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养猫人家(GL)>第14章 心事

  人人都说她好看,她却觉得徐杨最好看……

  开学考试这种锉杀学生锐气的好机会,指望老师们能够手下留情是不大现实的,林舟对于本次试卷没别的要求,只希望完形填空的文章和题目能印在同一页上,省的答题时翻来翻去。

  大概是她祈祷时心不诚,又或是老天爷耳背,听岔了,本次英语考试阅读理解从四篇增加到五篇,没有一篇题目和原文连在一起,简直诚心作对。

  高一下半年文理还没分班,一口气把所有科目考完,花了将近十个小时,基本功再扎实的学生也扛不住,林舟交完卷往桌子上一躺,感觉五根手指都快不会回弯了,使用过度的大脑仿佛一滩浆糊,除了想睡觉无法思考其他事情。

  徐高的竞争压力比起徐中更上一层楼,林舟没能继续霸占第一的宝座。

  不过也稳定在了班里前三,是个实打实的优等生,一天考九科这种高强度作业连她都吃不消,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考试结束班里难得清静,连永远话多的邓佳琪都安静下来,没有像往常一样拉着林舟对答案。而是伸长了胳膊趴在桌子上,一脸四大皆空的做着老师别留作业的美梦。

  缓了好一会儿,她才目光空洞的看向林舟,有点发愁的问:“你说英语阅读全写C,能拿一半分吗?”

  林舟没回答,眨了下眼:“为什么要全写C?”

  邓佳琪就叹了口气:“因为我考试一紧张,就想到了林俊杰。”

  林舟疑惑的看着她。

  听见她气若游丝,幽幽的说:“林俊杰给我唱了两个小时“东汉末年分三国”,我一个单词都看不进去……”

  林舟沉默了一会儿,感觉这事儿属实不怪林俊杰,靠着胳膊回道:“你把周二问我的问题再问一遍。”

  邓佳琪一天说的话加起来,都能够上本科论文的字数了,莫名其妙的“啊”了一声:“你说哪一句?”

  林舟揉了揉手腕:“你那天不是问我,你妈会不会打你吗?”

  邓佳琪本能觉得没好事,但还是照做,迟疑着问:“哦……你说我考不好,我妈会揍我吗?”

  林舟坏水上头,笃定的点头:“会!”

  班里说话的人不多,即便是有,声音也不大,徐森淼开了一点窗,林舟和邓佳琪的话便顺着风飘过来,徐森淼写了一天卷子也累了,半靠在桌上听林舟气人,拿她没办法似的笑了笑。

  外面天已经黑透,温度骤降,不知道是要下雪还是倒春寒,邓佳琪咆哮一声,简直想和林舟同归于尽。

  然而还没等她动手,教室前门忽然被人敲了一下,徐杨站在门口,客客气气的喊:“找一下班长。”

  教务处拟定了各个年级的练习册清单,喊各班班长去领通知书。

  眼看还有十五分钟就放学了,林舟赶紧去拿,一推门,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姜宁正站在她爸身边和主任说话,听见动静往这边一看,兴奋地朝着林舟招了招手。

  初中时,姜宁爸妈听从旁人的意见,认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把姜宁送去了五中读书;

  等到高中,姜宁爸妈又听从旁人的意见,认为徐高学风正、师资优,连忙把姜宁送进了徐高。

  孩子上学永远是大事,一家子跟着折腾来折腾去,先是把这边的房子租出去在五中边上买了个复式,现在又请人吃饭喝酒送礼,一番托人情,把姜宁的学籍留在了五中,安排她到徐高借读,租出去的房子也收回来了,这几天正在收拾行李,准备搬家。

  姜宁她爸陪着主任说话,姜宁编了个理由从办公室跑出来,帮林舟抱了一叠册子上楼,三两句把转学的事情交代了,林舟见到她很开心,被考试折磨的头疼好了一些,问道:“你转到几班了?”

  “九班……”姜宁步子轻快,“在你隔壁,你在八班对吧,刚我和我爸上楼时看见你了。”

  她们俩说话时,楼道里陆续跑过几个去办公室的同学,路过的学生无论男女,都在回头看,有一些是林舟认识的人,大多数张望的,目光则全都落在姜宁身上。

  姜宁天生漂亮,是个挑不出错处的美人坯子,自小便有超越同龄人的明媚,她没有校服,随便穿了一身不起眼的运动装,扎着普通的丸子头往昏暗的走廊里一站,五官模糊了,眉眼盖住了,只能看见一个不甚分明的轮廓,依旧能吸引来全部的目光。

  林舟看着她,不自觉的想起小时候,转头问道:“你现在还跳舞吗?”

  “跳啊,当然要跳。”姜宁凑过来,悄咪咪的说,“我这两天刚参加完比赛,托比赛的福,成功躲过今天的考试,听说你们徐高的题老难了。”

  林舟被她逗笑了,心说徐高的考试不仅难。而且多,躲可是躲不完的,正笑着,又听见她问:“你呢,现在还弹琴吗,我记得你和徐森淼琴弹得可好了,你俩还有联系吗?”

