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有趣啊!兰兰还没来得及向大家—一展示妙玉那几枚精妙绝伦的茶具,已经先将和大家将沏茶用的水先讨论了一遍。】

  【红楼吃货大全:都怪我嘴快!】

  【没事没事,很明显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有趣话题嘛!好了,现在兰兰再来谈谈妙玉那几件精彩盛器。上次在廖老那里咱们其实只说了一半,说到了妙玉给贾母老太太奉上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给其他人的则是官窑脱胎甜白盖碗。】

  【后来,妙玉又将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将这二位请去了她自己的耳房里,宝玉也跟了去。妙玉便单独为这几位烹“体己茶”。这“体己茶”,就是私下里自己喝好茶,有点“开小灶”的意思。】

  【这时候,妙玉便往外拿了三件茶具,就是兰兰今天想要给大家展示的了。】

  听到这里,就见天幕上萧兰兰放下了保温杯,取过面前的第一枚匣子,打开,取出的却并不是某个杯子似的盛器,而是两个半月木范,这木范外头一层是漆彩,而里面却雕刻着细致而繁复的花纹。

  那天幕上拿出的第一件显然不是茶具,但妙玉见了却并没说话。

  【我们要向大家解说的第一件茶具,名叫斑胞骂,斑这个字的字形其实应该是“左分右瓜”,现在已经属于生僻字,兰兰就算是想要打在公屏上也一时打不出来。它指的是一种葫芦。】

  【其它两个字呢,“胞”字,通"匏”,也是葫芦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件茶具,是用葫芦做成“犟”形状的一种饮器。匏器的具体做法,就是拿事先准备好的模子,套在刚刚结出的小葫芦上,让小葫芦遵循模子生长,不止是形状,甚至连葫芦上的花纹,也和模子内部雕刻的花纹一模一样。】

  【等到小葫芦长成型之后,再摘掉外面的模子,将其修整为可以用来饮茶的葫芦器,这就是所谓的匏器了。】

  【小伙伴们,现在兰兰给大家看的,就是制作匏器的模子,也叫木范。大家看看这里面如此繁复的花纹,都需要严丝合缝地出现在长大的葫芦身上,才能算成功。所以古代制作这种匏器的成品率非常非常低。】

  【大家想象一下,古代制作匏器的工匠们天天就像是在开盲盒。打开一个:这个长得不错;再开

  一个:这个长得不行;再开一个:这个怎么凹进去一块……】

  天幕上,萧兰兰语气轻快,呱唧呱唧一阵描述,倒是令贾府众人弄明白了什么是“开盲盒”。

  【至于“骂”,它是一种酒器,长相有点儿像爵,圆体、三足,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后来一直延用至西周①。】

  【按照兰兰刚才说的那种方法,用木范强制小葫芦生长,然后又要将它做成“骂”的形状。那么这枚“斑胞骂”究竟该是什么样子呢?】

  就见萧兰兰伸手,从刚才她取出木范的第一枚匣子里又取出一枚盛器,只见它呈现琥珀色,表面凹凸不平,像是被硬生生压出的一圈花纹。除此之外,这枚盛器底下安着尖尖的三足,一旁有手柄,供饮者握持。这杯足和手柄,看着也都是葫芦制品,应是另外做好之后,安到这“斑胞骂”上来的。

  【我们千万可别忘了,这只斑胞犟上镌着“斑胞骂”三个隶字,另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②。这两行小字,一下子将这斑胞骂的历史往前抬了一千多年,抬到晋代去了。】

  【天青色等烟雨:王恺就是那个和石崇斗富的王恺吗?】【是的,还会有哪个王恺呢?】

  【23333:兰兰,苏轼见于秘府,秘府是什么意思啊?】

  【“秘府”就是皇宫大内的意思。换成现代白话就是:元丰五年我苏轼到皇宫大内珍宝库一游,正好看见了这枚器皿。】

  【实际上呢,这种以木范制作葫芦器的做法,到了明末清初时才被发明。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一件“斑胞骂”曾经大富豪王恺收藏过,也不可能由苏轼在宋代官家的皇宫宝库宫中所见。这说明了什么呢?】

  妙玉听到这里,将双唇抿得紧紧的,胸口一起一伏,显然很不服气:刚才这天幕上的萧仙狠批了梅花雪,现在又批了她的斑胞骂不可能存在——这难道真的是同行相轻,同时修仙修道之人,就要彼此贬低吗?

  就见那片天幕上的“评论区”里,不少留言纷纷追问,“说明了什么”。萧兰兰当即在天幕上爽朗一笑——

  【这当然说明了,曹公这本《红楼梦》是货真价实的架空小说,架得空空的。】

  【大家看看,曹公写斑胞犟,其实是写了一件材料并不昂贵,但是工艺手段复杂无比的工艺制品,然而仅仅靠着王恺与苏轼这两个名人,立即制造出一件脍炙人口的“古董”,而且材质非金非玉,实在是非常雅致。曹公写故事的功力可见一斑啊。】

