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戏长风【完结】>第26章 困境(一)

  “还真就只来了一个人。”

  没出几日, 阡州南街贩卖人口一案便满城皆知,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 帝都直接下了旨意勒令速查, 并有刑部官员委以巡抚奉命来查。

  而徐家刺杀苏洛屿的消息, 却因为一场蓄谋已久的交易, 被牢牢锁在了徐家宅院,不被外人知晓。

  郭宣看着想斩但暂时不能斩的徐文袁和罗彬, 心里直窝火,毕竟万春楼贩卖人口一案和他两都脱不了干系。

  “阿城, 你说世子爷怎么就不让接着查了呢?”郭宣看着檐角铜铃,又气又愁, “连郡主都去亲自去会审中作证了, 但无论是万春楼, 还是罗彬他们, 谁都没有得到报应。”

  阿城正在练剑, 闻言自是明白郭宣并非真的想不通其中道理,而是不甘心

  ——眼下要同阡州合作, 就等于是要和罗家为首的世家合作, 所以无论什么事, 都不能影响到结盟。

  也正是因为要结盟,罗彬一方才在徐文袁刺杀苏洛屿后, 将其亲自绑来让苏洛屿处置,并连夜商榷结盟一事,甚至是求着苏洛屿结盟, 应下诸多对己方不利的条件。

  而苏洛屿一方, 也是为了促成结盟煞费苦心, 设下连环计,就等着对方自己着急撩火后跳进来,并在确定结盟后,在贩卖人口一案上无奈地选择暂时睁只眼闭只眼。

  可是,就算最终目的正确,就算未来能够昭雪,但那些因此案骨肉相离的家庭,那些被虐待惨死的孩子,却是活生生,血淋淋,生不如死,死不瞑目。

  “他们会得到应有报应的。”阿城语气笃定,问郭宣,“你觉得仲默会放过他们吗?”

  郭宣当即摇头:“那肯定不会,等时候一到,世子爷剐了他们都算仁慈。”

  “那好。”阿城侧身收剑,问郭宣,“既然事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不如关注当下,所以郭将军是否愿意与我去慈幼局帮忙呢?”

  郭宣闻言又伤怀了会儿,终是叹了口气,道:“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说走就走,很快到了慈幼局。

  因要安置贩卖案中孤儿,慈幼局此番正忙着不可开交,比平日里喧闹不少,罗彬为控场,昨日便让属下派官吏来此协助。

  不过这种费劲琐碎又不讨好的活儿,府衙里鲜少有人愿来,最后只来了个九品的通判知事。

  好在这名倒霉蛋虽经验不足,又毛手毛脚,但办起事来贼负责,贼用心,甚至还亲自抱起哭闹的小孩子哄。

  所以当阿城和郭宣赶到时,看到的就是散满院子的孩子们,或乱跑嬉闹,或惶恐哭闹,吵闹得不行,而那名通判知事就站在众多孩子中,同慈幼局的人安抚孩子,忙得满头大汗。

  “还真就只来了一个人。”

  阿城啧了声,翻身下马进去,帷帽白纱随风猎猎。

  郭宣在一片哭嚎中皱起眉,给自己做了一番游说,也跟着进去。

  “不知郭将军和城公子莅临,下官有失远迎!”

  慈幼局的人一看到两人,忙上前行礼,孩子们大多跟着做礼,但亦有些年纪小的只是好奇地看了眼阿城,便又接着哭自己的,闹自己的。

  里面休息的长吏匆匆赶出来,见状连忙示意属下让小孩安静。

  “不用拘谨于这些繁文缛节。”郭宣上前一把将长吏先扶起来,对众人道,“大家接着忙自己的就好。”

  说罢,便问长吏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但长吏哪里敢给镇远军的郭将军,还有世子爷的准世子妃派活?自是恭敬地请两人去堂里喝茶。

  郭宣正要拒绝,但阿城却朝他使了个眼色,他只得一头雾水地同长吏进堂,心道,阿城跟世子爷久了,怎么也开始神乎其神,卖关子了。

  还真是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

  “都是些简单事儿,自有下属们忙碌,不值劳烦两位出手。”长吏挥手让人奉上热茶,一脸阿谀奉承。

  正好一路喝饱了冷风,郭宣端起热茶便一口下肚,连个茶味都没尝出来。

  阿城则慢条斯理地端起茶,先是看了看茶水色泽,又闻了闻扑鼻茗香,才品了一口。

  不过,阿城只品了这一口,便放下了茶碗。

  长吏忙问:“可是这茶不符城公子心意?属下这就让人换一盏。”

  “不用了,不是这茶不好,而是太好了。”阿城语气偏冷,“如果我没猜错,大人这茶正是百两银子方得一斤的黄山毛峰吧?”

