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先花一个亿[快穿]>第28章 傻白甜继承人

  施诚发的地址长长一串, 不用查也知道是个偏僻落后的贫困山区。

  陈秀婉把地址转发给助理,交代几句后,冲施诚笑了笑, “知勉要是对做慈善有兴趣,不如毕业后直接来帮我管理基金会吧。”

  自己这个侄子性格单纯天真,从小的教育环境,让他保留着一股天然赤诚。

  这样性格的人,把他放进陈氏集团这种环境,就好比把一头小羊羔送进了群狼环伺的斗兽场,眨眼间就能被撕得连渣都不剩。

  哪怕侄子姓陈, 也顶多让人下手的时候不那么狠绝。

  陈氏集团是陈家的产业, 但也不完全属于陈家个人的,陈氏集团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其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就连她有的时候都有些应付不过来,稍稍放松一点儿,都容易中别人的圈套。

  壹心基金会是个单纯的慈善组织,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最适合交给侄子这样心性的人去管理。

  “谢谢姑姑, 只是我离毕业还早, 还没想好毕业后要做什么。”

  陈家的亲情关系在豪门世家里倒是难得的干净温情,只是他有自己的任务, 壹心基金会不适合他。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为时过早, 等他把手上的梦想社团给盘活, 不用自己提, 原身的姑姑和爷爷都会为他考虑周全,给他铺一条最合适他的道路。

  一旁的陈爷爷看到孙子低头一笑的样子, 似乎又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儿子,眼底带了几分伤感。

  “行善积德是我们陈家祖祖辈辈的家训,知勉有这份心就很好。不过,既然要做善事,干脆就多做一点儿,秀婉,让你基金会的人联系一下那边的县政府,就以知勉的名义,给那边县下的贫困乡镇各建一所中小学,再给每个学校配套建一所图书馆。至于知勉同学的那个村子,再给他们修条路。”

  这么一算的话,就得大几百万打底。

  陈家自然是不缺这点儿钱,捐也就捐了。

  只是陈秀婉非常了解自己的父亲,鲜少有这么感性的时候,大概是又看着知勉想起了早逝的弟弟吧。

  陈秀婉眉间微蹙,“爸爸,我知道了,我会让人全程跟进的。另外我会再联系本地书商,再给他们捐点儿书。”

  行善积德虽是陈家的组训,但自从弟弟弟媳妇意外去世后,陈家每年的慈善支出,要比往年多了数倍。

  其中缘由,不必细说。

  *

  陈秀婉是个做事果决,雷厉风行的人,训练出来的员工也是这样的性格。

  尽管这是个周末,壹心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还是联系到桐县县政府,次日上午十点钟,县政府的对公账号上就多了一笔千万助学捐款。

  桐县地广人稀,多山少水,经济发展一直十分落后。

  县城的经济面貌,还是二十年前那副样子。

  除了主干道用上了柏油路,其他都还是灰扑扑的水泥路面,年数越久,干裂凸起都是经常的事。

  县里穷,别说这些基础建设了,就连学校,整个县加起来也不超过十所。

  桐县下面一共六个乡,唯一的高中在县城,最好的初中和小学也在县城。

  剩下的名额平均下来,每个乡甚至平摊不到一所学校。

  县里早就有心给乡里建设中小学,不指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为社会添砖加瓦,至少得完成个九年义务教育,能认字算数。

  可钱从哪儿来是却个大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在这种时刻,壹心基金会的这笔千万捐款,对整个桐县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甘霖。

  明明是个大周末,县政府的会议室里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学校在哪儿建,怎么建,光着两个问题就吵吵了一上午。

  好在这事老早就有计划,县里说服了这个,安抚了那个,才终于把文件签出去。

  从会议室里出来,每个人咧着一口大白牙,比过年还高兴。

  县里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在选址地区拉上横幅,准备动工建设。

  桐县太平乡石子村,村里唯一通往乡里的路,是条一米窄的土路,村里出行的交通工具,大部分都是靠双脚,条件稍微好一点儿的人家,才能用的上黑白带杠的自行车。

  明明已经是21世纪,但整个村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几十年前的一样。

  这天大清早,村口有了动静。

  村民们凑热闹似的跑过去看,发现村口的土路上居然开着一台挖土机,村领导班子全都齐聚现场,场面比过年还齐整。

  来得晚的村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经人一解释才知道,他们石子村居然要修水泥路了!

