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大周女帝(GL)>第93章 商业帝国

  听完了薛知景的想法,元含章在书房内反复地走动。

  说实话,薛知景这个计划真的太激进了,她不用想,也知道这会在整个朝堂造成什么样的混乱局面。

  不过其中有一些计划,元含章却是非常心动的。

  比如军机处,比如神机营。

  最终,元含章还是认可了下来,甚至还跟薛知景一起商议了细节。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现在大成王朝到了什么地步了。

  很快,元含章那边便让政事堂起草文件,今年秋季到明年开春便开恩科。

  这个政策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阻碍,除了有几个大臣质疑说又不是什么特别年份,为何要开恩科之外,很快就推行了下去。

  毕竟科举考试,是受到整个士人阶层推崇的。

  薛知景也开始去了元家柜坊,开始改革。

  元家柜坊是元家嫡系的产业,每一代都会由嫡系传承。到了元含章这一代,嫡系只有她和她早已过世的一个哥哥,再下一代,是他哥哥留下的一个残疾儿子。

  所以,元家柜坊才成了元含章的产业,但是一般来说,她过世之后,到底还是会将元家柜坊还给她的残疾侄子或者侄子的儿子的。

  考虑到这个事情,薛知景觉得有些麻烦,征求了一下元含章的意见,将元家柜坊的业务、地产、人员进行了拆分,相当于将属于元含章的那部分“嫁妆”彻底剥离了出来。

  说起来也是无语,这个时候才拆分嫁妆。

  但谁让这个时代的法律虽然相对完善,但是还是只把女性当作半个人呢,父亲去世了,女儿只能获得一份相当于兄弟一半财产的嫁妆,都算不上分家产。

  更可气的是,没有兄弟的,家产也不能全部继承,得从族里给过继一个兄弟,然后按照有兄弟的划分规则进行财产分割。

  不得不说,元含章还得感谢她还有个残疾侄子。

  薛知景想着,总有一天,这继承法案到底得给它改了。

  拆分出了一部分元家柜坊的资产,元含章又从自己的其它资产里面再投入了一些过来,薛知景也投入了自己相当一笔资产,组建成了一个新的钱庄,起名为盛丰钱庄。

  在这个时代,柜坊承担着储存客户金银铜钱的业务,按储存量的百分比收取资金。同时,只有少量的柜坊会出现放贷的业务,贷款的利息非常高。

  市场上,官吏地主寺院商人也多有自行放高利贷的,所以放贷不是柜坊的主要业务。

  薛知景的这个钱庄自然是按照现代银行的模式进行打造的。

  盛丰钱庄可以储存客户的金银铜钱业务,不但不收取费用,还会给予利息,客户手里会拿到一张或者多张记录有存储金额,存储时间的钱庄券。

  但同时,这个钱庄券只能是定期的,只能到期才能支取,若要半途支取,需要客户补偿金额。

  盛丰钱庄可以提供贷款,贷款利息低于市面上所有的高利贷,主要面向对外的海商以及行走各地的大型行商。

  盛丰钱庄可进行投资,若有海商和行商的体量太低,可能无法偿还利息,可以以折股的形式投资。

  各地钱庄可以进行汇款的操作。汇款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成本极高的过程,若你要从扬州将银钱汇到汴京,钱庄的人就相当于要化身为镖局,将你的银钱打包用车马船运送到汴京城。所以一般的柜坊大部分不愿意承担这样的业务,但薛知景知道,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必须开展,便定下了一百两银子以上可汇款,按照距离远近收取费用。

  不过,这样,薛知景便要在全国各大城市铺设网点,同时,定下每个季度进行结算的制度。

  钱庄还代销大成王朝的国家债券,不过这个时候还暂时不用。

  钱庄的业务对于薛知景来说,根本就是轻车熟路,唯一辛苦的是,她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去开展这样的工作,大概也就能从以前元家柜坊里面的伙计里面找了。

  不过后来她发现她想多了,民间还是有不少人才的,比如各种店铺的掌柜和伙计,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往往也积攒了不少的数学和商业经济经验,对于经济借贷也很容易理解,听到招募信息都赶了过来,到缓解了薛知景的初步困境。

  就这样,在很快的时间里,薛知景在几大重点城市布局了盛丰钱庄,通过重新开业的丽春院打起了广告,业务逐渐走向正轨。

  钱庄做好之后,她便开始组建神机营的事情了。

  元锦暂时不好加入,李婧刚从大狱里出来身体还没好,薛知景便找了陈棠和她一起做。

  陈棠这些年一直跟在元锦的身边做副官,她没有元锦这样的天生将领能力,也没有李婧那样沉稳的谋略能力,但她盛在天生神力,战斗经验丰富,薛知景已经预备好了让她当教官了。

  她们商议着,先找来了当年和她们一起训练马球队的中层将领家的子弟。

  禁军升迁不易,除了少量已经去边关的,剩下的还在京城禁军的底层熬资历呢。

  此外,她们还去了城内外各种慈幼院,村庄里面招募十几岁的少年男女,有一些基础体能和潜力的都是她们的目标种子。

  别看这些少年们现在一个个骨瘦如柴,薛知景清楚得很,只要营养跟上,训练跟上了,不出半年,都会出落得极为壮实。

  神机营的经费不能动用目前的国库,启动经费便是元含章和薛知景出的,后期将让盛丰钱庄售卖国债来筹集。

  就算是这样,神机营在筹建的时候,朝堂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一个接连一个地来找元含章。

