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兰兰,探春改革大观园后来为什么失败了呀?】

  【花开彼岸:对哦,如果只是节流不能开源,那最多省不下几个钱,为什么你说她的改革失败了呀?】

  天幕上萧兰兰看见这两条“留言”,将手中茶盏里的茶水一饮而尽,随手将茶盏放在一边,重新开口——

  【这两位小伙伴问的问题都非常好。兰兰也正想好好和大家说道说道,毕竟这和咱们上次讲的“晴雯之死”直接就能串起来了。】

  【我们之前提到,探春改革大观园的背景,是凤姐小月,探春和李纨、宝钗组成了三人管理团队开始理家。】

  【而改革失败的背景,这咱们上次提到过,宫中那位病重的太妃升格成为老太妃然后又薨逝。这就变成国丧了。所有的诰命夫人都需要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贾母等人都是诰命,因此需要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前前后后总共有二十一天。之后还需要停灵十来天,才会下葬。①】

  【所以宁荣两府无人管理。贾母等人商议之后,就报了尤氏产育,也就是休产假,让她留在宁荣两府里,和探春、李纨、宝钗等三人一起处理家务。①】

  【大家注意哦,这时候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去入朝守丧了。原来能够压住府内各个势力的BOSS们全都不在了——管理难度一下子就大了起来。贾府内院里便开始乱象频现。主要反映在以芳官为首的唱戏的女孩子们与大观园内既有势力婆子们的冲突。先是藕官烧纸,然后是芳官洗头,再后来便是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的李代桃僵事件,以及玫瑰露和茯苓霜的偷盗官司。】

  【小伙伴们,兰兰这里是不是说得太快了?但是这部分内容确实比较多,如果要细说的话咱们这次直播可能就没工夫说别的了。所以兰兰只能烦请还有疑问的小伙伴们之后去看看原书,主要集中在第五十八回 至第六十一回……】

  其实贾母凤姐等人都挺想细听听园子里乱起来会出什么事儿的,但是天幕既然说了不方便细说,她们也就不好意思催宝玉去问。

  【探春就发现,这些事务开始超出自己的权限管辖范围,而真正能够弹压的如贾母、王夫人等人都在朝中守制呢。】

  【到这时,探春就只能用一个“拖”字诀,说是等太太回家之后再来处理这些问题。然而这落在其他人眼里,这正是探春年轻不能掌控局面,“放他们一马”的表现,因此她们越发肆无忌惮。】

  【此外,大观园内的势力本身错综复杂,比如,探春身边当差的艾官与藕官芳官等人交好,与夏婆等人不对付;而同在探春处当差的小丫鬟蝉姐儿恰是夏婆的外孙女,能偷听艾官告状的话,再去告诉夏婆。】

  【同样的,赵姨娘身边的丫鬟小鹊也与怡红院里众丫鬟交好,会向她们密报赵姨娘的动向……】

  探春仰着脸,心里迅速翻过这些人名:那几个官,自然是学戏的那些女孩子们。夏婆婵姐儿她都认得,可还真不知道这俩是祖孙。另外,赵姨娘已经不在了,小鹊也拨去了他处,可貌似确实与怡红院诸人要好……天幕上说得对,府里俱是繁衍了数代的世仆,关系错综复杂,根本捋不清。

  这就是百年的簪缨大族,钟鸣鼎食之家,但细看去,真是外强中干,尾大不掉,不过是仗着架子大,暂时还倒不下来罢了。

  【而探春不像凤姐,她为人一向清高,不屑于主动拉拢羽翼,因此当她真正需要帮手的时候,仆下之中没有人愿意伸把手帮她的。】

  【探春这边一旦显示出弱势,奴仆们便更加弹压不住,竟然夜里聚赌。最终竟导致半夜里有个人从怡红院的墙上跳下来,被晴雯等人嚷了出来,引起了贾母震怒,开始严查大观园内夜里的赌局。】

  【严查赌局的结果,势必改变大观园内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也从侧面证明了宝钗所提出的,“大家齐心,顾些体统”,纯以利益诱导而缺乏纪律约束的管理方式已经失败了。】

  【在赌局之后,又发生了风化事件,于是王夫人只得重拾管家权力,抄检大观园。至此,宝钗直接搬出了蘅芜苑回家居住。三人管理团队实际上已名存实亡。而探春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之中被王善保家的搜身侮辱,之后她也大放悲声:“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②】

