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世民喜欢大赦天下, 但其实要说起来,他也算属于历史洪流中极度重视法律的那种皇帝了, 不说别的,就凭他能以身作则,要求君臣上下奉公守法,甚至在意识到自己做错时不顾大臣们的劝阻,给自己下罪己诏,不徇私枉法,就已经秒杀一大群皇帝。

  由于前隋的□□和李渊刚从晋阳起兵时, 招募的士兵大多为平民百姓,因此李渊刚一登基为帝后便废弃了前隋法律,重新修订《武德律》, 所以李世民也算自小耳濡目染了百姓对皇权统治的重要性,对法律编撰也很上心。

  扶南星心里暗想面前之人不愧是六边形皇帝,各方面皆是全面发展, 无一处拉跨。

  就是可惜了这么好的皇帝修座避暑行宫的心愿盼了好几年都没盼到, 扶南星刚知道长孙无忌他们联手哭穷告诉李世民国库里没钱的时候,忍不住直接吐槽:“陛下, 你就宠他们吧。”

  “不过要说起来,今天既然提起这件事了。”扶南星顿了顿,干脆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我觉得, 咱们现在的法律的确是有些既不健全,也不完善, 还需要尚书省的礼部, 兵部,工部等共同修改编撰一番。”

  虽然现在的《武德律》和之前朝代相对比, 已经算是比较完善了,但却依旧还有很多缺点,比如李世民奉行“德治”,以德服人算是好事,但若无具体条文法律约束难免带些自我意愿,以及现在法律所维持的一些“八议”“官当”“收赎”等制度,都是在或多或少地维护了官宦权贵阶层的统治,这样便使量刑和立法所互相矛盾,造成法律形同虚无,上层人民例如之前的荥阳郑氏等横行于世的结果。

  李世民问道:“国师的意思是……要重新修撰律法?”

  扶南星点头道:“正有此意。”

  听到她肯定的回答,李世民瞬间心中大喜,其实他也察觉到了现在法律条文的不完善,早有修撰律法的意图,正准备告知尚书省将他父皇所修的《武德律》稍加改善,编写成《唐律》,没想到自己还未来得及言说这件事,国师倒是先提出来了。

  李世民道:“国师所言极是,朕亦有此意,不知您打算如何撰写?”

  说起法律这方面,她还真是不太了解,除了几部国家基本大法,就只记住了那些曾经背过无数次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句子。

  她想了想,开口道:“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律在官员和百姓面前应该一切平等,机会公平,大家一起共创社……”

  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差点没收住闸,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几乎要脱口而出,她连忙住嘴,现在这个年代说这些的确有些早。

  李世民:“国师说的妙啊,短短十几个字就将法律的精髓全部概括,朕佩服,佩服。”

  扶南星扶额掩饰自己无奈的神情,她甚至都想实在不行给陛下几本政治书吧。

  “房卿,杜卿,你们二人身为尚书省左右仆射,接下来就带着各部侍郎尚书一同协助国师修撰新的《唐律》吧。”

  兵部尚书李靖疑问道:“陛下,这修撰律法应是礼部的事,为何要我们兵部工部等共同参与?”

  李世民望了望扶南星,她解释道:“律法并未只和人力百姓有关,例如你们的《国防法》,《军人烈士保护法》《武器法》,还有工部的《自然保护法》,户部的《人口生育法》……等等。”

  她接连说出数个法律,听得满殿众人瞠目结舌,脑袋直迷糊,活了这么多年他们第一次知道森林,海洋,甚至山上的动物都能单开一本法律保护。

  李靖:“陛下,国师此举的确是好意,只是现在晏王在打渤海国那边,兵部将大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抽不出人手了。”

  长孙无忌:“礼部和户部在筹备新科举一事,也抽不出人手。”

  殿中诸位大臣也不是不想修法,他们比谁都知道若是能撰写出一部功能完善的法律将会是名垂千古的好事,只是现在国事实在繁忙,他们都抽不开身来。

  正在李世民纠结不知道找谁来办这件事时,有人建议让门下省和中书省的官员来办此事,相比尚书省,他们确实政务不算繁忙,对于这个提议李世民很满意,于是便点头同意,又商讨了些别的公务,这才散会。

  其他二省的官员还不知道自己的清闲日子要到头了。

  回到国师府,扶南星便开始了埋头苦干,她也知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这个道理,于是打算这几年先按照刑法,民法典,和基本大法《宪法》及其七个基本框架,改写编撰新的法典。

