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梓轩中了解元,一时间有很多官夫人向刘妍讨教教子之法,连皇帝听闻后,也叹息林家家学渊源。有听说林如海将来的女婿也是一样出色后,林家的来人就没有停过。

  “太太,薛家来人了!”刚送走几个太太,刘妍揉着额头,正想休息休息,这时候下人来报。

  刘妍叹口气道:“她们家来人做什么?”

  “说是给姑娘送宫花!”来人报。

  刘妍一惊,这都不在贾家了,怎么宫花还从上门来了?但是面上不显,点头道:“既是给姑娘的,暮云,你去禀了姑娘吧!”

  暮云点点头,退下了。

  不一会儿,黛玉进来,身后的冬梅抱着一个刻工精致的木头盒子走进来,对刘妍道:“薛家的宝姐姐,着人拿了几个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给我,我拿来给母亲瞧瞧。”

  说罢,打开盒子,刘妍瞅了一眼,只见满满一盒子,细一数,整整十二支,刘妍一乐,问:“这些花儿,都是你们姑娘家喜欢的,既是给你的,你就把玩吧,不用回了我。”

  黛玉道:“我哪里戴的了这么多,这些花儿也就图个轻巧,您看看有没有妹妹喜欢的。”

  “她那里戴的了花?你看着办吧!或是自己戴,或是赏人,都随你!”刘妍摇头道。

  黛玉点点头,拿出四支递给暮云,道:“我就借个巧儿,我跟你太太房里你和青岚最熟,你们一人两只戴着玩吧?剩下的我给我房里的大丫头一人两只。”

  暮云看刘妍不是很在意,赶忙结果花儿来。

  “下次有新进的料子,也给你惜春妹妹、还有迎春姐姐、探春妹妹,以及薛姑娘送些,就当回礼了。”刘妍道。

  黛玉点点头应下了。

  黛玉走后,刘妍‘扑哧’笑了起来,记得书中宫花是所有人挑过之后才送给黛玉的,没想到现在确实全部送给了黛玉。想想就觉得好笑。

  刘妍对这件事并没有在意,可是自打这天后,薛家就时不时送些东西过来,刘妍有些诧异,按理说林家已经没有薛家感兴趣的事物,毕竟自己拒绝贾母的时候,王夫人可是在的,相比薛姨妈也是知道的,薛家这又是图什么呢?

  “除了,咱们家梓轩之外,最近有不少举子前来拜会,薛家那个姑娘已经虚岁16了,想必是为自身担忧吧?”林如海道。

  “难道还想着我给她做媒?”刘妍惊讶道,薛宝钗不是配贾宝玉的么?

  林如海道:“我是这么想的,除了这个我们跟薛家别无牵扯。”

  “这事儿我可不管,做媒什么的要是夫妻和睦,锦瑟和鸣也就罢了,万一说了什么怨侣,我可当不起。再说了,我不喜欢和她们家人交往。”刘妍赶忙摇头。

  林如海附和道:“你说的对,那姑娘传出来的诗看,却是个有野心的,所以这事你定是不能应。要是依她的身份,嫁个商家好好过日子,也算门当户对,即便是寒门学子也是可以的。只是你又知道那个是有出息的?”

  “传出来的诗?”刘妍问。

  林如海点头道:“前些日子有一同僚拿了几首诗给我看,说是薛家公子问他写怎样?我看后确实规格女子做的,有些不喜看,这个学姑娘也是个有志气、有野心的女子,可是有那般哥哥,最终什么青云之志都是妄言!”

  刘妍再问诗词的内容,林如海边说忘记了,刘妍想青云之志的想不就是那首《临江仙?柳絮》了。不管怎样,不可否认薛宝钗是个有才华的女子。不过,林黛玉也跟几个好友时不时吟诗,可是并没有传到外头去,这个时代并不需要女子有太大的才气。薛宝钗要是换个家境,也许会有一番成就也说不定,可是在薛家,有那样的哥哥和母亲,有没有父亲,想必结局还是会跟贾宝玉吧!因为那是她能选择的最理想的对象。

  没过两日,刘妍就发现她跟林如海都猜错了,薛夫人带着薛宝钗来拜访,求的不是薛宝钗之事,而是薛蟠的婚事。原来薛夫人看上陈心琪的庶姐了!