  【至此,探春的管家尝试已经完全失败。】

  【当然了,大家也可以说,这本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尝试,即使失败

  了也不说明什么。但这是贾府中最有才干、最公正廉洁的贾探春做出的一次尝试,她和凤姐都是被誉为有“才干”的人,一个是“才自精明志自高”,另一个是“都知爱慕此生才”,但她们两人都未能力挽狂澜。足见贾府已经大势已去,这条大船的下沉,已是无法避免的了。】

  听到这里,探春轻轻吐出一口气。

  她觉得天幕上说得都对,府里那些积弊,一桩桩难缠的人际关系,一时间都在探春心中飞快掠过,竟没有一样不准的。

  只是那结果……万万不能是那结果。

  探春咬着牙,但一时竟也未能想出什么旁的办法来。——难道还要想办法再问问天幕?

  谁知就在这时,天幕上人影晃动,是脑哥刚刚离开,这时候又托着一个小托盘过来。就见萧兰兰轻轻抽动鼻翼——

  【好香的咖啡!脑哥,你时怎么知道我需要咖啡的?】

  脑哥放下托盘,将一盏盛着黑色液体的瓷杯递给萧兰兰,憨笑着不答话。

  【23333:这我知道,脑哥一定是看了兰兰上次"打工人"那一期直播。】【东部地区有雨:矮油!】

  【……:我还是不太敢刷有关CP的事。】

  【梦里九重天:我觉得脑哥不错,兰兰考虑下。】

  萧兰兰却表现得泰然自若,她等到脑哥坐下来,才托起杯中的咖啡细细品尝,大加赞赏谢了又谢之后,才转向天幕之外。

  【以上就是贾府的三小姐探春在大观园进行的改革实践,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还是成功地立起了探春精明干练的人物形象。】

  【在今天直播的最后,兰兰打算谈一谈探春的结局。之前兰兰通过分析判词、图画、《红楼梦曲》以及探春自己做的灯谜,得出结论探春的结局是远嫁。但是她究竟嫁到哪里,是什么身份呢?这些在前八十回也有“草蛇灰线”供我们探索。】

  【最主要的线索来自第六十三回 ,宝玉过生日那次,晚上悄悄将姐妹们都请来,玩“占花名儿”的酒令。具体的玩法就是掷骰子抽签,抽到的竹签上都会标注上一种名花,配上一句诗,以及一些邀人喝酒的指令。】

  听到这里,探春只低着头,不说话。

  贾母等人俱是又惊又疑,惊的是早些时候天幕已经说了是“远嫁”,还提了个什么“镇海统制”,然而探春是庶出的姑娘,就算是贵婿,又能贵到哪里?"镇海统制"听着是个武职,并不像是个贵婿之家的样子。

  【当时同在一桌庆祝的其余人便向探春恭贺,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③】

  “王妃?”贾母等人听着就更觉纳罕了。

  家中现有一位元春嫁入宫中不假,但人家是皇妃啊!难道天幕上仙子也会嘴瓢,把话给说错了?ӱqᑾγ

  【大家注意啊,这里几个古本上一致写作“王妃”,而我们知道元春是一位“皇妃”,这位王妃应当不是指元春,而是指曹寅的女儿,曹雪芹的姑姑,她是曹家嫁得最显赫的一位,嫁给了平郡王纳尔苏,并且生下了平郡王世子福彭。】

  【这很有可能是这个场景在曹家的生活中确实发生过,曹雪芹的一个姐妹,在庆祝生日时玩乐,抽中了一支“必得贵婿”的签,于是大家这样笑着打趣恭贺她。而曹公写这本《红楼梦》忠实于生活,他就原原本本地把当时的对话记了下来,包括那句可能会泄露曹家身份的“咱们家已有了个王妃”。】

  "原来如此!"

  贾母与凤姐等人现如今已经是能渐渐接受,她们这伙人其实是一本书中人物的事实了,起码天幕上的仙子看她们,就是当一本书中的人物在看。

  【那么,这支花签所透露的探春的命运是什么呢?她既要得贵婿,做王妃,又得远嫁,大家联想到什么?】

  【东部地区有雨:和番!也就是和亲。】

  【这位ID叫做“东部地区有雨”的小伙伴,恭喜你,答对了,脑哥今天自告奋勇说他会负责准备

  礼品。请及时查收平台讯息哦。】

  贾母等人各自恍然大悟,依稀记起来,似乎天幕上确实说过探春出嫁是“和番”,可后来又说是什么“87版电视剧”的演绎,众人也就没有认真当回事。

  感情这远嫁和番竟是真的呀?!

