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红楼同人] 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完结番外】>第78章 第十二次直播⑨ӳ੧ᒂγ

  荣禧堂后院,贾母等人还没有机会讨论那副"慧纹"珞的事,先遇上了这棘手至极的一出

  天幕一结束, 晴雯便直接跑上来求老太太、太太的恩典, 要自请出府。

  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像睛霎这样有头有脸的大丫鬟,连寻常人家的小姐都多有不如,一出府就再也没有这等养尊处优了。上两位出府去的大丫鬟,还是茜雪和金钏儿,然而茜雪是被撵了出去,而金钏儿是被天幕上预言了要跳井,所以被宝钗讨去了的。

  宝玉先傻了————请雯一上来便冲贾母老太太跪下,直截了当地说了求恩典出府,根本没与他事先商量,连挽留的余地都没给他。

  可是宝玉又能怎么样呢?

  这又是一个被天幕上预言了会因自己而死的丫鬟,被批了是“没用好人”的贾宝玉,只能站在老太太身边,眼看着晴雯自请离开,只觉得唇齿似有干斤重,他连一句挽留的话都说不出来。

  然而坐在贾母身边的王夫人却不要太称心如意。

  她原本就觉得晴雯格外碍眼,然而被天幕这么一说,她日后就不好再拿晴雯做筏子,如果硬要撵睛雯这丫头出去,恐怕还会落人口实,说她违拗天幕的指点。

  如今,晴雯这丫头竟然一时想不开,要自请出去——王夫人实在觉得称愿,连带天幕在她心里也不那么讨厌了。

  于是,王夫人便假慷慨: "原本府里放人到外头,那随身的衣物首饰,都是不准带出去的。但念你在宝玉身边有些年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次便准你将日常的衣服头面都带出去。出府之后,切忌再用府里或是宝玉的名头招摇,记住了吗?”

  这话说得十分刻薄,最后一句更是借故敲打晴雯,指她没准儿出了府还要坏宝玉的名声。

  睛雯憋了片刻,没有马上出声,过了片刻,伸手去将耳坠上仅剩的两枚米粒大的玉塞子也摘了下来,双手捧着,由王夫人身边的玉钏儿接了去。至此,晴雯周身,再无半点首饰头面,唯独鬓上簪一朵鲜艳的芍药,衬得她容色极美,胜过一切首饰。

  紧接着晴雯扬起头,正色对王夫人道:“回太太的话,婢子自从由老太太指了去服侍宝玉,并无一丝一毫勾引宝玉的心。蒙太太的恩典放出府去,从今往后,太太也可以放心了!”

  王夫人第一次听见有丫头这样当众顶

  她的嘴,险些没气昏过去。

  然而贾母却望着王夫人,眼神里带着几分责备: "老二媳妇,这是怎么说的来?这个丫鬟从未犯过什么错处。模样、秉性、女红都是一流,宝玉有她服侍一场,原是宝玉的福气。如今你说放出去便放出去吧,又何必说这些话?"

  王夫人是胳膊拗不过大腿,见贾母责备,忙站起身道:"是媳妇不回说话……不过, 请贾自幼进府,一直在府里长大,副小姐一样的人物,到了外头怕是一时过不惯日子,没准还会再回来的,到那时…"

  贾母被干夫人这一席话气得闷在胸口

  便道: "罢了,她若是有脸再回来,我只让她跟着我,不

  口足育旅书中不,*人让****

  会让她再去耽搁宝玉。你如今便去寻了这孩子的身契,交给她,让她自己走吧!”

