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历史军事>枭臣【完结】>第1137章

  射程二三十步的喷焰弩与散弹射程四百米到六百米、实心弹射程一千米到三千米的伏火弩,这之间要跨越的鸿沟太大了——

  军械监在七年前最早试制的伏火弩原型,射杀距就达到三十步。

  射杀距仅有三十步的伏火弩,除了在守城垒时能发挥出一些作用外,在正面交锋的战场上,还远远不能取代一百步射杀的步弓及臂张弩、一百五十步射杀的蹶张弩、二百五十步到四百步的床弩的地位。

  可以说,前朝宫中所传的喷焰戏差不多就将伏火弩的原理说透,伏火弩的原型也早在七八年前就试制成功。

  但是,就是在伏火弩试制成功之后,军监械这些年来上面投入的资源,也不下于打一场荆襄会战,无非就是开发威力更强的火药,制造能承受更强爆炸压力的膛管,不断提高膛管跟弹丸的加工精度,开发配套的瞄准及野战行军技术——这一系列技术的发展,都赖于淮东技术体系的整体发展,这是用数万人、十数年时间堆积出来的,怎么可能叫燕虏短短三五个月时间里超越过去?

  淮东军甚至在前期高强度、高密度的演射中,初步发展出伏火弩水陆军战术,并培训出第一批炮兵指挥官及合格炮手来。

  望镜提前装备到旅营,可以说是为列装伏火弩做准备;仅发火装置在短短六七年里,就更新了三代技术,从早期的火棒、火门、火绳,一直到此时使用燧石击火的装备,才算是勉强人意。

  甚至在优先发展单人型伏火弩(火枪)及重型伏火弩(火炮)上,淮东军内部也曾有分歧,最终还是林缚大手一挥,确定优先发展火炮。

  四斤伏火弩,膛身仅重四百斤,装备上牵引车,用骡马拖拽,能很好的随步旅进入地形复杂的战场。四斤伏火弩,一次能发射六十枚铅丸,形成的弹幕能对三百米外的人马造成有效杀伤,至少在资源有限的早期,发展火炮更能显著的提高淮东军的战力。

  如今军械监炮厂,每月最多能铸八十门轻重型火炮;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加上早期生产的火炮,淮东水师及陆军列装的轻重型火炮,已经有一千二百余门;其中两支新编特混舰队,各列装轻重型火炮四百八十门。

  相比较之下,登海镇师才装备三个战弩营,轻重火炮不足二百门,已经算是火力小的;而凤离、淮阳两军七个镇师,眼下总共才装备二百门火炮,还只要主要依赖传统的战械进行作战。

  这时听得燕虏成功的试制出能射杀二十步人马的喷焰弩,高宗庭等人怎么可能会有动于衷?

  “中原丁口亿万,便算是万里挑一,也能挑选出好几千个才俊来,关键还是我们的脑筋要能打开,不能循故守旧、顽固不化,”林缚淡淡一笑,又与石凤台说道,“北伐在即,伏火弩应能大展神威,但你们不能懈怠啊,争取在西征之前,使伏火枪也能列装营伍……”说到这里,林缚蹙着眉头,对带有后世记忆的他,多少觉得伏火弩、伏火枪这样的说法很别扭,跟高宗庭等人商议道:“这伏火枪听上去也别扭,是不是就直接叫火枪得了;伏火弩也可以改称火炮?”