  【让我们再说回探春。因为探春在《金陵十二钗》册子上那一页画有大海和大船,故此推断,探春远嫁应当是坐船去的。而《红楼梦》中提到的,需要坐船去的地方

  又有哪些呢?——有那么一个地方,就是西海沿子。】

  【第五十二回 薛宝琴口里曾经提过,她八岁那年,曾经跟父亲去西海沿子买洋货,还在那里遇见了一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满身都是宝石④,是一个很符合当时人们想象中“洋人”模样的女性形象。这段经历足以证明当时的海上航运和海上贸易已经很发达,远嫁海外,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此外,在贾母过八十岁生日的时候,南安太妃曾经到荣国府上贺寿,太妃亲自见了宝钗、宝琴、黛玉、湘云和探春,五个姊妹,每一个都细看了一遍,细夸了一遍,还送了礼物。】

  【大家想必都知道,曹雪芹是没有闲笔的,南安太妃将她们姊妹五人,一定有些用意。因此有些学者便据此推断,南安太妃到荣府来,是来挑选和番人选的。】

  【于是就有了我们后来看到87版电视剧中的情节:剧中南安郡王奉旨出征,被番兵活捉,皇上旨意,着南安郡王的妹妹和番。远番应允,两边这才息了兵,将南安王爷放回。于是南安太妃要认探春为义女,代替亲女儿远嫁。】

  【这虽然没有直接的文本依据,但却是综合了各种线索,对八十回后的剧情所做的一种合理推测。】

  "竟有此事?"

  探春始终默默无言,而贾母与王夫人、凤姐等人则迅速交头接耳。贾母算算自己的岁数,试图推断南安太妃上门的时间。而王夫人惊问道:“咱家堂堂国公府,怎会答应让自家女儿代人和番?”

  贾母看看兀自懵懂的王夫人,凉凉地说了一声:“那自然是咱家先坏事儿了呗!”

  王夫人后知后觉地恍然大悟:若不是贾府哪里犯了事,面临惩罚,又怎可能献出自家亲生女儿,去顶替南安王府的郡主去和番?

  【此外,“占花名儿”的酒席上还有一个小细节,兰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探春抽中“杏花”签之后,黛玉曾经冲探春开玩笑,说:“命中该著招贵婿的,你是杏花,快喝了,我们好喝。"探春便笑着要李纨打一下黛玉。结果李纨笑道:“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③】

  【大家细品品,这里林黛玉被评价为“不得贵婿反挨打”!因此有研究者认为,黛玉原本是和番

  的第一人选,探春本是作陪的滕妾。然而黛玉不肯,所以“反挨打”这里指的是黛玉可能曾因此与王夫人等起过激烈的冲突。⑤】

  王夫人闻言一呆:怎么又是我?

  【这种情节是否真的可能发生兰兰在这里不好评价,因为这个猜测结果与探春远嫁的结局不同,后者在前八十回有多处伏笔予以提示。而这里曹公只留下了逻辑性并不强的“伏笔”。】

  【而和亲人选原本是的黛玉这个可能性,如果后二十八回真本永远找不到,我们就永远无法得到

  准确的答案。】

  贾母听到这里,突然直起身体,伸手重重一拍檀木座椅的扶手,道:“这件事无论如何我都要亲口告诉林姑爷,与林姑爷谈一谈。"

  王夫人一时急了:“老太太,这难道不是教亲戚家看咱们笑话吗?”

  贾母是真的很想在小辈们面前给王夫人留点儿面子,奈何这位却总是烂泥扶不上墙。无论贾母如何眼神暗示,王夫人都转不过弯来。

  王夫人却还只是问:"老太太,这天幕上不也说做不得准吗?"

  贾母深吸了一口气,道:“但凡林丫头事涉其中,姑爷就一定不会坐视不顾的。”

  探春远嫁的悲苦命运,若想要从根本上扭转,眼下就只有林如海一人有这能量。更何况天幕又给了个拉林如海下水的理由,贾母没道理不好好利用。

  而探春已经完全明白贾母的用意了。见贾母愿为了自己拉下老脸俯身求人,探春感激无比地转身拜倒:“祖母,探春多谢祖母关怀。”

  贾母微微点头,说出一句:“傻孩子……”

  你既是为了这个家,这个家总不能就这么负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