  这日恰好管家带着两名侍女前来送点心,说道:“国师,都忙了一个上午了,这是小厨房做好的牛乳炖金丝燕,花折鹅糕,玉露团,还有今天早上陛下刚送过来的金桃和枇杷,您先吃口再忙吧。”

  扶南星放下笔,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她的桌上堆满摊开的书籍,上面用各色的笔做了批注,看起来有些杂乱,就像她此时的精神状态。

  接过金丝燕窝一饮而尽,又吃了几块糕点,糖分中分泌的多巴胺使她心情稍微好了些,说道:“劳烦管家替我将殷温娇叫过来,我现在需要一位助手协助。”

  管家道:“殷小姐去了医学院那边和孙老学习去了,恐怕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了,您若是着急,我去那边将她叫回来?”

  扶南星摆了摆手:“算了,还是不要打扰了,让她好好学习吧,长空呢?”

  “长空姑娘在兼善书院新建的那个叫做“实验室”的地方,已经半月未归了。”

  “苏雅?”

  “因为她能仅凭描述就能将犯人的jsg画像画得栩栩如生,甚至技术比很多从业多年的老画师都要高超,而且性格沉稳谨慎,所以孙大人前些日子特地前来邀请她去大理寺协助办案了。”

  好家伙,这是当侧写师去了。

  又问了几人,服装设计师,舞蹈家等等,总之全部都不在府中。

  对于这个消息,扶南星是既开心又难过,开心是因为这些女孩子们找到自己适合的领域,并在其中发光发热,实现了人生价值。难过的是她觉得此刻仿佛是一个子女纷纷离开外出就业的空巢老人,以及现在到底谁能来帮帮她啊!?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想法,管家身后两位侍女握紧拳头,呼吸急促,最终决定估计勇气毛遂自荐,走上前跪道:“国师,若您不嫌弃,我们姐妹二人可助您一臂之力,修撰律法,为国出力。”

  见此情形,扶南星来了兴致,问道:“你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家里情况如何,为何来国师府当下人?”

  两位姐妹看起来年纪都不大,一位二十多岁,另一位更小一些,也就十五六岁,年纪稍大那位解释道:“回国师的话,奴婢名叫乞娘,这位是奴婢的妹妹合娘,之前也是巨贾人家的小姐,后来家道中落,父亲和母亲一时接受不了打击,吞炭自杀,只剩下我们姐妹二人相依为命,为了给父母下葬,便主动卖身给人牙子,之后才被送来给国师府当了婢女。”

  扶南星又问道:“那你可会读书识字?曾经读过什么书?”

  若是大字不识几个,岂不是还要从读书识字教起?

  乞娘有些迟疑道:“奴婢……奴婢识字,从小爱看《东征赋》,《三国志》,《汉书》。”

  合娘道:“奴婢也识字,从小读过《悲愤诗》,还有徐淑的《补录汉书艺文录》。”说完,还有些忐忑地又补充了一句:“我和姐姐年少时也研究过《大业律令》和《开皇律》,肯定会对您有用的。”

  扶南星问道:“哦?那你们说说为什么要来自荐帮我修撰法律?”

  二位姐妹相互看了一眼,最终乞娘坚定道:“一是因为从小研习过律法,有些基础,二是因为……”她停顿了片刻,鼓起勇气,“我们觉得自己很有才华,不想一辈子只做一个端茶送水的侍女,尽管是外面看来极其体面的国师府,也想为自己未来的前程搏一搏。”

  等在国师府里服侍几年后,到了年纪就和一位平庸普通的男子成婚,然后再生个娃娃,继续重复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这种一眼看到老的生活,她拒接接受,所以这次选择站了出来,就算失败最多挨一顿批评,若是成功自那将改变她们的一生。

  二人眼中带些期待,盼望和忐忑,心跳的很快,手掌似乎都要抠出血来。

  “可以,现在立刻起来,我说你们记,帮我撰写条款。”扶南星开口,“你们为敢于自己争取的勇气,我很欣赏,所以才决定留下你们。但是光有勇气没有力量也是不行,在这期间若是工作效率或态度让我不满,完不成修撰内容,那就接着回去当婢女吧。”

  如同天籁之音在耳畔响起,姐妹二人眼中闪过狂喜,连忙起来手脚麻利地准备干活,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逆风翻盘,在此一举。

  就这样夙兴夜寐地工作了一月有余,扶南星修撰出了第一本律法,乞娘和合娘也通过了她的考验,留在身边协助她一同修撰。一大早出门将这本律法交给鼓楼处中书省,又同这些官员商议了些后续事项,她便打算给自己放个小假期,大睡几天。

  路过西市,坊市内十分繁华热闹,不光有本地汉人,还有各种胡人,粟特,波斯等外国商人,卖些个宝石,羊皮,昆仑奴等货物,一旁胡姬舞动身躯,风情万种地招揽客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她就喜欢这种热闹的人间烟火气,于是放满了步调,缓慢前行。

  突然她在一处小摊前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走了过去,同他打招呼:“惠岸行者?”