  贾府总管房的效率算是高,没过多久,晴雯的身契就被找出来,交到王夫人手上,再由她居高临下地递给晴雯。

  睛雯怀里揣着身契,给贾母连磕了几个头,又勉强给王夫人磕了两个头,最终强忍住了没去看宝玉,便慢慢从贾母院中倒退着出去。

  荣府的仆人出去,走不得前门,只能从后角门离开。

  睛霎一时顾不上道路旁兀自有荣府下人望着她指指点点,脚步轻快,来到后角门前,见有个人已经立在那里,手里拿着个包袱等她。

  “秋纹——”

  难得她离了怡红院,还有人来相送。

  秋纹却一脸嗔怪,对晴雯说: "你还是那样儿,急起来恨不得化成一阵风。这多早晚都能出府,你倒好,姐妹几个都还没工夫告别,你就跑了……”

  睛雯一时心里就想起天幕上说的那"恰红院集体意识"来,她一点儿都不留恋贾府这般富贵,然而一想起住惯了的怡红院, 晴霎终于才觉察出干般舍不得, 一时间尽数涌上心头, 原本早已哭干的眼泪,此刻竟又汨汨地涌出来。

  秋纹连忙给睛雯递帕子,不防自己也红了眼圈,哽咽着道:“你告诉我那衣服,太太将好的给旁人,挑剩下的才给我。我其实也自知道,只是不像你那般,敢当众说出来……”

  想那怡红院里,有多少人佩服睛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

  勇气啊!

  说着,秋纹将手里一个包裹塞到晴雯手中。晴雯一接过来,掂了掂重量,便惊讶地看着秋纹。

  就见秋纹笑道:"是珍珠姐姐带着我们一起收拾的,你平时穿用的衣裳头面首饰都在里面,还有我们一起凑份子凑了几吊钱,大家一点点心意。”

  睛雯心中感动,说不出来话,只是眼泪肆意乱淌。

  "珍珠姐姐说,茜雪是咱们中第一个出府去的,你是第二个,没准儿以后大家的结果都在府外头,往后还有再见的日子。”

  睛霎万万没想到,这话竟然是从珍珠口中说出的。珍珠难道不再打着宝玉姨娘的主意了?

  “将来总是能互相照应着要好一些,”秋纹最终强笑着对晴雯说道,“听闻茜雪在林家日子过得甚好,想必你出去了也不会差。将来没准儿会是姐妹们的倚仗。”

  说着,两名同龄少女四手相握,互相道了一声"保重"。晴雯便出了府,而秋纹站在那后角门之内,望着晴雯离去的背影,怔怔出神。

  当晚,晴雯姑舅哥哥多浑虫家里,晴雯正与哥嫂两个置气。

  睛霎本是赖嬷嬷所买,后来孝敬了贾母的。晴雯自幼被卖,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晓得有这个姑舅哥哥多混虫,能够庖宰,也一样沦落在外,所以求了赖家的把多混虫也一起买进贾府。

  这多混虫生性好酒,过一日混一日。而多混虫的媳妇,人称多姑娘的,生性风流,贾府上上下下,多是与她有些首尾的。前些日子多姑娘还打上了贾琏的主意,没事就上去贾琏那外书房前头走两趟招惹。然而贾琏之前为了那牛痘之事忙得脚不沾地,连正眼看人的工夫都没有,令多姑娘只能哀叹时运不济,以往风流成性的贾二舍如今竟是从良了,令她竟有这闲功夫要来安置小姑子。

  多混虫担心睛雯出来,自己的差使日后也没着落,冲着晴雯就是好一顿埋怨。

  多姑娘说话听着客气,但态度也是一样,也是觉得晴雯自己从府里出来实在是太孟浪了。

  “你不就是担了个虚名儿?”多姑娘不客气地问,“再说,天幕不是还帮你剖白了?”

