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宫里一片祥和。

  不管太子、汉王、赵王,平日朝堂上斗得多凶,到了过年的时候也都好说好道,勉强有个一家人的样子。毕竟皇帝勤政,每年就这几天能图个乐呵,这时候谁不让皇帝乐呵,那他这辈子也别再想乐呵了。

  平日里淡妆素雅的太子妃涂起了明艳大气的红唇,张牙舞爪的汉王妃两道吊梢眉也弯下来,弯成了温婉和气的样子。赵王妃沐氏是去年新扶正晋封,正是春风得意时,满面桃花,万分娇娆。

  皇帝这三个儿子都特别能生,太子家这一大窝就不说了,汉王家还有十一个儿子,赵王家则是两儿三女。过年时坐了满满的一屋子大孩儿小孩儿,朱棣看着这儿孙满堂乐开了花。

  元旦朝贺之后,太子妃带着东宫女眷去各宫娘娘那儿拜年,相熟的几位娘娘还打趣我:明年后年是不是也给太孙添丁啊?我衣袖掩面作娇羞状。

  自永乐七年起,陛下开恩,百官可自正月十一至二十日休沐,不必奏事。除非有要紧的,才写明了递进宫里。

  在此期间,民间可以随意放灯、饮宴,通宵达旦,不设宵禁。

  上元节当晚,宫里还会安排在午门放“鳌山灯”,与民同乐。

  只见午门下高高地搭起一座天棚,四周悬挂各式吊篮花灯,牡丹芍药水仙建兰,百花齐放,圈出一块地界。中间用色纸、竹蔑片和篾丝扎出五座高高的大假山,写着五岳名字。假山写意而不失精细,山上苍松翠柏,古寺清泉,宛若仙境。另有小些的花灯,有山鬼,有水兽,各色花鸟虫鱼,便掩映在这假山的山水之间,只等一声鼓响,琴瑟笙箫齐鸣,又有专人喷烟,曲音悠扬之间,仙气飘飘,满山皆活:鸟飞鱼跃,花开虫鸣,山鬼在山间徘徊,水兽在水里游荡,满眼的亮亮堂堂,满眼的繁华生机。

  午门下的老百姓一叠儿高声叫好,午门之上王公贵族也觉新雅有趣。我前世在现代看过的各类灯光秀,都没有这古代的花灯,精巧雅致,无穷创意。

  我们正叽叽喳喳品评这灯的变幻,这只鸟灯又飞去哪、那山鬼样貌好生美丽。忽然朱棣指着午门下一个人,笑道:“夏原吉真是个大孝子。”

  众人顺着他眼光看去,人群里高出一个满头白发皱巴巴脸的小老太太,正是五十多岁的夏大人颤颤巍巍地扛着她。再定睛瞧,只见夏大人晾着夫人在一旁,夫人被人群遮挡看不见灯直跳脚。

  场面滑稽,众人不免哄堂大笑。朱棣笑着跟旁边的小火者吩咐道:“你带两百锭的宝钞,去赐给他母亲,就说朕嘉奖她能守贞节,又教子有方。再从宫里拿张花梨凳子给他夫人拿去垫脚。”

  汉王大笑道:“怪不得这老夏,统共就只有夏瑄一个儿子。疼老娘不疼老婆,谁给他生儿子?”

  赵王在旁笑得直不起腰来:“夏瑄去哪了,也该学学他爹当孝子,你看晾着他娘杵在那儿连灯都看不着。”

  太子厚道,虽然也笑,但就没说什么。

  黑蛋见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午门下眼馋,就拉我到旁边,道:“我去找皇爷爷请旨,咱们也下去玩玩可好。”

  我眼神往汉王那边带了带,示意他夏天里被汉王府的刁奴闹了一出不愉快,太子妃不乐意我们再单独出宫。

  黑蛋小声道:“上次那回之后谅他们也不敢了。咱们多带几个人,我去跟皇爷爷说。”

  不多时黑蛋就回来,黑着脸跟我说皇爷爷答应了。

  我正纳闷为啥明明是好消息还黑着脸,从黑蛋背后窜出一大一小两个白蛋。

  我:……要不你们兄弟三个去,我就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