  明明隔着帷帽,但长吏却好似能感觉到阿城的凌厉审视,背脊莫名蹿上凉意,忙回道:“下官不懂茶,都是上面老爷们赏赐的,城公子见谅!”

  阿城自是不信的,看长吏面上的惧色,便将其中因果猜了个差不多。

  大概之前徐文袁捐过来的银两,被这些个官吏贪墨不少。

  郭宣见阿城不语,也大概猜到了,大骂一声就倏地站了起来,气势逼人,让面前的长吏吓得直接从椅子上跌落下来。

  “说!当时徐文袁捐赠的那笔银两,是不是你从中偷拿了?”郭宣上前,一把拽住长吏衣领,怒道,“你知不知道,邻近的黄州城郊难民连口稀粥都喝不上了!”

  长吏吓得哆哆嗦嗦,但还是坚持:“郭将军恕罪!下官真的不知这茶如此金贵!至于贪墨捐赠银两,给下官一百个胆子,下官也不敢啊!”

  郭宣看着满面油光的长吏,闻言心中怒火更甚,已然怒不可遏,干脆直接拔刀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砍了长吏头颅!

  随即,堂内惊呼一片,郭宣冲吓到脸白的小吏吼道:“把门关了,要让外面孩子看到,这刀你也免不了!”

  小吏忙关上门,将堂内外隔绝,然后跪倒在地。

  阿城只在一旁静静看着,显然是早有预料。

  郭宣冷静下来,瞥了眼尸首分离的长吏,叹了口气。

  “诸位不用怕,只有贪墨者才会丧命于郭将军的刀下。”阿城堪堪起身,望向剩下的官吏,“如若想要保全身家,鞠躬尽瘁才是正选。”

  才目睹了当场处刑的众官吏忙道:“谨遵郭将军和城公子教诲!”

  阿城不再多言,示意郭宣一眼,郭宣收刀回鞘,同阿城离开慈幼局。

  “阿城,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我会杀了那官吏?”郭宣走到半道,终于忍不住开口。

  阿城直言:“没错,我是故意让你见这官吏的。”

  郭宣哼笑一声,道:“行啊,都开始摆我一道了。不过阿城,你为什么要我杀那个长吏?毕竟他只是罗彬势力中毫不起眼的一缕,杀了他,除了让我泄愤,似乎没有太大用处。”

  阿城却摇摇头,指了指郭宣佩刀,笑道:“郭将军可别谦虚,你方才可是立了大功的。”

  郭宣疑惑:“我斩杀的好歹是朝廷命官,这不是明显给世子爷添堵?怎么还立功了?”

  阿城于是不卖关子了,直言:“让你杀慈幼局长吏,乃是借用你的身份一石二鸟。”

  “第一,你是镇远军主帅的裨将,宸王世子的家臣,杀了长吏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也就是让那群慈幼局的官吏在做事时估量一下自己脑袋,毕竟,黄州水灾来势汹汹,那边的孤儿弃婴即将往送往此处。”

  “至于第二,”阿城敛了笑意,轻叹一气,转身看向郭宣,“这是在为仲默考量,我想用你的这次鲁莽给对方卖个破绽,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变故埋下将计就计的可能性。”

  郭宣听到这里,先是震惊于阿城的心思缜密,高瞻远瞩,同时也不由心生警惕,甚至是畏惧。

  如若阿城有一天恢复记忆,那么无疑会是让他们难以对付的劲敌。

  郭宣下意识地握住了刀柄。

  作者有话说:

  注释:慈幼局:官办机构,用以收养弃婴等,历史上出现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