  窗外正对着十字路口,林舟伸出手,敲了敲玻璃窗上的人行横道。

  小学时,有一年市里领导前来审查,班主任派她们三个表演节目,特批不用上最后一节自习课,放了学可以去少年宫彩排,姜宁跳舞时林舟在一旁伴奏,节奏一乱,徐森淼就得默默放下琴弓纠正:“弹错啦——”

  旧日的玩伴握着陈旧的回忆,难免三句话不离小时候,林舟默默点了下头,心里冒出一点莫名的开心:所有人都不知道徐森淼的现状,只有她知道。

  她拉着姜宁走到教室前,歪头示意了一下,指了指徐森淼的位子。

  老师还没来,大家都趴在桌上醒神,徐森淼也不例外,姜宁探头去看,看了好一会儿才转过头,瞪大了眼问:“徐森淼?她不是和爸妈去南方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没等林舟答,姜宁又侧身看了一眼,这回她看得仔细,喃喃道:“差点没认出来,她和我们班班长长得有点像。”

  “这星期刚回来。”林舟道,“你说徐杨吗,她是小淼表姐,现在就住在小淼家。”

  “啊?”姜宁愣了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忽然问:“她还住在你家对门吗?”

  见林舟点头,姜宁似乎是笑了一下,见有老师上楼把东西往林舟怀里一塞:“我搬回老房子了,周一早上我去找你,咱俩一起上学。”

  林舟张了张嘴,反应慢了半拍,还没来得及说话姜宁就跑下了楼。

  院里除了徐杨,没有林舟的同龄人,林舟和徐杨一直不熟,又爱睡懒觉,因此一直没有找到结伴上学的朋友。

  林舟到了这个年纪,性子早就不像小时候那样娇气了,不会一落单就哭鼻子,相反的。

  因为是班长的缘故,她比同学们经事多儿,学了一些大人思维,初步明白孤单是常态,慢慢找到了独处的乐趣。

  但姜宁要来找她,她也绝不会感到厌烦。只是有点发愁,她自己可以一路狂奔踩点往学校跑。

  但不能拉着姜宁违纪,因此周一难得起了个大早,吃了顿踏实的早饭。

  谁曾想刚出门,就在楼道口撞见了徐杨和徐森淼,几个人要么是发小要么是同班,没有不打招呼的道理。

  于是二人行莫名其妙变成四人行,四人并排走不开,林舟便拉着姜宁走在了徐杨和徐森淼的后面。

  徐杨和徐森淼担着表姐妹的身份,实则都没见过几面,交情实在浅淡。

  虽然结伴上学,但路上各想各的,有点互不打扰的意思,一出小区门,徐杨就戴上了耳机,徐森淼见状也跟着戴好,没开声音,虚掩着在听林舟和姜宁说话。

  徐高作为林城最好的高中,在外人眼中总有一层神秘面纱,姜宁什么都好奇,拉着林舟的胳膊听她讲学校的规章制度、周考政策、还有各班的八卦,林舟讲的详细,有点想喊徐森淼一起听,但看她似乎不感兴趣,只好作罢。

  而姜宁,则时不时装作不经意的抬头,看一眼徐杨。

  姜宁上周忙比赛,只在班里听了半天课,课间去楼下转了一圈就迷路了,走了两层楼也没找到教室,毫无方向感的把自己绕到了教务处,被去领值周通知的徐杨捡到了。

  天气还冷,楼道里没供暖,说话时会升起淡淡的白气,徐杨抱着东西背光站在窗前,见她一脸迷茫的样子忽然笑了,轻声喊:“姜宁?”

  徐杨很瘦,脸上没有少女常见的婴儿肥,面庞干净清秀,线条清晰简洁,左眼眼尾有一块微弱的色沉,看人时目光静静的,像是飘着一层水雾,掺杂着似有似无的疏离。

  姜宁在班里见过她几次,但大多是个背影,没说过话,还是头一回看她笑起来。

  好看的像是水面上的涟漪,姜宁目不转睛。

  姜宁从小被人夸到大,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一起练舞的女孩子们各个漂亮,可大概是相处的时间久了,熟悉了这样标准的五官分布,反倒身在此山中,不能理解其中的动人之处。

  直到此刻,被徐杨一声轻笑晃了眼,她才明白别人赞扬她时眼里光亮的来源。

  人人都说她好看,她却觉得徐杨最好看。

  林舟正在说着量化评优的事儿,路边有人卖鸡蛋崽崽,香气飘过来,惹得她话说到一半走了神,林舟朝对面看了一眼,姜宁见她回头,于是大大方方的,又看向徐杨。

  路边的积雪还没完全消融,行道树已经生了嫩芽,冬天快要结束了。

  晨光照在四个女孩的脸上,照到了四份不一样的心事。

  一时无人说话,人间安静有风。

  作者有话要说:

  初中数学竞赛,脑子里单曲循环林俊杰的认识谁——是我。

  鸡蛋仔仔有人吃过吗,就是那种路边卖的蜂蜜小蛋糕,五元一锅,一口一个,上学时每次在校门口看见,都被香的走不动路,秒杀所有蛋糕店的小面包,完,越写越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