  “他姑奶奶,你也知道,我们家老爷走得早,家里虽有薄产,但……”薛夫人说到这里顿了顿,才慢慢说出陈家姑娘的亲事跟自家儿子的亲事来。

  刘妍顿了顿,然后道:“薛夫人有所不知,陈家大姐儿已有婚配了……”李婉柔、林黛玉等人相继定亲,陈夫人也早就不不耐,已经开始给自家姑娘思索夫婿人选了,但是陈心琪上头还有个姐姐,所以陈夫人现在已经开始着手给庶女挑选合适的人家了,不过薛蟠是绝对不会被陈家人看在眼里的。

  “陈姑娘已经开始议亲了?”薛夫人面色不虞,薛宝钗也惊讶了一番,原本他们是想着陈家虽官位较高,但根基较浅,只要备上充足的聘礼,又是庶出的,这门亲事是极有可能会说成的。

  刘妍点头道:“是啊!前几日陈夫人还给我说起此事呢?只是我一时没有注意,忘了到底定的是哪家公子了!”

  薛宝钗反应比较快,对刘妍笑笑,然后道:“多谢姑妈提点,要是没有姑妈的提点,我母亲贸贸然去陈家求亲,那不是闹了一个大笑话。”

  “那陈家二小姐不是没有定亲么?”薛夫人突然道。

  薛宝钗赶紧拉拉薛夫人的衣袖,陈家二小姐就是与黛玉交好的陈心琪,她是嫡女,薛家自然不敢肖想。可是薛夫人却不觉得,她认为自己儿子值得最好的,本来就是看上陈心琪了,在薛宝钗的提点下,才不是很甘心的放弃了。现下,薛宝钗提的人选已经有了人家,薛夫人自然就按耐不住了!

  刘妍拿着茶杯,轻抿一口,道:“陈家二小姐的亲事,连陈大人也做不了主,更何况我一届外人了?陈夫人出嫁前便是家中独女,备受宠爱,几个孩子的亲事可是都要依着陈夫人的父亲做主的。”

  “姑妈不要见怪,我母亲开玩笑的。既然陈大小姐已经有了人选,我们也不好强求。但哥哥毕竟到了这个年纪,姑妈要是有好人选,可别忘了哥哥?”薛宝钗笑道。

  刘妍道:“薛家到底是紫微舍人之后,家财万贯,定是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儿媳。况且你们和荣国公府是亲戚,国公府出了贵妃娘娘,更是富贵至极,那里会找不到合适的儿媳人选?只是薛姑娘这声姑妈我倒不好应承,毕竟我也就是个继室,可是不敢乱攀亲的。”

  薛夫人的脸色不虞,但是薛宝钗始终都是笑语盈盈的。等他们走后,刘妍撇撇嘴,心想这下应该是了解了吧?

  转眼又到年底,刘妍随着内命妇进宫拜见,分别拜见了两宫太后,结果在皇后宫中,刘妍见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皇后还专门给刘妍介绍了一番,最后还道希望能够双喜临门。刘妍便知道这个姑娘估计就是要指给梓轩的人选。

  “你是说皇后想把明远公嫡女嫁给梓轩?”林如海问。

  刘妍点点头道:“皇后亲自拉着那个姑娘说那是她兄长明远公最小的女儿,闺名灵芸。后来又问了梓轩备考背的怎么样了?希望以后能够双喜临门。要不是没有那个意思,会把姑娘的闺名告诉我,还专门介绍?”

  林如海沉思了片刻,道:“石家家境严谨,倒也是一门良缘,看来大皇子对梓轩期望很高啊?”

