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异能>步步为赢>第180章

  而这样的思考角度,使得高顺耀选择的踢法更好。

  突然之间,李泽有些醒悟:现在高顺耀对场面的判断已经比他强了。三年以来,高顺耀一只都在和他学足球,自己交给了他很多东西,而现在,在意识方面他已经青出于蓝了。靠着过人的直觉,高顺耀在很多时候,可以做出来令人叫绝的判断,反倒是自己,一直以为他还是三年前的傻小子,实在是太可笑。

  其实,他早就不是当年了:三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涨球期的球员来说是足以成长很多的。就说这一场比赛的踢法,要是换上这个赛季开始前的高顺耀,李泽敢打赌他肯定不能踢得这么顺畅。可是,半个赛季,20场比赛,高顺耀就已经完全适应了抢点中锋的踢法,在这个位置上,他一样可以踢得有模有样,完全没有任何不适。

  现在的他,已经是全能中锋了——虽然水平也许不算特别高,但是技术上却足够全面。

  李泽的心里一时间有些感慨:他很高兴高顺耀成长的速度惊人,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为高顺耀担心未来,是有些多余了。足够全面的前锋,哪里用得着担心自己没有机会。

  这一场比赛开始的时候,李泽还是有些担心高顺耀的未来:高顺耀不是主力,而且一场比赛换了七个人,这些东西,本来都是让李泽紧张的因素。

  过量的换人有些时候不是好事:虽然说这是友谊赛,多换人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高教练的国家队这么换人,却实在有些过了。

  李泽记得,在这个夏天安排比赛的时候,曾经有人质疑过,国家队这个夏天的对手似乎有些太强了。当时高教练表示,就应该和强敌对战,对手越强越好——他的这些话,让李泽本来以为他是想要通过夏季友谊赛来做调整的,可是,这一场比赛却还是有很多问题。

  换人没有什么不对的,连门将都要换,这显然不是为了战术考虑,而是就纯粹是在看球员表现。当然,想要磨砺球员不算是什么错误,可是换人这么多,却又都是对位换人,就让人有些难受了。

  高教练的战术布置的挺好,看得出来他是有些想法的。可用人上面他还是有问题的:过于频繁的换人,只能说明教练对国家队的阵容没有一个腹稿,而接手国家队快一年的教练,而且是希望和强队对踢长经验的教练,连主力都确定不下来实在有些不应该。在李泽看来,这也是教练缺乏魄力的表现。

  当然,球员们有变化,球队有调整,这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调整之后,应该做的是更多的战术调整,而不是对位换人。至少李泽就觉得,他应该尝试一些别的战术:比如说让高顺耀顶在前面,郜林拉边突击,未尝不是一个思路。可惜的是,高教练似乎太在意球队里面每个人的情绪了,把现有主力调换位置这种事情,他没有胆子进行尝试。

  这对高顺耀不算是什么好事,教练比较保守,自然意味着他上位更难。虽然李泽也看到了上半场比赛,郜林是怎么浪费机会的,可是,高顺耀却也是第一次参加国家队比赛,从来没有过国家队比赛经历的他,能不能踢好了也是个问题。

  只是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当一个球员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的地步的时候,那也是锥在囊中,就算是再怎么恶劣的环境,他也能够展现实力的。

  球场上面,比赛还在进行着,而高顺耀也越踢越得心应手了。球场上面,当于汉超在于刺激把球传给了高顺耀时,高顺耀快速冲向了禁区。

  阻拦在他前面的施瓦布,被高顺耀一个漂亮的变向晃开了一个角度后,直接硬扛着他的反抢,从他身边冲入了禁区。这名倒霉的左后卫被高顺耀欺负的相当厉害,88年生人的他其实身材和力量都不差,甚至足以让他打上了俱乐部的轮换主力了,可是,这次对抗中,还是没有能够拦住高顺耀。

  靠着蛮力杀入了禁区,摆脱了防守,高顺耀没有再向前冲击,他脚下扣球,闪过了中卫的补防,而后一脚劲射,把球打向了球门!

  “球进了!快看快看!第二个进球了!”

  陈思柔的声音带着遏制不住的喜悦,漂亮的突破射门,让她兴奋无比。看着进球,李泽也一样是控制不住笑容。

  两个进球,半场比赛就有两个进球,还有什么首秀比这更精彩?