  当世,“炮”作为“火炙”解,宋浮、高宗庭等人听林缚说“火炮”一词,其实更是别扭。不过,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实在没有什么好争辩的,无非是定个标准叫世人好称谓罢了,林缚如此说,众人便都称好。

  林缚又与石凤台说道:“火枪一事要抓紧啊,不然西征的后勤之事,压力会很大。”

  收复燕京,燕胡残部往西北逃窜不是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甚至都未必能在渭水平原歼灭陈芝虎部,军部要考虑到往西、往北,在辽阔的草场及大漠继续剿残敌的情况,那时就会面临严峻的后勤考验。

  唯有火枪列装之后,步旅的铠甲能轻型化,才能极大的减轻后勤的压力——千百来,中原除了少数鼎盛王朝外,绝大多数政权难以对西北广袤地实施有效的控制,严峻的后勤问题,绝对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

  这时候杨释率参谋将官团,步伐划一的行到检阅台前,高声请令:“靖海水师新编第一特混舰队,入港列队完全,请主公检阅,指示离港作战之军令……”

  林缚振声回道:“着令靖海水师新编第一特混舰队离港赴敌前作战,望诸将士英勇作战,报效国家……”

  杨释转身朝向参谋将官团,拔出指挥刀,沉声呼喝:“英勇作战,报效国家!”参谋将官团及周遭甲卒皆齐声呼喝,很快港口外的战舰也响应的发出嘹亮的鸣笛声。

  在码头外围观的人群,听到作战令发布,虽然还不知道清楚这支舰队将奔杀何处,但无疑是揭开战争的序幕,心眼透明的人,当即就欢呼起来:“王师北伐了,王师北伐了……”

  战前检阅十分简短,林缚当场签置作战令,杨释率参谋将官团乘小艇登上旗舰之后,就打出请求出港启航的旗号,林缚轻吁一口气,与身边诸人笑道:“北伐之战就这么揭开序幕,是不是有些冷清了?”

  宋浮、高宗庭等人皆是一笑。

  为行北伐事,林缚仅仅将宋浮、孙敬堂等人从江宁召来海州,临时编入北方统帅部,完全没有为北伐进行总动员的架式,叫人怎么能想信新编特混第一舰队的离港,实际上是已经揭开北伐战事的序幕?

  以往军部不断加强长淮军,只是使河淮防线局势紧张,但江淮腹地依旧难以感受战争将临的紧张气氛——当然,新编特混第一舰队离开海州之后,林缚又迅速签署戒严令,从四月一日起,开始对江宁、海州、徐州、寿州等城实行无限期的宵禁戒严,才真正使得内地的形势陡然紧张起来。

  与此同时,林缚早前签署的诸多动员也于四月一日正式生效,海州、庐州、寿州、随州等地的屯卒将从四月一日起,正式组成十六个新编旅,分别开拔到南阳、徐州、沂州、海州等近敌防线上协助主力镇师作战;同时又使弋江、黄州、江州、袁州、上饶、崇州、明州、晋安、泉州、夷州等地的屯卒,于四月一日正式组建二十四个预备旅,仿佛平地拔起似的揭开北伐的序幕。

  ※※※

  高丽邵城县位于汉江南口,距高丽国都汉阳城不足百里,又北守汉江口,为名符其实的汉阳门户之地。

  邵城位居汉江湾的腹心,实际即后世的韩国仁川市,虽临海,但外围有贺津诸岛环护。诸岛与陆地之间的海域,礁石错综复杂,水浅而朝差大。一到落潮之时,大片的海滩露出来,能通行的水道又是低潮区,使得吃水深、不熟悉水路的船舶进来动辄搁浅。

  海东行营军虽有战船之利,在东海上纵横无敌,但早期不利于高丽沿海复杂的水文情况,屡屡在近海给高丽水师击破,吃了不少亏,以致海东行营军后期以封锁高丽沿海为主,极少进入岛礁区与高丽水师近舷肉搏,登陆袭扰就更少发生。

  故而邵城由于独特的水文地理条件,以及门户形势,成为高丽水师在汉阳城西的主驻港,保护汉阳及汉江口不受淮东水师攻袭。

  天命七年,叶济白石率部支援高丽,就主要驻守在邵城。

  除了从西侧翼屏蔽汉阳不受海阳军及淮东所属的海东行营攻击外,叶济白石也有意进一步将高丽水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使将来燕京发生什么变故,他从邵城海舟赶回燕京,要比走陆路迅速得多。

