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萧兰兰捧着那只能够自己活动的自行船,引起了地上百姓的一片好奇之声。"真的,看那艄公,真的能划动船橹!不知道将这船放在水里,是不是也能自己走。""这不成吧,这船是金子打的,一搁水里就沉下去了吧?"

  “乖乖,不愧是宁荣街上的贾府啊,这么一件小小摆件,便全是用黄金打造的,不愧是豪富之家,百年大族!"

  因此便没人在意萧兰兰批评那些王孙公子们“三房五妾”之事,都只管留意那条自行船了。

  【咦,兰兰记得,除了自行船之外,红楼里还有自行人。廖老!】

  萧兰兰向白发苍苍的老收藏家转过身,就见廖老先生笑眯眯地,右手中握着一件物事。

  萧兰兰一转身,廖老便将右手摊开。就见里面是一个小小的人偶,头上戴着礼帽,穿着西洋人常穿的齐腰短褂子和马裤,脚上还蹬着马靴。

  萧兰兰看得双眼放光,连忙将那小小的人偶接过来,学着刚才廖老的模样,将那小人背后的一柄钥匙转了又转,然后将这人偶放在身前的桌面上。就听“铿锵铿锵”的声音响起,这小人真的迈步走起来,只是走了没多久,那声音的节奏便减慢,小人似乎关节生涩,越走越是艰难,渐渐也就停了下来。

  天幕上飘过一片“好玩”、 “有趣”这样的留言。

  【23333:兰兰,当时就已经有这种玩具了吗?】

  竺凤清以前在海外见过这个,自然知道是玩具。宝玉却睁大了眼睛,看了半日,才摇头道:"不,不是……这不是我们家的东西!"

  【是的,自鸣钟、自行船,还有这种自行人,这一类用发条装置驱动的物品,在《红楼梦》成书的年代,已经传入我国。如果小伙伴们去过故宫博物院钟表馆,应当对那些钟表上能够自动报时的小鸟、能够自己出来敲钟的小人有很深的印象。】

  【那些技术,都是在康乾年间传入我国,再由我国的工匠学习、吸收的。】

  【刚才廖老所演示的这个自行人,在书中不是贾府之物,而是由薛蟠从苏州带回来的……】

  "薛大哥哥……"

  宝玉望着天幕直愣神,片刻后才反应过来:天幕上的仙子应当还不知道薛蟠犯了人命官司,流放到三千里之外

  去了。

  【当时苏州也是对外联络的口岸之一,因此薛蟠能够从苏州带来一些时兴的洋货。】

  【廖老,我这已经是说了四件海外舶来的物品啦,您也都—一匹配上我说的了。现在兰兰继续。】

  【第五件——怡红院里宝玉房中的那面大玻璃穿衣镜。我猜您屋里这一面用来做隔断使的大镜子,就是这件,对不对?】

  听萧兰兰说起这个,宝玉并不太意外,毕竟之前天幕说刘姥姥的时候,就提过一次,当时也是说那面玻璃大镜是舶来品,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然而天幕突然发生轻轻的抖动,紧接着萧兰兰与廖老的人影都不见了。又过片刻,两人重新出现在天幕上,只不过与刚才不同,萧兰兰此刻手中托着一柄长长的手柄,柄上架着一枚小小的,黑匣子似的法器。

  宝玉陡然想起来他见过这件法器:而上次见到,也是萧仙在天幕上照镜子的时候。【兰兰,你去对面摸一摸那镜面上的机括。】这是廖老的声音。

  就见天幕上,萧兰兰手持那枚奇形怪状的“法器”向天幕外靠近,并且向天幕外伸出手去,似乎摸索了一阵,就听“啪”的一声机括声响。天幕上,萧兰兰与廖老的人影突然间消失了,天幕正中只剩一幅美人图。

  【——真神了!】

  这是萧兰兰自己的感慨。

  与此同时,宝玉指给竺凤清看过的那个“评论区”里,一排排“666”正整齐地向上滚动。竺凤清是认得这西洋数字的,但他也实在是想不出,这“666”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大

  凤藻宫。

  难得今日天幕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而且话题轻松愉快,只在说些稀奇的陈设玩器,后宫嫔妃便都凑到了贾元妃这里来。元春在宫中人缘不错,便借此机会,摆下茶水点心瓜果,请宫中姐妹们小聚,一面说话,一面观赏天幕。