  枢密院说,军事事宜务必得让他们来管,这事儿没通过他们,怎么能行呢。

  元含章回应说,她就是要组建一个私人保镖团队,算不上国家军队,不用枢密院管。

  户部说,这经费的事情怎么办呢,不能用国库哦,国库没钱了。

  元含章回应说,知道国家没钱,所以她先出了,然后以后发行国债让国家借钱。

  借钱?

  顿时,朝堂彻底忘了什么新军的事情,都惦记着借钱的事儿了。

  怎么国家还要借钱了?

  大成王朝经济发达,又因为常年优待士大夫,所以在社会思想也比较自由,在经济方面,就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在争锋,有的甚至完全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此时,元含章的这借钱的事儿一出,这些本来就认同不同经济方式的大臣们又开始吵翻了,一个个是早朝的时候也吵,政事堂会议的时候也吵,下午元含章批阅文件的时候他们也来吵。

  主张“复古”的大臣说,我们是以农业为本的王朝,应该引导民众追求一种朴素的生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怎么可以舍本逐末地让朝廷去追逐利益呢。

  主张“节用”的大臣说,怎么可以借钱呢,只有那些不好好规划生活的人,奢侈浪费的人才会借高利贷,君子应该要洁身自好,勤俭节约,宫廷减少餐食,减少礼仪消耗,让朝堂上下形成一个节用的风气,这样就好了嘛。

  唯一还算勉强同意元含章说法的大臣们大多是以前主张“富国”思想的臣子,他们重新诠释了一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认为物质基础是所有一切礼义廉耻的基础,推崇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他们也不理解为何要用借贷的方式,加税不就行了啊。

  元含章被他们吵得脑仁都疼了。

  要命的是她还得一个个地解释,安抚,用母仪天下的姿态来面对他们所有人。

  最讨厌的是,耽误她批阅文件,搞得她一天天的睡眠都不足了,火气颇大。

  吵到最后,她还没发脾气呢,几个激进的大臣就开始逼她了。

  大早上的,在皇宫门口又是嘶吼,又是磕头,还玩涕泗流。

  听见门口来回报的太监说起,那些白胡子老头一个个生龙活虎地在外面又是跪着,又是眼泪又是鼻涕一脸埋汰的,元含章顿时火气就上来了,恨不得提剑出去扔给他们。

  一个个哭是吧,来,剑给你们,顺便再殉个国吧。

  宫门口这么大动静,皇宫又没多大,薛知景自然也听见了,她赶来元含章书房的时候,便见着元含章召唤来了孙妙儿给她按摩穴位让她疏肝理气。

  “小景,你来得正好,你说,这帮大臣,在外面,说要死谏。你说说,本朝何时有过士大夫死谏的事情啊,他们是想将我架在火上烤啊。当初辽国兵临汴京城下,要人出去当使臣的时候,他们没一个这么热烈激昂的,之前秦国公造反要出兵平叛,也没见他们这么争先恐后的。怎么,咱们就要发行个国债,这就要亡国了,要给我来死谏了,这是嫌我年纪大了,好欺负是吧。”

  关于国债这个事情,薛知景给她讲诉得很清楚,她也很理解。

  在民间也有这样的借贷方式,借一笔钱,分成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分批次还,再加一部分利息。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借款方的压力变得极小,若是有正当原因做正当用途,借款的人也有正当和持续的收入来源的话,这种借款方式是非常妥当的一种方法了。

  现在这个国债,就相当于将大成王朝市舶司未来税收的一部分,从未来借到现在来使用,以缓解现在的燃眉之急,又有何不妥。

  他们都扯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小太监跌跌撞撞地进来说道,“娘娘,不好了,政事堂的张阁老撞到墙角,流了好多的血,已经晕过去了。”

  “什么?”

  这动不动就撞大殿的柱子这件事情,不是汉朝的时候才经常有的吗?几百年了,这帮老头子怎么把这个古代逼迫皇帝的方式又给捡起来了?

  元含章此时觉得,孙妙儿给她按什么穴位都没有什么用了。

  薛知景的脑子急速旋转着,突然她想到了什么,赶紧跟元含章如是说道,元含章顿时就笑了,直叹这真是个好方法,正好给这帮大臣们降降火。

  因为这个计划需要孙妙儿的配合,两人也征求了一下孙妙儿的意见,孙妙儿也说没有问题。

  就这样,元含章赶紧让人将那撞破头的宰执接进来,还让所有在皇宫门口的大臣都进来。

  要给他们看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