  木叉将商品接过,给了银钱,见到她也是一副很惊喜的模样:“摇光元君!”

  扶南星问道:“你今日怎么不在观音菩萨的紫竹林为她护法,而是来长安了?”

  似乎在心里是憋闷了许久,终于有人听自己述说,木叉忍不住一股脑地吐槽道:“本来我都向观音菩萨请好假了,说是要回云楼宫探亲,见见我那许久未见的母亲和弟弟。”

  “然后呢?”

  “结果我刚到家里,还没同他们好好叙旧,就被我母亲给赶了出来,说是今天可能有重要客人来访,我呆在家中不合适。”

  他语气中带了些烦闷,随后将手中的包装抬到扶南星眼前向她展示:“可怜我堂堂菩萨护法,天王之子,居然还比不上凡间百姓,有家不能回,有弟弟不能见。中途还得牢记龙女的托付,给她带长安城里的飡饧,饼馁,命苦呦。”

  扶南星只好安慰道:“无碍,至少你还成堆的公务,和菩萨庙中数不完的诉求需要处理。”

  木叉:“你这算什么安慰?”

  扶南星:“嗯……当你把心思全都放在公务上,自然没有时间伤感春秋,纠结回不回家这些事了。”

  木叉:“明明听起来如此荒谬,我竟是莫名地认为有些道理。”

  二人又聊了几句,木叉便向她辞别回珞珈山紫竹林去了,扶南星在西市中边走边看,刚到国师府门口,就见到了眼前面容清俊,红衣飒飒的少年。

  “哪吒!”

  她和哪吒奔向彼此,扶南星直接给了哪吒一个大大的熊抱,脑袋在他怀里动弹了几下,才缓缓分开,问道:“你怎么来啦?”

  哪吒:“想你了。”

  扶南星:直球系男友,真的好香!

  随后哪吒问道:“你凡间公务可还繁忙?”

  扶南星回道:“真是赶巧,刚刚忙完,怎么了?”

  他抿了抿唇,开口道:“之前在牂牁镇的酒楼里曾经说过我母亲想邀请你前来云楼宫做客。”

  “嗯?”扶南星心中闪出一个想法,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哪吒有些紧张,惶恐道:“所以问问你要不要现在和我去云楼宫做客?”

  “啊?”心里的想法成真,扶南星着实有些震惊。

  所以刚才惠岸行者所说的云楼宫要邀请的客人就是自己?

  “不行不行不行。”扶南星连连摆手拒绝,随后又捂着脸颊解释道:“我紧张。”

  哪吒劝道:“不用紧张,我母亲为人很和蔼慈善的,兴许你们还会很聊的来呢。”

  “啊啊啊啊啊,还是不行。”扶南星道,“之前只是朋友之间的做客,所以我很快就答应下来,现在肯定不行了。”

  哪吒:“为何不行?”

  扶南星:“因为咋俩的关系从纯洁的友谊变成了不纯洁的爱情,所以我怕一见到伯母就紧张,一紧张我就说不出来话,而且我我我……我还社恐,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你母亲搭话。”

  哪吒有些疑惑:“你什么时候社恐了?”

  从第一次见面就能看出来自己心爱之人绝对不是社恐的性格,甚至之前游玩时她都能直接问旁边陌生人这东西好不好吃,又怎么会紧张的说不出来话。

  扶南星道:“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七月十一日末时二刻,你的恋人刚刚被确诊为社恐。”

  作者有话要说:

  emmmm糙米薏仁汤这个梗是《甄嬛传》里面一个妃嫔为了争宠经常半夜假装心慌做噩梦被惊醒来争宠,将皇帝从其他妃嫔宫中抢过来,后来甄嬛为了整治她就给她赐了一大碗没煮熟的糙米薏仁汤,嘎嘎难喝。

  心慌那句话原句是:“皇上,你来摸摸臣妾的心慌不慌。”

  本文参考文献:《浅论贞观时期的法治》兰丽,1672-789405-0084-02

  《盛世之憾:从贞观之治看唐太宗法治与德治的局限性》

  各个年级政治书上有关“思想道德与法治”这一part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