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都市异能>步步为赢>第77章

  天皇杯的赛制中,如果按照规定的冠军和职业队的资格的话,没有流通经济大学什么事情——他们在JFL里面排名中游,和冠军一点关系都没有。虽然说他们是大学球队,可是他们又不去争夺总理大臣杯,也和这个冠军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看来似乎这个比赛他们也没有资格参加,可是,如果说到了各个县的代表队,那么流经大就有资格争夺一下了。

  其实,如果按照理论上说的话,既然是每个县出一个代表队,那么这个县自己的县联赛的冠军球队去参加足球比赛就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可是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可能。一直以来日本人都很想把自己的足球搞得和世界接轨,可日本的足球毕竟没有欧洲那么深入生活,没有搞那么多年,自然也不会深入到每一个县。日本的一都一道两府四十三县,不是每个都有自己的联赛的,日本有9个都府道县联赛,可日本有47个都府道县,剩下的地方却没有联赛。

  当然,日本的九个更高级别的地域联赛是覆盖了全国的,如果这样说的话,让自己的地域联赛里面的球队踢球也就是了——可是问题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域联赛里的球队,是否是本县最强的球队?

  日本的足球模式还有着另外一个问题:虽然他们有着自己的县级联赛,但是县级别的联赛却并不是他们县中水平最高的联赛。县业余联赛和大学联赛哪个联赛更加出色,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日本足球运动员的平均退役年龄是25岁,因为日本足球收入低,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不再坚持踢球了,因此业余联赛水平不高,业余联赛的水平和大学联赛谁更高也是没有个定数,谁更能够代表自己的县?这也是个问题。

  因为这样的体制问题,所以每个县到了这个时候的办法,就是考虑举行资格赛,从不同的联赛里面选拔最好的球队。一般来说,就是让本县在地域大学联赛名列前茅的球队,本县在地域联赛名列前茅的球队,再加上本县能够在JFL立足的球队,一起混合进行一场选拔赛,角逐出来一个球队代表本县。

  地域联赛是比都道府县联赛更高级别的联赛,能够在这个级别名列前茅的球队水平肯定不低。而大学联赛也有地域区分,有些大学的球队,也不乏人才。能够在那两个联赛中立足,基本上也能够和JFL联赛试着踢一下——J联赛的职业球队都是可以直接获得参赛资格根本不必考虑代表本县出战,因此这些业余联赛里面的精英球队,也就成了最主要的竞争者。

  而根据这个规定,流通经济大学也是有资格竞争的。

  流经大的校园,在千叶县和茨城县都有一部分,但是他们报名却是按照在茨城县的学校总部来报的。茨城县出战的资格竞争,就是要由茨城县在关东1级别,关东大学1级别最好的球队,和流经大一起竞争。

  “可以说,我们拿到出战资格,几乎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我们本来就是从关东1级别升上来的,那里面没有队伍可以和我们抗衡。至于大学球队,更是没有任何难度。我们想要拿到这个名额,是非常简单的。”

  在谈及了天皇杯时,作为老球员的林彰洋,也和他们解释了一下。他对此也相当乐观。虽然说关东地区的球队实力都颇为不弱,不过对于流经大来说,参赛不是问题。

  他说的话也非常对:关东1暂且不论,在关东大学1级别的联赛里面,茨城县踢得最好的球队也是流经大——虽然在这个联赛里面,流经大的二队只排在第五名,可是,前面的四个球队都是东京都的球队,同属茨城县的球队只有他们和排在他们后面的筑波大学。和这种连自己的二队都踢不过的球队比赛竞争资格,球队当然也很放心。

  出线是妥妥的事情,那么球队自然也会提前考虑一下,真的去踢天皇杯的时候,球队应该怎么踢。如果想要代表茨城县出战的话,那么资格赛和后面的天皇杯一二轮比赛,都是和JFL赛事有着一定的冲突的。双线作战对于流经大这样年轻的球队有些困难,而且也没有什么必要,为了更好的应付天皇杯比赛,流经大也决定在联赛里面留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高顺耀在比赛中只踢了60分钟,现在他的精力也要放在天皇杯上了。

  对于球队的安排,高顺耀也没有表示反对:虽然他对于天皇杯,总理大臣杯这样的杯赛名字颇为不喜欢,不过比起来这个名字,他更关心比赛本身。

  他也关心自己的球队在这个比赛中能够撑到第几轮:要说起来的话,前面两轮看起来问题都不大,大家都是业余球队,高顺耀也不会怕了别的县的队伍。不过如果到了第三轮,遇到了J2联赛,或者是到了第四轮,遇到了J1联赛之后,自己的球队是不是还和他们有一争之力?这就是个有趣的问题了。

  高顺耀一直认为自己的球队很强,可是是否能够和职业队抗衡?他也想知道一下。


第七十节 整装待发

  有着争雄的想法,自然也就需要球队有着足够的实力来完成。流经大现在为了天皇杯,自然需要保存体力。

  球队的前锋线上,中野雄二明确表示了,高顺耀和大前元纪不会再去踢全场了。每场比赛60分钟换下,为他们保存一些体力预备着天皇杯,这是球队现在要做出的最大改变。而剩下的时间里面,则是由替补前锋们完成,一方面是靠替补的体力变化节奏,一方面也是为了训练球员,而最重要的,还是为了让球员们很好的获得一些休息。

  无论是需要高速冲刺的球员,还是需要很多的身体对抗的球员,在比赛中体力的消耗都非常大,而且这样的位置,也很容易和对手有着非常多的对抗,容易受伤。每一场比赛都和对手生拼全场,就算是再好的身体,也是有可能出问题的。伤病和疲劳过度引起的状态不佳,都有可能会在赛季末缠上来,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适当的轮换必不可少。