  四月二日,高丽邵城,还没有感受到战争将临的紧张气氛。

  燕京将作司使工官携喷焰弩来邵城,叶济白石与高丽平淮水师主将催权臣到城西的校场观看喷焰弩演射。

  叶济尔使将作司工官到诸军演试喷焰弩,是要诸军警惕淮东军可能新近装备营将的新式战械伏火弩——看着喷焰弩在二三十步内,发射散弹将数具人马偶打得面目全非,催权臣等一干高丽将臣皆咂嘴叫奇:“此弩看似射程不远,但用之守城或水战,必有奇效……”

  催权臣在高丽堪称是名将级人物,海东行营军在近海与高丽水师作战屡屡吃亏,便是折在催权臣的手里——催权臣认识到高丽水师与淮东在战船上的差距,故而尽量避免远海作战,而是利用近海岛礁的复杂地形,诱淮东水师战船进去接舷作战,屡屡得手。

  淮东早初在高丽战场上给高丽水师缴获去的几艘大型战船,也都是折在催权臣的手里,也撑起催权臣在高丽的水师名将之名。

  叶济白石心想催权臣还是有能耐的,这喷焰弩看上去射程不远,但一次发射十数二十几粒散子,战船的甲板相对狭窄,七八枝喷焰弩同时发射,就能在接舷时将敌船甲板全部覆盖,这比一队弓弩手近距离射箭的效率要高得多,毕竟在战船上,就算有更多的弓弩手也排不开。

  想到这里,叶济白石就有些后悔。喷焰弩道理简单得很,要是叫高丽人学过去,叫高丽水师籍此壮大势力,以后怕是难以制约。

  当然,叶济白石对喷焰弩用于步战却不甚在意,二三十步的射杀距离太短了,虽说弹丸对皮甲有一定的洞穿力,但射不透铁甲,也射不透大盾,二三十步的距离,甲卒持大盾一涌而上,持焰弩兵必给杀得大溃。

  “持喷焰弩,一定要先占扰有利的地形,”叶济白石不想叫催权臣专美于前,也发表议论道,“故而有城及水战有用,步战则拙。邵城这边警惕着,不叫敌军诱出去,管叫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

  催权臣眉头微蹙,高丽视北燕为宗主国,叶济白石又是北燕皇帝的长子,他率二万马步军来援,高丽国相左靖就迅速委命他总揽高丽西线军务,催权臣等一干高丽将领,都要受他辖制。

  叶济白石在燕京就以脾气大而闻,对叶济罗荣、叶济多镝等一干王公重臣,都不会时时有好脸色,对催权臣等一干属国臣子,怎么会有好脾气?不过叶济白石大权在握,特别是在邵城的两万马步军皆是忠于叶济白石的沮渠部精锐,催权臣等人只能隐忍的受他。

  北燕三个月试制出喷焰弩,而淮东制伏火弩少说有三年时间,伏火弩与喷焰弩水平之高下,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叶济白石说这种弩“步战则拙”,多少有些轻浮了。

  催权臣正思虑喷焰弩要如何才能用于水战,只是他满心考虑接舷战的情形,却不知道火炮的出现,将彻底革新海战战术——这时警钟突兀的长鸣起来,急促的警钟,打在叶济白石、催权臣,叫他们心头一悸,但见西面贺津岛方向狼烟腾起,示有大股敌船从西翼海域接近。

  催权臣与叶济白石面面骇然相望:海东行营军在牙山的水师并无大动静,大股敌船从何处而来?莫非是靖海水师在海州的主力船队来袭?

  卷十二(终卷) 定鼎 第62章 临战

  罗文虎随济州都督、海东行营军参谋军事陈恩泽,登上靖海水师第一特混旅的旗舰,新造的战舰隐隐有桐油味散发出来。

  荆襄会战之后,拖了近两年半时间,才正式揭开北伐战事的序幕,罗文虎也好奇一艘造价能抵一个旅级战船编队的新式战舰,到底会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