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综武侠)反派大义凛然[快穿]>第33章 大唐盛世33

  萧明晟的记忆里,大唐这一仗对战高句丽还算顺利, 历时两年, 却也终究平定了高句丽, 将那里的领土变成了大唐的都护府。父皇一心一意想要册立他为太子,他也不需要什么战功让自己的履历花团锦簇。

  只是, 可能是经历过狼牙军铁蹄踏破大唐盛世美梦的战争吧,再加上现在对比第一世已经面目全非,萧明晟也无法确定大唐能够顺利踏平高句丽。有些东西, 不经自己的手, 他还有点不放心。

  当然, 他去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比如那个随军的通事舍人元万顷闹出来的乌龙。

  想起此人, 萧明晟不禁嘴角微抽, 神情无奈。

  在征战高句丽的时候, 元万顷曾为李勣破解了大将郭待封传递而来的离合诗, 从中获取情报,解了郭待封缺粮的燃眉之急。可也正是他, 一首《檄高丽文》, 讥讽高句丽不知守鸭绿之险, 反而提醒了渊男建严守鸭绿江, 阻碍了唐军进程, 白白耗费了不少兵力。

  待得唐军平定高句丽,慢慢消化高句丽的土地人口时,一直以属国身份簇拥大唐左右, 协助大唐攻打高句丽的新罗却转而扶持高句丽叛军。

  若放在一般时候,大唐自然看不上新罗这鬼蜮伎俩。可没几年后,吐蕃叛乱,大唐忙于西线作战,无暇顾及这新建的都护府时,新罗趁机侵夺了大同江以南的不少领土。虽说事后新罗相当识相地请罪称臣,大唐也“大度”地不再追究,可说白了,那是因为大唐兵力不足,生生让新罗捡了便宜。

  新罗王那等两面三刀的小人做派,萧明晟看得惯就怪了。

  临照殿中,萧明晟眼睫低垂,冷笑一声。

  *

  对于渊男生的求助,李治毫无疑问,必须是要应的。

  如今大唐军队以折冲府府兵为主,但单凭府兵军力不足以平定高句丽,故而需到各地征发兵募,这就需要一定时间。

  征募兵马调集粮草的同时,出战的将领人选上,朝堂上一片热议。

  朝中武将,李治最为信任的莫过于大司空李勣,将帅之才,为大唐开疆拓土,功勋卓著。只是,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李勣再好,他也已经是古稀之年,李治笃信李勣的领军之才,但更担心他的身体。

  李治不愿派李勣出征,但愿意听他的意见。结合李勣的建议,李治决定派出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为主力战将,渊献诚同行为向导,再有毗邻高句丽的营州都督高侃协助。

  然而,李治的旨意还没有下,萧明晟就给了李治一记重击。

  “你是在胡闹!”甘露殿中,气急了的李治差点指着萧明晟的鼻子怒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身为大唐太子,岂可轻忽自己安危。”

  萧明晟眨了眨眼睛,小声地道:“阿耶,我现在是代王。”

  “朕现在就下旨立你为太子!”李治咆哮,当即就要开朝会宣旨。

  萧明晟连忙将李治劝住,好说歹说,又是追忆高祖太宗,又是畅想大唐踏平高句丽,好话说了一箩筐。

  萧明晟本就最合李治心意,虽然他不愿萧明晟出征,但扪心自问,要是自己有这个机会……李治他自己其实也十分想要上战场的。

  太宗皇帝当年御驾亲征,生生打破了隋朝三征高句丽失败所营造出来的不可战胜的假象。即使太宗皇帝最终没能打下高句丽,但却狠狠地从高句丽身上撕掉一块肉,让世人看到,高句丽并非不可战胜的。

  没能踏平高句丽便驾崩含风殿是他父皇的遗憾,作为人子,李治固然没有太宗皇帝戎马一生的铁血之气,但他亦是心性极高,单是从他能够从世家垄权的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便能窥见一二。

  两世父子,没有谁比萧明晟更了解李治了。他说得情真意切,字字句句都戳中了李治心底从未宣之于口的情绪,哪怕李治再不愿,心中的天平也不断向萧明晟倾斜。

  萧明晟说到最后,李治咬了咬牙,却只干巴巴地指出萧明晟身子骨太弱,不适合上战场。

  萧明晟微笑,抬手戳了戳李治的龙案,内劲外放,抬手间已经在刀劈才能够勉强留下一道痕迹的桌案上留下一个三寸深的手指洞。

  李治:“!!!”