  流经大现在已经保级成功了,他们对联赛没有更多的要求,因此,这种时候自然也就会轮换球员,以求保证体力,应付天皇杯。让高顺耀他们还在场上踢60分钟,能够保证状态不会下滑,这就已经足够了。

  而球队的另外一个改变,就是比嘉佑介的冲击变少了。作为球队的左后卫,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也要为球队保留体力了。他不再肩负更多的进攻任务,而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帮助身边的山村和也。山村和也的技术好,他能够在比赛中拿住球的优势在面对强队时很有意义,可是他羸弱的身体却是巨大的拖累。比嘉佑介分出来精力帮助他防守,可以让他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拿球掌控比赛,这对球队帮助很大。

  流经大其实对强队的时候后,始终都不算很强——他们在中场缺少一个好后腰的拦截,没有后腰,就根本无法辖制对方强点。就算是他们的前锋线上高顺耀和大前元纪踢得很好,可是如果自己的阵容被对手一打就穿,那也没有办法获得胜利。现在既然要去踢天皇杯,他们急切间找不到后腰,就必须想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减少边路突袭,增强后场防御,这就是中野雄二的选择。

  前锋只能踢60分钟,再加上出色的进攻支援点少了一个,流经大的进攻在这联赛的最后几轮里,也变得不一样了起来。理论上说,这样的改变会让球队的进攻减弱不少,甚至可能完全瘫痪,对于球队的影响很大。可是,这也正是中野雄二想要的效果。

  中野雄二很清楚,自己的球队的那点支援力度,到了和更高级别的球队比赛中,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在JFL里面都无法取得场面上的绝对优势,那么遇到了更高级别的对手,那就是被人全场溜猴的份。球队如果真的非常依赖于后场的插上支援,反而会让球队的进攻面对强敌时一塌糊涂。面对强敌,他们肯定会被压制,这种时候,缺少支援的前锋就需要自己解决问题,现在这段时间,也是时候锻炼一下他们的这种能力了。

  这种锻炼,值得尝试。比起来自己的球队中场球员们问题多多,至少球队的前场的双前锋,实力还是不错的。在中野雄二看来,高顺耀和大前元纪都是有能力进入J联赛的球员,高顺耀的身体,大前元纪的速度,这些都是球队的有力武器。球队整体实力不足,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会让完整的战术环断裂,既然如此,那么尽量少的球员参与到进攻中来,这也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了。

  不过这种锻炼,效果还算是不错。

  在经过他的调整之后,虽然缺少了后面的支援,前场的球员们却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毕竟球队不要求成绩,胜负无所谓,前锋想怎么踢都成,浪射浪传随自己的性子来,有了更多的选择,再加上清楚反正自己60分钟就会被换下,体力也不需要做太多的保留。在这种情况下,高顺耀和大前元纪也踢出了些不同的东西。

  球员的成熟,是靠着比赛喂出来的,在这样的模式下,高顺耀和大前元纪该如何配合,他们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而学会了那些好的东西,鄙弃了那些差的,长此以往,他们的进步也自然会很大。

  这也正是中野雄二一直都关注的:高顺耀最近进步很快,自己在联赛初期给他制定的一些战术,到了半年之后,已经不太适用了。他不再是大前元纪的保镖和帮手了,而可以分担一些进攻中的任务了,两个人该如何分配自己的工作,这也是这段时间比赛的重点。

  比起来高顺耀的迅速进步,这一个赛季下来,大前元纪的进步速度,多少让人有些不满。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踢好比赛,也不是说他没有进步,只是他的进步,速度却不够快。虽然来到流经大的时候,他口口声声说是要做日本的迈克尔·欧文,可是这半年的时间踢下来,中野雄二也发现,他似乎没有成为欧文的可能性。

  迈克尔·欧文虽然说的上是这些年来最水的金球奖得主了,可是再怎么说,他也是金球奖得主。虽然人们总说他除了反击什么都不会,可是实际上,这些方面他只是不突出,并没有差到一塌糊涂的地步。而大前元纪,则是和欧文不同的。虽然他也会反击,射术好,可是其他的方面,他却连平均水准都欠缺。

  一个顶级的球员,也许不需要各个方面都是优势,但是至少,不能够有太大的短板。

  真要说的话,大前元纪的脚下带球技术还是差了点,他的速度很快,射术不俗,抢点的技巧也很好,可是带球一对一的能力并不强,他做球配合能力更是欠缺,再加上他性格偏独,身体不好,这些综合起来说……

  其实说他是缩水版的迪福更加恰当。

  就在最近这段时间,高顺耀的实力越来越强之后,他也逐渐的失去了绝对的射门权力,就连在球场上的定位,也逐渐的开始从欧文那样的绝对核心,变得像是迪福一样,虽然依然是进攻的最主要人选,却不是唯一选择了。

  这些变化,中野雄二看在眼里。从一心想做欧文到成了缩水版迪福,对他的定位的变化,也就证明了他的能力的不足了。他的身体条件实在不行,而任何技术都是建立在身体基础上的,没有足够的身体,他也只能够接受自己在球队里的地位一步步下滑。

  高顺耀早期作为支点的时候,他还能够保证自己是球队的第一射门选择,保证自己的射门机会和次数。可是,随着高顺耀一步步的成长,现在他也必须学会了和高顺耀配合着踢球了。

  中野雄二曾经担心,他不肯和高顺耀分享射门权力,毕竟很少有人能够接受自己在队伍中的地位下降的。好在,那样的事情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