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乱臣贼子【完结】>第76章 令牌

  回到清月小筑,元羡发现温谧不在,只有小施在。

  他问温谧去哪儿了,小施摇头,说不知道。

  元羡左看看右看看,还想着让温谧帮着说点什么呢,要不然自己笨嘴拙舌的,怎么拉拢赵冲?

  “小施,要是待会儿温副将回来,你让他赶紧来找我。”元羡对她说道。

  小施应了一声,便上前来给元羡和赵冲倒茶。

  元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过后,才问道,“赵郎中是什么时候到刑部的?之前似乎从未见过。”

  “回殿下的话,微臣是三个月前上任的,之前是刑部司门司员外郎,微末小官,不足挂齿。”赵冲礼貌地笑笑,举手投足之间,全是克制、本分。

  “刑部各司员外郎有数人,赵郎中能得到提拔,一定是有过人之处,何必妄自菲薄?”元羡闻听此言,对他有点儿刮目相看。

  刑部难不成是无人可用吗?

  还是说,赵冲真的有过人之处?

  所以,他才能在刑部上下为太子求情时,不仅能全身而退,而且,还能高升。

  刑部有背景、有能力的人肯定是有,不过,为何偏偏是他呢?

  看他的面相,不过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毫无算计心机。

  难道,这是父皇的意思?

  只是为了提拔人才而已?

  赵冲被元羡夸赞得有些不好意思,赶忙说道,“殿下过誉了,微臣只是运气好。”

  “运气好?”元羡头一次听说升官是靠运气的,难道,他是指刑部上下为太子求情的事吗?于是他试探着问道,“赵郎中何出此言?”

  “七殿下或许有所不知,刑部几个月前出了些事情,受牵连的人众多。微臣也就是运气好罢了,否则,这员外郎的位置,落不到微臣头上。”

  元羡沉思片刻,看来,他说的就是太子的事情了。

  难道他真是运气好?

  “不过,刑部如今形同虚设,微臣不过是个闲职罢了,管不了事。”赵冲笑着摆摆手,面上难掩苦涩之意。

  前两天听温谧说,如今张涵之正得圣宠,想来,查案、刑罚方面的事情,最近都是交给大理寺的。

  那么就现在来说,刑部确实可有可无。

  但是,元羡并没有把话说得太难听,而是安慰道,“朝中六部,缺一不可,没有什么形同虚设之说。赵郎中为朝廷,为百姓做的事,便不是形同虚设。”

  “殿下实在称赞太过,微臣惶恐。”赵冲赶忙起身行礼,脸上是肉眼可见的惊慌。

  元羡摆摆手,示意道,“赵郎中请坐,我实话实说,倒不是想给你负担。”

  “是。”赵冲微微欠身,随后坐下。

  与赵冲又聊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元羡却还没见温谧回来。

  不好再留人太久,元羡无奈只能让小施送客。

  将人送走后不久,温谧却神色匆匆地回来了。

  “温副将,你这是去哪儿了?”元羡上下打量他一番,见他神色匆忙,似乎有急事。

  温谧赶紧抱拳行礼,紧接着说道,“殿下,属下查到,申统领往西北去了。”

  “真的?!”元羡一听,欣喜万分,“真的吗?消息确切?”

  “千真万确。”温谧重重地点头,随后却神色忧虑道,“但是,申统领只带了三万精兵。”

  “三万精兵?”元羡发现温谧神色不对,问道,“三万精兵不足以支援?”

  “若是申统领部署合理,大概可以。”温谧并没有将此事说得太过于严重,“只不过,申统领带领着禁军乃是守卫皇城,为何要离开京都,赶往沙场?这一点,值得怀疑。”

  “只要是去支援的,我便放心。”话脱口而出之后,元羡却有一丝迟疑,“不过,申统领离京的事儿,为什么是保密的?”

  “这个……属下不知。”

  既然连温谧都没有查到,那就一定是另有隐情。

  不过具体是什么事情呢?

  看来只有等西北战场上的消息了。

  所以,这件事可以暂时放一放,紧接着,元羡说道,“今日,父皇病重,他命我和三皇兄近日共同处理政事。我怕太子得到消息会有异动,这些时日,你派人盯紧东宫。”

  “是。”

  “温副将,你知道蒋侍郎是三皇兄的人吗?”元羡还是想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毕竟,蒋月悟为人谦和,与他交朋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若是他的确是三皇子一党,那便只能桥归桥,路归路了。

  “属下不太清楚。”温谧回答道,“不过殿下,礼部在朝堂上不足为重。此次,吏部郭氏兄弟都在,您可以找机会与他们聊聊。”

  “尚书郭协和其弟侍郎郭嘉颉?”元羡之前听过他们的名号,他们兄弟两个,可谓是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要说目中无人不把皇权放在眼里,萧庭煦排第一,郭氏兄弟就得排第二。

  他们两个在吏部,几乎是横着走,无人阻拦。

  奈何他们嚣张至极,能力却实在突出,所以这些年,元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殿下,郭氏兄弟的站队,也基本上能代表六部。属下查到,赵冲之所以摇身一变成为刑部郎中,还是因为郭嘉颉在早朝上提了一句。”温谧解释道。

  元羡惊讶极了,“郭嘉颉有如此权利?”