  刘妍向来以为自古跟皇家牵扯太深都不是好事情,再说在他看来即使已经虚岁16的梓轩在她眼中还是个孩子,早婚早育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想到这里,刘妍又缠着林如海去打听那个石家姑娘的确切年龄,现在大家子女都是及笄之后才成亲,及笄也就15岁,再拖上3、4年生孩子不知可不可行?自己也不急着抱孙,更不会混乱塞人给儿子,只要媳妇是个贤惠的就行……

  林如海派人打听的结果是那个姑娘今年12岁,虚岁也就十三岁,比黛玉还小上一岁,想到这里,刘妍又想看看那个姑娘的人品,于是错窜着黛玉下了帖子,约了几个小姐妹来家里玩玩。

  黛玉不知道马上就要考试了,刘妍为什么还要自己在家中设宴,但是看到刘妍特意加了一个自己并不是很熟悉的姑娘,心里略略猜到了点什么,于是点头应下。

  正月里除了拜年,基本上是不怎么出门的,二月会试过后,黛玉就向自己的几个好友和石家姑娘下了帖子赏梅,为了掩人耳目也给几个不是很熟的小姐也下了帖子。

  “近些日子,家里为了哥哥他们的考试,弄得全家都很紧张,好不容易算是过了会试,我就想好好轻松一番,故而请大家前来吃酒作诗,你们可别介意哦?”人一来齐,黛玉就笑道。

  因为是姑娘们的聚会,刘妍并没有参加,只是嘱咐黛玉好好招待。并让人暗地里观察石家女子。

  经过崔姑姑几年的教导培训,黛玉倒是落落大方,每个人都有顾全,院子里很热闹,刘妍隐隐能听到她们嬉闹的声音。

  事后,刘妍问了很多石家姑娘的表现,处事,谈吐……得到的都是赞扬的话语,可是刘妍还是不放心,总想多见见……

  “好了,妍儿,不管怎样,不管你再怎么瞧,是你的便是你的,横竖都做不了主,还是随意吧!”林如海看着刘妍一天为这件事烦恼,劝解道。

  刘妍摇摇唇道:“我知道,可是……就是放不下心,总觉得孩子还那么小……就……”

  “对了,宁国府的惜春姑娘定亲了!”林如海突然道。

  刘妍诧异问:“定的是哪家?是么时候定的?”

  林如海这才告诉刘妍,原是黛玉一直担心惜春,林如海也有些感激这个曾经帮过女儿的姑娘,近些日子刘妍为梓轩担心,黛玉也再为惜春担心,从贾惜春跟黛玉来往的信件中,黛玉无意中发现这个小姑娘有向佛的心思,于是很担心,可也知道刘妍交往的夫人们都不太喜欢贾家,就求助林如海。林如海根据黛玉说的惜春的为人和爱好,还真给他找了一个对象,孙翰林家的小公子,本来孙家也是不喜贾家的,可是他家的小公子视画如命,且没有参加科举的打算,只一心想游遍大江南北,作画为生。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孙家自然没有太多的要求了,惜春虽是贾家女,但是年纪尚小,孙家人觉得早点娶回去能教养好。

  得知孙家有这样的想法后,林如海便让人在贾珍耳旁吹风,最终由贾珍定了惜春的亲事,并没有通知贾母,而是定过之后,才告诉了贾母。前后林如海都没有出手,只是孙家人跟贾珍定下的。而且婚期定的还很早,因为孙老太爷身子不好,所以今年便会办了婚礼,只待及笄之后再行圆房之礼。

  刘妍惊住了,没想到贾家先成婚的竟是贾惜春?随即告诉了黛玉,着重说明了孙家公子的性情。黛玉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道:“惜春妹妹也是个爱画的,想必也会乐意吧!”

  第 61 章 ...