  多姑娘入幕之宾多了去了,那点儿名声她根本就不在意,因此根本想不通晴雯怎么就那么大气性,非要从府里出来的。

  “你从那等金尊玉贵的地方出来,到这里你还能住得惯不曾?”多姑娘指指门,门上悬着草帘,又指指炕,炕是芦苇土炕。与晴雯日常所坐卧之处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根本无法相比。

  睛霎不答话,只是伸手去取过桌上一个黑沙吊子,从里头斟了半碗茶出来。只见那茶茶色绛红,也不太成茶。晴雯在怡红院里日常饮的茶,比这好得太多,她尚有不如意,嫌这嫌书阳的,如今偏偏是自己选了要出来的,怨不得谁,只能闷着头将茶水饮下去。

  多姑娘冷笑道:“看看!说你过不惯这样的日子吧?日后该怎么了局。我与你哥可养不起你这金尊玉贵的副小姐!”

  晴雯放下茶碗,道:“不用你们养。”

  她从贾府里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将一切都想过了,心里已有七八分成算。

  “倒是哥哥嫂嫂,只有依附着府里才能讨生活,万一真有那样一天……打的打杀的杀卖的卖,到时是个什么成算,你们心里也得有个数才是。"

  多混虫与多姑娘一听,齐齐变了脸色。他们总听天幕上说“抄家”二字,却一向浑浑噩噩,从来不想以后,反正天塌下来,也会有高个子顶着。

  可如今在宝玉身边当大丫鬟的晴雯竟然主动求了出府,多浑虫夫妇,竟然觉出了一丝丝的不对劲。

  第二日晴雯换了一件素净的家常衣裳,就出门去街上找活做。

  她旁的都不会,唯一能干的就是女红,因此一出门便央求那算命的先生帮她写了两个字: "绣坊”,她沿着街巷慢慢地找过去,见到这两个字,就停下来问问人家要不要绣娘。

  功夫不负有心人,睛霎问了七八家,还真问到了一家,有官牙主持,正在那里招绣娘,给的工钱也高,然而却要先考较一回。

  晴雯心想:考便考吧,又能难得到哪里去?

  于是,她和十来个年轻姑娘,由一个婆子领着,来到这绣坊中一间敞亮的大屋子里,人人面前放着绣架,绣架跟前则是考较她们的内容———

  晴雯一瞧,咦,这绣活儿……看起来竟有点儿高级?

  就见面前放着的样子,是工笔画画的这枝花卉,格式配色皆十分典雅,另一边则明显是行草写就的诗词。晴雯虽然认不得那是什么字,但她旁观宝玉写字看得多了,晓得那些笔迹当在

  何处转,在何处折,此刻端详这些绣着的行草字迹,睛霎盯着那幅草字看了半晌,竟然又多出几分心得出来。

  与她同在一间屋子里的绣娘,从官牙那里取了用于刺绣的一应物事,便匆匆忙忙开始描花样子,准备开始绣。

  然而晴雯却一动不动,只是坐在那里,一味盯着看,引来旁人侧目。

  很快,不止是晴雯身边的绣娘们心中起疑,就连主持这考较的牙人,也不免心头打鼓,心想这个相貌出挑的绣娘,来参加考较却总不动手,难不成是来骗吃骗喝的?

  “上头给了你们一整天,虽然没说绣得越多越好,可到这会儿都不动针线,很难说主家会赏识你们。”牙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然而谁都听得出来这是在敲打睛雯。

  睛雯却依旧一动不动,双眼紧紧盯着面前的花卉与草书。

  这时却听一个清丽的女声对那牙人道:“大娘,你莫要去打搅她们,反正已经说了一整天的时间,能绣成什么样便是什么样,到掌灯的时候再看结果也不迟。”

  睛雯依稀觉得这个声音有些耳熟,但她全身心都沉浸在面前的花样上,无心旁顾。

  渐渐地到了正午,正是日光最好的时候。不少绣娘已经绣了几个花瓣,或是一两个字出来,睛雯面前的绣架上却空空荡荡,连花样都未描。

  官牙摇摇头,心想这姑娘没救了。

  岂料就在这时,晴雯忽然起身,将绣架调了一个角度,然后去向官牙讨了一面镜子。

  “镜……镜子?”这回轮到官牙吃惊了。

  “你真的要用镜子?你真的会……双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