  果然见天幕上只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且又展示了精巧无比的自行船和自行人,惹得众妃嫔们嬉笑不已。元春一颗一直高高悬起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只见华盖遥遥而来,众人便都知道是圣上驾到了,都不敢怠慢,纷纷随元春起身行礼。

  元春看似最是殷勤,抢上前迎接——其实,她是想闻一闻,这位皇帝陛下身上,有没有那股明显的龙涎香气味,以此来判断

  皇帝的心情。

  自从上次火漆封缄之事发生之后,元春渐渐学会分辨皇帝陛下的“心情”了——不过,与其说是“心情”,倒不如说是“性情”,恐怕还更贴切一些。

  如果皇帝陛下身上没有龙涎香气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幽幽的檀香味儿,那么这位陛下便是异常严厉,但是说一不二,至少不会自食其言;然而若是身上突然带有浓烈的龙涎香气味,那这位陛下便会是个表面上大度宽仁,可一旦稍有不虞便立即翻脸无情的可怕脾性。

  元春便据此来判断她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应对皇帝陛下,试过几次,从未出过差错。

  今日也是这样,皇帝陛下向元春伸出手,将她扶起。元春只觉得一股子淡淡的檀香萦绕在身侧,心下稍安,但她立即向凤藻宫中扫了一眼,见没有什么违禁的情形,才放心地引着皇帝陛下向宫苑中走去。

  "大家兴致都不错。"

  皇帝陛下停下脚步,看了一眼天幕。当然,他那种冷淡自持的语气已足以令宫中妃嫔们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朕也可以陪你们看一会儿的。”没有受到礼遇的皇帝干巴巴地补了一句。

  “臣妾等叩谢皇上,拨冗前来凤藻宫观赏天幕。”贾元春大声道。她知道这种情况下的皇帝陛下是吃这一套的。

  果然,听到这种冠冕堂皇的欢迎词,皇帝陛下龙颜稍悦。元春忙命内侍们去重新去安置了座次,将御座扶至院中,请皇帝坐下。元春这才赔笑着道:"好教陛下得知,现下天幕上两位仙人正在打擂台呢!"

  "哦?"

  皇帝听闻仙人也要打擂台,顿时来了兴致。

  吴贵妃嘴快,又仗着她比元春先入宫封妃,忙道:“正是呢,那位萧仙今日棋逢对手,遇到了一位廖仙,廖仙要萧仙说出十件海外舶来的物事,而萧仙要廖仙将她说到的物品—一都变出来。"

  虽然这说的简直是一派胡言,但元春只在一旁温婉颔首,似乎吴贵妃说的一切都对。这时,萧仙与廖仙两人都已重新出现在天幕上。

  【第六件……第六件是鼻烟壶,咱们在说红楼梦里医药一章时提到过的,晴雯用王太医的药没起什么作用,于是挑了一点儿子鼻烟,让那鼻烟助她通窍。这里的鼻烟也是舶来品,真正汪恰洋烟。而那盛放

  鼻烟的盒子,是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揭开盒扇,里面的鼻烟壶是西洋珐琅的,绘有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①,兰兰合理推断那上面画的是一个天使……】

  天幕上萧兰兰说到这时,就见那廖仙又像是变百戏似的,从袖中取出一个鼻烟壶,鼻烟壶上果然绘着一个黄发女子,身后有肉翅,然而她脖子以下,全部被一团肉色的烟雾所笼罩,看不清细节,因此不至于有伤风化。

  【……哎呀,兰兰刚想说,今天选的是“整体流量包”,是不分年龄段一起推送的。谁知道平台自动给打了码?】天幕上,萧兰兰惊讶不已的声音传来。

  皇帝陛下见此情景,不由得微微点头,赞道:“不愧是天上仙人,斗法时也不忘教化。”贾元春只望着天幕上留言区快速滚动的一排排“666” “2333”,心里也不知该作何评价。

  【嗯,其他舶来品……舶来品!】

  萧兰兰说到这里,似乎终于略出现一些捉襟见肘的样子。她又想了好一会儿,才扬起头道——

  【我想起来了,贾母老太太还有一副眼镜,应该也是舶来品?】

  贾元春听见天幕上提起祖母,连忙在皇帝身边小声说:“启禀皇上,家祖母确实有那么一副眼镜,是西洋商人送的,说是叫‘老花镜',能助老人家看清细小的物品。"