  贾惜春听到自己的哥哥竟然给自己定了亲,第一感觉是有阴谋,因此已经打定主意绞了头发做姑子,却收到黛玉传递的消息,一时间惊住了,她没有想到林家真的肯帮自己,抽出黛玉送的画笔中一张卷成一团的银票,惜春一时间泪流满面。

  贾珍越过贾母给惜春定亲,着实另贾母恼怒不已,虽然贾惜春是宁国府的姑娘,可是从小是在自己膝下长大的,现在贾珍没有通知自己,就私自订了亲事,况且惜春是贾家最小的姑娘,现在竟然最早成婚,都无疑不是在贾母脸上打了一掌。

  贾珍也有理由,对贾母哭诉道,自己是惜春嫡亲的长兄,而且现在女子不都是这个年龄成婚的,再再说嫁的也是孙翰林的嫡子,有什么可说的?没有通知贾母,是因为自己觉得孙家不错,没来得及,这不,一换了庚帖就给贾母说了?贾母既然那么疼惜春,那么还是帮惜春好好办嫁妆吧!说罢,还当众给了贾母两银子,说自己对这个不在行……

  事已至此,贾母只得接了银子,转交给贾琏让其帮着备嫁。虽然银子一到贾琏手,便被王夫人要走了2两千两,可是现在贾惜春并不以为然,因为从林黛玉的信中,惜春也得知孙家小公子是个好相处的,而且与自己志气相投,想到以后的日子,惜春的心情轻松了不少,对贾珍愿意给自己定下这个亲事有肯出银子帮自己备嫁也添了几分感激。

  贾家现在有五个姑娘,年纪最小的却已经定亲,而且婚期将至,多多少少令其他三个姑娘有了着急的心情,特别是客居的史湘云,史湘云比林黛玉只小几个月,林黛玉已经定亲几年了,现在贾家对自己跟贾宝玉的事却没有任何的说法,这令史湘云很是着急,给叔叔婶婶的信中也有了几分询问的意思。

  惜春的事情定下了,林黛玉的心情也平静下来,刘妍现在已经不太关注贾家的事情,现在只有儿子的前程和婚事令刘妍揪心,梓轩的会试成绩排名第五,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傅简更是厉害,竟中了会元,已经独得‘两元’,而且很有希望问鼎‘三元’,林黛玉因为给友人小聚是的时候某大家都会拿这个调侃她,有些害羞,暂时闭门不出,不过对梓轩跟傅简的吃食更是精心。

  三月十五日殿试之后,即使梓轩和傅简都表示自己状态不错,林府全家揪心,放榜之日,梓轩跟傅简优哉游哉的下棋,刘妍在屋里团团转,等着儿子殿试结果。

  “娘,不要转了,我头都晕了!”梓涵拉住刘妍,把她按在凳子上。

  刘妍道:“也不知道你哥哥是什么情形,那么多人有没有紧张……”

  “娘,哥哥有什么紧张的,都见过皇上那么多次了,也被问过话,您就不要担心了!”梓睿在一旁捧着书道。

  刘妍坐了一会儿,又站起来,在屋里走起来,梓涵梓睿相视一看,无奈的看着她着急的样子,却无法再安慰什么?

  “娘亲,讲故事!”这时候子晴抱着一本书,迈着小短腿跑进来。

  梓睿看刘妍的心思不在这里,拉过自家小妹妹,慢慢的给她读起故事,心想,以前梓轩哥哥教梓涵哥哥,梓涵哥哥又教我,现在终于轮到我教妹妹了!就这一个妹妹,平时哥哥们在家,可轮不上我!

  梓涵见状,也知道他的小心思,笑了笑没有理会。

  “太太,太太……报喜的来了,咱们家大爷高中探花郎!”过了好久,刘妍刚哄着子晴睡下,这时候门口响起一阵敲锣打鼓声,不等梓涵出去看情况,下人就来报。

  刘妍捂住嘴,不敢相信,探花啊?全国第三名……梓涵看母亲激动的样子,让人通知哥哥,顺便出去打赏了报喜的人。

  结果刚发了喜钱,又来一对敲锣打鼓的报喜的,来人大声报:“皇上钦点苏州傅简一甲第二名!”

  “哇!比哥哥还高一名呢!”梓睿小声道,然后对着梓涵道:“二哥你努力努力也考个榜眼给娘看看!”

  “为什么不是状元?”梓涵又打赏了报喜的人,诧异道。

  梓睿挺起小胸脯,理所当然道:“大哥是探花,你是榜眼,我是状元,才能体现娘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意思呀?”

