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红楼之蛊后>第102章 孝期子

  陈侧妃大怒,“小红是怎么办事的?怎么没防住?”

  四皇子妃自丧子之后多年来一直毫无动静,其中自然有着陈侧妃的手笔,四皇子妃屋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她安插进去的,这些年来没少给四皇子妃吃一些有碍孕事的食材,前些年都顺顺利利的防住了,怎么就今年没防住呢?

  陈嬷嬷长叹一声,先前太子收债之故,和李氏闹的极僵,小红这才没再在李氏的吃食上动手脚,没想到,小红不过就略略漏了一次,竟然就让四皇子妃有了!

  “小红这丫头不能留了。”陈侧妃冷声道:“让人直接把她和她的老子娘给放出去,我是用不起这等粗心大意的丫环了。”

  “是。”陈嬷嬷眉头连皱也不皱的应下,娘娘没直接要了小红的命,已经算是仁慈了。

  陈侧妃心中一动,突然娇笑道:“说起来,李氏这一胎,算是孝期中有的吧。”

  李父才刚过去,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啊。

  陈嬷嬷一楞,下意识的回道:“是,不过……”

  不过这宫里向来没有守孝之说,四皇子妃这一胎似乎也算不得错。

  陈侧妃眉头微挑,“大晋朝以孝立国,做为皇子妃更该以身作则,李氏自个不守孝,倒害得太子的名声也被她给毁了。”

  陈嬷嬷会意,笑道:“老奴明白了。”

  要是李氏还要脸,自然明白这孩子要不得,既使她想要,这么大的一顶帽子压下来,说不得太子自己便先出手了。

  主仆两人窃窃私语着,并没有注意到内室里徒磎虎头虎脑的探出头来偷听着。

  徒磎吓白了小脸,原来父王不理他,是因为嫡母妃的肚子里有了小弟弟啊!

  他讨厌弟弟,更讨厌的是嫡母妃所生的弟弟,不过他没有想到嫡母妃肚子里的小弟弟会毁了父亲的名声。

  孝期生子!那怕是他也明白这事要是传出去的话会有多难听。

  徒磎眼眸微闇,嫡母妃肚子里的弟弟……不该来的。

  陈氏和陈嬷嬷商量了大半夜,确定会把这流言传出去,又不会让人注意到她们身上之后,这才安了心。

  也怪不得她们对于李氏腹中的孩子如如临大敌一般的紧张,别看她们平时把磎哥儿夸的好似天下有地下无一般,事实上在皇孙之中,磎哥儿着实太单纯了点,着实不似个太子之子。

  当然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毕竟太子膝下就只有磎哥儿一个孩子,自然宝贝了点。

  原本大伙也没当回事,想说等孩子大了之后,自然就会懂事了,不过随着徒磊出现之后,顿时把磎皇孙给比成渣渣了。

  虽说徒磊被养在外面,连正经皇孙都算不得,但也因为如此,越发让人注意到他,和其他平日里做事束手束脚的皇子皇孙不同,徒磊做事当真是随心所欲。

  一般皇子、皇孙最是忌讳参与政事,尤其是利民之事,生怕自己身上沾了个收买民心的名声,不过徒磊完全不忌讳,该做就做,像王子腾此次除了北戎王室之外,还俘虏了不少北戎兵卒。

  那怕王子腾私下坑杀了不少,但残余的北戎士兵也着实不少,大晋素来自称自己为礼仪之邦,自然不好做出坑俘的行为。

  不过这么多的北戎士兵,要是放了回去,几年之后,必将又成为大晋朝的心腹之患,是以放是放不得的,但如何安置这些北戎士兵,着实成了一大问题。

  正当平康帝头痛之时,秦业竟然上旨,建议将这些北戎兵化整为零,直接送去挖矿做苦工,另外再定下十五年之约,要是这些北戎士兵在矿场挖满十五年的矿之后,便会送其返乡,好消减北戎兵的反抗之心。

  要知道,大晋朝的矿场可是十分缺人的,毕竟矿场三不五时便会碰到矿坑崩塌,一个不好,全矿坑的人就全一起没了命;即使不死,随着时日过去,矿工也往往会有着不少的毛病,是以大部份的矿工大多难以活过五十。

