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胭脂错>第176章

  景城待柳容止孝顺至极, 不敢违背她的意思,只能按她所说在扬州外郊寻了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建了一座小庙。

  为了保证柳容止的安全, 景城将周遭的田地村庄尽数买下,不到一月便为柳容止修好了庙宇。

  柳容止似是铁了心要孤身生活, 在小庙建好之后便搬了进去,当真不要一个人伺候。

  “故意把庙建在离姑姑那么近的山脚,我就说这个坏女人死性不改!”

  沈错在柳容止搬走时也去凑了下热闹,那小庙修得虽然不大, 但各处细节都看得出精致美观, 一看就不是那种乡野山村的破庙。

  因为柳容止目力不佳,腿脚不便,景城在庙上很花了心思,处处都以便利为先。

  为了保证柳容止的生活, 她还特意修了来往扬州城的车道,派了人守在村庄四周,每日查看柳容止的情况。

  “可是沈掌柜您也没阻止啊。”

  沈错一脸忿忿不平, 胭脂却知晓她的心思。当初景城选址之时她便知道了此事,却一直没有行动, 看来也是打算顺其自然了。

  “哼,柳容止痴心妄想,我却是阻止什么?我姑姑才不会搭理她呢,没准见她住在近处心烦意乱,明日便走了。”

  面对沈错的嘴硬, 胭脂只是微微一笑, 顺着她道:“沈掌柜言之有理,沈教主武功盖世自然是来去自如,她若是不想见着长公主,定然是要走的。”

  沈错先是点了点头,后又不放心地道:“便是姑姑不走,那也说明不了什么。她俩一个住山上,一个住山脚,平日肯定见不着几面。

  便是见着了,我姑姑若是视她如尘埃,那必然也是不值得为她迁走的。”

  “沈掌柜说的是。”

  柳容止已然搬进去好几日,但沈云破一直不见有何动静,沈错心中颇为没底,复杂矛盾一言难尽,故而才如此自我安慰。

  比起她的自寻烦恼,景城那是真的十分烦恼。父皇已经下诏招她回京,但她着实不放心柳容止孤身在此。

  柳容止这一个月中命人教她生火做饭,取水洗衣,住进庙中后只允许景城安排人每月送些物资,不准有人照料她。

  景城自然是不放心,暗中派人看护,可一旦被柳容止发现,这些人就都被赶了回来。

  她留在这里还能主持大局,但她若不在此处,这些人定然不敢违抗柳容止命令。那扬州知府也不顶事,届时可如何是好?

  至于沈错,景城就从没在她身上寄托过希望。

  “姑姑今日如何?”

  “回禀殿下,长公主今日……取水时不慎跌跤了。”

  “那她伤得如何?有没有事?”

  “去查看的人被赶了出来,不过看起来应该没有大碍。”

  景城重重地叹了口气,眉宇间愁云惨淡:“姑姑已吃了几日干粮,先前生火差点烧了厨房,这可怎生是好?”

  庙里引了山上的溪水,柳容止可以不用去河边打水。

  但烧水煮饭还有洗衣依然需要从水渠中取水,提水桶对腿脚不便的柳容止来说也有不小的难度。

  “长公主今日已生起火来,热了一些馒头,就着腌菜吃了。”

  景城听得要掉眼泪:“姑姑何时受过这样的苦。”

  “还有一件事……殿下,今日守卫中有人看到一位白衣的女子在河边钓鱼,但一转眼便不见了人影,不知是否是……那一位。”

  景城面色一喜:“此事当真?”

  “确有其事,守卫原本想上前驱赶,但没看清脸对方便已消失不见了。”

  “若真是沈教主,守卫自然寻不到她的踪迹……”景城凝眉深思,“你让守卫不要过分靠近姑姑的住所,在地界附近看守,每日早晚去查看两次便可。”

  “遵命……”