  梓涵气结,道:“要是我能考中状元呢?”

  “那跟爹爹和大哥比起来,二哥你便是我努力的目标!”梓睿笑道。

  梓涵翻翻白眼,看着一旁兴奋不已的大哥和未来姐夫,有些替他们高兴。不再理会一旁的小弟。

  饶是胸有成竹,结果出来的时候,两个少年郎依然惊动不已。榜眼、探花皆出自林府,特别是林家一本双探花,令人不禁津津乐道。林家未来女婿榜眼之身,更令人感慨林如海独到的眼光。

  林家第一次没有忌讳,大摆筵席,席上林如海第一次喝的烂醉如泥,拉着梓轩诉说自己的骄傲,直称其为父争光。后院刘妍也被一群官太太为主,讨教养子之道。

  “妍儿,梓轩是探花郎!比我有出息,比我中探花的时候年轻,呵呵……比我有出息……”酒宴散后,林如海还拉着刘妍絮絮叨叨。

  刘妍安抚下他,帮他净了脸,他还是不停的说。刘妍虽然也高兴,可是从没有看到林如海这个样子,哄着他喝了醒酒汤,附和着。听着他说着梓轩从小到大的趣事,听着他说梓轩刚出生的时候,自己的激动;听着他说贾敏怀孕,母亲提醒他嫡庶有别时,他心中的不甘和愧疚;听着他说在得知贾敏生了黛玉之后,他心中的轻松;听着他从梓轩出生开始一直说道梓轩参加科举……一路上孩子的努力,和他的心疼……

  “妍儿,你知道么?涵儿跟睿儿给我说以后他要中状元,你知道……现在全京城,不?不是全京城,全国有几家的儿郎,跟我的儿子们一样有出息么?没有,全都没有,我一个也没有见过。就算是傅家,傅简中了榜眼又怎么样?他爹不照样只是二甲出身……他们家不是只有一个傅简?没有人……没有人跟我儿子们一般出息……哈哈……没有人……”林如海说着说着便睡着了。

  刘妍戳了戳睡死的林如海,闻着他一身的酒气,让人进来帮着自己把他扶到床上,帮他脱了衣服。拿了床被子,转身躺到榻上,酒味太重了,有些受不了。

  翌日刘妍醒来,林如海还没有醒,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刘妍赶忙摇醒他,给她有灌了醒酒汤和一些吃食,换了官服,就打发他上朝去了。看着还有些迷离的林如海,刘妍不厚道的笑了。

  “娘,今天我们还去街上看哥哥他们游街么?”梓睿拉着子晴问。

  刘妍点点头,道:“看!早就定好了包间,当然要去看了。”

  “听说爹爹当年游街的时候,可是收了不少锦帕,不知道哥哥今日怎么样?”梓涵好奇地问。

  不等刘妍回答,梓睿奇怪的问:“不是说扔果子和鲜花么?”

  “那不是很疼么?”子晴抬头问。

  刘妍一时答不上来,道:“出去了不就知道了?咱们赶紧吃了饭,就出去吧!暮云,去给秋水说给黛玉多备几条遮面的纱巾,今日人多。”

  “娘!爹爹说哥哥他们游玩街,让咱们先别走,等人群散了,他下朝了再接咱们回来。”梓涵道。

  刘妍点点头。

  “娘!咱们不是去饭庄么?为什么还要在家里吃早饭?”子晴又问。

  刘妍想想也是,直接让人去叫了黛玉,直接出发。看着黛玉将自己遮的严严实实,刘妍点点头表示满意。

  “子晴也要面纱……”子晴看娘亲和姐姐都遮着脸,觉得很好玩,也拉着刘妍的裙子要求道。

  刘妍低下头,点点她的小鼻子,拿过一条面纱帮她戴在脸上。子晴这才满意的松开留言的裙子,转身跑到两个哥哥和黛玉面前,直问好不好看,得到了大家的夸奖,这才兴高采烈的叫喊着要出发。

  虽然刘妍她们出来的很早,可是大街上已经彩旗飘扬,因为林如海早早就在景观最好的状元楼给刘妍他们预定了一个包间,黛玉一早也没有吃东西刘妍就点了不少状元楼的招牌菜,招呼着大家吃东西。

  “娘!哥哥怎么还没有来?”饭后子晴揉着眼睛问刘妍,一大早就起来,还没有睡够呢!