  李治忽然想起当初让萧明晟服下天地灵药后的几天里,临照殿里的摆件时不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再之后就是萧明晟犹犹豫豫地过来,提出想要学武。

  他当时怎么回复来着?

  哦,对了,他召来太医署的心腹医官教儿子五禽戏。

  在他的认知里,即使天地灵药使萧明晟恢复了健康,但也只是普通人水准的健康,能够正常生活已是幸事,至于别的,李治想都不敢想。

  那种刀枪棍棒,不适合儿子柔弱的身板。但儿子既然想学,他又不好拒绝,那就学能够养生的五禽戏吧。

  当年打定主意拿天地灵药做借口的萧明晟嘴角抽搐着,却老老实实地跟医官学五禽戏。

  又过了两年,李治渐渐将自己的心腹交给萧明晟,如大司空李勣。不过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里,最先倒戈的不是李勣这样的老油条,而是他的孙子们。

  比如李敬业,比如李敬猷。

  萧明晟跟李敬业兄弟俩的关系不错,这是李治知晓的,萧明晟还特意告诉过李治,他跟着李家的武艺师傅学了一些东西,受益匪浅。

  李治当时好一顿夸赞萧明晟,但他其实并没觉得萧明晟学了多高深的东西,只以为李勣安排的武艺师傅教萧明晟的也就是一些养身功夫,还特意寻了个机会,嘱咐李勣多担待自己文弱的宝贝儿子。

  至于李勣回答的,代王殿下极有天赋,习武奇才什么的,李治以为是夸大其词,并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看来……他家明晟真的是习武奇才?!

  李治惊了。

  虽然惊讶于萧明晟的武学天赋,心里美滋滋地想着他家郎君文武双全人中龙凤不愧是他和媚娘心爱的儿子,但上战场那么危险,李治仍不放心,只语气里之前的强硬不免又弱了几分。

  听出李治语气里的动摇,萧明晟再接再厉。只不过,李治又怒了,当即就是一拍龙案,震得龙案上摆着的东西就是一颠。

  “隐姓埋名去前线?这更不行了!”

  这天子御驾亲征,说是亲征,但并不需要天子亲自披挂冲锋陷阵,大多是坐镇后方便能够激励士气。不是天子怕死,而是战场上刀剑无眼,皇帝伤到了半点都大伤士气。

  李治气得直揉心窝子,他怎么有这么一个能折腾的儿子啊。

  可恼怒归恼怒,李治心底又十分赞赏萧明晟的胆气,一时间简直纠结得要命。

  “阿耶。”萧明晟撩起衣摆,慢慢地跪在李治面前,仰头看向被他气得又拍桌子又揉心口的李治,一字一句:“我会好好的,必将随唐军踏平高句丽,为阿耶,为大唐创不世之功。阿耶,你信我,明晟能够办到。”

  “你……你……”李治指着萧明晟,想要叱骂却不舍,心中感动却难掩担忧,一时间面部表情格外扭曲。

  萧明晟坚定沉静的目光转而变得可怜巴巴,湿漉漉地看向李治,道:“阿耶,你就允了儿子吧。”

  李治:“……给我滚回临照殿,没有我、朕的旨意,不得外出!”

  李治一脸暴躁地将萧明晟赶出了甘露殿,明摆着让他思过,但他并没有直接下旨或是发口谕,这样的对话只存在于父子之间。但萧明晟老老实实地回到了临照殿里,真的关了殿门不再外出。

  萧明晟很淡定,讨伐高句丽的军队下个月初七才开拔,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据萧明晟对自己父亲的了解,他阻拦的心思已经少了很多,如今横亘在前的,不过是舍不得和太担忧。

