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萧兰兰已经将“七头一脑”做出的红楼佳肴都尝而来一遍,赞不绝口。而天幕上的弹幕除了“666” “看饿了”之外,还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脑哥暖男,兰兰可以考虑。"

  贾宝玉再次看见“暖男”两个字,这一回却陡然想起萧兰兰曾经讲他是“中央空调”,顿时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

  “我错过了什么?兰脑CP?”

  这一条弹幕一带头,"组CP"之类的字样就在天幕上刷刷地飞。

  不知是不是脑哥也看见了这些弹幕,总之这位黑脸膛的小哥脸变得黑红黑红的。然而萧兰兰却看起来非常老到,她冲天幕外咧嘴一笑。【对付这种情况我的做法一般是——关弹幕,开评论区。】

  说着,就见萧兰兰靠近天幕,似乎向天幕左近的什么物品伸出手去。就见天幕上的弹幕陡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评论区里一行行向上滚动的评论。

  【….…:组CP!组CP!】

  【……:啊,被兰兰抓到了!】

  【23333:抓个现形2333!】

  【天青色等烟雨:哈哈……】

  【东部地区有雨:笑死我了!】

  【脑哥,今天非常感谢你的招待,给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美味的野菜,还亲手做了那么多菜肴。要不,你先休息一回儿,先别忙了。兰兰今天还有另外一个任务是给大家讲讲探春。你也和我们一起讨论讨论,好不好?】

  天幕上,脑哥当即站起身——【好,我去泡茶。】

  【梦里九重天:啧啧啧!】

  【23333:有点贤惠唉!】【花开彼岸:兰兰真的可以考虑。】

  贾母院儿里,人人都面带微笑,望着天幕上这一对年轻男女……仙。唯一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是王夫人,她看不懂天幕上的弹幕和留言,而且随着年纪增长,那些小字她也不怎么看得清了。

  萧兰兰却轻轻咳嗽了一声,评论区立即停止了滚动。似乎大家都不敢再就某个领域的敏感话题发

  言了。

  【好啦,看起来今天我们的直播开了一个好头——脑哥用他这座农业基地的实际产出告诉我们,土地能够创造多大的财富。而我们

  今天要讨论的红楼人物,贾府的三姑娘贾探春,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因此尝试利用大观园的出产,令众人尝试生产包干,兴利除弊病,是荣国府自发改革振兴的最后一次尝试。】

  【我们今天既会讨论一下她的人格魅力,也会尝试探讨一下她所致力的改革为何没有获得成功。】

  听见天幕渐渐将话题引到了自己身上,探春原本就紧张得不得了,听见“人格魅力”四字时,她稍许松了口气,然后听见“她所致力的改革为何没有获得成功”,更是脸色煞白。

  宝玉连忙去安慰:"三妹妹,听听,天幕绝不是要批评你。"

  贾母也说:“三丫头莫慌,天幕本就是给大家提点的,兴许你听了之后就能成了呢?”探春想想也是,但不知为何,她心里还是有种惶恐,只是不能对人说。

  这时“七头一脑”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天幕上,往萧兰兰面前递了一只盛满茶水的白瓷杯。他自己则抱着另一只白瓷杯,悄悄地坐在萧兰兰身后,仿佛一枚背景板。

  【……:知趣。】

  【……:我什么也没说哈!】

  【好了,按照国际惯例,咱们在讲三姑娘探春之前,还是会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探春的《金陵十二钗》册子图画和判词。】

  【《金陵十二钗》册子上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①】

  【那判词则写着"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①】

  【小伙伴们,大家有没有觉得,探春的判词和王熙凤的有点像呢?凤姐的判词写的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探春的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里“运偏消”的意思是,命运越来越不济。】

  【兰兰认为,探春和凤姐确实有很多相像之处,而她们两人也曾在不同时期内做过荣国府的实际管家人,并且都在任上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但她们两人面对积弊丛生的封建大家族都无能为力,败下阵来。】

  听到这里,探春与凤姐两人的视线一触,彼此迅速地交流了一些焦虑和不便言说的苦楚,然后又各自转开。

  【另外,《红楼梦曲》中关于探春的一支叫做《分骨肉》,其中唱道: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①】

  【我们结合探春的册子图画、判词和《红楼梦曲》三者,可以大致推出探春的结局,是远嫁。】

  这不是新鲜消息,早在天幕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天上仙子就曾经预言过,只是没有详说。所以这

  次也没有引起额外的惊慌。只是宝玉与探春都奋笔疾书,试图将天幕上泄露的天机记录下来,不放过一分一毫的细节。

  【另外,探春曾经制过一个灯谜,说的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②】

  众人听见,都向探春看去。因为元宵节制灯谜这件事早在元春省亲之后就已经发生,只是众人都不大记得探春当日做的是什么灯谜了。但想必探春自己应当还记得。

  就见探春双目含悲,向众人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天幕上萧兰兰说的一个字都不错。

  【从曹公在前八十回伏下的那么多伏笔来看,探春在后三十回的命运应当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去不回,是一种近乎流放式的远嫁。】