  刘妍抱她坐到腿上,笑道:“还有好久呢?娘怕一会儿人多挤到晴晴,所以就早早的带着你来了,娘抱着你说一会儿,等哥哥来的时候,再叫你起来,好不好?”

  “嗯!记得叫我哦?”子晴乖巧的点点头,闭上眼睛,趴在刘妍怀里睡了起来。

  梓涵也觉得无聊,拿出棋盘跟黛玉下起棋来,梓睿则掏出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刘妍的兴致也渐渐高昂起来,不禁有些激动地想着,一会儿游街的还有自己的儿子呢?

  待午时过后,林家人又再状元楼吃了午饭,刘妍也有些昏昏欲睡,才有远处传来锣鼓唢呐等乐声,刘妍叫醒女儿,看着黛玉蒙好面纱,也给自己蒙了一条,然后站在窗边,有些激动的等着儿子从自己眼前经过。

  只见锣鼓喧天,铙钹齐响,仪仗队簇拥着梓轩等三骑慢慢地走来,一路上街道两边路人的鲜花、帕子朝他们扔个不停。状元郎是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年男子,不甚突出的容貌在身上鲜红蟒袍的映衬下,倒也显得意气风发,年轻了不少。随后跟着的傅简相貌堂堂,原本就不错的容颜再加上此时高昂的气势,确是比状元郎更加引人注意。紧跟着他的便是梓轩了,梓轩是三人容貌最好的,因为刘妍时不时不排毒,和常年的滋补,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只是梓轩脸上带笑,到是显现出几分和气。楼下的人群声中不断传来赞叹声。

  黛玉是第一次看到傅简,看着他比起自家哥哥略加成熟,从容不迫的样子悄悄垂下脸庞,怕人看出她脸上的红晕。

  路过状元楼的时候,梓轩刻意放慢速度朝着刘妍这边挥挥手,还转身对着傅简说了些什么,只见傅简也抬头朝这边笑着示意,也放慢了速度。虽没有见过黛玉的相貌,可是身边的人无一不夸赞着,再加上梓轩偶尔无意中吟的黛玉的诗,本就令傅简对黛玉心生好感,看过来的时候,不禁有些紧张的直了直身子。

  “姐姐,姐夫在看你呢!”梓睿笑道。

  黛玉有些羞恼道:“什么姐夫?小心我拧你的嘴!”

  “哥哥!”子晴看到梓轩突然大叫起来,还使劲的挥挥手,刘妍赶紧把她抱到一旁,捂住她的嘴,道:“噤声!”

  子晴掰开刘妍的手,道:“娘,是哥哥在骑大马,我也要骑大马!还要丢花花……”

  “回去娘给一篮子的花,你拿去丢给你哥哥,这里人多,丢了也砸不中你哥哥。”刘妍低声安慰道。

  子晴嘟着嘴巴,有些不满的低着头,眼睛慢慢开始蓄起泪水。黛玉见状也过来许了好多愿,甚至答应给她亲自做身漂亮的衣服、鞋子、荷包还有帕子,她才满意的点点头。

  刘妍有些头疼的扶扶额,林如海一直说女儿要娇养,宠子晴比黛玉还有几个儿子更甚,自己都有些伺候不了这个小祖宗了。

  等哄好子晴,梓轩他们已经走了,刘妍有些略带遗憾的看看儿子远去的背影。“娘,儿子以后也定考个状元游街给你看。”看到刘妍有些失望,梓涵忙道。

  “我也要!”梓睿也叫道。

  “还有我,还有我!”子晴看这两个哥哥说话,也跟着附和道。

  刘妍叹口气,也不纠正她,反正等她再大一点,便会知道自己这辈子是不可能考上状元游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