污?这不忠心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尽管心里高兴,但是他面上还是露出了些为难的神情,最后在众人的目光催促下起身坐到了本属于丞相的位置上。而在其后面的大臣们也紧随其后地挪了位置。

  不过在其中还有了另类的,那便是于大人于大人紧皱着眉头,坐在椅子上不动的,同部门的自然是不敢越过他,但别的部门才不管那些,直接坐到了人前头,屋内的椅子这才算是坐满了,至于最后面剩下的那几个,李嘉派人给撤下去了。

  大臣中大多是希望依着这次机会朝廷之上可以大洗牌,几位大臣占的位置太久了,他们没有升职的空间,可其中却有人犯起了难,那便是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

  二位大人心中这个愁啊,真真是昏了头了,也不看看今儿是什么日子,万寿节啊,可是陛下的生辰,就算是别苗头那也得换个日子啊,再说了陛下已到了而立之年,哪能受他们摆弄,皇帝昨日的态度就更明显了,这是不想再受老臣拿捏了。

  再者说诸位藩王的左长史都在呢,这不是明摆着让人看笑话么?君臣失和,这可是乱朝的前兆啊,若是藩王得了这消息那还能坐得住么……

  不过担忧之下更多的还是庆幸,还好他们头脑清醒,今儿来了,无功即为无过,这位置又能再坐个几年了。

  二位尚书对视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在座的几位藩王的左长史却比两位大人想得多,他们原本只以为这是趟苦差事,但没想到有意外收获,“君臣不合”这消息传回去了,这可是个大功劳,但是首先他们得有命将消息传回去啊……

  皇帝见殿内所有人都坐好了,目光从这些人的脸上扫过,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嘴角微微勾起,“开始吧”

  随着皇帝的声音落下,殿内的大臣们正襟危坐。

  吏部尚书周大人站了起来,走到大殿中央,面向皇帝跪下,手中捧着寿礼单子。

  云时上前接过,站在下首喊道,“吏部尚书进万寿南极星图,蟠桃献寿图万寿玉杯,长寿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