  这就需要一点时间纠结一下了。

  萧明晟在心中默默地批评了一下自己的不孝,然而专心致志地等李治松口。

  *

  萧明晟这一闹,李治一宿没睡好觉,整个人暴躁得要命,之前拟好的圣旨也被他给撕了。

  不过,正像是萧明晟对李治的了解,李治其实已经被萧明晟的一席话触动到了。

  这个儿子生而体弱,他几乎以为是活不了的,但他却好好地长大了。李治从不后悔将天地灵药给了萧明晟,于李治而言,萧明晟是他的血脉延续,是他殷殷期盼的继承人,而萧明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而这一次,李治暴躁郁闷,却不是因为失望,而是忧心与骄傲交织,让他几乎不知如何是好。

  萧明晟“不知悔改”的第七日,天还未亮,一众宫人奉命来到临照殿,手捧衣物靴履等物。为首的王伏胜恭敬行礼,道:“代王殿下,圣人命老奴为您更衣。”

  萧明晟看了一眼宫人手捧衣物,白衣绯带,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嘴唇轻抿,张开了手臂。

  一众宫人低眉顺眼,快速地为萧明晟换上衣物,仔细地梳好头发,迎着他走出临照殿,坐上早已候在殿外的辇轿。

  辇轿载着萧明晟,一路来到了太庙外。

  太庙外,兵将身穿甲胄,列队两侧。

  一身玄衣纁裳的帝王站在太庙东阶之上,身后是一众同样服玄色的李唐宗室成员。朝中百官五品以上官员则侍立太庙西阶,躬身行礼。

  “代王李弘,加冠大礼。”

  “赞者入庙。”

  萧明晟加冠礼的阵容无疑是相当豪华的,皇帝亲临,正宾李勣,赞冠上官仪,摈者三人,皆是朝中大员,德行兼备,宗室百官观礼。

  李勣神情肃穆,先为萧明晟加缁布冠,沉声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加皮弁冠时,又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再加爵弁冠,道:“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加爵弁冠的时候,萧明晟已经换上了与李治相似的玄衣纁裳。哪怕没有受封太子,今日的加冠礼也让百官宗室看得分明,当今圣上属意的继承人是谁。

  李治缓步走到萧明晟面前,双手扶在萧明晟的肩膀上,缓声道:“赐尔表字,明晟。”

  何谓“明”?

  照临四方谓之明。

  何谓“晟”?

  朝阳炽盛谓之晟。

  萧明晟俯身行礼,额头抵在太庙的地面上。

  李治缓缓闭上了眼睛,既已加冠,便可担当。

  若执意从军,自当,祝之。

  *

  既然决定放萧明晟去辽东战场,李治之前的部署便要推翻重来。不是之前的布置有什么纰漏,而是关键时刻,他果然还是最信任李勣。

  再三询问过李勣,李勣亦再三表示老夫尚且硬朗,愿为圣上开疆拓土后,李治终于下旨,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总掌战局,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副,契苾何力、庞同善等将受李勣指挥。

  除了这些领兵将领以外,又连发数道旨意,选派了一些文官随军司职。而其中一人倒是让一众还未外放出京的新科进士们吓了一跳。

  探花郎贺兰敏之授封通事舍人,随军出征。

  通事舍人隶属中书省,主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妥妥文官,还是从六品上,比起科举后一般只授封八-九品小官的新科进士们,贺兰敏之的官职无疑让众人稍微眼热,觉得他这是沾了未来陈王妃的光。

  但后面一句“随军出征”,那点眼热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自古文武相轻,文官认为武官粗鄙,武官嫌恶文官矫情,尤其在长孙无忌辅政期间,大肆打压武官。好在陛下圣明,一直扶持以大司空李勣为首的武官,再加上大唐边境并不安稳,这才没让文官彻底把持朝政。

  对于一些文人而言,战场无疑虎狼之口。即使战起时一些事务需由文官处理,但那些文官都不算是纯粹的文官,往往出身将门,通晓武艺。贺兰家往上数几辈,也没有上过战场的,都是正经文官。但现在,他却被皇帝钦点,不知是福是祸。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贺兰敏之却十分平静,恭敬接旨。

  他想要上战场,但也有自知之明。他一个科举出身的文官,怎么可能入军营为将,通事舍人这个官职可侍奉在总指挥李勣左右。若能够让李司空另眼相看,自然能够上战场。

  就是不知道萧明晟会以什么身份出现在军营之中。

  朔阳九年六月初七,大军起拔,皇帝率百官出长安相送。

  李勣披挂甲胄,神情肃穆。

  李治努力控制自己的目光不忘李勣后方军队上瞥,看着李勣欲言又止,最后握住了李勣双手,沉声开口道:“李卿,祝君凯旋。”