  【算是吧!康乾年间,老花镜儿已经进入我国,但还远不普及,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物事。贾母用的这一副,可能是舶来品,也可能是当时广东匠人所制。但眼镜最初产自西洋,这话不假——算你

  答出了第七件。】

  就见那天幕上,廖仙伸手,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沉重的镜架。于是天幕上的"评论区"很快有新的“留言”出现。【曹公棺材板压不住了:原来廖老鼻梁上架的那副眼镜就是古董了呀!】

  【23333:有趣有趣。】

  贾元春便小声向皇帝陛下解说:“两位仙人斗法,萧仙已说了七件,廖仙变出了六件,然而他自己鼻梁上已有一件眼镜,所以廖仙也是又接下了一招。"

  【那第八件,黛玉曾经用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用它来绞那风筝线,说是叫“放晦气”。这是正文里明说是西洋物品的。】

  廖仙再次像是变戏法儿似的,手心中变出一柄还不

  到巴掌大的小银剪子。

  【连这也能?嗯,第九件……第九件!】

  萧兰兰的声音里透着为难。忽尔她又支棱起来,开口问廖老:【后四十回里的算不算?】

  廖老果断摇摇头:【后四十回里胡编乱造的太多,那可不行。②】

  凤藻宫中,贾元春连忙为皇帝陛下解说那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的区别,不过很难分说清楚就是了。

  贾元春还在解释的时候,萧兰兰突然双手一拍,脸现喜色——

  【我知道了。廖老,您说只要是舶来品就行的对吧?海外来的都行,对不对?】廖老似是胸有成竹,继续一个劲儿地点头。

  【廖老,我记得《红楼梦》里,宝玉是会时常吃一吃西洋葡萄酒的?这个也算舶来品吧!】

  廖老愣了愣,没想到萧兰兰会说到饮料上来。但好在他也确实有。于是从柜中取出两瓶用小玻璃瓶装的葡萄酒出来。

  至此,天幕上萧兰兰那张小脸,笑得就像是一只小狐狸似的。

  【那我还记得——有一回宝玉与薛蟠聚会,薛蟠生日时,正好得了一个用灵柏香薰的暹罗猪,这个也算是舶来品的,对吧?】

  就见廖老闻言,举头“哈哈哈”地大笑了一阵。

  【对,当然算,暹罗进的薰猪——不过我这儿可真的拿不出一只整猪出来了。兰兰,这一局算你赢了!】

  只见萧兰兰开心得在天幕上转了一个圈儿,但是突然停下来,问廖老——

  【对了,廖老,您说过的,今日开篇我们讲“舶来品”,是有些深意的。您为什么会一上来先抛出“洋货”这个话题呢?】

  【兰兰啊!这确实是我这老头子这些年收集古董洋货时,感触颇深的一件事。各位印象中,《红楼梦》成书的年代,清廷统治者施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吧?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能在书中看到那么多、那么高级的洋货呢?】

  【廖老,兰兰也有这个疑问。】

  【明清之际,我国的好几任封建统治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好理由,长期禁海,禁绝商贸。但是,在那个年代,我国与海外是真的没有任何贸易往来了吗?答案是:有!不仅有,而且还有很多这种关于奢侈品的小额贸易。】

  【兰兰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想说,当时我国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进口的却都是这些高档奢侈品。帝王们一面说西洋货都是奇技淫巧,不许民间与海外往来,但又私下里默许了权贵们纷纷入手这些新奇的高档货。甚至他们自己也很依赖这些物品:眼镜、玻璃、西洋钟……以使用和收藏这些洋货为荣,对吗?】

  听到这里,凤藻宫中人人变色。

  谁能想到,这明明是一处花团锦簇,神仙们打擂台的天幕游戏,怎么转眼就突然转到了批评朝政,而且点名直接批评到当今帝王头上了呢。

  就见皇帝陛下仰头目视天幕,眼神肃然,脸色颇为阴鸷。吴贵妃用怜悯的目光望着贾元春,大约在想:这天幕,成就了贾妃,看来也连累了贾妃。

  然而贾元春却面色如常,一如既往的温婉,并于无人处偷偷向抱琴使了一个眼色。无人知道她一颗心正砰砰乱跳着暗叫侥幸——

  眼前这位,应当是听得进天幕这些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