  “郭嘉颉说的话,基本上代表其兄郭协。”

  既如此,那么他们并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了。

  要是自己贸然去找他们,会不会压根不受他们待见?

  “此事不急,得找机会与他们见面交谈。”元羡的心里有些发怵,面对态度格外强势的人,他的心里就不禁开始打退堂鼓。

  元羡摆了摆手,示意温谧要是没事的话先下去。

  温谧恭敬地抱拳行礼,转身离开。

  元羡喝下一口已经凉透的茶水,起身踱步到窗前。

  既然目前申子辛已经赶往西北,那么,困局应该很快会破。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萧庭煦会很快回京了。

  想到这里,元羡开心起来。

  今日的阳光依旧刺眼,投射.在湖面上,有些晃人眼睛,他背过身来,远远瞧见小施领着一名女子往他这边来。

  待走近了,元羡突然觉得这名女子似乎有些眼熟。认真回忆,那一日从京都出发时,在傅家的马车上见过。

  是申霓裳。

  她来干什么?

  在这个节骨眼上过来,难不成有要事?

  小施抬眼见元羡正看着这边,正要快步上前来询问是否要带人进来时,却见元羡对她做了个手势,示意她把人带进来。

  小施走到门口,侧身行礼,随后对申霓裳做了个“请”的手势。

  申霓裳微微点头,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优雅大方。

  “妾身申霓裳,见过七殿下。”她微微屈膝行礼,态度恭敬。

  “不必多礼,请坐吧。”

  “谢殿下。”申霓裳走到桌前坐下,抬起头,面色平静地看向他,却一时间没有立刻开口说话。

  元羡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对一旁的小施说道,“小施,茶凉了,去重新泡一壶来。”

  “是。”小施上前来,将桌上的茶壶拿走,转身离去。

  过了一会儿后,小施走远,申霓裳这才从袖间拿出一块令牌,放到了元羡面前。

  元羡扫了一眼令牌,令牌做工精美讲究,应该是宫里的东西。

  她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做什么用处的令牌?

  “这是做什么?”元羡疑惑不已。

  申霓裳浅浅笑着,不紧不慢道,“殿下,这是哥哥给我的令牌,说能助殿下成事。”

  听到此番话,元羡眉头紧锁,“什么意思?”

  他们兄妹两个,知道自己要奔皇位而去?

  “哥哥说的。”申霓裳微笑浅浅,让人看起来人畜无害,“令牌可以调遣皇城禁军,禁军只认令牌。”

  “禁军?”元羡一惊,“这给我做什么?”

  申子辛为什么帮他?

  难道是萧庭煦的意思?

  不可能吧?

  若是如此,萧庭煦为什么从没有跟他提起过?

  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听谁说,萧庭煦和申子辛关系好啊。

  “妾身在来找您之前,德公公已经向华清山庄各处传达了陛下的口谕。”申霓裳解释道。

  元羡云里雾里,在清方殿里时,也没说禁军归他管啊。于是疑惑地问,“父皇的口谕?是让申统领把令牌交到我手上?”

  “殿下理解错了。”申霓裳轻声细语的,态度很是温和,“哥哥是在离开京都之前,把令牌交给了妾身。那时候,哥哥并不知道陛下会病倒。”

  所以他把令牌交到自己手中,是为了让禁军替自己对付谁的?

  帮助他登上皇位?

  这么大的饼,怎么突然掉他面前了?

  元羡实在摸不着头脑。

  “从今日起,便是三殿下与七殿下共同理政。这会儿妾身将令牌送来,不是正好吗?”申霓裳依旧笑着,可是这话却说得含糊。

  正好什么?

  万一这是一块烫手山芋呢?

  况且,申子辛不是对元帝忠心耿耿吗?

  为什么突然帮他?

  将禁军令牌随意给予,要是被元帝知道,这难道不是人头落地的罪行吗?

  甚至,他一家老小都会受牵连。

  “是萧庭煦回来京都时,找过申统领议事?”元羡得问清楚,万一这是个陷阱呢?

  元帝才一病倒,禁军令牌就到了他手里,这论谁看,都是要谋逆的样子。

  而且,萧庭煦跟申子辛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

  值得申子辛冒这样大的风险?

  “妾身不知。”申霓裳思索片刻,最终摇头,“哥哥只说,令牌交到七殿下手中,殿下自然会懂。”

  元羡神色忧虑且疑惑,纳闷他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还是萧庭煦忽悠申子辛太厉害?

  居然连这样的东西都能让申子辛毫无顾忌地交出来。

  不过,这是禁军。

  皇城中,唯一的兵权。

  如今落到他手里,他到底该怎么利用呢?

  难不成,直接逼宫?

  似乎难以服众。

  还是说,申子辛猜到元帝离宫后,太子一定会有异动,所以,把令牌给他,让他平定太子一党的叛乱?

  这未免太未卜先知了吧?

  不过回过头来想,如今太子被冷落,或许自知无力回天。大概,申子辛是听到了什么风吹草动,知道太子会在何时生乱。

  所以,令牌才交给了他?

  “申统领没说别的?没个解释?”

  申霓裳摇头,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