  “末将李勣,领命。”

  李治目送李勣领军远去,内情纠结得要命。

  怀揣着效死卫国之心的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哪里知道,君王看向他那殷殷期盼的眼神,不仅是希望他能够带来胜利,更是希望战事顺利,不会伤到他身后军队里那个他前段时间刚为其加冠,但现在站在他眼前都认不出是谁的宣节校尉。

  宣节校尉,正八品上的小将,出自唐军十六卫。十六卫居中御外,卫戍京师,行军打仗非十六卫职责范围内,但行军大元帅赶赴辽东,一路上募兵汇聚到李勣麾下的时候,十六卫派来的兵将从旁辅助。为避免喧宾夺主,十六卫派来的都是小将,一切行动听从李勣指挥。

  李治捏着鼻子,给萧明晟安排了这样一个身份。

  正八品上的小将,芝麻大点的小将。

  按理说,李勣作为当日萧明晟加冠大礼上的正宾,这些年又没少见过萧明晟,萧明晟不可能一直避着李勣,再隐姓埋名的手续再齐全也会有露馅的时候,但架不住萧明晟当年闯过江湖,会的花样不少。

  李治眼睁睁看着萧明晟从太医署弄来一些东西,涂涂抹抹,好端端一个芝兰玉树的俏郎君变成了一个相貌略显平庸的青年。仔细看看,似与之前模样有些相似,再一看,其中便是大不同。

  简言之,李治亲眼看着儿子怎么变得不像是他儿子的。

  “这……”李治揉心口,艰难地道:“也是李卿家里的武艺师傅教的?”

  萧明晟不说话,只露出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笑容来。

  嗯,这是万花谷的师傅们教得好。

  作者有话要说:【接正文】

  事已至此,李治只得帮忙置办萧明晟的假身份外,还将自己随身盘龙玉佩给了萧明晟,外加一纸密诏,大意是见玉佩如见天子。代王李弘,奉皇命,接掌唐军总指挥权,众将听令。

  盘龙玉佩和密诏算是李治给萧明晟的杀手锏秘密武器,万一真有个万一,凭这些东西,萧明晟能够调动大唐军队。虽然有些对不住本次战役的总指挥,但李治相信,他儿子不会乱来的。

  ***

  作者有话要说:

  儿童节到了hhh儿童节快乐~么么哒~今天是个肥章,比心心!

  因为引用了《礼记》的一些加冠祝词,所以在作话里补大家一些字数^_^

  ***

  #818辣个三观尽碎的皇帝#

  李治:朕的儿砸不是一个柔柔弱弱的美男纸吗,这桌子难道是纸糊的?!

  萧明晟:您儿砸我当然是个美男纸,就是柔弱不起来o(* ̄︶ ̄*)o

  ***

  元万顷那个乌龙是真的让人无奈又好笑,渊男建在听了元万顷的《檄高丽文》后特意回信,表示感谢他的提点,然后派军死守鸭绿江……元万顷因此流放,遇到大赦天下的时候才回到帝都。这人是真有才,后来入了武皇的眼,官职一直坐到了差不多副相的位置。然而,因为元万顷跟徐敬业关系好,在徐敬业反了之后,他受到诬陷牵连,又一次流放岭南,那一回彻底领便当了= =

  大唐现在推行的是府兵制,农闲练兵,农时耕田→_→但是府兵数量其实不够,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军队的主力其实是募兵。

  历史上这个时候初征高句丽的将领不是李勣,都开打了好几个月后李勣才上的。

  话说,这个时候的李勣都七十二岁了,真·老当益壮!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谷雨、水墨翎、道可道、归字谣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名字不重要 62瓶;谷雨 50瓶;山楂花生汤圆 40瓶;归字谣 36瓶;流光 30瓶;幻语翎 27瓶;糯米团子、碧清云影、范范 20瓶;温执年 15瓶;温泉、司奈 10瓶;东风、云倦初、YUKI、光影飞叶、阑时、燕来 5瓶;疏楼凤栖、山有扶苏 2瓶;汐染季沫ぃ、悠悠子衿、庄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