  把这群北戎士兵送去挖矿,一方面消耗他们的体力,省得这群北戎士兵再想些什么有的没的,再则,也顺便消灭一下北戎士兵的人数。

  数年之后,这些北戎士兵也死了大半,即便不死,这十五年的矿挖下来,只怕身子骨也被磨坏了,放其回北戎,想来也翻不出什么波浪了。

  以秦业工部营缮郎的身份,提出这建议也算是合情合理,不过平康帝一瞧,便知道这绝对不是秦业自个的想法,要是秦业一早就有这份本事,就不会在工部蹉跎那么多年了。

  平康帝略略让人一查,果然这提议是出自于徒磊之口。

  本来这将北戎士兵送到矿场也算不得什么,也有人提出类似的提议,不过什么以十五年为期,好消减北戎人的反抗之心……云云,就几乎没有人想到这一点了。

  由小观之,徒磊虽是个孩子,但其心思细密,竟然还在好些成人之上。

  这北戎之事也就罢了,也不知怎么了,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上一些,雪也比以往更大,这雪一大,便压坏了好些民宅,往年遇到了这种事,大多是京里的各世家大族捐赠物资,帮助那些苦哈哈的灾民渡过难关。

  但这一次由于太子收债之故,好些世家大族都穷了,自身都难保了,那还有办法帮助旁人,如此一来,灾民的日子更越发难过了。

  这日子一难过,便着实出了好些抢劫之事,大伙宁可犯点小罪,到牢里吃牢饭,好歹还有一口饭吃,又有个遮风蔽雨之地,可比在外面苦熬的强。

  如此一来,着实让应天府尹疲于奔命,虽然不是什么大罪,但小罪不断,有好一阵子应天府大牢里几乎都快要塞满了人。

  还是徒磊又透过秦业再上了一道折子,建议让那些灾民直接挖地窝子避寒,至于粮食吗,则是由官府开仓派粮,让这些人以工代振。

  这几点算不得什么特别,地窝子在京城之地自是少见,但在东北一带并不少见,好些长居于北方的大臣都想到了地窝子一事,就连王子腾这个大老粗都想到地窝子了,可见得这着实算不上什么。

  至于以工代振更是常用之法,一般而言,这以工代振大多是隔了年之后,待春暖花开之时,再让人用摇役代振便是,不过这摇役也不过就一天给上几文银子意思意思,还要自备粮食,要靠摇役还完欠的粮食,也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

  再则,摇役辛苦又危险,人人都知道服摇役之人生死难料,不到万不得己的情况,一般人也着实不愿意服这摇役。

  不过在这情况之下,这也是没办法之中的办法了。

  不过徒磊倒是弄出了点新意,他提了让以工代振,但做的却不是摇役,而是另外一份工──建窑场烧砖。

  徒磊看的比旁人远些,大雪过后,好些屋舍倒榻,自然得重建,既使是没倒的,屋舍受损也不在少数,开了春,自然该修该整的也该开工了,到时必定会有大量的砖瓦的需求,不趁这时组织人手烧砖,更待何时。

  烧砖什么的也要不了多少技术,火候方面自有内务府的老手帮衬着,这群人也不过就打打下手,做做粗工罢了,不过饶是如此,也让灾民做的欢天喜地。

  要知道帮忙打砖的钱可比做摇役的银钱要高的多不说,而且一忙,大伙也不会胡思乱想,反倒更觉得这日子有盼头。

  至于烧出来的砖更不愁没人要,好些人知道真正负责烧砖的可是内务府出来的,平时是专门帮着皇帝老子烧砖,如今是帮着灾民寻个出路,这才教起灾民烧砖了,这下子,前来订砖的人着实不少。

  要知道,能用上皇帝老子用的东西,那可是何等的风光的事啊,那怕是块砖,也值得大书特书,一时间这订砖的人着实不少,按着内务府里的人估计,这砖怕是要到隔年年中才能烧得完了。

  这几件事虽小,但也瞧得出徒磊这孩子的心思细密,而且当真有几分能力,如果说先前平康帝不过是偏了三分的话,如今都足足偏到有七分了。

  毕竟这帝位传承,看的不仅仅只是皇子,还得是皇孙,相较之下,磎皇孙着实乏善可陈了点。

  相同的年纪,徒磊已经能帮着做点事了,而磎皇孙却仍然只顾着吃喝玩乐,到现在连一本论语都背不好,别说和徒磊相比了,就连废太子的那两个庶子都不如。

  别看废太子的两个庶子一直被关在毓庆宫中,但他们受着废太子的亲自教导,可不比上书房里的那些太傅差了。

  听说此次废太子生日之时,废太子的庶长子便亲手写了一封百寿图给废太子贺寿,虽然并不到一百不同的寿字那么多,不过足足有着二十几种不同的寿字,就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言,也算是不错的本事了。