  这可是个好消息啊!

  只是不等他们咧起嘴高兴,另一个更重磅的惊喜再次砸到了头上。

  “什么?乡里要建小学?”

  “县里发财了?真要建啊?”

  “整个县就咱们乡没学校,娃儿们想念书还得跑到别的乡去,光来回走山路就得花三四个小时。要是真能建起学校,这路再一修好,娃儿们上学可就轻松了。”

  村民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几乎要盖过挖掘机的轰鸣声,热闹看过,村民们就开始兴冲冲的往村里唯一一所能打电话的小卖部涌去。

  这么大的事,自然要给在外面打工的男人和娃儿们报个信!

  郑会望刚下课,斑驳掉漆的直板手机上就多了一条未接电话。

  熟悉的号码让郑会望神色一紧,以为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匆忙跑到楼道里,回拨了过去。

  听着电话里嘟嘟嘟的传呼音,郑会望不由得捏紧了手机。

  直到电话那头接通,传来熟悉的声音,郑会望才稍稍松了口气。

  只是郑会望还没开口,电话那头就先一步传来充满喜悦的声音。

  “望娃,家里要修水泥路了!还有乡里也要开始建小学了,明年就能报名,你妹子以后就不用起早跑山路去隔壁乡上学了!”

  听着电话那头家人高兴雀跃的声音,郑会望也露出了笑容,这的确是个值得高兴的事。

  *

  陈家书房,陈爷爷看过桐县那边寄过来的报纸,脸上露出浅淡满意的笑容。

  “新文稿写的不错,秀婉,你看看。”

  陈秀婉快速扫了眼,嘴角微扬,“水平不错。”

  国人生性内敛,向来喜欢做好事不留名。

  可要陈秀婉来说,做了好事凭什么不留名,不但得留名,还得好好宣传一番。

  虽然会被人部分人说成是作秀,但社会恰恰需要这种作秀。

  这不仅仅是一种正向引导,更是要让大家看见,去弘扬,从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陈秀婉看过报纸,有些惋惜:“知勉向来不喜欢出这种风头,否则这回好好宣传一番,对他将来进基金会也有好处。”

  陈爷爷睨了一眼女儿,给她出了个主意:“事缓则圆,趁知勉还在上课,你抓紧把事情办了。等知勉知道,也是之后的事了。他现在也不是小孩子,好好说,总能明白你的苦心。”

  陈秀婉怔了一秒,而后摇头笑了笑,“我知道了,爸。”

  别看她爸上了年纪,脑子却一如既往的灵活,在她依旧把侄子当成从前那个小娃娃看的时候,他爸已经能冷静分析利弊了。

  这就是她永远比不上她爸的地方了。

  陈秀婉当即安排人去做宣传,而当事人施诚,正在宿舍上网。

  宿舍里的另外三个舍友都没闲着,李成华在玩围棋游戏,周缘在煲电话粥,付尔戴捧着个手机,时不时发出轻笑。

  施诚看一眼舍友们换换眼睛,接着又去校园内网翻看优秀学生名单。

  这都是资源啊。

  *

  上了两天课,施诚收录的名单上已经有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名。

  其中毕业的人数占了30%,另外60%则是大四在外实习的学长学姐们,剩下10%是同届比较优秀的风云人物。

  施诚把名单给付尔戴看过,有两个付尔戴还认识。

  付尔戴指了其中一个人名,“这个我去接触,另外一个估计不差钱,家里也是做生意的,应该不会找咱们社团。”

  施诚轻笑一声:“别急着放弃,都接触看看,保不准人家想独立出来,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呢?”