  妙玉听到这里,方才觉得好些,觉得天幕听着不像是在刻意贬损她。

  【除了“斑胞骂”,之外,另外一件妙玉给黛玉的盛器,叫做“点犀乔”,书上说它形似钵而小。这件盛器与刚才那斑胞骂以葫芦为材料不同,它的材料是极其极其珍贵的。】

  天幕上,萧兰兰动手,从第二只匣子里取出了一枚形似钵的茶具,色泽泛黄而透,边缘则有些发黑,看起来颜色深沉润泽,看着就很昂贵。

  【因为最上等品质的犀牛角,从根部直到尖端,横剖面上一直有一枚白点,实际是这犀角中央的白色物质连成了一线,这就是所谓的“点灵犀”③——用这种犀牛角制成的牛角杯,听起来好像还不是很厉害,但是曹公在这里又用兰兰打都打不出的生僻字“乔”,是“乔”这个字下面再加一个器皿的“皿”字,意思就是“盂”。】

  【当“犀角杯”变成了“点犀乔”,这枚器皿立即变得高大上起来了有没有?】

  【兰兰今天借来的这一只点犀乔,所用的是用合成材料仿制的犀角。毕竟犀牛是现今的珍稀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嘛,兰兰也在这里顺带提醒一下大家。】

  贾母听闻,忙招呼宝玉与探春记下来——既然天幕都说了,那荣府以后也就不买那犀角杯或者犀角入药便是了。

  妙玉在一旁,脸色依旧不大好看:刚才那斑胞犟,天幕说只是葫芦器而已,现在这枚点犀乔,材质是昂贵了不假,这天幕却又说是什么“保护动物”。

  ——总之她横竖都落不是罢了。

  【最后这一枚,就是绿玉斗。它就比较简单了——材质是绿玉,制成斗状.…】天幕上,萧兰兰一面说,一面从第三只匣子里取出一枚通体碧绿,四四方方的盛器。

  宝玉一听这话顿时心知不妙,忙向妙玉那里看去,果然见妙玉站在那院落一角,正冲着自己嘿嘿冷笑。

  【妙玉当场夸口,说:“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②】

  天幕上,萧兰兰以自己之口代妙玉说出了妙玉想说的话,妙玉顿时对天幕有些改观,立即评价:"这天幕果然不俗。"

  众人:…

  【最后宝玉只得用“金玉珠宝”一概是俗器,这等话搪塞过去。妙玉这才转怒为喜,又寻了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盒出来,给宝玉做盛器。】

  【至于这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盒,兰兰就实在是没能借来,就算是借来,应该也背不上这玄墓山。】

  【23333:哈哈哈哈!】

  【但是兰兰从收藏家朋友那里要到了图片,借此机会刚好给大家展示一下。语音小助手,请替我把那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大杯打在公屏上。】

  下一刻,果然见那天幕上出现了一只竹根雕的大海,就见这枚大海周身共有十环,十环之间自是共有九曲,蟠虬形象随着天然竹节的分布隐约可见,而一百二十个竹结则—一现于天上,清晰可辨。

  这时妙玉才点了点头,认可地道:“是了,这只和我那只相差仿佛,天幕上也不全是俗器。”

  众人听妙玉这评价的,一时个个顿时心虚——什么叫“不全是俗器”?。

  这时探春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许是此前萧仙在廖仙那里看到的,什么自鸣钟自行车,各色瓷器,还有那枚“瓷母”,在妙玉看来,就必然都是俗器啊。

  天幕上光影一收,那枚竹根雕的大海便不见了,萧兰兰那张俏丽面庞重新出现在天幕上。【好了,咱们基本上把栊翠庵品茶这一段说完了。大家关于这一段还有什么问题吗?】【梦里九重天:举手!有!】【梦里九重天:刚才主播说妙玉用过的杯子,妙玉是不是说过,用过的杯子就算砸了也不给刘姥

  姥的话?】

  【二踢脚不是二锅头:对对对!】

  【二锅头不是二踢脚:妙玉是不是歧视底层劳动人民……】

  天幕上,萧兰兰有条不紊地将她早先取出的那三件“名贵”盛器——再放

  回匣子里去。

  【各位,兰兰是不会特别帮某个红楼人物说话的。但是呢,在这里兰兰还是要说一句——妙玉并不只是歧视刘姥姥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

  其实此刻院中诸人大多听不懂“歧视”是什么意思,但都知道刘姥姥,是个乡下上来到荣国府打抽丰的贫婆子,因此大致也能推想,知道这“歧视”应当便是看不起人的意思。

  但凡晓得的妙玉的为人,便可知说妙玉“歧视”刘姥姥并不奇怪,但谁也想不到,天幕上萧仙似乎要为妙玉翻案。

  【……而是平等地歧视她认为俗气的所有人。】

  众人顿时绝倒。

  而天幕上也是一行行的“哈哈哈”、 “有道理”,整齐向上滚动。唯有妙玉,闻言怔了怔,竟点了点头,道:“我确是这样的。”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就连她自己邀来吃茶的林黛玉,只因为没能吃出那泡茶的水究竟是梅花雪还是旧年蠲的雨水,就被妙玉直言不讳地斥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②】γɋᒈу

  【小伙伴们,那可是林妹妹。如果林黛玉也是一个大俗人的话,那么整个红楼世界里,除了她妙玉之外,就全都是俗人了,对不对?】

  【天青色等烟雨:果然是平等地歧视所有人。】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情商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