  至于另外一个庶次子送的贺礼也极为别出心裁,乃是废太子和太子妃夫妇两人的画像,用的还是西洋人的油画技法,虽说画的稚嫩,不过平康帝也瞧了几眼,倒是有板有眼,颇有几分架构,也算是极难得的了。

  无论是废太子的庶子、还是外室子,都极为出挑,相较之下,徒磎当真乏善可陈,更惨的是,徒明煜发现,他没其他的儿子啊!

  废太子三个儿子拎出来,一个比一个厉害,那怕柳贵嫔生的那个也是虎头虎脑的,谁不夸上一句可爱,至于他吗……

  瞧瞧自己膝下的那根长不大的独苗苗,一时间,就连太子都有些急了。

  那怕他瞧不起李氏,但他也明白,李氏毕竟是父皇亲自指给他的皇子妃,太子的几个儿子都算得不错,不过没有一个是嫡出,要是李氏能生一个儿子,就抵得过好几个庶子了,况且他也记得当年李氏所生的砡哥儿也算是聪慧过人,只可惜身子骨不好,早早去了。

  再加上李家之事,太子也是起了几分歉疚之心,于是乎,徒明煜便去李氏的屋里的次数多了些,也没想到,以前想要时要不到,而这一次竟然就意外的落地生根。

  李氏一个月没换洗的事儿,不只是李氏房里的人知道,就连徒明煜也知道了,当下让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李氏屋里也护住了,说什么也不让李氏肚子里的孩子出事。

  不只是李氏房里的下人走路有风,就连原本愁苦的李氏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李嬷嬷忍不住抹泪道:“娘娘大喜啊!”

  有了小主子,她们总算苦尽甘来了。

  “我也万万没有想到。”李氏按着自己的肚子,也有几分不敢置信。

  她想要的时候一直要不到,就在她绝望的时候,孩子竟然来了。

  李嬷嬷喜道:“有了小主子,我瞧陈氏还怎么在咱们跟前耀武扬威!”

  说到此处,李氏也有几分担心,“嬷嬷……我真怕……我护不住孩子。”

  孩子没有时她难受,孩子来了的时候她又有些恐惧,她除了一个四皇子妃的头衔之外,什么都没有了,没有娘家,没有银钱,除了李嬷嬷和少数几个带进府的陪嫁之外,她连人手都没有,这样的她,要怎么护住她肚子里的骨肉?

  当年她就护不住砡哥儿,如今……她怕连她肚子里的小哥儿也护不住。要是再让她受一次丧子之痛的话,那还不如让她死了算了。

  李嬷嬷亦是无奈一叹,眼下太子看似重视,可要把一个孩子拉扯大,还要好几年呢,这么长的一段时日,她们可真不敢说护不护得住孩子啊。

  李嬷嬷微微沉吟,“娘娘,不如我回去找老太爷商量商量吧。”

  “我爹!?”李氏苦笑一声,“事到如今,我爹那还会再理我呢?”

  李嬷嬷信心十足的笑道:“娘娘放心,怎么说都是亲父女呢,况且娘娘肚子里的可是小皇孙,老太爷不会不管的。”

  太子讨债是讨的狠了点,不过这也是国法,关娘娘什么事呢?况且娘娘也是尽了力帮衬了,这嫁妆都尽数变卖空了,就是为了帮着李家还债啊,想来老太爷会理解的。

  况且娘娘肚子里怀了小皇孙,要是小皇孙平安出生长大,继承皇位,李家以后也可以跟着飞黄腾达,到时说不定比王子腾王大人还要威风呢,这种事情,老太爷不会不明白的。

  李氏微微沉吟,终究点了点头,“你且回去找我爹娘,好好跟她们说说……”

  无论是李氏还是李嬷嬷都为了将来的美好日子而欢喜着,但李嬷嬷万没想,她这一次回去,竟然意外得知李家早已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