  【如今我们看到的程甲本程乙本中,探春由父亲贾政做主远嫁镇海统制周家,后来海疆靖寇凯旋,她便得以回京省亲。这样的结局是不符合曹公原意的。】

  听见天幕上说“近乎流放式”的远嫁,贾母一下子便现出悲伤老态,从鸳鸯手中接过帕子擦拭眼泪。王夫人也跟着贾母身后,淌眼抹泪地放出悲声。

  倒是探春听到这里,反而沉静了,陷入沉思,似乎她既已明确知道将来由此离散命运,那么她也要为自己和家族谋划出最大利益。

  【脂砚斋曾经在探春的灯谜诗之后留下一条批语,说:“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②意思是,探春在贾家事败之前已经远嫁了。如果探春那时没有远嫁,或许还能挽救贾家一二,不至于让贾家子孙离散的。】

  【这条批语一来体现对探春的高度赞赏,二来也是惋惜,探春嫁得太早,未能出手挽救贾家的一败涂地。】

  这时,天幕上的萧兰兰转过头,对一直默默坐在一旁,啜着手中茶水的“七头一脑”开口道:【说到这里,我想听听各位对探春的印象。脑哥,你印象中呢?】

  就见脑哥扬起头,略想了一会儿,惜字如金地答了三个字。

  【玫瑰花。】

  【哈哈,脑哥给的答案竟然和贾琏身边的兴儿评价一致。当初兴儿曾经向尤二姐和尤三姐介绍贾府中各位小姐,兴儿就说,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鹬窝里出凤凰”③。】

  探春听见一句“可惜不是太太养的”,就立即变了脸色,这是她多年的心病,一时难以改变。好在有宝玉以眼神安慰,探春才渐渐稳住阵脚。

  【好了,兰兰再问问大家,你们各位对探春的印象又如何?】

  【天青色等烟雨:有文化!】

  【没错哦!探春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女孩子,是三春中的佼佼者。她的菊花诗就排在林黛玉之后,已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另外,兰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东部地区有雨:书法家!】

  【对!兰兰正想说这个。探春是姐姐妹妹之中的书法大家。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老太太曾经带刘姥姥去参观过探春的秋爽斋,探春那件屋子里,布置的全是关于书法的物品,"案上磊著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④非常精准地点出了探春的喜好。】

  【探春有个大丫鬟叫“侍书”,另外,她的生日,三月初三,也正好是王羲之与友人在会稽山兰亭雅集,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日子。】

  探春倒是万万没想到,天幕竟这么会联想——她喜好书法,与她的生日是哪一日本没有半点关系,但听萧兰兰竟提及王羲之的《兰亭序》,以此来赞扬自己的书法造诣,探春忍不住也感到不好意思,一时间脸上羞得飞红。

  【还有吗?还有别的什么印象吗?】【明月梅花一梦:就一个字——爽!】

  【这位小伙伴说得对,探春住在秋爽斋,她的个性中也自有爽利洒脱的一面。】【明月梅花一梦:还有抄检大观园时,打刁奴打得好爽!】

  【原来你说的是这个……确实,兰兰读到那一段也觉得好爽。如果有不太记得的小伙伴,兰兰带你们一起回顾一下。那时王善报家的奉王夫人之命抄检大观园,搜到探春的秋爽斋……】

  贾母听见“抄检大观园”

  几个字,当即皱起了眉头,扭头问缩在自己背后的王夫人:“王善保家的是你陪房。"

  王夫人摇摇头,道:“是大太太那边的。”解释完了王夫人才想起来,上次天幕上说过,是这王善保家的向自己进谗言,诬赖了晴雯“担了虚名儿”。然而晴雯上次天幕一完,就当场求贾母和王夫人,出府去了。王善保家的于是就没人追究,躲过一劫。

  可谁曾想,这人不止是欺负晴雯一桩罪过,她竟然还欺负了探春。

  【……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随后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著了探春一掌⑤】

  贾母等众人就只觉得天幕上描绘得绘声绘色,那一巴掌似乎真的打在刁奴脸上似的。

  【这一掌打得真是太舒爽了,只是这王善保家的坏事做得太多,只打她一掌还着实便宜了她。】

  王夫人也觉得听得太称心了。邢夫人本就与她不对付。探春打邢夫人的陪房,一时连王夫人都被爽到了,连声道:"该,欺到主子小姐头上,这还不该打?"

  谁知贾母却压低了小声小声地问王夫人:“你竟然让这人领头去抄检大观园?”管家大权在王夫人手里,最后竟是邢夫人的陪房带人去抄检大观园?贾母的意思:这不是坏,是蠢到家了!

  王夫人:啊?哎呀!老太太,这事还未发生!这……这真不关我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