  果然,高顺耀现在已经极为成熟了。倒是自己,因为一路看着高顺耀成长,对他以前的状况了解的太多反而蒙蔽了双眼。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高顺耀这样的人,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位置?在国家队里,他肯定会是绝对的主力的。

  李泽对此很有信心,只要高教练不糊涂,他就不会不用高顺耀的。

  中国足球一直以来都不算是技术型球队,中国的中场,往往是遇到了强敌就萎靡不振。而越是创造机会能力差的球队,往往就越是依赖于前锋的实力,一个好的前锋,往往可以在没有特别多的机会时站出来替球队拿分,有了这样的前锋,国家队就可以安心的龟缩打防反,不必担心被人反击,这是中国这样的球队最为需要的,就像是意大利足球有了罗西就能够拿世界杯一样,中国如果出了一个好前锋,对成绩的帮助也很大。

  94-04年这段时间,中国国家队在亚洲成绩还算不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前锋还算不错。而05年之后,韩鹏,郜林,杨旭这些前锋也就只能够在东南亚球队身上刷刷进球,球队的实力自然就不行了。

  而现在,有了高顺耀,也许中国队的未来又会有一些不一样了。这样的球员,高教练没有可能拒绝的:事实上,任何一个教练,都不可能拒绝这样的好前锋,李泽敢说,未来的几年里,高顺耀的位置,任何人都无法撼动。


第一七五节 利益一致

  和勒沃库森的比赛,最终以一场4-0的比分落下了帷幕: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中国队又再次攻入了一球,使得优势再次扩大了。这个夏天国家队的友谊赛,以让人极为满意的比分拉开了序幕,也让高顺耀在比赛之后,名声大噪。

  高顺耀的成名之路,可以说真是很不容易:以前的日子里面,高顺耀在日本踢球,国内也只有一些对亚洲足球比较关心的人,才知道他的名字。而在和鲁能,国安交手之后,一些国内足球的球迷,也知道了他的名字。可是在中国,很多球迷对于亚洲足球,中超联赛都缺乏足够的兴趣,他们关心的是欧洲足球,就算是知道了高顺耀的名字,也不是特别在意他是谁。一直到这一场国家队比赛,高顺耀的名字,才为人所熟知。

  国家队比赛的关注度毕竟是不一样,就算是对国家队很绝望的球迷们,在听到了国家队胜利时,也难免为之高兴。和勒沃库森的友谊赛,不是什么重要的比赛,可是在比赛中的发挥,人们还是全都看到了的。郜林的浪费机会,和高顺耀的进球不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人们看到了,高顺耀的实力不俗。

  国家队新星,亚冠中淘汰了鲁能和国安的球员,J联赛球队的当家射手,这些高顺耀脑袋上的头衔,开始为人所熟知了。

  一场友谊赛,高顺耀真的成名了。两个进球,让他为广大的球迷们所熟知了。国家对现在需要一个新星,一个能够刺激球迷对足球的热情的年轻球员。而高顺耀表现很好,自然会引起关注。比起来郜林,他强上很多,这就让球迷相当满意了。

  球迷们对高顺耀,有着诸多的讨论,诸如是不是该以高顺耀为核心建立球队,或者是高顺耀是不是有能力旅欧这些还算是客气的,甚至更为激进一些的,已经在讨论高顺耀之所以能成功,是不是因为是在外国踢球的愿意,他们也在议论着,是不是应该把中国的年轻的好苗子都送到国外去深造,这样就可以造就一大批高顺耀一样的球员。

  其实,足协也不是没有这样的计划,他们本来就想过,要送一批年轻球员到国外去锻炼,只不过他们想的地方是欧洲。而现在,高顺耀在国外踢出来了名堂,也让足协的这份心思更盛了。把年轻球员们送出国留学,他们也更加热心。据说这个时候,足协就联系着外国的球队,想要把年轻人送到国外去,在国外的青训体系下踢球。

  在他们看来,要是能够培养出来一群高顺耀,那就算是大成功了。然则对足协的连锁反应,高顺耀只是嗤之以鼻,他并不认为这样做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

  “正常一些的想法,应该是看到了外国人的先进经验之后就好好学别人,然后把自己的联赛搞好吧?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年轻球员送到国外去算是怎么回事?已经认定自己的联赛搞不好了?觉得足协领导下出不来人才?这么痛快的认怂,还指望踢出来什么好球?”

  别人也许认为派人出国踢球是个好事,可高顺耀在日本见惯了日本的足球体系,他深知足球球员想要踢出来名堂,有足够的比赛可踢有多么重要。看上去送几千人出国不少,可是高顺耀却知道,就连流经大这样的学校球队,都有好几百人,绝对的人数差距在那里,又能够有几个踢出来明堂?人们都看着自己成功了,可是却看不到日本这边的留学生们有多少人在踢球,而成功的也只有自己一个。

  他的成功,偶然性是非常大的。且不说他的身体素质几个人能拥有,就说一件事情,就是别人不可能比的:高顺耀在成长过程中,出力最大的可不是教练和队友,而是李泽这个铁哥们儿。

  比起来教练们,他对高顺耀竭心尽力的帮助,在高顺耀看来是最为重要的。遇到了李泽,可以说是高顺耀最为幸运的事情之一,而那些去外国的年轻人们,谁能够有这样的好哥们儿?

  花大价钱送人出国,真的不如自己好好办自己的联赛。中国足球不是没有人才的,只怕足球的底层中,像是李泽这样有脑子的人不在少数。如果能够办好了联赛,让他们得到足够多的机会踢出来,比什么不强?

  “舍本逐末,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当比赛结束后,从国家队回来,看到报纸上鼓吹的足协的新计划,高顺耀也忍不住对着李泽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