  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从小经历优渥生活,让他们比普通人多了一分勇敢拼搏的心。

  拼搏过后,能成功的都是少数凤毛棱角的存在。绝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在家人的安排下,按部就班的继承家业。

  说不上哪种选择更适合他们,但年轻人么,最不怕的就是经历失败。

  同样身为富二代出身的付尔戴,非常能理解施诚的意思,他会心一笑,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

  下午课少,付尔戴就约了名单上他认识的两个人一起吃饭。

  施诚在食堂吃过后,就直接回了宿舍。

  付尔戴一时半会儿肯定回不来,周缘最近谈了女朋友,不到点宿舍里是见不到他人的,只有李成华,没事就弄他的围棋游戏,一待就是一天。

  宿舍里唯二的两个人,一个玩围棋游戏,一个做PPT,气氛安静非常。

  忽然,李成华的手机叮咚响了一声,两秒钟后,李成华的嘴里下意识的冒出两个非常不雅的字。

  “陈知勉!”

  李成华有些激动的把手机怼到施面前,指着上面的网页新闻,“这应该不是同名吧?”

  【某校大三学生豪捐千万,为同学家乡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虽然新闻里并没有放照片,但相同的学校,相同的年级,相同的名字,明显不会是第二个陈知勉。

  施成只扫了一眼,立刻就明白是谁安排的新闻。

  他也没否认,淡淡点了点头。

  不想李成华见他承认,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睁大了两倍,“没看出来,你才是咱们宿舍的隐藏boss!豪捐千万,我冲欢乐豆都不敢冲这么多!”

  李成华的家境其实也不错,父母都是大企业高管,家庭资产大几百万还是有的,但有这么多钱,跟捐这么多钱,性质是不同的。

  何况,施诚还捐的这么多……

  “老实说,其实我也有个梦想。”

  *

  晚上宿舍里的另外两个人回来,李成华同样兴冲冲分享了捐款新闻。

  见周缘露出跟他先前一样的表情后,李成华才满意的收回了手机。

  周缘:……

  “不瞒你说,我也有个梦想。”

  这话跟先前李成华说的一样,李成华听了忍不住发笑,肩膀几乎要抖成食堂大妈的手。

  付尔戴算是最镇定的,他早知道陈知勉不是一般人。

  不过一千万,还真是挺让人……嫉妒的,可恶的有钱人!

  先前还觉得有些为难的话,这会儿也觉得好出口了。

  “大四的蒋兴成跟人组了个游戏工作室,目前还在搭建场地,工作室的启动资金是蒋兴成跟家里拿的,租场地、置设备、人工支出开销,花的不剩多少。咱们要想掺一脚,拿份额,头笔资金最少得投五十万。”

  “有计划书吗?”

  “我已经让他回去写了。”

  施诚嗯了声,“计划书你让他直接发我邮箱,没问题的话,你再去跟他谈,另外一个呢?”

  施诚和付尔戴说的入神,根本没注意到一旁李成华和周缘怔楞的眼神。

  不是,明明每个字他们都听得懂,但为什么组合在一起,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呢?

  他们不是大三吗?怎么这两个人的进度,好像坐上了火箭筒,一下子从校园跳到了商业合作。

  ……

  周缘不甘吐槽,“你们确定是在说梦想社团的事吗?怎么我一个字都听不懂了!”

  施诚和付尔戴默契的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如出一辙的笑意。

  在弄清楚梦想社团的内容和运作方式后,李成华和周缘抿紧了嘴,不约而同竖起了大拇指。

  “牛,还是你们牛。”

  “这要是运作的好,你们也不用找实习了,直接自己开投资公司得了。”

  梦想社团的内容性质,不就跟投资公司差不多么?

  只不过梦想社团还兼职做慈善,更人性化而已。

  “看你们俩这样,我也得抓点紧了。”

  “啊,为什么我就不能当条咸鱼!躺平使我快乐!”

  李成华和周缘一前一后的感叹着,施诚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好为人师的指点什么。

  别看俩人嘴上说着好像一个个都是普通咸鱼男大,但私底下谁都没有闲着,各有各的努力方向。

  捐款新闻很快传进校园,大学里不少同学都知道他们学校有个富家少爷豪捐千万的事情。

  不认识施诚的人,顶多是羡慕两句,感叹一下有钱真好。

  认识施诚的人,反应就显得多元化一些了。

  不过再多元化,也无非是三种情绪:羡慕、嫉妒、恨,而刘明路应该属于嫉妒和恨都占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