  柳容止目力虽恢复了一些,但仍弱于常人许多,天色稍黑便完全无法视物,只能早早上床歇息。

  她自小出身王府,虽当过人质俘虏,但从不曾自己洗衣做饭。

  如今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还是以这副天残地缺之身,自然是无比艰难。

  但柳容止颇觉平静,每日除了念经便是为衣食忙碌。吃了几日干粮,今日她终于生起火来,吃上了热馒头。

  柳容止对这里的生活有详细的规划,先前几日,她主要用来熟悉房屋的结构和周围的环境。

  之后她便打算在院中种些蔬菜,以解决平日的吃食问题。

  既然入了佛门,虽是带发修行也不能再沾荤腥,而物资是一月一送,要想不只是吃干粮,她只能自己动手种菜。

  幸而这一月里她也已请教过胭脂,知晓一些简单的种植技巧。

  柳容止翻了个身,听着屋外的虫鸣蛙叫一时无法入眠。

  今日摔跤时扭伤了脚踝,虽然已经自己上过药,但此时依然隐隐作痛。

  一个人生活比她想象得还要艰难,但或许只有这种生活才能让她不至于一直胡思乱想。

  她虽然让景城将庙修在了离沈云破很近的地方,但并什么痴心妄想。

  沈云破完全可以说走就走,而她只是希望能在知晓沈云破行踪时,最后再离沈云破近一些。

  一天劳累,柳容止渐渐停止了思考,陷入了梦乡之中。而在屋外,月光之下正站立着一道白色的身影。

  景城迁村建庙的动静那么大,沈云破又怎么会不知?更何况沈错早早就告知了她事情的经过。

  沈云破静静在窗边站立了不知多久,直到月亮西沉,天光微明才离开。

  柳容止早早起身,第一件事便是按沈云破所教的功法运转内力三周天。待身体微微发热,她才摸索着出门取水煮粥。

  院内道路铺得十分平整,柳容止拄着拐杖基本没有障碍。她在水渠边洗好米,回到厨房生了火,将粥煮下。

  因为先前差点烧了厨房,她现在也不敢离开,便摸出佛珠在灶旁念经。

  太后礼佛,她跟着没少看佛经,景城也命人为她雕刻了盲文经书,目力倒不影响她看经文。

  柳容止心里记着时间,待差不多了起身去厨房木架上取酱好的腌菜。

  她做什么都慢,不过反正没别的事,一点儿也不需要着急。

  庙里的用具边角都修成了圆形,灶台桌椅等还包了软边,为的就是避免柳容止受伤。

  可即便做得如此周到,仍避免不了才刚学会一个人生活的柳容止磕磕碰碰,这一次盛粥时她便不小心烫到了手。

  瓷碗摔了一个,她想要清理时又割到了手,又是一个不太顺利的早晨。

  柳容止有些泄气,不过没有颓丧多久。因为她想起胭脂说过要先熄火,否则粥会糊锅,又急忙先去熄了火,免得自己一早上的功夫白费。

  米粥的香味充斥在厨房之中,柳容止稍微振作了一些,指尖的伤口已没有那么疼,她便也不再管它,重新取了个碗小心翼翼地盛了粥。

  瓷碗的碎片等吃完早餐再来收拾吧,她记得扫帚与簸箕放在哪里。

  柳容止的胃口并不大,只是喝了一碗粥便已经饱了。不过时辰已经不早,她洗了碗以后打算立即理出菜地。

  这一个月她跟着胭脂学了不少在村里生活的知识,就是没实践过如何种菜。

  幸好从前她亲自料理过花草,想来只要清楚习性,差别不会太大。

  柳容止想得不错,却高估了自己的体力,四月的日头已经有些晒人,她腿脚不便拿了个矮凳坐着施种,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又热又累,腰酸腿疼。

  幸好菜地不大,她也不是光靠这里种菜过活,第一次大差不差便也算完成了。

  午餐是早上的剩粥和一块玉米饼,她第一次炒了菜,味道偏咸了些,不过好歹能入口,就着粥喝倒也不错。

  庙里虽有地窖,但考虑到柳容止行动不便,建得不深,空间也不大,放不了多少东西。

  幸好柳容止来时便有准备,带了不少干粮,像是馒头干、玉米饼等,都是些好存放的,热一热味道不差,就着清粥腌菜尚能入口。

  到了下午,她拿出了换下的衣服到水渠边清洗。因为昨天才成功生起火来,柳容止好几日都没能擦洗身体,昨晚才用上热水。

  景城贴心地在水渠旁建了个洗衣棚,不仅能够遮风挡雨,也能避免日晒。

  柳容止坐着洗完衣服,起身时差点晕倒。大概是因为弯了一天的腰,她腰腿酸痛发胀,尾椎也是隐隐作痛。

  她原本想今日趁早烧些热水洗个澡,但目前这个情况显然是办不到了。

  柳容止只能勉强支撑着晒了衣服,回房休息时发现昨天扭伤的地方肿得更严重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枯坐一会儿后还是起身去取了药酒。

  擦药酒时她才想起手上的伤口还没处理过,突然沾上药水那刻不禁疼得直吸气。

  除了割伤以外,指腹处先前长出的水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

  这些小伤口她已不想处理,反正水泡还会再长出来,割伤也能自己愈合,反倒是上药对她来说更费精力。

  只是脚上的伤不能不管,毕竟她本来就已经是个瘸子。

  若是脚再废了,那便真的不用想什么自己照顾自己了。

  可就算是现在,她不想承认自己已经是个废人,摆在她眼前的好像就是这样一个现实。

  柳容止在榻上昏昏沉沉地躺了一会儿,再睁开眼时,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衣服没收,晚饭没做,热水也没烧,更别提念经礼佛了。

  若非景城贴心、准备充分,她靠着自己或许连一个日也活不下去吧?

  今天,就这样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